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蜜爱春娇-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春娇嘴上虽然不肯服软,身子却已先软了,任凭他压了上来。
雕花大床被晃的咯吱咯吱的响着,薄纱帐幔里,依稀可见女人雪白修长的腿,勾着男人精悍强健的腰。
一家子三口人在京里定居了下来,略修整了几日,秦春娇便张罗着开铺子的事情。
她早已看好了,宅院东边临街那一排房舍对外打开就能用,里面紧邻着的院子便算作工房。
那块御赐的“四时一品”招牌,她也一并带来了,打算放在新铺子里。
那五个家人,每天也都跟在她手下,听她指挥干事。
起初,他们看新主人年轻,虽没什么坏心,却也疑虑他们不老城,做事不沉稳。但几日下来,秦春娇的精明细致,却叫他们各个心服口服,彻底死心塌地的听她使唤了。
秦春娇在为新铺子的事忙碌不已,每天由早及晚,没个空闲。
但易峋却没能帮她什么忙,这兄弟两个自从进了京,也是每日都出去,早出晚归,也不知在干什么。
秦春娇不是个喜欢管束男人的妇人,轻易不大过问丈夫的行踪,但看他天天如此,也心生疑惑,晚上有时问个几句,也被易峋支吾了过去。
好在她白日事情也多,也就没那么多精力功夫去琢磨这件事。
这天,秦春娇正在铺子里,看工匠们把新做好的货架搬进来,安置到位。
门外不远处,忽然传来家人老胡的喊声:“太太,太太,咱家出大事啦!”
话音落地,老胡已奔进屋中。
他跑的急了,到了屋里,却说不出话来,扶着墙壁,大口的粗喘起来。
他媳妇胡娘子便斥道:“做啥风风火火的,满街都能听见你嚷嚷。大呼小叫,也不怕吓着太太!”又逼问他:“到底啥事,进来了又不说话!”
秦春娇不知道出了什么变故,一颗心瞬间提了起来,先说道:“你别催他。”一面自己也问了起来:“老胡,出了什么事?”
老胡喘匀了气儿,满脸堆笑道:“太太,咱家可出大喜事啦!大爷、二爷参加朝廷今年新开的武举,高中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
秦春娇当即一怔;不由反问道:“什么?”
老胡笑道:“是真的;太太;今儿朝廷放了榜;咱家大爷中了第一;二爷是第四!”
胡娘子也满面堆欢;连忙向秦春娇贺喜:“恭喜太太;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呀!武举高中,朝廷就要封官的。咱家大爷、二爷,要做大官啦!”
老胡也在旁附和道:“是啊;太太,以前我们老主人还在的时候,常听他说;如今朝廷重武;若是能在武举中得个好名次,必定能受到朝廷重视。咱们家大爷、二爷名词这么靠前;必定是前途无量啊!”
这些事;秦春娇倒也知道。
往年;她在相府里时;也听府里那几位大爷说起过;如今虽是天下太平;但前朝边疆战事不断,因而朝廷重武的风气延续至今。当今的皇帝,亦是个嗜武之人;身边重用的;大多是武将世家出身的子弟。这若是谁家的孩子,是学武出身,走仕途可要比科举更占些便宜。武举不似科举,考的科目繁多且极难,多少人熬了半辈子,连个秀才也考不上。再则,皇帝心里,更看重武官,仕途上也好走些。
原本老相爷也动过这个心思,可惜京城苏氏,除了当初跟着太祖打天下的那位老祖宗,无一不是文人,到了苏梅词这一代人,各个更是文弱的少爷身子,也就只好作罢。
但她真没有想到,易峋和易嶟兄弟两个,竟然去参加朝廷的武举了。
难怪这小半年的功夫,他晚上窝在房里,没少看那些兵法经策!
秦春娇一时回不过神来,外头街上却传来一阵锣声。
眨眼功夫,就见两个穿着官衣的差役,手里敲着锣,来到铺子外头,站在台阶下头,赔笑道:“给当家的道喜,贵府上的易大爷、易二爷,高中今科武举第一名、第四名!”
秦春娇来不及多想,便迎上前去应承。
这些官差,就守在考场外头,一旦放了榜,便紧赶慢赶的去人家里报喜,好讨个赏钱。
易峋和易嶟,这会儿还在考场里,料理余下的杂事。
这两人,便快马加鞭来报喜了。
老胡也是出门买菜,撞见他们,才听到的消息。
秦春娇笑着跟他们周旋了几句,便从袖里取了二两银子出来,叫胡娘子拿给他们。
胡娘子满面春风,递了上去:“我们太太赏的,劳烦两位大哥走这一趟,请二位喝茶。”
她心里自然也是得意非常,这主人身份高,当下人的面上也有光。她之前可是在官宦人家里做事的,如今的主家对下面人虽然也宽厚仁慈,但却是一介布衣,心里头总有些不是滋味儿。
如今好了,当家的大爷也要入朝做官了,她往后走路又要带风了。
那两个官差接了银子,入手一掂,心里估摸了一下,便暗暗赞叹这家女主人出手大方,当下一拱手:“多谢太太赏,我等还要到别家报信儿去,先失陪了。”
秦春娇站在门上,出了会儿神。
胡家两口子又上来,满嘴奉承。
秦春娇面上神色淡淡,没有说什么,只是道了一句:“进来做事吧。”便转身,重新进了铺子里。
老胡两口子面面相觑:大爷要当官了,太太还不高兴是怎么着?
街上的四邻街坊,听到消息,已经在门外看了半日热闹,见这户人家有钱买下偌大一间宅子,又要开店铺,原本就羡慕不已,如今看他们家的老爷又中了武举,更是眼热起来。
就有闲汉说道:“这户人家,原本只当是个寻常的乡下财主,没想到还有这份能耐。”
另一个多少知道些的,便哼道:“你们知道啥,当初他们来看房子的时候,我就在门上坐着看热闹。这户人家的太太,是锦衣卫指挥使陈大人的千金小姐,人家有个当大官的岳父,当然平布青云了。”
旁人便都点头道:“原来也是官宦人家,难怪难怪。”
左邻右舍眼见这户人家家境富裕,太太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当家的老爷又中了武举,便都纷纷送礼过来巴结。
秦春娇这一天,只顾忙着应付这些人,铺子里的事情,倒是暂且搁下了。
中午,那兄弟两个没有回来吃饭。
秦春娇歇了个晌觉起来,胡娘子便来报说:“老太太那边打发人来送信,晚上和老太爷一起过来吃饭。”
秦春娇说道:“知道了,娘还说什么了?”
胡娘子答道:“没别的了,就是老太太打发的人,送了一篮红糖蒸糕来,说是府里自己做的,叫太太留着慢慢吃。”
秦春娇听着,倒没说什么。
胡娘子看她面色淡淡,不晓得是怎么了,便小心翼翼的问道:“太太,可还要到铺子里去?”
秦春娇怔了一会儿,才慢慢说道:“我身上乏,不去了。你叫宋青两口子盯着,今儿务必要把架子安置好,后个儿铺子就要开张了。”
胡娘子答应着,看她再没吩咐,便告退出去了。
才出了二门,迎头就见着她男人老胡,正往里走。
她叫住他:“你干啥去?”
老胡站住,跟他浑家说道:“我去讨太太口里的话,这不晚上老太爷老太太要过来吃饭,要不要再买点酒菜。”
胡娘子便说道:“我说,你别进去找不痛快。我瞧着,太太不自在呢。适才我跟太太说了这事儿,太太也没别的话,想是没啥吩咐。这厨房里不是还放着两坛子金华酒,还有许多大爷太太打从乡下带来的腊肉腌鱼咸鸡啥的,晚上配几个菜蔬,尽够了。”
老胡应了一声,不由疑惑道:“你说,这事儿怪不怪?大爷要当官了,这可是好事啊,太太怎么还不高兴?”
胡娘子哪里知道,顿了顿,说道:“太太心里想啥,那不是咱们能琢磨的。太太刚才吩咐,叫宋青家两口子把铺子里的架子给安置好,后个儿铺子就要开张了。我说你也别闲着,跟去一道干活吧。别叫太太觉着,宋青两口子比咱们勤快能干,倒把咱俩给比下去了。”
老胡满口答应着,连忙往铺子里去了。
胡娘子愣了一会儿,便去了厨房,想煮个红糖鸡蛋。
太太好似不舒坦,也不知道是不是小日子到了。她听大爷说起过,太太爱吃煮鸡蛋,这时候煮这个是最好不过的。
其实秦春娇的脾气随和,来了这些日子,他们还从没见她发过脾气,但却不知为什么,就是愿意听她的话,心甘情愿对她好。
秦春娇窝在房中床上,她知道铺子里的事情该去瞧瞧,晚上爹娘过来吃饭,也该去嘱咐厨房做几道菜,但她就是不想动弹。
这两天,她身子总是懒洋洋的,却又没有哪里不舒服,就只是懒怠动弹,动不动就觉得累,腰身还总是酸的厉害。
起初,她只当是夜里易峋弄得过火了,但是连着好几天不让易峋碰了,还是不舒坦。
易峋本想找个大夫过来瞧瞧,但她觉得小题大做,毕竟并没有哪里真的不好,又一向忙着,就给搁置下来了。
想起武举这件事,秦春娇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
易峋考中了第一,她不是不高兴,但却有点说不出来的复杂感觉。
显然,他筹谋这件事,不是一日两日了。去年夏天,她就见着他在看兵法,想必从那时候起他就动了这个心思。但在她面前,他竟然一点风儿都没透漏,甚至于两个人成了亲,她问着他,他都没说。
他为什么不肯告诉她呢,他们不是夫妻么?
想着,秦春娇心里忽然有些酸涩。
她擦了擦眼睛,觉得自己有些好笑,却又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了。这些日子以来,她身上的小性子忽然发作起来了,经常自己跟自己闹别扭。虽然明知道都是些不值当的小事儿,却又管不住自己。
过了一会儿,胡娘子便端了碗糖水过来,说道:“太太,我看你身子不爽快,煮了碗红糖荷包蛋,你趁热吃吧。”
秦春娇恹恹的,看了一眼,那碗里暗红的糖水中卧着一枚圆圆的荷包蛋,甜香随着水汽在屋中弥漫。
这本是她最爱吃的东西,但这会儿看了,竟然一点胃口也没有,根本吃不下。
她说道:“谢谢你费心,我不想吃。”
胡娘子急了:“太太,你中午就没吃两口饭,天天这么操劳,不多吃点东西,身子是要熬不住的。”
秦春娇心里不想吃,但又不想她担心,还是硬塞了下去。
一碗热糖水下肚,精神却还真好了些。
傍晚时候,刘氏先乘车过来了。陈长青在衙门里还有些差事,还要再晚些才能过来。
母女两个会着,就在正房的次间里炕上坐了说话。
刘氏笑盈盈的说道:“峋子中了第一,我听你爹说了,这个名次是能进皇帝身边那几个亲兵营的,不用到外头去。之前我还怕他调到外地去,你说不得要跟到任上,如今可好了。”
秦春娇应了一声,没有说什么。
刘氏看她心不在焉的,便问道:“怎么,峋子出息了,你还不高兴?”
秦春娇便把她这一下午的心思告诉了母亲,又说道:“我也没不高兴,就是想着他为什么不告诉我。”
刘氏看着她闺女,责备道:“这男人在外头干事,有些时候是不想告诉女人。这没啥大不了的,两口子不值当为这个置气。峋子那么疼你,又这么出息能干,你还有啥不知足的?”
秦春娇不言语,半晌才嗫嚅着说道:“我也没怪他,就是、就是心里不舒服。”
刘氏便嗔道:“我瞧你啊,啥也不是,就是峋子把你给宠坏了。春娇,你听娘的话,大好的日子,可不许作!”
秦春娇顿了顿,才说道:“娘啊,我这两天也不知道怎么了,身上总是发懒,心里还老觉得别扭,看见什么都觉得不舒坦。今儿听见这消息,这劲儿又上来了。”
刘氏听着,想了一会儿,忽然压低声问道:“我问你,你这小日子多久没来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
秦春娇听了母亲的问话;微微一怔;顿时明白过来。
她年岁不算小了;又在相府里当了三年的房中婢女;凡事都是知道的。
她回想了一下;半晌才低声说道:“好像这个月就没来。”
她每月日子固定;都是在月初;这已经是三月底了,竟还没有动静。
刘氏听着,心里倒欢喜起来;满面关切道:“可请了大夫没有?”话才出口,便自己解嘲道:“我也糊涂,定然是没有的;不然早就有消息了。”
秦春娇脸上红红的;小声说道:“这一段太忙了,搬过来;收拾家里;又忙着开店;没顾上。”
刘氏便责备道:“你这个孩子;大事儿上怎么一点儿不上心!这要真是有了;头几个月是最要紧的;一个不留神就会掉了。我当初就”话才出口,她便打住了,不想提当年的糟心事;转而说道:“这就请大夫过来瞧瞧;看过就准了。”
言罢,刘氏当即就要吩咐人去请大夫来。
秦春娇劝阻道:“娘,今儿天晚了,待会儿他们就回来了,别折腾了。横竖,我这也不是生病。”
刘氏听了她的话,这方罢休,又一再叮嘱:“那明儿一早起来,可一定记得叫大夫来看。”秦春娇答应了下来。
说了一会儿话,那几个男人便都回来了。
易峋和易嶟考完出来,等了名次,便到陈长青那儿去了。
陈长青听说了这兄弟两个的名次,也很为他们高兴。他那个养子陈德修,今年也一道赴考,中了第二。这一家子满门,几乎包圆了头几名,可谓是大喜事了。
陈长青跟这哥俩讲了许多朝廷里的规矩禁忌,也就耽搁了时候。
中午,陈长青便带着三个晚辈,在锦衣卫所里吃的饭。
等到三个男人来家,母女俩心里也高兴,刘氏便说道:“咱们别在这儿了,到外堂上去吧。时候也不早了,略坐坐就要开饭了。”
秦春娇应着,便同母亲到外堂上去了。
走到堂上,果然见那四个男人坐着说话。
看她们进来,除了陈长青没动,三个小辈都起身问候。
刘氏笑盈盈的说道:“三个孩子都高中了,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晚上你们好好的喝一盅,庆祝庆祝。”
秦春娇走到易峋身侧,默默不言。
易峋瞧了她一眼,看她脸色淡淡的,心里有些奇怪,但也只当是人前不好意思多说话,便没放心上。
寒暄了几句,就开饭上来了。
因着家里出了喜事,爹娘和兄长都来吃饭,秦春娇下午叮嘱厨房做了许多好菜。
众人围桌而坐,陈长青做了主位,刘氏在旁陪着,几个小辈在下头。
这是家宴,也没那么多规矩讲究,陈长青讲了几句话,众人便动了筷子。
席上有一盆草菇炖母鸡汤,是易峋爱吃的。
他便起身盛了一碗,尝了一口,不由一怔,这咸淡调味却不是他平素喜好的,显然不是秦春娇亲手做的。
易峋不动声色,将一碗汤喝了个干净,席面上还有几道他爱吃的菜,他挨个尝了一遍,竟然没有一道是她做的,他心里便更奇怪了起来。
他看了秦春娇几眼,见她正低眉垂眸,慢条斯理的低头喝汤,脸上的神情看不大清,却能觉察到她似乎有些不高兴。
她有什么心事么?
正当这时候,陈长青的话音飘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