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始皇带我去战斗-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吉抬头,一双黯淡的眼眸中,深邃中透着几许悲凉。

    他定定的看着姚木兰,仿佛在透过她看向遥远的过去,看向另一个人。

    “姚将军,您伤口一直在流血,不如先处理一下。”

    卫士首领走到姚木兰身旁,单膝跪地请示为她疗伤。

    姚木兰朝他摆摆手,眉峰微微蹙起:“先下去,我与成吉将军说几句话。”

    卫士首领听令退下,心中满是担忧,倘若姚将军有个不好,秦王必景大发雷霆。

    死亡危机解除之后,蒙云旗坐在地上,失神的望着躺在地上的同袍们,心里像破了个大洞。

    王诚单膝跪在地上,眼中含着泪花,心情同样悲怆。甘棠以手掩面,想到那些生死关头,依然不忘助她一臂之力的人,悲从中来涕泪涟涟。

    姚木兰的心情同样是沉重的,她后悔自己太过大意,后悔没多带一些人。

    此时此刻,她方知,世上没有后悔『药』,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

    成吉凝望姚木兰许久之后,终于说了一句话:“是我放走了叶姬。”

    姚木兰恍惚了一下,这才明白过来,他说的是当年从楚国送亲队伍中逃走的叶姬。

    她来到战国之后,最初的身份就是叶姬。

    姚木兰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更不知成吉一句简单的话背后藏着多少故事。

    正当她沉默之时,成吉突然单膝跪地,膝盖重重的砸在地上,断臂处森然的白骨和伤口触目惊心。

    姚木兰连忙上前一步,扶住了成吉的肩膀:“将军请起。”

    成吉神情严肃,一点点将身体绷直,断臂下方的土地上凝起一小滩鲜血。

    “姚将军,成吉有一事相求。”

    姚木兰见他执意要跪,无奈之下只能半屈着膝说到:“成将军直说便是。”

    “若有一天,楚国覆灭,还请姚将军为楚国百姓留一条生路。”

    成吉声音低沉有力,他的神情因为剧痛显得有些狰狞。

    断臂之后,依然保持着神智,连□□都不曾有一声,这是何等的毅力。

    姚木兰目光落在成吉残破的袖子上,重重点头:“以战止战,天下同归,如此才可免战火不息百姓颠沛流离。成吉将军且放心,秦国一统天下之时,绝不会向无辜百姓挥刀。”

    得了姚木兰的应允之后,成吉道谢,右肩挣脱了她的手后,以长剑为支撑站了起来。

    他高大坚毅的身躯,如同标杆一样,矗立在寒风中。

    “成吉告辞,还请姚将军信守承诺。”

    他带来的四个灰衣人,如今三伤一死,三个受伤的灰衣人吃力的互相协助,将同伴尸体背了起来。

    成吉将军带着四名手下,转身下了官道,走上一条荒芜的小径。

    漫漫荒野,天空暗沉如墨,鲜血染红了路旁荒草。

    姚木兰目送成吉将军远去,转身走向了倒在血泊中的同伴。

    她一直强忍的悲恸,在看到他们毫无生息沾满鲜血的面孔时,彻底爆发了出来。

    战场上,姚木兰经历过无数次生离死别,但为了避免更多的牺牲,为了不辜负同袍的血泪,她唯有选择铁血和坚强。

    但这一刻,她的心像是被锋利的刀刃同时切割,姚木兰跪在地上,抓着战士的手,喉头哽咽着,泪水从被寒风吹的麻木的脸庞上滑了下来。

    甘棠的哭声,像重锤砸在姚木兰胸口上。

    蒙云旗见姚木兰哀伤太过,抹了把脸颊上的血污,从地上站了起来,摇摇晃晃的朝她走去。

    “姚将军,兄弟们已经去了,您不要哀毁过度伤了身体,我们——”

    蒙云旗脸上泪痕斑斑,用尽全力才将后半句话说全:“让他们入土为安。”

    离开咸阳时,他们十六人怀着对猎鹰军的思念,快马加鞭想要快些到雍城。

    谁知途中遭逢大难,十六人战死十人,剩余六人中还有两人受了重伤。

    蒙云旗恨不得找到幕后主使,将对方扒皮抽筋,以解心头之恨。

    北风呼啸,姚木兰一个挨一个,替牺牲的同伴们合上眼睛,蒙云旗和甘棠则跟在她身后,含着泪为他们擦去脸上血污。

    众卫士守在一旁,没有一个人开口劝阻,他们神情沉重肃穆如雕像。

    不知过了多久,又是一阵惊雷似的马蹄声响起,众卫士只看了一眼,接着同时跪下,遥遥向秦王致敬。

    嬴政隔了很远便看到了一身血污的姚木兰,还有躺在地上的尸体。

    他快到其身边时,翻身下马,直接冲向姚木兰,不由分说的将她揽在怀中,神情急切的喊道:“木兰。”

    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姚木兰失神的看向嬴政,她的眼角还凝着泪花,脸颊上血迹已经干涸。

    嬴政紧紧抱住她,用手擦去她眼角泪花,确认她脸上只有血迹没有伤口时,又将视线移到了她身上。

    她外袍被利刃划破,『露』出了带血的白『色』里衣,嬴政看到姚木兰腿上狰狞的伤口时,心猛然一颤。

    “木兰,你受伤了。”

    听到受伤二字,姚木兰眼珠转了转,抓住了嬴政的衣袖:“他们死了。”

    她的声音像极了受伤的困兽,嬴政望着倒在地上的尸体,后怕不已的抱紧了姚木兰:“寡人会为他们报仇的,木兰,你和蒙云旗、王诚都受伤很重,需要及时得到医治。”

    在嬴政的提醒下,姚木兰终于意识到,她不能陷入悲伤中,她还有同伴正在与死神搏斗。

    “救人,阿政,救人!”

    她用力抓着嬴政的衣袖,再三重复着救人二字。

    “救人,寡人这就救人,来人啊,将受伤的将士送回去,将牺牲的英雄们妥善安葬。”

    卫士们领命行事,嬴政亲自俯身检查了姚木兰腿上刀伤,为她简易包扎之后,将她打横抱起上了马。

    重症伤员经不起马上颠簸,卫士们砍伐木材做了简易床榻,又用披风围起,替伤员盖上外袍,再派人快马加鞭到城中请来大夫,同时从车中赶来几辆马车。

    嬴政将姚木兰抱上马,用披风将她紧紧的裹在怀中,朝着咸阳城门方向冲去。

    他比姚木兰更后悔,没有加派人手护送她雍城。

    立后之事太过顺利,顺利到让嬴政忘记了,有无数人觊觎着他的后位,想要靠美人牵制他。

    嬴政决心彻查此案,决不能允许姚木兰再次遭到刺杀。

    一想到,如果卫士再晚来一步,如果死士再多一些,他此刻或许已经永远失去了她,嬴政便心如刀割。

    他不能失去她!

    秦王出宫的消息,在咸阳城中传的沸沸扬扬,事从紧急,卫尉王翦与城中守卫长,将百姓劝回家中,以免激动王驾。

    嬴政将姚木兰带入宫中后,请宫中医师为她治疗外伤。

    在医师用热水还有加热的刀片,为姚木兰处理了伤口之后,嬴政在医师的指点下,亲自为她敷『药』。

    姚木兰手下亲卫死的死伤的伤,自己也受了伤,回雍城之事暂时搁置。

    嬴政命王翦和李斯一起彻查此案,无论线索指向谁都无需顾忌,只管汇报于他。

    王翦一直将姚木兰视为半个得意弟子,她如今被人伏击受伤时,他的从弟王诚命悬一线,差点没能挺过来。

    于公于私,王翦都要将找出幕后主使,为死去的战士们复仇。

    李斯聪明机警,乃是嬴政钦定的右丞人选,他与卫尉王翦一文一武密切合作,殚精竭虑只为找一个真相。

    查到最后,两人发现两批死士来自三方人马,其中两方都是了不得的存在。

第90章 吕府() 
秦王有令严查到底; 李斯和王翦尽职尽责的将几方幕后主使呈递给王上。

    嬴政在看了两人的调查结果之后,一个待在深宫中独坐了整整一天,不见朝臣; 滴水未进。

    宫人无奈,又不敢触秦王霉头,只能将这个消息报给姚木兰。

    姚木兰一直在咸阳养伤,得知嬴政独自静坐; 再联想到李斯和王翦已经查明了她被死士伏击一案,心中也大致有了猜测。

    嬴政先前下过命令; 姚木兰在宫中可任意通行。

    当得知她来瑞雪殿时; 嬴政微觉惆怅,眉间几乎凝出霜雪来; 但依然命宫人请她进来。

    窗外梅花开的正好; 疏疏竹林『色』泽斑驳寥落,夕阳的光影斜映在殿中。

    姚木兰外面披着纯白的狐裘,里面只穿一件单薄的茜兰曲裾,光洁如鉴的青丝冉冉下垂; 眼神清润动人。

    她尚未踏入内殿; 嬴政已在珠帘旁守候,他穿着墨『色』罩衫; 雪白的里衣绳带松散的系着,未带发冠只是用寻常木簪简单束起。

    即便如此; 他线条分明的五官,依然透着上位者的矜贵雍容之态。

    屋内烧着炭; 暖融融一片,嬴政脸颊微红,姚木兰进殿之后,亦觉室内有些燥热。

    嬴政朝姚木兰伸出手,她解开狐裘放在他掌中,他不以为忤,将她的狐裘挂在了屏风上。

    “小正,为什么不用膳?”

    姚木兰跪坐在矮榻上,神情十分严肃,嬴政走到她身侧,隔着衣物替她按捏了几下。

    “伤口还痒么?”

    姚木兰腿上伤口结痂之后,痒了好一段时间,嬴政时常为她按摩活血。

    她按住嬴政的手,板着脸继续道:“不要转移话题。”

    嬴政垂下眼眸,像个犯错的孩子。

    姚木兰换了个坐姿,让嬴政斜靠在自己怀中,温热的手指在他太阳『穴』上轻轻按着。

    “是因为查案的事么?”

    嬴政闭上眼睛,不敢看姚木兰的神情,低声应了一句嗯。

    姚木兰从荷包中取出小巧的牛角梳,打散嬴政的发髻,耐心的为他梳着头发。

    他长发漆黑如墨,发质很硬,像他的人一样。

    青丝落入掌心冰凉顺滑,姚木兰一边为嬴政梳头发,一边问道:“既然查出来了,跟我说一说。”

    她话说的很随意,平凡朴实,没用任何修辞,像平民小夫妻坐在一起说家常一样。

    嬴政抓住姚木兰的手,将脸颊贴在她温热的掌心中,好一会儿后才坐直了身子,眸光惆怅的望着她。

    “木兰,吕不韦将你的行踪透『露』给……赵太后,阳泉君派死士与太后一起联手伏击你。”

    嬴政没用母后二字,他神情倦怠,不知该如何面对残酷的真相。

    之前得知姚木兰被死士袭击时,嬴政血『液』倒涌,第一时间便怀疑起楚系势或赵国『奸』细。

    他对姚木兰情深爱重,她又曾率领猎鹰军夺得赵国许多疆域,谋害姚木兰对赵国来说,百里无一害。

    但嬴政如何也没想到,主使者竟然是他的母后赵姬。

    他以为他已经做了很多让步,但母后大约是怨恨他的,所以才会派死士伏击姚木兰。

    嫪毐此人轻狂无礼野心极大,在雍城广招门客,言语中对父王及他屡番不敬,醉后更是有谋反之意。

    太后与嫪毐生有一子,嫪毐竟痴心妄想,想要篡夺王位扶孽子上位。

    是可忍孰不可忍,即使姚木兰没有刺杀嫪毐,嬴政也会寻合适时机将他及其党羽处理掉。

    嫪毐死后,嬴政曾与赵姬开诚布公谈过,嫪毐篡位之念,太后与他最为亲近,平日也必然有所耳闻。

    嬴政念着母子之情让步,只命人将孽子带离雍城,送到秦国西南边陲之地交由农户抚养。

    这是嬴政所能做的最大让步,若是为了秦国长远计,将孽子当场扑杀才是上策。

    但她毕竟是他的母后,他厌恶嫪毐,厌恶那个浑不知事的孽子,但也无法割断血缘的牵系。

    吕不韦,赵太后,阳泉君。

    嬴政虽然已经加冕亲政,将军政大权尽收掌中。

    但若是同时动了三人,绝对会在秦国掀起轩然大波,各方势力会怀疑秦王清算旧账,免不了人人自危风声鹤唳。

    姚木兰在听了嬴政的话后,与他十指交握,心中已然明白他的苦闷与为难。

    “小正,妥善安置好牺牲将士的家人,若有孤儿寡母更要用心抚恤。至于报仇之事……”

    姚木兰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眼神中流『露』出几丝悲悯与伤感:“他们本该拼杀在战场,而不是死在自己人手中。”

    “对不起,木兰,是我没有考虑周全。”

    嬴政神『色』黯然,握着姚木兰的手,眼神中满是歉意。

    他曾承诺过,找到幕后黑手之后,替死去的将士讨回公道。

    然而,一个是他的母亲,一个是他曾叫过仲父的人,另一个则是对父王有大恩的阳泉君。

    姚木兰望着嬴政,另一只手也搭在了他的手背上。

    派死士伏击她的三个幕后主使,嬴政即使下令杀一个,也会在朝中掀起惊涛骇浪。

    且不论嬴政是否能狠下心,若他真的做了弑母之事,不但有悖人伦,还会因此遗臭万年。

    至于吕不韦,他本是嬴政仲父,又为大秦做过许多贡献。

    莫说嬴政,便是姚木兰思及吕不韦,亦觉他是人中枭雄。他想要置她于死地的原因,她大致也能猜到。

    在外人看来,蒙家权势滔天,在军中占了半壁江山,如今她又被立为王后,吕不韦自然会担心。

    姚木兰身为局中人,自然知晓,她只是为了抬高身份,所以记在蒙家族中。

    蒙家上下对秦王忠心耿耿,苍天可鉴日月可表,她和嬴政都愿意相信他们。

    至于阳泉君,他对先王恩情极重,若不是他从中周旋,华阳太后也不会认先王为子,秦孝文王更不会立其为储君。

    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她遭遇伏击之事,都要重重拿起轻轻放下了。、

    “照顾好牺牲将士们的家人,小正,秦国经不起内『乱』。我们能做的便是一点一点拔除他们的爪牙,让他们俯首帖耳,不再具有威胁『性』。”

    高处不胜寒。

    如果是尚未穿越的姚木兰,绝对难以明白大局为重的真正含义。

    但在经历了战争,经历了王权斗志之后,她已经深深明白了制衡各方势力的重要『性』。

    姚木兰不仅没有怪罪他,还反过来安慰自己,让嬴政心中更觉侧然。

    她懂他,明白他的苦衷,体恤他的为难。

    他又何尝不想痛痛快快替她报仇呢,嬴政抱紧姚木兰,下巴紧贴着她的额头:“木兰,不会有下次的,绝不会再有下次。”

    “寡人会将吕不韦迁入洛阳封地,命阳泉君闭门思过,幽禁太后免得她再生祸端。”

    嬴政虽未对三人除以极刑,但将吕不韦贬谪,阳泉君和太后幽禁,已经算很严重的处罚了。

    姚木兰靠在嬴政怀中,有些担忧的问到:“这样会不会引起朝堂震动?”

    嬴政用手轻抚姚木兰的后背,低声道:“寡人已经让步了,他们要谋害的是寡人的王后。”

    “小正,我想到吕府见吕不韦一面。”

    “善,吕不韦府上护卫已由宫中卫士替换,你可带王翦一起去吕府。”

    嬴政的话委婉的表明了,连吕不韦其实都被他圈起来,只等送到洛阳封地去了。

    姚木兰见过吕不韦多次,但还未曾去过吕府,王诚养了近一个月的伤,如今只是无『性』命之忧,但还不能下地。

    王翦对吕不韦很是不忿,接到秦王命令后,带着卫士送姚木兰去吕府。

    吕府门前冷落车马稀,偶尔又客递上拜帖,门房只管冷脸回绝。

    世事无常,谁又知当年显赫一时的相邦吕不韦,如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