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路-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孔明的身体状况也不能继续为军,就给了他一些银子打发他回家。
  曾经孔明也和程玉离的很近,不过当时孔明想的是这个距离能不能刺杀到程玉,而程玉想的却是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孔明为自己所用。
  随着天下局势的逐渐明朗稳定,孔明也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对程玉的敌对态度,他觉得有这样一个君主对百姓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终于放弃了为刘备复仇的想法,与妻儿耕种在刘备坟墓附近的山中,准备终老林泉。
  可是没有想到多年以后有归降程玉的刘备旧部在祭奠刘备之时赫然发现刘备坟墓有人曾经来过的迹象,在程玉向他求贤之时随口向程玉做了汇报。
  根据各种蛛丝马迹,程玉的几大军师一致认定此人很有可能是诸葛孔明,于是干脆于清明结伴而来,想要说服孔明出山。
  此时当中的人已经淡淡的开了口:“孔明先生别来无恙,在下就是颖川郭奉孝。”
  当年虽然两人在阵前见过,可是郭嘉一向不如孔明张扬,因此孔明对他没有多大印象,可是一听到这个名字,孔明却是如雷贯耳,他知道这个人是程玉的谋主,当年程玉之所以能够纵横天下,与这个人的帮助脱离不开关系,甚至当年程玉为了要他三擒三纵的故事,也为他所熟知。
  在不觉中,孔明有时也会嫉妒一下郭嘉,为什么让他遇到了最后的真主,不然恐怕就是自己站到这个地方对郭嘉说这番话了吧?
  剩下的两个人不但是孔明的旧友还是程玉麾下屈指可数的重量级人物,徐庶和庞统。只听徐庶说:“孔明,都这么多年了,你又何必如此执着呢?我想你的志向是安定天下而决不应该是为一个没有必要的人尽忠到死吧?如今陛下已经完成了统一天下的伟业,未尝不是为你实现了心中的理想,你何不出山为天上苍生尽上你的一分力呢?”
  孔明却是淡淡一笑,只是伴随笑容的不再是他往日风流倜傥的面容,随着笑容牵动,他的脸却变得更令人可怖:“元直,何必呢?我这一生只能奉献给一位主公,这是我做人的原则,如今既然我的理想破灭了,可是天下百姓依旧有安乐生活去过,多我一个少我一个又有什么区别呢?不如让我去过几天安逸的生活。”
  一边的庞统又说:“孔明,你小子不是处处都胜过我吗?为什么今天却落到这部田地,难道你的心中服吗?我给你一个胜过我的机会,只要你出山,我会让陛下给你个机会让我们两个公平竞争,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力量战胜你一回,让你知道谁才是荆州的第一能人!”
  孔明的笑容更胜:“你也一样,士元,这么多年难道你就放不下胜负之心吗?其实在主公败亡的那一天起,你就已经胜了,而且你胜的堂堂正正,不必为此遗憾,我也早已失去了争强好胜之心,对我来说,与其去费尽心机与你争胜,不如回去抚育稚子。”
  “你以为你能继续过安逸的生活吗?”庞统面容突然变的很冷,他一挥手,又由林后出现数十士兵,手中的弓箭已经指向孔明:“只要你还在朝廷外一天,陛下就不能安心,他已经下令如果不能请到你就要除掉你,而且还会斩草除根,你不为自己想,就不为家人想想吗?你要是不给我一个彻底战胜你的机会,让我心存遗憾,我会让你更遗憾的。好好想想,不为了自己也要为家人想一下。”
  “哈哈哈哈!”孔明干脆笑出声来:“士元,你还是喜欢搞这些小把戏,难道你能骗得了我吗?程玉一向以仁爱治天下,怎会容你如此胡闹?你的性格又如何会作出这样的事情来?一位的威胁,反而已经落入下乘了,不用再白费心机了,从玄德主公死的那一天起,孔明就也已经死了,现在你见到的不过是一个荆州的山野农夫?对皇帝来说,一个农夫又怎么是他所需要的呢?”
  庞统心有不甘,还想再说什么,突然一人在他肩膀轻柔的拍了一下,却是郭嘉,直听他满怀遗憾的说:“算了,士元,我看孔明恐怕是真的死了。让他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式过完这一生,也许更是对一个朋友应尽的责任。”
  “可是主公……”
  “我们对主公只要说孔明以死就好,其他也不用解释,其实以他的聪明已经可以猜想的到结果,只是心有不甘而已,但是他却不会去勉强一个人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情。”
  孔明对郭嘉感激的一笑说:“奉孝先生果然气度非凡,能败在先生手中对孔明来说,也算不上憾事,我想先生一定会督促天下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进的。有先生在,更是不必再让孔明费心。如果奉孝先生不嫌弃的话,亮有草庐一座,时刻欢迎先生做客。”又向庞统两人点头示意:“元直,士元,有你们为天下操心便够了,作为朋友,何不让我好好的歇一下呢?也欢迎你们来我的草庐喝酒谈天,今天亮先告辞了!”
  望着孔明离去的背影,庞统心存感慨:“可怜孔明这个人,还是向着他的志向背道而驰了。”
  郭嘉半晌却说:“眼前又何尝不是他的志向呢?”
    余韵 陆逊与太史慈
     更新时间:2009…12…7 18:12:42 本章字数:3663
  “禀告大都督,荆州战报传来将军全综率军与敌激战三昼夜,终因敌众我寡后继无缘而全军覆没,全将军也战死沙场。”
  陆逊突然间听到这个消息,只感觉到全身一阵无力,随着荆州兵团的覆灭,自己这一次北伐恐怕又要无功而返,希望能够全军而退才好,于是陆逊下令:“快马传令前军,停止向寿春方向进军,全军撤回庐江。”
  庐江作为长江北岸孙权势力最后一个据点,是每次陆逊北伐时候必经的途径,可是趁着唐军忙于平定蜀中以及休养生息的这短短的数年之中,陆逊已经北伐三次,前两次都是无功而返,这一次自己三路进军,全综部由九江进军江夏取荆州,吕蒙部屯兵曲阿准备随时渡江袭击徐州,而自己则由庐江出兵直取淮南,本是抱着破釜沉舟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可是随着全综的败亡,即使自己能够取得胜利对大局也不再会产生多大的作用,陆逊却又没有勇气将自己的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毕竟自己如果耐心的话,也许还有一点点的机会吧?
  但是命运是不会给任何一个他不中意的人以转机,他这边的命令下达没有多久,派去传令的士兵便已经回来,与他同来的还有前军的残兵败将,前军在行进的途中遭遇到唐军的埋伏,也是惨败而归,看来自己这次的北伐早就在程玉等人的算计之中。
  既然这样,更是一点也不能耽搁,陆逊马上下令全军出发撤回庐江,如果自己这里再有一点闪失的话,江东的希望便彻底没了。
  也是他退的及时,不过是刚刚到达庐江城,还没有好好的休息一下,唐军便已经围了庐江,陆逊马上又要投入到城防指挥中去。
  城外高岗上,太史慈迎风而立,他的儿子太史亨带着数名亲卫跟在后面。遥遥的望着远处的庐江城,太史慈有些意气风发,对儿子说:“你看到了吗?江东的精锐都在这里,只要我们拿下庐江,孙权将再无力抵抗,这么多年了,我终于可以盼到主公一统山河的一天了。”
  太史亨对此虽然也很感激动,但是他更在意的是父亲的身体,在一边小声的劝父亲:“爹爹,这里风大,小心伤了身体,我们还是回军营去吧。”
  太史慈有些不满的看了他一眼,自己才多大岁数,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这个孩子竟然当自己已经是弱不经风的样子,其实他才是需要照顾的人吧?可是转念一想,也真是岁月不饶人,转眼间自己的孩子已经有当年自己初上战场时候的岁数了,这么多年了,终于把这一天盼来了。
  陆逊正在四下巡视防御状况,庐江已经是长江北岸唯一的重镇,已经容不得一点的闪失。突然间一阵风吹来,陆逊咳嗽了几声,继而胸中一阵烦闷,又带起了心口的疼痛。看着陆逊的脸色不善,周围的将官纷纷过来询问:“大都督,您怎么样?没有事情吧?”
  半晌,陆逊才恢复过来,摇了摇手,示意自己没有事情,最近这几年,陆逊忙于为孙权操劳军事国事,一刻也得不到休息,不过是二十刚过的年纪,身体却已经疲累不堪。此时他的心中甚至有一种感觉,自己如果不能很快给唐军一个重大打击的话,恐怕自己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持下去了。
  正行之间,陆逊突然发现城墙上出现了一片破损的区域,当下大怒,喝道:“这里是由谁负责的,将他绑来见我!”一会的功夫,士兵将一个低级军官押了上来。
  陆逊喝问道:“你这里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城墙已经破损到这种地步还没有修补上?”
  那人连连叫屈:“大都督,我冤枉啊,这里被遭到敌人接连的攻击,刚刚才被破坏,我正在指挥手下的士兵抢修。”
  身边的其他将官也劝陆逊:“大都督,他说的也应该是实情,敌军不过是刚刚退走,抢修也没有那么快的进度,您让他抓紧时间便是。”
  陆逊却是一瞪眼:“哪有那么简单,如果此时敌人来袭怎么办?他这分明是耽误军机,来人啊,先重责二十军棍!”那人还想叫屈,身边的士兵哪里听,一个个如狼似虎将他拖下去打了二十棍子,然后又架回到陆逊面前。陆逊指着他说:“我限你今日必须将城墙修好,如果明天我过来的时候这里还有一点残缺的话,你就自己将脑袋砍下来给我吧。”说完,头也不回的离去。
  入夜,太史慈却接到手下人的禀告:“回禀大将军,在外面抓到一个敌军的探子,他却说有要事要向大人禀报。”
  太史慈还会怕这些杂鱼,于是命带上来。
  半晌,太史慈手下又将此人带出帐外看押起来,然后派人将白天参与攻城的将官叫来,仔细的询问了一番,方才确定来人说话属实。当下大喜,自言自语说:“终于有破城的机会了,来人啊,传我的命令,悄悄集合,准备出战。”
  一会的功夫, 太史慈营中的军兵都已经集结起来,对身边的几个亲信将官说:“刚才得到确切的消息,庐江城西南的城墙有大面积破损,陆逊又不和责打了哪里的守将,惹得他心生愤恨,愿做内应,今夜我要亲自带兵攻城,力争一举拿下庐江城。”
  别人还没有说话,太史亨先表示了反对:“父帅,不可如此轻举妄动啊,出征之前圣上就提醒过您,陆逊为人诡计多端,如果不多加防范,非常容易吃亏。我看今天晚上的事情实在很有诡计的嫌疑,我军不应出动啊。如果父亲非要进攻的话,请换一个人前往,您是万金之躯,不可轻举妄动。”
  “呸,什么话,难道有危险的时候不自己向前,反要让我的这些兄弟们冒险吗?不要多说了,不冒险哪里有胜利的契机,今天晚上的行动由我亲自指挥。”
  再任手下的人如何说,都无法劝太史慈改变决定,其实在他的心目中是觉得已经没有多少战斗的机会,不愿离开奋斗一生的沙场而已,太史亨无法,只得亲自保护父亲,奔城墙而去。
  一行人摸到城墙之下举火为号,果然城上有了相应,片刻,已经有一人来到大军之前,来人自称便是此段城墙的守将,太史慈一见,果然是受了重伤,行动之间还需要其他人扶持,心中已经有了点底,安慰此人一番,然后命他手下的军卒带路,悄悄摸进城去。
  眼见已经进入城内数百部,突然间太史慈身边一个士兵喊了一声:“大将军小心,有埋伏!”
  话音刚落,突然城内***通明,缺口两边喊杀震天,眼见是江东军竟然将进城这数百人马全数包围了。
  太史慈常遇这种场面,不过往日向来都是自己作为伏击的一方,想不到今天竟然轮到自己中伏,马上作出反映,指挥身边的人突围——在这种情况下,再想硬拼已经一点希望也没有。
  亏了太史慈反应快,城内的敌人还没有围拢,已经被太史慈冲到城墙边,他身边的人又个个骁勇,都能以一敌十,眼见就要冲出城去。
  也是太史慈时运以尽,眼看就要冲出城去,突然间不知道什么原因,他的战马竟然马失前蹄跪倒街头,正巧一只流矢飞来,直没太史慈肩胛,太史慈负伤之下依然力战,终于在儿子和亲卫的保护下杀出城去,再看城头接应的人马,已经全数为敌军所杀光,当下心中气愤,就要指挥人马攻城,可是这次太史亨担心他的伤势,绝对不在听任父亲冒险,还是下令撤军。
  饶是这样,依旧无法挽回太史慈的生命,到了军营中,所有军医都已经对太史慈的伤势束手无策,太史慈也自感再难坚持,将太史亨叫到自己的床前说:“亨儿。为父一直以来总有一种想法,‘男儿在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我本以为这个目标距离我已经触手可及,没有想到竟然最后还是功亏一篑,看来我已经无法实现,只有靠你了。记住,我死以后一定勿以我为念,能够助主公平定寰宇,才是我的愿望,你要是能实现这一点,我死也知足了。”
  终于未及天明,在众人的哭声中,太史慈盍然而逝。
  太史亨为父亲之死悲痛欲绝,不顾一切下令,全军进攻庐江城。
  城墙上陆逊早已经严阵以待,他本希望借着这次机会重挫唐军,甚至可以斩杀对方两员大将,没有想到时运不济,竟然被太史慈给逃出去,当下已经知道马上就会面临敌军的报复,整整一夜都在加固城防。果然天亮之际,敌军已经杀到,陆逊一见敌军先锋竟然全军挂素,心中大喜,终于自己还是除掉了太史慈,折损这样一员大将,对程玉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损失,只要自己能够顶过这次报复进攻,眼前的军中应该没有什么大将再可以与自己抗衡了。
  这场战斗比陆逊预期的更加惨烈,太史亨伤心父亲之死,已经不顾一切,只是指挥人马强攻,也不计代价,城上城下到处都堆满了两军的尸体。这样紧急的情况下,陆逊又如何能得到休息的机会,虽然身体已经不行,还是坚持守在城墙上。
  正在进攻最激烈的时候,陆逊突然感觉胸中一痛,接着心如刀割,当下捂着胸口跪倒在地,面色如纸,大滴大滴的汗水由脸上滚下,后面没有参加战斗的士兵发现,慌忙来抢救,可是他们又如何知道该如何救治,只能看着陆逊的脸色由白转青,由青转灰而束手无策,终于陆逊气息越来越弱,就这样死在战场上。
  随着陆逊身亡,城中终于也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混乱越来越严重,不到半个时辰,便被唐军攻入城内,经过一番激战,这个江东军江北的最后堡垒终于被攻破了,而且情节充满了戏剧性,只是这段剧更像是一场悲剧。
  当太史亨看到陆逊的尸体之时,不顾一切的拔剑斩下陆逊的人头,然后跪倒在地放声痛哭,仰天长喊:“父亲大人,我已经为您报了仇,请您放心离去,您的愿望总有一天我会为您实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