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清-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奕欣没法子的是,秀宁却从来不承认她在慈禧面前的影响力。慈禧面前谁都知道,两个年轻女孩子她最相信,最听得进去话儿。一个是大太监李莲英的妹子大姑娘,一个就是一直为慈禧忠心耿耿效力,最后还在三海工程中鞠躬尽瘁的醇贤亲王的这个聪明孙女儿。
    本来李鸿章奏调徐一凡去朝鲜,光绪受帝党那些人包围,也是最反感李鸿章不过。这种能分化李鸿章势力,又是他提出来的事情,焉有不答应的道理。一下子就从淮军当中抠出了六营人马来了耶!满清八旗最后一点儿武力都给曾格林沁败得精打光。现在这六营人,只要经营得法。谁说不是将来满清地禁卫主力?
    可是这事儿到了慈禧那里就耽搁着。这个老太太绝对属于不学有术,政治上的敏感天生。对汉臣掌军权天生反感。曾胡左李这些汉人军阀出来那是没法子,但是不时还敲打。再多出来一个汉臣,掌握最紧要的禁卫军名义的部队。老太太就有些儿不乐意了。李鸿章反正她驾驭得住,光绪他们来分他权,分给旗人倒也罢了,偏偏还是一个汉人。这怎么能觉着舒服?简直是脱裤子放屁么!
    本来耽搁得军机处和一个宗室焦躁得上窜下跳,却不知道秀宁在其中转了什么腰子。居然转动了慈禧老太太的口风,让她松了钢牙。偏偏这丫头就是不承认!
    奕欣偏过头去,和小自己五十岁的孙女辈开始有点儿赌气。秀宁只是浅笑。凑了过去:“好啦,六爷爷。反正老佛爷开了金口。您就别管是什么啦…………告诉翁老爷子。我这对小丫头,要一副上好的头面。叫他拿过来就成。谁也没有白跑腿的不是?”
    奕欣一笑:“我去敲老翁。你就擎好儿吧…………老佛爷是全部批红?给徐一凡禁卫军布政使衔练兵大臣的名义?”
    秀宁缓缓摇头:“汉人没有挂禁卫军练兵大臣衔的道理,肯定还是哪个王爷遥领。六爷爷,您当真要好好儿挑挑。找个能做事儿地王爷出来,再象海军衙门那样,将北洋水师练成李鸿章私军,没咱们旗人什么事儿,那成什么事体?咱们为的可不是徐一凡。为地是咱们旗人哪!”
    奕欣一摆手:“这事儿和我说不着,老佛爷面我都见不着。你和世老四他们说去,他是首席军机。”
    秀宁只是轻笑:“六爷爷,有件事儿您可推不了了吧,您是宗室第一王爷。小辈谁不看您的面子?谁敢不听您地话儿?你得号召一下,不能让徐一凡光在朝鲜练汉兵来着。宗室里面。除了一个挑头儿的王爷。您还得找些小辈,别老在四九城提笼架鸟儿的溜达。什么神机营虎枪营一天两晌的瞎混。挑些有出息的得塞到徐一凡那里啊!咱们旗人得知兵!得抓兵!不然来日大难,咱们就得现眼!”
    她容色清冷。但是语调平稳:“以前是没这个机会,淮军也好,新的练军也好。都是几十年的传承了,当初打仗打出来地,针扎不透水泼不进。徐一凡这个可是新军哪!咱们可是难得有这么一个机会,还能轻轻放过?”
    奕欣缓缓点头,没有说话儿。
    秀宁转过头去,啪的一声将白字拍在东北边角处,一子既出。东北零散的白子连成一处。不仅自成局面,还隐隐对中腹混战形成呼应攻逼之势。
    “时局如棋啊…………六爷爷,我好恨自己不是一个男人…………”
    ~~~~~~~~~~~~~~~~~~~~~~~~~~~~~~~~~~~~~~~~~
    江水平缓,缓缓流过。也许是春雨下来了,横贯朝鲜中部的那条汉江水位也开始涨了起来,卷动着翻腾着一直朝海流去。
    在江的北岸,一个穿着同知补服的矮胖子,正带着一群大清武官模样地壮年在江边散步。后面更是簇拥着大队的侍卫。汉江两岸都是葱绿的稻田,朝鲜农人都戴着斗笠在田中插秧,赶着春雨前后地节气。看着清朝上国的官儿们经过。这些矮矮的,又晒得漆黑的农人们,大气都不敢出一口。他们经过之地,无论男女,都趴伏在稻田的泥水当中。当兵的跟在官儿的后面,也不知道这个大人们在汉城住的舒舒服服的,到江边来发什么闲情雅致到处乱转。眼神只是在那些不穿上衣,露出**的朝鲜农家妇女身上乱转。
    那矮胖子,正是清朝在朝鲜的钦差通商委员,受北洋节制的另一位清末的政治新星。从自己伯父手中继承了六营庆军的河南世家子弟袁世凯袁慰亭了。
    他在江边缓缓而行,低头背手若有所思。江水溅湿了他的袍褂,他也浑然不觉的模样儿。偶尔还会捡起一块石头。向远处掷去,呆呆地看着石块溅起的水花。
    一名营官模样的中年武官凑到他身边,低声道:“袁大人,不早了,该回了吧。院君今晚还要宴请大人,和大人商议什么呢。”
    袁世凯冷笑:“还要商议什么?无非就是那个从天而降的徐一凡罢了。我袁某人孤心苦诣的在这藩国维持。我大清,朝鲜,日本好容易才能在这里相安无事。他一过来,朝鲜那些人还不是心中忐忑?我袁某人尊重他们,徐某人可未必!我袁某人有北洋的饷。可以不用掏这些棒子的荷包儿,徐某人攥着两个拳头过来。还能对他们客气?日本人更加的担心,那姓徐的据说在日本一行。对头山满很不客气,在爪哇还炮轰了荷兰人。日本在朝鲜是有利益的,他们能放心那个二百五过来瞎闹?我袁某人在地时候儿想不到咱的好,这时我就要不在了,他们这时候急着上房救火,有个屁用!”
    那营官只是尴尬一笑,半晌才道:“大人。您看看是不是发动朝鲜藩国,还有日本鸟居大使他们,联名给朝廷上个公呈?一旦只要变成交涉,朝廷还敢动大人地位置么?我们都是愿意为大人效死的人物,也地确不愿换个上司。这二百五真要过来,属下是打算回家种田的。让他玩儿去。朝廷不知道大人在朝鲜的地位牵系着朝廷东北面的安危,可是朝鲜和日本知道啊!您看看…………”
    袁世凯斜睨着这个营官,淡淡道:“庆恩。我对你如何?对弟兄们如何?”
    那营官姓吴,是庆军老帅吴长庆的族中子弟,早就被袁世凯恩威并用手段收复了的。这个大人是有些儿刻薄,但是绝不寡恩,手面极大。他们这些营官在朝鲜早就肥丢丢的了,加上又是上国武官,作威作福得也舒服之极。袁世凯也不甚拘束他们。听到朝廷要换马,他们这些武人倒是地确和袁世凯有同仇敌忾的心思。当下就是一副慷慨激昂状:“属下当愿为大人水里来水里去,火里来火里去!庆军上下三千弟兄,无不抱着这个心思!”
    这话儿其实说得有点心虚,庆军上下,一千五百人还不知道有没有呢。
    袁世凯沉沉一笑,轻轻的点了点头:“当兵吃粮,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徐一凡还没来,来了你们就问他要饷,看他拿不拿得出来。庆军驻藩国。双粮双饷那是惯例,家眷还有安家费用。历年操兵还有往来的公费银子,本来都是我垫的。这次我把账本提出来,就当是你们营官垫出来地,要摊还。这点儿要求不过分吧?”
    “大人要咱们闹饷?”吴庆恩容色有些犹豫,闹饷这点儿事情,对这些营混子的确是小事一桩,也不是杀头的罪过。了不起插箭游营,他们这些营官连功名都不大会坏。可是清季以来,闹饷能逼得上官离位地,还没有这个例子。袁世凯当真以为这样就能将徐一凡逼走?听到江湖传闻,这个二百五大臣,是真有股子硬劲儿的。
    看着他神色犹豫,袁世凯眼神儿冷冷的。吴庆恩一下灵醒了过来,就在庆军当中,还不知道有多少袁世凯安插的心腹呢!到时候这个饷,就算他不想闹,也得闹起来。当即就拍了胸脯:“大人,小事一桩!包在弟兄们身上!”
    袁世凯哈了一声,似乎就吐了一点儿胸中郁气出来。只是眼神当中那点凉意,怎么也消退不掉。吴庆恩低头想想,还是吞吞吐吐的插了半句话儿:“大人,这闹饷……当真有用?”
    要是袁世凯当真挤不走徐一凡,他们还想混混日子哪!
    袁世凯招手让戈什哈牵来马匹,淡淡一笑:“单指望你们,当然不成,这只是个由头罢了!”
    就连这句话儿一出口,袁世凯都觉着自己说多了的样子,板着脸抿嘴翻身上马,加了一鞭子。健马顿时哗啦啦的就撒蹄子冲了出去。后面的戈什哈都是骑兵,如龙一般的簇拥跟上。卷起了好大烟尘,朝鲜农人纷纷走避,谁也不敢挡在上国军队面前。不少人还伏地头也不敢抬的跪送。
    此等掌控一国。万人俯首的局面,大好男儿,谁又甘心放弃?
    ~~~~~~~~~~~~~~~~~~~~~~~~~~~~~~~~~~~~~~~~~~~
    “大人,朝鲜国内,是分为东学派和西学派地。东学一派,是一意内附,心向国朝。壬午之变的时候儿,也是一心平乱的。闵妃父亲,就是东学派的大佬。西学就是看洋人势盛,日本也有崛起的架势。瞧咱们国朝不上,想另外报上一个粗腿的。闵妃一系。多是这个主意。更有一个得力干将金玉均的,是判朝鲜兵曹的。一心想脱离我国朝。最是顽劣不过。洋鬼子实在太远,朝鲜又穷。他们就靠上了日本,朝鲜新练的那个奇兵营,就是全是日本人在训练,浪人一堆一堆的,我看没安着什么好心思…………”
    唐绍仪一脸苍白地在船舱里面,很尽职的和徐一凡解说着朝鲜局势。他在朝鲜十余年。当真称得上是朝鲜通。但是徐一凡还是听得有点无趣,关于朝鲜地事情,甲午战争研究的书籍资料,在他那个年代不知道有多少。唐绍仪这个朝鲜通,估计还真地不如他了解全面。但是看着唐绍仪忍着晕船,还在尽责充当幕僚的角色。他也只有一脸严肃的听着。
    其实他心思早就飞回了国内。此次南洋之行,方方面面的收获,都可以称得上完美。超过了他最好的预料。筹饷数字惊人。还有南洋近千青年精英追随。又在国内风生水起,名声大震。远在万里之外,就捞到了庆军六营三千马步。
    但是崛起越速,他根基不稳的缺陷就更明显。局面都是要靠实力支撑。除了兵之外,还要有自己的产业支撑新军。清季洋务和练兵本来就是不分家,互为表里地。唐绍仪自从跟随到了南洋,就对这些幕后的阴谋博弈非常感兴趣,倒是忘记了他本来托付给他经营洋务的事业。回国之后,倒要好好儿的再敲打他一下。
    机器局,回国之后一定要设立的。悬军海外,也必须要有自己的海上运输力量支撑,否则就是得处处受制于北洋。等于自己要重设一个轮船招商局。部队地武装,军官的训练,士兵的招募操整…………都是事情。三千马步,就算没有空额,也派不上大用场啊!这些权力,都要在自己回国之后力争。想想自己浑身是铁,才能捻几根钉子?再想想甲午不远,还要做那么多事情,有时都想偷懒放弃篡清地大业算了。
    还好,这些念头也只是想想而已。
    轮船在海上已经飘了十来天,和南洋大陆都音问不通。致远和来远两船,在合约达成之后,只是和他打了个招呼就先期回国。想和来时一样,一路和北洋水师军官拉拉关系都没有什么机会。这时间流逝浪费得真是心痛。
    除了公事,私事也就那么回事儿。杜鹃和陈洛施两个北地姑娘出海就再度晕船。加上对于他携李璇返国那醋真是吃大发了。摸门儿都没有机会。李璇带着一大堆仆役丫鬟跟着他上船,也矜持得很。不许自己手下称呼她宪太太,只许叫小姐。说感情还没有培养完毕。虽然他们包了一条荷兰班轮尾部的几个大头等舱,南海风光也是极为迷人,晚上更是月白风清。可是徐大老爷回到这个时代半年的时间当中,还是处男一条。(穿越前不算)
    算算日程,也快到国内了吧。这些日子,海水已经由南海的碧蓝,变成了渤海的苍黑。
    正听得昏昏欲睡的时候儿,船尾头等舱的回廊甲板上面,突然响起了李璇的欢呼声音。她身边伺候的人定然不少,就听到一片惊呼赞叹吸气儿的声音。
    徐一凡站起来,推门就走出船舱,唐绍仪看见他举动,也只有无奈的跟在后面。
    李璇正站在甲板尾部回廊上面,穿着一身洋装长裙,栗色的头发被海风吹得到处舞动。精美的小脸,只是出神的看着西面远处。
    向西看去,苍黑色的渤海海水一浪一浪的涌动。天上是海鸟高远的鸣叫声音。这海浪拍击的远处,有一条隐约的白线,在天际尽头,只看见大陆岸线的影子。从南到北,无有尽头。在目力所不及处,更不知有多少高山大河,壮阔景象。
    跟着李璇伺候的那些下人们,都是在南洋土生土长的华侨。只是伸长了脖子呆呆的看着这片土地,这片只是在长辈口中口口相传,祖宗神灵的居所。比起南洋秀丽的岛国风光,这里博大,这里苍凉,这里深远悠久得难以想象。
    李璇不顾自己给海风吹得浑身冰冷,只是看着这截然不通的景象,看着那白浪拍击的远方大陆。这片土地,才是孕育了南洋无数华人的地方么?在这片土地上面生活,到底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欢迎回家…………”
    李璇呆呆的一回头,就看见徐一凡握着栏杆,正站在她的身边。眉峰紧锁,似乎比她还要出神的看着远处大陆。
    汽笛呜呜鸣动,李璇偷偷儿的朝旁边让了半步。没法子,这个徐一凡还是让少女觉得很陌生嘛!看着徐一凡一脸沉重,李璇有些不解。回家了应该很开心嘛!
    她轻声问:“你……你想些什么啊?”
    徐一凡淡淡一笑:“我想的东西,你不明白。”他顿了一下,看着她点点头,目光里面有着一丝热切,却不是因为面前这个少女而发。
    “我向你担保,你将要看到很精彩,很壮丽的事情发生。这也算是我打动你的方法吧…………在这片土地上面下棋,是每个男人的梦想…………
    第三卷 在朝鲜 第二章 进京
     更新时间:2009…10…16 14:45:19 本章字数:8140
    光绪十九年四月十九,北京水关门口,已经聚集了一起袍褂整齐的人物。接官亭和彩画牌坊都已经按照规制搭建了起来。按照满清祖制,钦差衔头大臣返京,原来都是从京西路桥驿返回都门,按照钦差大臣等级都有迎接体制。如果是皇子等宗亲或者封疆重臣军机大臣加钦差衔头的,那仪仗至少是皇子亲迎。当年年羹尧西征归来,更是雍正亲自为这位钦差大将军节帅解战袍。但是随着时势日移,现在钦差大臣放洋归来,多是从天津改火轮船,到京城水关抵岸,路桥驿的陈例,已经不废亦废了。迎接的仪仗,随着宗室凋零,也渐渐松减下来。天朝上国气象,已经衰颓。
    但是这次迎接钦差大臣返京,气象却是十年来所不同的。从拂晓开始,就是满满的京城步兵衙门的官兵们赶来维持秩序,过了一些时候儿,居然虎枪营也来了十几个旗兵大爷,执着虎旗给仪式充当场面。日头渐渐升起,不断的官车官轿过来。旗人闲汉们抄着手远远儿的看着。这些旗人大爷别的本事没有,但是人头精熟。不一会儿就开始互相慨叹。
    “瞧瞧,瞧瞧!翁中堂到了嘿!老爷子今儿还在笑,不容易!接哪位大人物这是?”
    “额老中堂也来了,他老爷子下值就是什么客人也不见的。我家姑太太还算他的远房侄女儿,那次晚半晌地去求见老爷子,洋人钟表不过才打六点。老爷子就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