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系统让我当谋士-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件事情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以顾昌明的性格;势必要和苏洮闹个你死我活,这可怎么的了!
可一进门顾昌明就没有好脸色;宋田又怎么好意思让苏洮退让。
眼看着事情要陷入僵局,宋田正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就听到一声轻笑。
这声轻笑的主人正是苏洮。
宋田以为苏洮愿意退让;正要松一口气时;就听苏洮语带笑意的道:
“我从未行小人行径;又为何要愧疚?”
“你暗中算计于人,怎么不是小人行径?”顾昌明锋利的视线刺骨的投向苏洮。
苏洮闻言朗笑一声:“谋士者,天下之事无不可谋之。在下之前所为不过尽本分而已,如何算的上小人行径?顾兄与在下同为谋士,难不成连这点也不知晓?”
宋田听苏洮这话怎么听怎么不对劲,这根本就和他想的不一样,苏兄明明之前答应过他不要激怒昌明,怎么这话听起来像是挑衅?
然后宋田就听到一声长叹。
这声叹息自然是苏洮发出的,他长叹一声,面带可惜的道:“怪不得此事之前顾兄不得徐盟主重用,原以为顾兄通透,没想到竟是如此迂腐之人。可惜啊,可惜!幸而徐盟主慧眼识人,得了燕凉燕山人辅佐,不然这会盟前途难测!”
苏洮这番话句句戳中顾昌明的逆鳞。以顾昌明的傲气,如何愿屈居人下,哪怕是有着大名的燕凉燕山人也不行。本来顾昌明就对徐钊重用燕凉而冷待他而耿耿于怀,现在这件事还被苏洮明言捅了出来。
宋田差点没被苏洮这番话惊的坐到地上!
这苏洮明明答应过他,可是现在这字字句句都是往顾昌明心窝子里扎刀子!
苏兄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宋田本以为顾昌明闻言会勃然大怒,没想到顾昌明却是笑了。
然而这笑,却让宋田心下顿时一凉。
第135章()
顾昌明之前虽然又是摆脸色又是呵斥;但是事情未必没有转机,但现在顾昌明却是笑了。
以宋田对顾昌明的了解,只有顾昌明怒极才会反而笑出来。
果然,宋田就听到顾昌明开口;语气和缓却透着肃杀:“看来苏兄是看不起在下了?那不妨与在下比试一番,也好分出雌雄?”
宋田正要阻拦;结果还是慢了一步。
“好!”苏洮爽快的接了顾昌明的战书;“如何比试?”
“既然你我同为谋士;那自然以智计论输赢。”顾昌明道。“东磨关后无险阻,直到中峡关。那你我便以中峡关论胜负,谁先攻下中峡关;便为胜者!”
苏洮闻言冷笑一声,道:“顾兄真是好智计,徐盟主十万之众,我主公只有两万之众;兵力如此悬殊,我便是智计百出,又如何先于你攻下中峡关?”
“呵!”顾昌明嗤笑一声;“那我便退一步;谁先想出攻下中峡关的计谋;谁便为胜者!
“一言为定。”苏洮单手举起。
“击掌为誓!”顾昌明与苏洮手掌相击。
宋田是眼看着两人就这么定下约定,他自然焦急无比;却又完全插不上话。
现在木已成舟;两人之间必要一争胜负。
离开了顾昌明那里;宋田赶忙快走几步跟上了大步向前的苏洮。
“之前我们不是说好了,万万不能刺激到昌明。”宋田道,“我本想让你二人握手言和,现在可好,昌明估计是一定要和你争斗一番了。”
“本来之前的事,虽说我先于顾兄想出计谋,但也不过是让宋兄你去提示几句而已。更何况这件事成,既可以让我们不用去攻城,又可以让顾兄摆脱之前尴尬的处境。然对如此双赢之事,顾兄却言语咄咄逼人,我便是想要退让,也退让不得。”苏洮神色淡淡的道,“既然顾兄如此想要与我比试一番,我也不好推脱。而且只是我们二人之间私下比试智计,也不碍着什么。”
“唉”宋田叹了口气。
他哪里不知道是顾昌明说话太不客气才导致的现在的结果,这也怨不得苏洮,可他实在不想让顾昌明和苏洮比试。
苏洮与顾昌明私下比试智计,自然不用再担心在会盟中出风头惹眼,苏洮答应了也无妨,但顾昌明这边就难说了。
这要是顾昌明赢了还好,要是顾昌明输了宋田难以想象昌明那么骄傲的人,会受怎样的打击。
宋田想到这点,面上带了为难的神色。
苏洮瞥了一眼宋田,道:“宋兄有话不妨直说。”
宋田欲言又止了几番,还是开了口:
“苏兄,虽然这么说有些冒犯,但是不知赵将军有没有组建一队骑兵的想法?”
宋田一说这件事,苏洮就冷笑一声。
宋田尴尬的接着说道:“我在营中这么长时间,也知道营中的马多是拉车的驽马我之前接到家中来信,正好从关外购得了一批良马。若是赵将军想要组建一队骑兵”
苏洮面无表情的打断了宋田的话:“良马价高,即便宋兄有,军中穷困,也没那么多银钱购买。”
“哪里需要银钱。”宋田赶忙道,“只要苏兄只要苏兄在与昌明的比试上”
宋田吞吞吐吐的话虽然没有说完,但是他知道苏洮必定明白了他的意思。
苏洮定定的看着宋田,半晌,才开口道:
“顾兄真是有个为他着想的好兄弟。”
宋田听了这话,方才松了一口气。
第136章()
回到了本部驻扎的营地,苏洮和宋田各自回了自己的营帐。
苏洮跑了一天也累的很;进了营帐就往桌前一坐;到了杯冷茶就一饮而尽。
“你倒是够狠心的;算计了宋田一群良马。”q174在苏洮脑海中说道。
苏洮眉毛都没挑一下:“我怎么狠心了?”
q174:“少在这里和我装啊;你是故意激怒顾昌明的吧”
“哎?这次你竟然看出来了?”苏洮略略感到惊讶;“真是够神奇的。”
“少小瞧我。”q174被苏洮鄙视了智商;自然要反讽苏洮:“以你脸皮的厚度,被顾昌明说两句哪里会轻易动怒。你装作生气不过是给宋田看的,让他以为你真的要和顾昌明一决胜负。然后为了顾昌明能赢主动给你好处,反过来还要感激你,你这招真是有够阴险的。”
“那怎么叫好处;那叫补偿!而且我觉得要的还少了呢。”苏洮模仿着某部里主角的话,“毕竟宋田只不过失去了几匹马,我失去的是谋士的尊严啊”
q174:“我要吐了!”
苏洮心中翻了个白眼:“自古创业艰难;我这还不是为了赵信。赵信实力强些;咱们的任务也能快点完成。”
“随你怎么说,反正能和顾昌明私下解决问题;不牵扯到赵信这边就行。”q174和苏洮利益一致,之前的话不过嘴上说说;显示一下自己已聪明的看破一切而已,才不是真的为宋田叫屈。
“宋田那边也是顺带的,”苏洮道;“我主要的目的还是解决顾昌明。毕竟堵不如疏;要是我拒绝顾昌明肯定是要想方设法找我麻烦;还不如激的顾昌明和我堂堂正正来一场,输赢我又不在意。”
“你可真够看的开的。”q174道。
“世上比我聪明的人多了,我要是一个一个比过去,还不气死。”苏洮满不在乎的道,“顾昌明想赢就让他赢好了,还能赚一队良马,何乐不为。”
就是他和宋田私底下的交易要是让顾昌明知道,顾昌明那性格的人,绝对要气到吐血。
虽说气的顾昌明和宋田绝交是个好主意,不过这样以来,顾昌明和他的梁子就结大了,绝对要和他没完没了纠缠下去。
顾昌明又不是胡普,要是顾昌明真纠缠起来,天天给他挖坑他可受不了。
苏洮想了想,为了保险,回头还是要再叮嘱宋田几次,让他千万不要和上次一样不谨慎,将秘密让其他人知道。
东磨关之后地势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于是之后的进展一如苏洮之前所料,盟军没受到什么抵抗。
大军到那座城池之下,基本那座城池的官员和守军就集体投降。
当然,接收城池之后的好处仍旧都是徐钊和那些大势力们瓜分,小势力们只能跟在后面,见人吃肉,自己却连口汤都没有。
就在苏洮以为会这么一路顺利的到达中峡关的时候,突然传来消息,让他们原地驻扎。
原来前方的朔城竟然没有如之前的城池一样大开城门出城迎接义军,反而紧闭城门,城墙上守卫森严,竟是做出了守城的准备。
苏洮得到这个消息时,差点觉得朔城的官员脑子进水了。
这既又无援军又无险可守的小小城池,竟然想要守城?
这明眼人都看的出这城是守不住了,朔城的官员到底在想什么。
第137章()
作为会盟中最大的势力;又被推举为盟主,徐钊的大帐在军中自然是最豪华最显眼的那个。
在这样的大帐议事,既遮风挡雨,又宽敞明亮;对于在外行军的人来说是想当舒服了。
起码比一些小势力那边一进去就昏暗的不行,又十分狭窄的帐篷要好得多。
顾昌明站在帐中;想到了苏洮。
只可惜苏洮是没这个机会去见识这样的大帐;他现在跟在赵信这种小势力身边;连参加这种议事的资格都没有。
不但不能参与大帐议事,苏洮恐怕每日还需为粮草是否够用这种琐事而奔波,哪里有什么施展才华的机会。
顾昌明想到之前和苏洮约战之时;苏洮所说的话,就为苏洮感到可惜。
就像苏洮所说,赵信只有两万兵马,就算他再怎么智计百出;也不可能赢得过有着十多万兵马,现在又是义军盟主的徐钊势力。
所以顾昌明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苏洮竟然去投奔了赵信这样的人。
不过;苏洮选主公的眼光一向差得很;这次选主公应该仍旧维持了之前的水平。这样想来倒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顾昌明随意的想着;直到徐钊进了大帐。
徐钊在众人弯腰行礼中走入大帐,在主位坐下。众人这才在徐钊的示意下也纷纷落座。
徐钊这时开口道:“诸位;自某攻克东磨关以来;周边城镇纷纷望风而降;义军所过之处,百姓无不膳食壶浆以迎,民心如此,想来攻克京城,诛杀李博就在眼前。”
众人纷纷起身,抱拳道:“全赖盟主英明神武,威名远播。”
“不敢当,不敢当。”徐钊志得意满的冲众人挥手,“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只是”徐钊脸色突然一变,怒声喝道,“现在竟然有不识时务之人,妄图违逆人心!”
这话一出,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众人都知道徐钊这是在明指朔城。
说起来,他们也不知道朔城的郡守是怎么回事,怎么就不和其他城池一样见他们到来就投降。
徐钊冷声道:“这样不顺天时之人,不知哪位将军愿意去攻打?”
“在下愿往!”一名小将挺枪而出。
徐钊看过去,原来是丰山郡义军冯源三子,冯争。
冯源之前暗中派人,想与他联姻,便是想为这个儿子求娶他的女儿。
想来让这冯源前去,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于是徐钊便点头允诺。
结果还没有一个时辰,前方传来消息,冯争大败,已被斩于马下。
冯源大怒,前去为儿子报仇,然而半个时辰还未到,就被抬了回来。
徐钊再问有谁肯出战,下面却没了人应声。
徐钊大怒,本想要亲自带兵前去,却被燕凉所阻。
燕凉道:“区区小城,既无援兵,又无屯粮,盟主何必枉费将士性命。只要围拢起来,想来不过数日便会不攻自破。”
徐钊虽然恼怒朔城之人竟敢抵抗,但也不想浪费自己的兵力。况且燕凉所说有理,他只要围城,朔城中人不过是瓮中之鳖。
徐钊正要答应,一个清亮的声音却在此时响起:
第138章()
众人都向着发出声音的方向看去。
这说话的文士年纪不大,却有着一身清傲的气质。
这人正是最近攻下东磨关而扬名的顾昌明。
若是别人说这样的话;其他人肯定认为对方是在口出狂言;然而说话的人是顾昌明;众人便不由重视了起来。
一方面顾昌明现在颇得徐钊的青眼;而另一方面;虽然之前攻下东磨关的计策有些阴毒;但不得不说,那个计策十分有效。
现在顾昌明开口,怕不是又想出了什么毒辣的计谋。
徐钊也因为顾昌明开口而将视线投向了对方:
“昌明,你有何计策?”
顾昌明迈出一步,站在大帐中央;环视一圈众人,微微提高声音道:
“予我驽马一匹,清水一壶;日落时分我便可拿下朔城。”
众人皆哗然。
这顾昌明打的是什么主意?
徐钊也不由问道:“此言当真?”
顾昌明拱手:“愿立军令状!”
“好、好、好!”徐钊大喜;连说了三个好字。
能不废一兵一卒就拿下朔城,自然是再好不过。
“来人!”徐钊下令;“予顾军师骏马一匹,清水一壶!”
顾昌明说是驽马一匹足够;但是徐钊哪里会让顾昌明真骑驽马。自然是吩咐下面的人准备骏马。
军中马匹和水壶常备,很快这些东西就到了帐外。
徐钊大步走下主位,率先走出帐篷。
众人跟随徐钊之后。
徐钊亲自去送顾昌明;自是给了顾昌明莫大的脸面;顾昌明翻身上马;居高临下俯视众人,顿觉心中郁气全消,意气风发。
“主公请稍等片刻,在下定为主公取来朔城!”
顾昌明在马上一抱拳,策马扬鞭,向朔城方向离去。
徐钊目送顾昌明离开,脸上虽然还挂着笑意,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悦。
燕凉不动声色的将这一切看在眼中,轻轻摇了摇羽毛扇。
接连两场战斗,让朔城的城门外显得有些狼藉。
但朔城守备依旧森严,而且城墙上的守军因为两场大胜而士气更胜。
这时,远处似是有了动静
城门上的守军定睛一看,竟是一人身着一袭白衣,骑一匹白马,单人单骑前来。
这人来到城下,完全不畏惧于城墙上闪着寒芒的箭矢,只一拱手道:“我乃朔城太守方回故友顾严之子,今前来拜访方伯父。”
城门上士卒听到此言,纷纷低声议论。
这大战在即,怎么会有自称故友之子的人来前来拜访太守?
众人心中有疑,于是片刻之后,城墙上一名小将对城下的白衣文士喊道:“可有凭证?”
“自有书信一封作为凭证。”白衣文士道。
这守军小将让白衣文士将书信放入吊篮中,然后吊上城墙。
第139章()
这信是方太守的笔记不错,可这内容
小将犹豫的看向城下的人。
这分明是一封斥责信。
信中怒斥城下这白衣文士上不尊君王;下不恤黎民;失身从贼;枉为人子
看这信的内容;显然方太守对城下这白衣文士动了大怒。这白衣文士接到这样的信;怎么还敢只身前来见方太守,就不怕方太守一怒之下;替故友清理门户么?
正在这守城小将疑惑之时,听到城下之人朗声道:“在下前来正是为了与方伯父解释误会;劳烦将军通禀。”
小将犹豫片刻,想到手上这信不管内容如何,总归是太守亲笔所写。此人又说前来是为了解释误会,还是应该通禀太守为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