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路-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也大可以稳稳当当的继续推进。
  就连诸葛亮也一样会有失算的时候,他派出去的探子很快就给他带回来一个让他大跌眼镜的消息——如果有眼镜的话——敌人果然再匆忙的向东面撤退,军队的数量根据他们偷偷的观察,应该就是孙家军的全部。诸葛亮听到这个消息多少有点动摇,难道东方真的发生什么让孙策不得不匆匆赶回的大事情吗?不对,如果没有凌统说要投降,自己还可能会谨慎的追击一下,但现在一定要再看一看,宁可错过机会也不能轻易的给敌人留下机会。
  他的耐心终于得到了回报,最后一批的探子带回了他现在最需要的消息,诸葛亮的脸色终于由阴转晴。嘿嘿,孙策啊孙策,你终于要得到点教训了,诸葛亮马上召集手下准备出发。
  要说什么消息能让诸葛亮喜形于色,话要从三天前说起。
  那时孙策正在为益州军一直不与自己正面交锋而郁闷,却有手下亲信为他出了个主意,孙策一听甚和他的胃口,也是将自己身边的众人都叫到了一起,说起来他现在手下也没有什么谋士在叫大家一起参详不过是看看有没有什么太大的漏洞。
  没有想到孙策将这个主意一说出来,马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手下的众人都纷纷反对,尤以这些家里的老臣为甚,黄盖劝说孙策道:“主公,千万不可如此冒险啊,当年老主就是因为如此轻率,才遭到黄祖老匹夫的暗算,我们兄弟几个一直为当年未能劝服老主而心存自责,如今您是江东的主心骨,可不能再冒这种险了。”
  几个资格够老的人物也都纷纷如此劝说着孙策。一边的孙权也插言进来:“大哥,我也觉得这个主意太冒险了,虽然能因此取得比较大的战果,但危险实在不是应该由您来承担的,如果大哥想用此计的话,我看就让小弟来为大哥分忧吧。”此时的孙权已经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孙策知道他的志向非常远大,特意将他带到身边想让他锻炼一下。
  现在听到孙权竟然主动请战,孙策欣慰的哈哈一笑说:“仲谋,没有关系,这条计策我已经想过了,只要我们可以做的逼真,自然会让敌人中计,到带兵杀敌的时候,你还是缺乏一点经验,你放心,以你哥哥的本领就算遇到什么危机,也定然会迎刃而解的。”
  甘宁等人还在苦苦争取,希望可以将这个危险的活交给他们来干,但孙策自恃武艺绝伦,认为肯定不会有什么危险,众人苦劝无效,也只有由他任性一回,于是孙策开始安排依计行事。
  ……
  此时的孙策正在山坳中等待消息,自己早已经派出人打探武陵城的消息,只要诸葛亮出兵的话,到最后,难免会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想到终于可以出了一口恶气,孙策的心中一阵畅快。他却没有发觉,危险已经渐渐逼近自己。
  突然间,有士兵匆忙的跑到孙策的营帐中,气喘吁吁的对他说:“不好了,……大将军不……好了!”
  孙策一见他的样子,皱了皱眉头喝道:“慌什么,有话好好说,什么就不好了?”
  那个士兵导了一口气,然后才说:“大将军,外面山坡着火了。”
  一听到这句话,孙策还真的有点坐不住了,他现在呆的地方四面环山,只有一个很狭窄的出口,如果真的引燃了山火可就不是好玩的事情了,如果搞不好的话,会让自己全军覆没。于是他忙来到帐外,四下寻找浓烟。
  结果他不但看到了烟,甚至连火苗都看到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今天的火势竟然格外的大,转眼间已经蔓延了一大片。——不对,孙策很快就发现了事情的蹊跷,在距离火头十分远的地方如今也有浓烟升起,这件事情绝对不简单,是有人放火。
  这个臭小子,枉费自己对他这么信任,竟然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难道你就只会去注意大股的敌军吗?就算是小规模的调动也要告诉自己啊?是不是根本就没有将四门都封锁好?这个家伙,平时看起来聪明过人的样子,想不到关键时刻还是缺乏经验。
  现在的孙策除了咒骂也实在没有什么其他办法,依照四面越来越密集的火头,已经可以肯定是敌人发现了自己的行踪,却惧怕自己的武力,只有用火攻来对付自己。孙策马上下令全军撤出山谷,如果不马上撤走的话,搞不好就要全军覆没在这里,自己的计划只有暂时的放下一点,只有等以后再说了。
  刚到山口,突然两边的山上一声梆子响,孙策的心中一凉,因为他已经看到无数身着益州军装的士兵出现在山坡上。
    第三十四章 霸王之死 第二节:巨星陨落
     更新时间:2009…12…7 18:12:09 本章字数:3579
  孙策慌忙抬头四顾,却见山头威风凛凛站定一将,绿袍黄马,手中大刀,正是关羽,孙策日前刚见识过关羽的本领,如今见他埋伏再这里,心中也是大惊,却听关羽于山头喊道:“匹夫孙策,还想算计我军,早已被我家军师识破,如今且授首与此吧。”言毕,手中刀一举,率领军兵满山遍野杀下。
  孙策当日曾经见过关羽的厉害,如今自己的军心大乱,与敌交手,恐怕难以取胜,但事到如今,只有奋力一战,哪知他这边正要动身,身后却已经有一骑抢先迎了上去,孙策看时,却是自己的亲卫将领董袭,孙策见是他,虽然知道他的武艺也不俗,但却依旧与关羽有差距,慌忙想唤他回来:“元代,敌将厉害,你且退下,还是我亲自迎战吧。”
  董袭闻言回头望了孙策一眼,虎目通红对孙策说:“大将军,敌人既然设伏,就不会太简单,危险还是让臣下们趣承受吧,主公一定要保重自己,今日之仇,来日定然有机会报回来。”说完,一扭头继续向关羽迎去
  孙策看的心痛,他知道董袭的意思,准备牺牲他来保护自己,有心杀回去,但心知既然敌人设局,一定是危机重重,现在自己都一样身处危险之中,眼下自己的生死犹未可知,如不当机立断,不但救不了董袭,搞不好两个人一起都搭在这里,反而辜负了董袭之意,只能先横下一条心来,保住自己得性命再想办法救董袭出来,如果不成,就在日后为他报仇。
  果然,这边董袭刚刚迎上关羽,孙策还没有走上多远,侧面又有一哨人马杀了出来,为首却是张飞,孙策既然已经决定突围,就没有想以前那样忍性的迎上去,而是继续向前,张飞立功心切,想纵马上前劫杀孙策,却无奈为满谷的败兵所阻挡,行进不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功劳从自己面前溜掉,气的他暴跳如雷将一肚子的怨气都发泄在敌军的身上。
  孙策一路向谷口杀去,迎面又有一员敌将杀来,却是张飞手下的偏将杨怀,他却非是刘备军旧部,只是当初刘备入蜀的时候,刘璋将他派到张飞军中监视他们兄弟的行迹,如今既然连刘璋都投降了,他已经失去了为之奋斗的目标,也就全心全意的为刘备卖命,如今恰好见到张飞为敌军所阻挡,大感这是老天给自己立功的机会,买怀憧憬的奔孙策杀来。
  孙策见杨怀挺枪奔自己刺来,不知敌将的深浅,怕被他纠缠住难以脱身,也没有恋战,只是用自己手中的铁枪往外一拨,任杨怀由自己身边冲过,胯下马依然速度不减向前冲去。
  杨怀见孙策不与自己正面交手,以为他是怕了自己,不依不饶,拨马又追向孙策,他与孙策之间虽然也有孙策军,但是数量却少了很多,因而很快就追到孙策侧后方,手中的长枪不住的往孙策身上招呼。
  孙策为他撩拨的心中火起,瞧到一个空挡,一把将杨怀的枪夹在了自己的臂下,杨怀夺了几下,手中的枪也如同长在孙策身上一般,任他如何努力也难动分毫。孙策另外一手抓住枪杆,将杨怀的身体带向自己一侧,杨怀挣扎了几下,却是越来越近,再想松手都来不及了,被孙策一把抓住他背后的袢甲绦,也不客气,将他直掼到地上,杨怀的头正好撞在一块石头上,虽然没有撞个万朵桃花开,却也是在额头上添了一个大窟窿,眼看是不活了。
  再往前的路上,却是没有什么太可怕的人物,廖化之流也非孙策的对手,大多是一个照面就被孙策冲过去,更有甚者被直接夺了兵器,或者夺了命。虽然步履维艰,可眼看面前的敌人越来越多,孙策已经可以看到逃出重围的曙光。
  当孙策冲到最后一个也是最险要的山口之时,突然见山顶之上一声梆子响,无数弓箭指向山下,一阵笑声由山顶响起:“伯符将军,您可是让山人好等啊。”身披鹤氅,手摇羽扇,正是诸葛孔明。
  此处的山道宽不及五丈,长却有百余步,正如当年吕布陨命之处,孙策一见两边的形势,知今日定难逃脱,心中竟然想起了当年程玉对自己的告诫——至刚易折,如今自己果然因为一时逞强要将性命搭在这里,心中不由一阵黯然,不过这种感觉也就是一闪而逝,孙策很快就恢复了豪情,自己在临死的时候,也要从容一点,于是孙策也抬头向山上喊道:“诸葛先生,别来无恙,想不到这次你我相遇竟然是在这样一个情况下,看来老天不佑我孙策,今日死在这里也是天意。”
  山上的诸葛亮却说:“唉,孙将军何言死字呢?刘使君一直敬重将军的为人,认为能帮他兴复汉室的大业者,以将军为甚,只要将军可以归降使君,平定曹操程玉两家奸贼,将来封王拜相也未可知,正是风光无限,怎么能和死扯上关系呢?”
  孙策闻言,仰天大笑:“哈哈哈哈,孔明先生此言差矣。我孙家自从兵圣以后,只有战死的将军,却无投降的将军,想那刘备托名宗室,不过是织席贩履之辈,我又怎么能投降他。更何况我一心效忠程大司马,想让我易节,势比登天。如果孔明先生能留下我也就罢了,如果留不下我,来日必报此仇。”说完纵马向面前的谷口冲去。
  孔明见今日事情已经难有善了,再想结好孙家已经势比登天,只有将眼前的大敌先除掉,于是手中羽扇一挥,箭矢如蝗而下,从天而降的羽箭,平白中又多了几分力量,速度更快,来势更猛,就连孙策也不敢小视,手中大枪乱挥,尽量护住头顶一片地方,饶是如此也难以全部挡开,后背大腿依旧被深深的钉入了几只,纵然是孙策这样铁打的汉子,也不由痛的怒吼一声。
  突然有一只羽箭钉在了战马的后颈上,战马长嘶一声厥倒,将孙策摔到了地上,孙策顺势一滚,又向前移动了一点,谷口近在眼前,只要冲过去就有生的希望,但虽然只有数十步之遥,对孙策却正有生死之间那么远。
  随着身上的羽箭越来越多,孙策手中的大枪也越来越沉重,终于连肩胛这样的地方也为弓箭所中,孙策手中的武器因此一顿,更是无数的弓箭招呼到身上。
  山上的诸葛亮知道孙策已经死定了,也别过脸去不想再看孙策的临死的惨状。
  终于在孙策的身上已经几乎插不进一只新的弓箭以后,山上的人停住了手,诸葛亮派手下的偏将过去检查一下孙策的遗体,对他们说:“既然孙策已经死了,就不要再侵犯他的遗躯了,好好收殓起来罢。”
  当众人就近看到孙策的时候,才发现他将手中的长枪拄在地上,单膝跪地,竟然连死都没有倒下,双眼更是圆睁,充满了不甘的表情,大家将武器由他手中掰下,又找了个身上羽箭少一点的角度平放在地上,最后诸葛亮命令在山间找了快风水比较好的地方将他匆匆的掩埋,也算是表达一下对这个当世英雄的敬仰。
  至于孙策手下带领的千把人,最后没有几个逃脱,大多随孙策葬身山间。
  等孙策军全军覆没,孙策身死的消息传回到孙权留守的营地之时,孙权“哎呀”一声倒在地上,锤胸不只号啕大哭:“大哥,大哥……你死的好惨啊,……我一定要为你报仇,不杀尽敌人誓不为人!”
  虽然在场的众将也大多泪流满面痛心不已,但还是要劝孙权节哀,不过当孙权说要回兵为孙策报仇的时候,竟然连这些平素老成持重的将领也没有人再反对,他们都被仇恨冲红了眼睛。于是大队人马全速向武陵杀来,只是这些已经完全丧失了理智的武将和一口气行进了数十里的疲兵又怎么能对严阵以待的武陵城造成什么伤害呢?
  挡住了江南军的几次狂攻以后,由其他城门绕到城外的关张也对江南军的侧翼发起了进攻,这一下更是兵败如山倒,整个江南军被一冲而溃,众将知道再打下去不但报仇不成,搞不好还要受到更大的损失,只能保护住孙权且战且退。
  哪知这次刘备军却是毫无顾忌,竟然一路追杀下来,江南军败势以成,想要转变颓势却是势比登天。眼见自己手下的兵马越跑越慢,敌军却依旧不见退却之势,江东众武将的心中都越发沉重,如此下去,纵然可以逃出生天,损失也定然惨重,正在进退无矩,突然有一个亲兵兴奋的喊道:“大都督来了,大都督来了!”众人向他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遥遥有一面大旗在远方随风展动,上面正是一个斗大的“周”字,见到这个字,东吴君臣都感觉自己心头的石头终于可以放在地上。
  果然随着军马靠近,大家已经可以看到一马当先的正是周瑜手下的先锋,小将丁奉,有这只生力军的加入,情势上马上发生了变化,不管怎么说起码在心里上对东吴军队是个鼓舞,而对于益州军多少要有点压力,随后周瑜手下其他的众将也陆续赶到,最杀的益州军见已经没有便宜可占,方才徐徐退却。
  片刻,一身白衣的周瑜也来到众人的面前,尚没有到近前,焦急的声音已经传到:“主公,主公,末将来迟让主公受惊了。”及到近前,却不见孙策的身影,周瑜的心中掠过一丝阴影,问道:“主公呢?主公在哪里?”
  在场众人听到周瑜这一问,悲伤又由心头涌上,大多别过脸去,以臂遮眼,挡住流下的泪水。
  周瑜的心中更是不安,厉声问道:“大哥他怎么样了,你们快说啊!”
  孙权上前一步,搂住周瑜,伏在他的身上,哽咽着说:“大都督,我兄长他,中伏身亡了。”
  周瑜听到他此言,身躯一阵,嘴角竟然渗出了鲜血,双眼一翻,连同身上的孙权一同颓然倒地,竟是昏死过去。
    第三十四章 霸王之死 第三节:十字路口
     更新时间:2009…12…7 18:12:09 本章字数:3524
  大家又是一阵慌乱,已经折损了孙策,如果周瑜再有个三长两短,东吴就垮了。随着众人的慌忙抢救,周瑜终于缓缓出了一口气,口角却依然流着鲜血,只见他两目涣散,呆滞的望着天空,口中喃喃的念叨:“伯符,伯符。”
  大家慌忙将他扶起来,又是揉前心,又是敲后背,却一点效果也没有,周瑜已经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逼到了崩溃的边缘。
  关键时刻,还是老人发挥了作用,黄盖见周瑜这种精神状态,怕他再继续深陷下去,怒斥道:“你都这个样子,谁又能来为主公报仇。”
  这一句报仇,总算将周瑜震醒,他口中喃喃念叨的词也变成了:“报仇,报仇!”突然他竟然仰天大叫一声:“啊!~~~~~”随着这一声怒吼,周瑜胸中的悲伤终于发泄出来,号啕痛哭:“伯符,您英灵莫散,我周瑜如不能为你报此仇将势不为人。”
  随着他的清醒,众人也将注意力又转到对刘备军的仇恨上来,纷纷向周瑜请战,希望可以马上挥兵继续进攻武陵为孙策报仇。
  经过一番发泄,现在周瑜的头脑已经清醒了很多,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