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让开,丞相是朕的!-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议郎官职虽小; 可也是你现在能担任的职位; 你没有声名在身,也没有任何战绩,做一名议郎,才不会引起别人的不满; 这一点上看,初玉尘并没有做手脚。”

    “那又如何?议郎; 我能做什么?虽说是为她出主意,可是重要的事情,她会让我知道么?”言锦庭自从被祯王打醒之后,他认知得十分清楚,隐隐还有一些仇恨。

    祯王自然也是清楚的; 于是便说道:“我知道你受委屈了,只是当下不宜撕破脸皮,便只能暂时委屈你了。想要成就大事,哪有那么容易,你去磨砺一下也是好的。”

    言锦庭再愤恨,也只能无奈点头。祯王继续说道:“不日我就要回封地了,之后你在祁城,要多加用心,不要沉浸在儿女情长之中。”

    言锦庭是想沉浸,可是也没有办法沉浸。初玉尘根本就不喜欢自己,他再怎么想也是无济于事。

    祯王见他还是神色戚戚的样子,暗道年轻人果真还是会受到影响,得不到的更想得到,“锦庭,现在得不到,不代表以后得不到。”

    祯王意味深长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主要我们得到了这个天下,那么初玉尘又能如何?还不是任由你处置?”

    言锦庭心中涌现一抹渴望,他渴望得到权利,渴望把初玉尘变成自己的禁脔,为此,他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孩儿知道的,父王放心。”

    祯王面对自己这个儿子,心里也是有些愧疚,重重揉了揉他的肩膀,憨厚的面容却眼睛满是精光,“玟国兵变的消息你也知道,玟国的藩王兵变,有着他的理由,说是端皇继位并非是名正言顺的,是为清理不肖子孙。”

    “藩王有这个名头,所以他敢于造反,好歹也得有个借口,堵住天下悠悠众口。而我们不一样,初玉尘是皇太女继位,我们没有办法从这个方面入手。”祯王眼睛越来越亮,满满都是算计,“可是我突然想起来了,我们并非完全不能借鉴玟国藩王的方式。”

    言锦庭听得一愣一愣的,问道:“父王说的是……?”

    祯王露出憨厚的笑容来,“初闻昊当初登基,可不是先皇的主意。当时张震丘与别的朝臣之争,争的是什么?是六公主和初闻昊,谁更有资格继承大统。”

    言锦庭好似想清楚了点什么,又好像并没有想透彻,“父王的意思是?”

    “六公主才是先皇的嫡亲血脉,还是皇后所生,只不过当初年纪尚小,故而皇位没有落在她身上。可是现在六公主长大了,那么原本就属于先皇那一脉的皇位,是不是应该要回来了?”

    言锦庭只觉似乎有一道闪电从自己的脑海里闪过,突然就觉得他们的大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急忙问道:“那这个六公主在哪?”

    祯王也是原先没有想到这一点,故而并没有刻意打听过,“据说是养在祁城郊外的一个山庄里,可具体在哪,我也不清楚。”

    言锦庭有些激动,“只要我们把六公主控制住,就可以宣扬初玉尘应该让位给六公主。只要初玉尘不让,我们就有理由起兵,那么当下我们最重要的是找到六公主,并且控制住。”

    祯王点了点头,说道:“我马上就要走了,这一件事就只能交给你了,记住,你一定不能被别人发现。否则初玉尘要是猜到了你的目的,提前把六公主控制住或者杀了,我们再想做些什么,就难了。”

    言锦庭赞同地点头,“孩儿知道,父王放心吧。”

    祯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吩咐日后的一些事情,“有两个人你注意一下,恰当时机,你可以试探一下他们。”

    言锦庭好奇地问道:“谁?”

    “一个是叔青司,叔青司和柳斐然争夺丞相之位失利,输给了一个如此年轻的女子,恐怕他的心里也还是有气,只要运用得当,他未必不能被我们所用。但是叔青司也是数一数二的大臣,他的态度尚未清楚之前,不宜操之过急。否则,他若是反咬我们一口,我们恐怕会损失惨重。”

    言锦庭听得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又听得祯王继续说道:“还有一个人是潘若烟,这个人,你可以慢慢接触。”

    言锦庭意想不到听到了潘若烟的名字,这个璟国里第一位女状元,他自然是知道的,“她怎么了?”

    “你对她了解多少?”

    言锦庭想了想,说道:“我只知道她是第一位状元,深受柳斐然的器重,算是柳斐然的学生,又嫁给了柳斐然的好友苏望,是柳斐然一派的人。”

    祯王笑容变得玩味,“若仅仅如此,我也不会让你留意她。她曾经向我示好过,她对柳斐然的态度,也是奇怪得很。潘若烟,恐怕是个有故事的人。”

    言锦庭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事情,一时愣了愣,“难道潘若烟和柳斐然不合?”

    “本王也不知道,所以这也需要你来打探。不过你不用着急,潘若烟总有一天会找上你的。”

    祯王踌躇满志,“锦庭,我们并非没有任何希望,所以你多加努力,但万事小心,千万不要冲动行事。”

    言锦庭也觉得一切都逐渐步入正轨,便自信地点了点头,“父王,您放心,孩儿一定小心办事,不会被抓到把柄的。”

    祯王再度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才满意地离开了言锦庭的房间。

    祯王很快就离开了皇城,回封地去了。这一件事并没有引起大臣们的重视,因为当下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解决。

    那就是云明旱灾。

    早在几个月之前,旱灾的可能性就报备上来了。柳斐然是一个心细之人,下面报上来的任何消息,她都会有自己的考量。也真是因为她态度的一丝不苟,导致下面的人也不敢敷衍了事,所以云明的情况,一直在朝廷的掌控之中。

    然而旱灾这种事情,并不能避免,所以朝廷就算是知道,也没有办法,只能做好准备。

    而今春天到了,可云明还是干燥不已,井水干了,树也死了,更别说是农田了。百姓们开始饿肚子了,物价上涨,买不起米开始骚乱了。

    毕竟从云明传消息回来,还是耗费了一些时间。官府在当时,已经开仓赈粮了,但是官府的仓库毕竟没有存到太多的粮食,也只能是解一时之急罢了。

    “启禀皇上,云明尤阴镇,已经开始有百姓死亡,不过这并非全是饥荒引起的,而是他本身就在生病,再加上饥荒而导致的结果。不过因为这个百姓一死,倒是引起了尤阴镇百姓的恐慌,造成了把地方仓库粮食抢至一空的骚乱。”

    初玉尘坐在御座上,听着底下大臣汇报云明一事,冷淡的面容看不出喜怒。

    “云明旱灾不知道会持续到什么时候,继续这样下去的话,恐怕难免会引起更大的骚乱。”叔青司在这件事上也是有有一些头疼,多年以前他刚入朝为官的时候,也曾遇到过旱灾,“一旦骚乱起来,官府只要拿不出赈灾的粮食来,就会造成流民,而流民一出现,就是大乱啊。”

    柳斐然接口说道:“云明人数不少,官府统计是有三十万人,不过灾情严重的是在尤阴镇为起点,到庆裘镇一带,这一带,人数大约为七万人。一旦流民形成,这一股百姓就会往别处走去。云明到处都自顾不暇,所以流民会往云明旁边的赤合走去,到时候,赤合也未必有招架之力。”

    底下大臣你说一些,我补充一些,倒是把这件事都说清楚了,最后要初玉尘拍板,初玉尘想了想,说道:“原先有旱灾苗头时候,有命令各地方官府储藏粮食,现还能撑多久?”

    “如果只求渡过旱灾的话,能撑三个月。”

    只求渡过旱灾的话,那就是只提供稀饭,只能勉强不饿死罢了。

    朝廷对于云明旱灾早有准备,可为了避免百姓们得知消息引起恐慌,也没有敢大张旗鼓地储存粮食。三个月时间,也算不短,朝廷大可趁现在这个时间,继续存粮,然后运往云明。

    但是这样做并不是最妥当的方法,至少在初玉尘眼中看来,只是这样全靠朝廷,朝廷也会勉强。

    粮食并非是在朝廷手中,而都是在各大粮商手上,商人无利不起早,若是要他们吐出来,肯定不愿意。而且百姓们无法种植农田,全靠朝廷养着的话,难免也会变得无所事事,无所事事之后便容易生是非,这个道理,还是昨夜和柳斐然温存的时候,她告诉初玉尘的。

    所以初玉尘就在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何时会下雨,这一点无人知晓,三个月的储量,也很快会消耗完,到时候正是盛夏,云明的灾情要是更严重些,便更是危险了。”初玉尘手指轻轻敲打在御座的把手之上。

    朝臣不敢出声,静静地站在那儿听着初玉尘说话。

    “水源,同样是个大问题。”初玉尘也是第一次面临这样的大事,哪怕是做了很多的功课,也还是让她有一点吃力,好在她十分聪慧,又有柳斐然在底下支撑,便还是冷静地吩咐道:“按原计划发放灾粮,一个月后若是水源枯竭,尤阴镇百姓往边上迁移。”

    “大司农何在?”

    杨毅上前一步,“微臣在。”

    “命你接下来一个月储备粮食,只要云明的旱灾还继续,粮食就不能断。”初玉尘眯着眼睛看着杨毅,“至于什么办法储备到粮食,朕相信杨大人比朕更有办法。”

    杨毅虽然觉得有压力,可是也知道这件事他无法避免,是一定要承担下来的,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微臣遵旨。”

    “云明旱灾具体情势,上书给朕,退朝。”

第185章 第一百八十五章() 
云明旱灾是初玉尘成为皇帝以来; 遇到的第一件生死大事。不同于之前科举亦或是货币改革,就算是失败了也只是伤劳伤财,但旱灾一个处理不好; 恐怕就是死伤无数; 甚至引起朝廷动荡的大事。

    初玉尘自觉肩头一重,无形的压力压了下来。她把自己关在宣宁殿之中; 把呈上来的折子仔仔细细看了多遍,可也还是想不出更好的方法来。

    初玉尘毕竟年轻,遇到这样的事情,难免有一些慌了手脚。她放下奏折; 在偌大的宣宁殿中来回走动; 深呼吸着让自己平静下来。

    柳斐然到来的时候; 难得是被小可子拦了下来; 小可子一脸为难地说道:“丞相请留步。”

    柳斐然略有惊讶,问道:“陛下不在里边?”

    “在的,只是……”小可子偷看柳斐然的神色,“只是陛下吩咐任何人不得打扰。”

    初玉尘不喜欢被打扰; 可向来不把柳斐然划分其中。而这一次,小可子把柳斐然拦下来; 可见就是初玉尘的主意了。

    柳斐然很快反应过来,初玉尘是想要先凭借自己来想对策了。这样也好,陛下独自思索的能力虽然不错,可有时候也还是会依赖自己。她作为一国之君,总不能一直这样依靠下去。

    柳斐然说不清是失望还是欣慰; 或者两者都有,她没有为难小可子,只道知道了之后,便出宫去了。

    不过初玉尘如此努力,柳斐然作为丞相,自然也不会袖手旁观,两人虽然分开,可是却都默契地开始找起了以往的宗卷来。

    洪涝旱灾类似的灾祸,向来都是大事,过往的宗卷必然会提及,参考过去的处理方式,没准会得到有效的办法。

    两人这一忙,就是好些天沉浸在各自的忙碌之中。初玉尘没有从宗卷之中找到更好的办法,不由得放下了卷子,陷入了另外的沉思。

    上一次发生严重的旱灾,发生在将近四十年前,宗卷记录得很是详细,负责救灾的官员,发生了瘟疫,最后又如何解决瘟疫的,都写得清楚。

    可是那一场旱灾的重点是在瘟疫上面,如今逝去的药王,当年就参与其中,从瘟疫的救治之中扬名天下。

    四十年前的那一场旱灾,具体情况是如何,后来又是怎么觉解决的呢?初玉尘觉得有必要找到当年的官员询问一番。

    四十年前,虽然时间很是久远,上面提到的官员,柳斐然多只听过名字,不曾见过面。当年朝廷的中流砥柱,秦丞相首当其中,然而秦丞相已去,余下的,都未曾见过面。

    初玉尘派人去打听消息,小可子不敢怠慢,这件事关乎江山社稷,无需遮掩,便直接放出了消息,自有朝臣回应。

    幸运的是,当年负责旱灾的一名官员,在致仕之后,留在了祁城养老。他叫孙融,儿子也在朝为官,现任左仆射。

    初玉尘当下召见了孙融。

    孙融现今已经过了七十的年纪,面容苍老,但是精神还算尚可。他多年未曾进宫,此时再次站在宣宁殿上,见着年轻帝皇的面容,神色激动,颤巍巍地便想要跪下来,“参见陛下——”

    孙融作为老人,为朝廷奉献了一生,初玉尘也是恭敬,连忙开口,“孙翁不必多礼,来人,赐座。”

    孙融比之当年的秦丞相亦或是梁丞相都不如,身体明显抱恙,老得半只脚似乎踏进了棺材里边。他见着初玉尘,眼眶都红了,“老臣没有想到,到了这个岁数了,还能再见陛下一面。”

    初玉尘勉励了两句,并不习惯拐弯抹角的她,直接问道:“朕请老翁来,是要询问一件事。四十年前,堰塘一带旱灾,老翁可还有印象?”

    说到当年之事,孙融浑浊的双眼似乎闪过一丝亮光,“记得,如何不记得?”

    他好似瞬间年轻了一些,好似又回到了朝堂之中,跟随在秦丞相的身边,为当年旱灾一事奔波。虽然忙碌和艰苦,可是那些事情,都是他人生中重重的笔墨。

    初玉尘面色稍缓,“朕翻阅宗卷,可是对于当年如何解决旱灾一事,却没有详细的说明,朕召老翁来,就是想要了解一下,当年的情况。”

    孙融慢慢陷入了沉思之中,片刻之后,缓缓道来:“老臣记得,当年是永康年十一年,堰塘爆发了旱灾。可是下面的官员,为了遮掩自己的罪过,隐瞒了下来,导致朝廷知道之时,流民已经形成了。”

    孙融说起当年的事情,初玉尘一直留心在听,时不时询问一些问题。可是当年朝廷知道得太晚了,只能收拾残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安抚流民,事后重建,虽然也能起到一些作用,可都是事后的事情,而不能解决当下的问题。

    初玉尘有一些烦躁,深呼吸了一口气,才把浮躁压下,询问道:“那当年旱灾之地,有没有什么事情,让老翁印象深刻的?”

    老翁摇了摇头,“旱灾之地全为荒芜,寸草不生,并不能看到什么特别的地方。”

    初玉尘双手负背,来回踱步,“老翁不妨仔细想想。”

    孙融记忆还算好,回想了一下,也还是摇了头,“应该是没有,不过,老臣当年曾经有过一个推测。”

    “哦?什么推测?”

    “老臣怀疑旱灾的严重性,和草木有关。”孙融苍老的面容闪过激动,“老臣当年在旱灾结束之后,很是好奇旱灾是如何造成的。别人都说是老天发怒了,老臣却不信,便找了无数的宗卷书籍查阅。”

    “旱灾都大同小异,可是老臣还是发现了细微不同之处。一般旱灾严重的地方,多为是农田开荒之处,那里草木稀少,山头本就不多,都开荒成了农田。”

    “如果单单以这个为依据,老臣也不敢下此断言,可是老臣同时也发现,距离旱灾不过两百里之地,那儿绿荫盎然,几乎不受旱灾影响,当年的流民,就是往那边去的。”

    “老臣发现这个可能之后,终身都在研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