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蜜爱春娇-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王妃在旁瞧着,忍不住讽了一句:“高兴个什么,吃了蜜蜂屁啦?”
宁王懒得与她斗口舌,压根不曾理她,就往书房去了。
宁王妃瞧着他的身影,忽然冷笑了一下。
他就高兴吧,自己还有一份大喜压在后面呢。
今年天气冷的早,十一月初三这日,天降下了一场小雪。
只是薄薄的一层,不过是个意思,却也添上了一层格外的寒冷。
这日夜里二更时分,秦春娇睡梦里忽然觉得肚痛难忍。
她醒来,晓得这怕是要生产了,便强忍着疼痛,轻轻叫起了青鸾。
第一百四十七章()
青鸾尚未醒来;易峋却先听到了;他转身抱住了秦春娇;轻轻问道:“怎么了?”
月光里;秦春娇蹙着眉;低声说道:“我疼的很;想是到时候了那小子要出来了!”话才出口;大颗的汗珠子便从额上滚了下来。
易峋一听,慌忙起身,披了件衣裳;便出门喊人。
秦春娇的产期,本就预估在十月底至十一月。
刘氏早已替女儿请了个稳妥的稳婆来,程大夫也提前两日过来了;都在易家住着。
草纸绷接小褥子等物;也早就预备好了。
一听说这消息,合家众人虽说有些吃惊;却也并不慌乱。
稳婆是个手脚麻利的大嫂子;睡梦里听见消息;立刻起来;一面吩咐家里烧开水;烫剪子;自己洗了手,便进去了。
程大夫也熬好了催产固元汤,使青鸾进去;喂给了秦春娇。
易峋站在廊下;听见屋里秦春娇高一声低一声、撕心裂肺也似的尖叫,心中就如刀割一般。
他早就听说过妇人生产不易,但轮到自己头上,还是心疼不已。尤其是一想到,自己竟不能代她,也不能帮她,竟什么也做不了,更是心痛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自己心爱的女人,在里面为了生下自己的骨血,而吃尽了苦头。自己却什么也做不了,真是窝囊至极。
易峋活了二十余年,这是生平头一次感到挫败,也是头一次深深的感到身为一个男人的无能。
他焦躁不安,在屋檐底下来回乱转。
刘氏也一样的心焦,但毕竟是过来人,心里镇定许多。这是自己女儿,她当然也是心疼的,然而要生育的妇人,谁都得过这一遭,也是没法子的事。
易嶟两口子也来了,都在屋外等候。
黄玉竹想进去瞧瞧,却被易嶟拉住了,他低声责问道;“大哥还没进去,你去凑啥热闹?还不够添乱的!”
黄玉竹不服气,说道:“这怎么能是添乱?以前我在家里时,遇到生产的妇人,也没少帮忙。如今轮到自己嫂子了,我倒干看着?”
易嶟说道:“有程大夫和宋大嫂在,不用你。”
宋大嫂,便是那产婆了。
这小两口子正拌嘴,屋里忽然没了声息,就连秦春娇那呼痛的惨叫声也一并不见了,只余下一片寂静。
众人各自一怔,这寂静却只不过须臾的功夫,屋中立刻炸开了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声。
大伙顿时都是一阵狂喜,因着不能进去,都围着易峋道贺恭喜起来。
易峋却傻在了当场,一脸愣怔,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片刻,宋大嫂抱着一个大红色的襁褓出来,满脸喜气盎然,向着易峋说道:“向着当家大爷讨赏钱,是个小少爷!”说着,就把襁褓抱到了他跟前。
易峋有些怔怔的,看着襁褓里的婴孩儿,小小的一团,红通通,皱巴巴的,小鼻子小眼儿,嘴只有一点点。他闭着眼睛,已经不再啼哭,却也不知道是睡着还是醒着。
易峋两手颤颤的将孩子接了过去,隔着襁褓,他感受到了孩子温热绵软的身体。他是那么小,那么轻,又那么柔软,仿佛很柔弱,但小小的身体里又似乎蕴藏着无穷的生命力。
这就是他和春娇的孩子了,他们血脉的凝结,他们结合的见证,同样也是他们生命的延续。
易峋的胸口忽然像被什么点燃了一般,灼热且兴奋着。
直至此刻,他才真实的感受了,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父亲。
他抱着孩子,半晌才恍惚回神,又想起来,连忙说道:“我能进去见春娇了吧?”
宋大嫂抿嘴一笑:“能,大爷可真是个疼娘子的汉子。”
易峋抱着孩子,踏进门槛。
屋中很暖和,但百合香里却弥漫着淡淡的腥甜。
他走到床铺前,半垂的帐幔里,秦春娇就躺在床上,盖着一领水红色的丝绸被子,小脸苍白,唇上干枯的起皮。
为了给他生孩子,她吃了多少苦,自己终其一生大概都不能明白了。
秦春娇听见动静,睁开眼睛,就看见易峋抱着孩子站在床畔。
她浅浅一笑,轻轻说道:“你来啦?”
这嗓音柔软中,带着几分嘶哑。
易峋心里有些发酸,他点了点头,将襁褓抱到了她枕头边上,低声说道:“你瞧,这是咱们的孩子。”
秦春娇瞅着孩子,圆圆的小脸上皱巴巴的,小眼睛倒是张开了一条缝,里面露出漆黑的眼珠子,正好和她对上,她心底里顿时便冒出了一股暖意和说不出的充实。
适才,她生产力竭,宋嫂子将孩子抱去时,她有所知晓,却连出声的力气都没有,所以到了这会儿才见着孩子。
看见孩子平安,方才的所有苦楚,似乎都不算什么了。
她笑着,轻轻问道:“峋哥,孩子起什么名儿?你想好了么?”
易峋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天外逐渐露出鱼肚白的天际,说道:“叫他易晗,好不好?”
这个晗字,有天将明之意,亦蕴含着希冀和期望,一切都将在此刻亮堂起来。
孩子出生在这一刻,起这个名字,是再合适不过的。
秦春娇不懂这个字有什么深意,念了两遍,便含笑说道:“好听的很。”
易峋心底里五味杂陈,扭在一处,成了一股无法言语的滋味儿,他握住了秦春娇的小手,沉声道:“春娇,谢谢你。”
秦春娇有些疑惑:“你谢我什么?”
易峋一字一句说道:“谢你吃了这么多苦,为我生下孩子。往后,我定要好好作你的丈夫,作晗儿的父亲。”
秦春娇怔了怔,随即笑了起来,柔和的如若莲花初绽,柔哑的声音轻轻说道:“这有什么好谢的,晗儿也是我的孩子啊。往后,我也会当一个好妻子,晗儿的好母亲。”
就在此时,易晗却呜咿了一声,转而就大哭起来。
这一对才当了爹娘的小夫妻,顿时手足无措,慌张不已。
宋大嫂子和刘氏听见声音都进来了,宋大嫂子就说:“这娃儿想必是饿了,府上可预备奶娘了?”
易峋和秦春娇都说没有。
原本,秦春娇才怀上身孕,胡娘子便跟她说,要提前预备着。秦春娇在大户人家里服侍过,也知道有这回事。但她不喜欢这一茬,自己的孩子倒要别人来喂养,便没有同意。
宋大嫂听了,心里微有几分奇怪,暗道这大户人家的官太太,哪个肯自己喂孩子?都是早早预备奶娘,这家子倒是稀奇。
心里想着,她嘴上还是说道:“那夫人可觉得胸口胀吗?”
秦春娇点了点头,宋大嫂便说道:“那就是有奶了。”说着,便教她怎么抱、怎么喂孩子。
房里只有易峋一个男人,也就没有什么顾忌了。
青鸾扶着秦春娇坐了起来,解了衣襟,抱着孩子喂奶。
秦春娇垂首,看着怀里的孩子,眼睛还睁不开,却是用劲儿的吸着奶//水,心里忽然冒出来一个念头:原来用尽吃奶的力气,是这个样子。
易峋在旁看着,只觉得心里安宁极了。
忙碌了一夜,天色已经大亮。
陈长青和陈德修父子两个,今日还要当差,直至傍晚回府,方才知道这件喜事,便急忙赶到了易家。因早知道大概就是这几日,给孩子的见面礼早就预备好了。陈长青是一条赤金麒麟长命锁,陈德修则是一副金镶玉八宝祥云璎珞圈。另外,还有些绸缎布匹、喜饼烧鹅等民间庆贺孩子降生的礼物。
秦春娇在坐月子,但这是自家父兄,倒也无妨。
陈长青父子二人进了屋中,先嘘寒问暖了一番,便都去看孩子。这两人,一个当了外祖父,一个当了舅舅,都是既高兴又新鲜,围着睡在摇车里的孩子,看个没完。
陈长青看了一会儿孩子,便问易峋:“孩子可取名了?”
易峋点头:“取了,一个单字,叫做晗。”说着,便将这字划给岳父看。
陈长青看了,也赞赏这名字寓意好。
他看着孩子,虽然满是慈爱,心头却笼着一块阴云。
这些日子,皇帝似乎有些奇怪。按说,易峋舍命护驾立下如此大功,该当大力封赏才是。然而直到眼下,皇帝除了叮嘱太医仔细诊治,赏赐了一些财物外,就再没别的意思了。
他也曾到御前试探过口风,但皇帝的意思却含糊的很,言语暧昧,既不肯封又不肯直言缘故,这在以往是从未有过的。
自从皇帝登上帝位,他便一直深受其信赖,什么机密要事都会交代于他,这样的情形还是头一回。
另外,从锦衣卫下属那儿得来的线报,皇帝似乎正在暗查他这个女婿。
这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事呢?
刘氏跟女儿说了几句话,转眼看见陈长青那一脸深沉的样子,不由出声问了一句:“长青?”
陈长青当即回神,说道:“怎么?”
刘氏笑道:“春娇刚才说,满月酒定在下月初四,你能出来么?”
陈长青沉吟了片刻,看向那母女两个,见她们正偎依在一起,都望着自己。
他淡淡一笑:“不过是一日的假而已,怎么出不来?”
也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便不信他还护不住自己的家人!
第一百四十八章()
自从孩子降生;秦春娇便在屋中安心的坐月子;看养孩子;铺子便全交给弟媳妇黄玉竹去打理了。
刘氏原本也照看着店铺;但有了外孙子;那全副的心思自然都用在了孩子身上。
下河村那一众亲友;得知了秦春娇顺利生下了一个孩子;都十分高兴。
黄里正、丁虎和赵三旺,带了许多礼物,乘了车进京看她;黄里正也是顺道看看女儿。
这一年下来,随着赵桐生倒台,赵氏宗族的势力在下河村逐渐消失瓦解;余下那些赵氏的族人;在村里是再也不敢横行霸道了。此外,黄里正和易家做了亲家;有易家在后头垫着;他说的话也没人敢不听。
如今的下河村;风清气正;村人安居乐业;以勤于农务为正途。村中以前那些靠着招摇撞骗、耍横撒赖过日子的闲人懒汉;也没了生计来源,不是走回正途,寻了活计差事来干;便是去了外乡。
村中大半的人家;都种上了油料作物,一年的收成,都卖给了易家油坊。而没地的人,也都在易家食肆或者油坊里,找到了差事。横竖,易家的生意做得越来越大,四处都需要人手。
这不离家门口,就能赚钱的事情,大伙当然乐得去干。
饭碗满了,钱袋子鼓了,人便都安逸起来,村中也少了那些是非争端。
黄里正心宽体胖,腰上圆了一圈。
黄玉竹见了她爹,甚至惊讶道:“爹,你再胖下去,我都要认不出你来了!”
丁虎又说了一门亲事,竟然就是宋家庄首富宋大宝的闺女宋小棉。他常去宋家庄收茶油果,就在宋大宝家落脚,一来二去两个人就看对了眼。
这门亲事,是两情相悦定下来的,比当初陀罗庄黄掉的那门,更让他满意。
赵三旺这一年来都在油坊或者地里干活,变得越发黝黑健壮起来。因着代理油坊的生意,又照管着易家的田地,他存下了一笔银子,也置办了几亩地。他和易家走得近,但说起来,易家兄弟俩就是他大哥二哥,村里再没有谁敢看不起他了。昔日里村中人人厌弃的孤儿,如今也意气风发起来。
要不怎么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呢。
董家是再也不提女儿嫁他嫁亏了,口风一转,反倒说他家闺女有眼光,二嫁也能嫁的这么好。
赵三旺和董香儿两口子听着,好气好笑,但也罢了。
董香儿也是一门心思的想来看秦春娇,但她肚子着实是大了,实在走不动路,且产期就在十二月份。即便她能来,她娘家人和赵三旺也不答应。
赵三旺和丁虎今儿一来是看秦春娇,二来也是给易家送一年的钱账和粮食的。
铺子带地里的收成,今年一共进项两千两银子,米面各五百斤,菜蔬鸡鸭鱼肉蛋类若干,都记得清楚明白,用车运到了城中。
秦春娇坐着月子,无力管辖这些事,便都交给了黄玉竹。
黄玉竹在库房,看着老胡他们几个一筐筐的上称,和账目对了,再往库里送。
好一通忙活之后,黄玉竹点清了账目,便回去跟秦春娇细说。
秦春娇才喂了孩子,正抱着儿子轻轻拍他,听了黄玉竹的述说,她浅浅一笑:“妹子自己算清楚了就好,一家子人不说两家子的话,不用什么都跟我说的。”
黄玉竹说道:“话不是这样讲,嫂子既然让我当这个家,那我当然要把持得当,让嫂子放心才是。咱们彼此放心,才是处长之道。”
秦春娇抱着孩子,嘴角弯起了一抹柔和到极处的笑意,没有言语。她这个弟妹,作为她的助手,可真是帮了她大忙了。
她怀孕生产这段日子里,如果不是黄玉竹里外操持的周全,家中还不知是个什么样子。
黄玉竹看着她脸上的笑意,不知怎的,心底里也觉得祥和而舒适。
兴许,这就是为人母带来的魅力吧。
看着侄儿易晗在嫂子怀中乖乖的躺着,动也不动,小眼睛挤着,黄玉竹忽然也充满了期盼,自己什么时候也能有个孩子呢?总也快了吧。
黄里正来易家待了半日,看着女儿在夫家的日子,心中是彻底放心且得意起来。
其实,女儿做不做夫人,他并不放在心上,只要夫家殷实能度日,且能好好待她,那便足够了。
今日,虽说易嶟当差不在家中,看女儿操持里外,说话做主的样子,他便知道她一定过得很好。
总算,亡妻留下的这个独苗,他没有亏待她。
眨眼功夫,一月过去了,秦春娇出了月子,而易晗的满月酒也到了。
十二月初四这日,易家正堂和偏厅里摆了十来桌的酒席,除却亲朋好友,四邻街坊,易峋与易嶟的同僚,也来了不少。
甚而,还有一些朝里的文臣武将、世家子弟不请自来。
易家兄弟两个算是朝中新贵,不说易峋同陈长青的关系,便是他的救驾之功,那便是旁人不能及的。
虽说眼下皇帝并未封他什么大官,但拿膝盖想也知道,飞黄腾达是指日可待的。陈长青那当年,不就是因为替皇帝办了几件要紧的差事,才有了今日这地位么?
这份差事,的确凶险,却也能立大功。
故而一时里,易家宅邸门前,车水马龙,宾客云集。
令人意外的是,宁王与宁王妃夫妇竟也到了,一同来的却还有太子妃苏婉然。
这些皇亲贵胄,平日里只同世家往来。因着他们的到来,易家在众人眼里,更有几分不同了。
易家兄弟两个,尤其是易峋心中也颇为疑惑,他们谁也不曾去请这些人。
但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