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农女奋斗日常-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母这样哥哥们也没有意见,反而还在更努力的让她过得很好,难道不知道,他们这样对她,她会骄傲的么?

    “这几天又没啥事儿,农忙也忙过了,你多睡会儿呗”杨氏绣着手里的衣服,头也不抬的说道。

    “娘,再睡下去我就成小懒猪了~”赵甜撅着嘴拉着杨氏的袖子撒娇。

    “行啦行啦,饭在锅里呢,自个儿去吃,小懒猪”杨氏笑眯眯的,也不搭理赵甜。

    “哼,娘讨厌”赵甜撒完娇后心满意足的去吃了早饭,吃完后顺便洗了碗筷才从屋子里端了绣篮出来,坐在杨氏的旁边准备绣荷包。

    “娘,你这是给爹爹做衣服呢?”赵甜觉得杨氏手中的布料特别的眼熟,看来看去不就是那天赶集的时候给爹爹买的做衣服的布料么?

    “是啊,马上要入夏了,你爹他们穿衣服又费,所以我得趁着天还没热起来给他们多做几套,所幸这夏□□服不像冬天的衣服费布料,又要用棉花,五尺的布就可以给他们做一身了。”杨氏一边回着赵甜的话,一边给做好的袖子打上结。

    “哦”了然的点头,赵甜看杨氏做得那么轻松,心里也痒痒了。

    “娘,让我也试试呗~”杨氏正继续做着呢,耳边就传来女儿讨好的声音。

    无奈的笑笑“行,但是你可别『乱』做,这衣服可是要穿出去的,还有,既然做就肯定要做完,听见没?”

    见女儿撒娇的娇俏模样,又想起别人家里不省心的女儿和自己家里懂事贴心的赵甜,这么一对比,杨氏也不忍心拒绝了,索『性』就让赵甜试试。

    索『性』女儿现在十一岁也可以学着做些大件的东西了,总不能一辈子都只做荷包吧?只是末了还是忍不住叮嘱了一句。

    就怕这妮子只是闹着玩儿,做一会儿就不做了。

    杨氏这会儿倒是忘了赵甜和她一起卖荷包的时候,那比她还多的荷包。

    “行啦行啦,娘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做好的”赵甜扬起脑袋肯定的说道。

    只是说归说,赵甜心里还是有点儿没底啊。

    要知道绣荷包和做衣服比起来,虽然绣荷包要费眼睛一些仔细一些,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遂拿起一块棉布,仔细的看了杨氏一会儿,才慢慢的动起手来,小心的下针。

第20章 开地() 
“甜儿,歇会儿就把这些东西收进去,娘去做饭儿,等会儿你爹他们就要回来了”看了眼时间不早了,杨氏就停了手。

    家里人多,一人一套衣服就不是一天能做完的,做事儿还是循序渐进来得好。

    “行,娘,你先去,我把东西放了就出来帮你”赵甜听杨氏这么说,动了动酸痛的肩膀,点了点头。

    反正这会儿也做不完了不是么?

    更何况她也累啊,坐了这么久,感觉身体都僵硬了。

    活动活动也好,反正也不指望着这个赚钱。

    “行,那你拿进去放着吧”杨氏点点头走进了厨房。

    赵甜把没做好的衣服都收进屋子里放着,就走了出来。

    杨氏也做了一上午的衣服,而且还起的比她早多了。

    杨氏对她这么好,她总不能就这么心安理得的自己顾着自己吧?

    感情和其他一样,也是需要经营的。

    不然再浓厚的感情也会越来越稀薄,虽说血浓于水,但是也没有谁会为了那么点血脉关系一心一意的为你付出吧?

    当然,父母本来就是为了血脉而一心付出的,这不能和其他的相提并论。

    和杨氏一起做好了午饭,赵甜也不用去地里喊赵忠和哥哥们回来吃饭。

    赵家有个很好的传统,就是正午开饭的时间都是定好了的,不管是在外面做事还是下地或者是在家里做事的,都会准时在饭点回家吃饭。

    后来赵甜看到无数次大姑娘小媳『妇』漫山遍野满头大汗的找丈夫、儿子回家吃饭的时候,心里还是忍不住的感叹,果然有个良好的家风很重要啊。

    “爹,今天做得差不多了,下午我们再去开点荒地出来?”赵景瑞洗了脸站在赵忠的旁边建议道。

    虽然赵家的男人〔孩〕们都比较勤快,地里有活的时候就下地干活,没活的时候就去村子里其他人家里帮忙,再加上偶尔上山打打猎,下河捕点鱼,日子比村子里大多数人家过得好。

    可是正所谓半大的小子吃穷老子,他们家可是足足有四个,更何况还有一个一点儿也不比他们食量小的爹。

    所以作为大哥的赵景瑞还是忍不住想多做写什么。

    “行,等会儿吃了饭就去,再开点地用来种红薯也好,种菜也罢,总归为家里添了进项”赵忠考虑了一下就同意了。

    自个儿儿子不像村子里有些年轻后生一样偷懒,自己找活干,他还有什么好说的?

    他又不是那些地主老财,一昧的压榨劳动力。

    更何况这是他儿子,又不是奴才。

    儿子年纪不大却一直努力做好一个大哥、长子,他很欣慰。

    吃过饭后,赵忠带着四个儿子去开荒地去了,荒地离家里不远,就在去年开出来的两亩荒地旁边,这次要再开肯定是挨着一起啊。

    到时候做什么都方便一些。

    赵甜得知后为他爹点了个赞,机智啊,不愧是她爹,才有这么聪明的女儿。

第21章 笑话() 
下午赵甜和杨氏把家里收拾了一番便继续做起了衣服,杨氏是做惯了的,赵甜虽然以前没做过,但是她年纪小又肯学加上有原本绣荷包的底子在,速度也不是很慢。

    只是中间还出了一个小『插』曲。

    原来赵甜没做过这个时代的衣服,压根没给衣服缝扣子,直接做成了类似于t恤的那种直接套头的。

    杨氏也没想过赵甜会在这方面出差错,她原先是不放心赵甜自个儿做衣服,只是看了几次都觉得挺好,也就没那么注意了。

    结果谁曾想这无巧不成书,杨氏拿起赵甜做好的衣服就懵了,想笑又怕臊着女儿。

    这憋着笑的模样别提多搞笑了。

    原本还有些郁闷的赵甜见杨氏这样倒是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杨氏也跟着乐了好一会儿。

    “你丫,瞧着怪机灵的,怎么忘了给衣服缝扣子了?这怎么穿啊?”笑过之后杨氏提起赵甜做的衣服看了看。

    虽然没缝扣子,但是针脚很密,也能看的出来做得很认真。

    至于没扣子么,改改不就成了?

    “知道了娘,我这不是忘了么”拉着杨氏的袖子,赵甜撅着嘴撒娇道。

    她也是忘了,这现代和架空的时代差异这么大,时代背景、人文地理、传统风貌等,虽然和现在的古代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

    今天是她自个儿不小心,看来以后得注意一点儿了。

    只是这事儿她自己心里知道也就算了,哪里能和杨氏说?

    所以就撒撒娇蒙混过去。

    见女儿这副模样,杨氏也不忍心责怪她,索『性』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别摇了,身子骨都被你摇散了,等会儿我这个做好了就给你改改,索『性』又不是什么多难的事”

    “谢谢娘,娘最好了~”赵甜拉着杨氏又是好一顿花言巧语,把杨氏哄的笑个不停。

    做了大半天的衣服,赵甜也腰酸背痛的,和杨氏说了一声,赵甜便去厨房翻腾自己的东西去了。

    这做衣服可以等等,绣荷包也可以慢慢来,赚钱让哥哥们入学读书才是大事儿,这可等不得。

    赵甜走到厨房一角,打开柜子拿出一个陶罐,心里扑通扑通的跳了几下,这到底是她做的第一个实验啊,要是成了的话,哥哥们上学的钱就有着落了。

    要是没成就得另外想法子了。

    打开陶罐,扑面而来的是一股香味,赵甜吸了一口气,觉得和在现代吃的好像差不多。

    那么味道也应该是差不多的……吧?

    赵甜心里也没底,她也是第一次做这个啊,虽然以前看到过做法,但是认真做起来确实是真真正正的第一次。

    她心里能不紧张吗?

    深呼吸了几次,赵甜拿了个小碗儿又拿了双筷子出来,从陶罐里夹了一些出来到碗里面,又把陶罐严严实实的封了起来。

    看样子是不错的,颜『色』也差不多,赵甜看着碗里的东西下了结论。

    『色』香味三样就占了两样了,对于最后一样味道,赵甜只能自己尝了。

    没办法,她爹娘哥哥听都没听过这东西,怎么知道味道怎么样?恐怕问他们也是好吃。

    对于唯一一个尝过这东西的人,赵甜只能亲自上场了。

第22章 开头() 
小鱼干一入口,便是麻辣鲜章,赵甜嚼了赶忙吞下去,又忍不住吃了一口。

    最后笑眯了眼,没错,还是熟悉的味道。

    虽然有细微的差别,但是这里又不是原世界,这里的人没吃过原本的小鱼干是什么味道,又怎么会品得出和她做的小鱼干的差别呢?

    眼看着小鱼干做好了,赵甜心里开始盘算着怎么和她爹娘说这件事情,又怎么靠这个赚钱。

    一时间,赵甜的心里已经千回百转的高速做转了起来。

    没办法,没钱啊,不努力赚钱哪儿能行?

    傍晚,赵忠就带着四个儿子收工回家了。

    赵甜主动把做晚饭的活给揽了下来。

    杨氏今天做了一整□□服也累了,想着女儿的做饭手艺不差,也就随她去了。

    所以当赵家一家子人坐上桌子的时候,赵甜拿了个盘子装了一盘子的小鱼干放在桌子上。

    虽然她觉得行了,但是还是让家里人尝尝才行。

    “甜儿?这就是你前两天弄得小鱼儿?”小鱼干一上桌,杨氏就注意到了。

    前几天大儿子带着弟弟去扑了一些鱼回来,大的都卖了,小一些的送了点儿人,自己家里吃了一些。

    那些只有拇指大小的被女儿拿走了,说做好吃的,难不成就是这个?

    “是啊,娘,我自己寻思着鼓捣了一下,你快尝尝味道”赵甜笑着回答,语气中带着满满的期待和一丝紧张。

    “甜丫头做的这个好,又麻又辣,下酒正好”赵忠夹了一筷子放进嘴里,嚼了几口吞下去,发表评论道。

    “是啊,妹妹,好吃!”四哥赵景宇也竖起大拇指称赞。

    “确实不错,妹妹做得好吃”老大赵景瑞也点头。

    “味道是好,麻辣但是不咸,用来喝粥下酒都是一道好菜,而且小鱼不值钱儿,就是费事了一点儿”家里掌勺的杨氏也忍不住点头。

    看来甜儿在做饭这方面有些天赋啊!

    “嘿嘿,娘,我也是自己瞎琢磨的,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赵甜这会儿开始谦虚了。

    不谦虚不行啊,她不说自己瞎琢磨的难道说自己是穿越来的?然后按照原世界的方子做的?

    那不被当成妖怪才怪!

    封建『迷』信什么的要不得啊! ╯﹏╰

    众人吃完晚饭,也没啥事儿做,就坐在堂屋里闲聊。

    赵忠弄了一些竹子回来编竹篮子卖钱,赵景瑞和赵景谦帮着打下手。

    顺便闲聊,一家子人看起来异常的和谐温馨。

    赵甜坐在凳子上叹了口气,她家什么都好,就是穷了点儿。

    虽说比村子里大多数人富裕,不至于吃不饱穿不暖,隔三差五还能有荤腥,只是想送四个哥哥去读书,还是差了点儿啊。

    俗话说得好: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虽然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为了以后的发展和各自的前途,赵甜觉得让哥哥们识字很有必要。

    将来不至于连个房契地契都看不懂,被别人坑。

    何况哥哥们识了字,赵甜才能让哥哥教她认字,她前世学的一些东西就可以拿出来,到时候可以说是书上看的。

    也少了很多麻烦。

    总而言之,让哥哥们识字是家里现在的头等大事。

第23章 疑问() 
“他爹,听说村子里来了个秀才老爷,好像在村子里要开个学堂呢”杨氏趁着光做起了荷包,想起在村子里听到的传闻说了一句。

    “有这回事,里正今天下午找我说了这事儿,说是让明天带着家里的小子去把我们家下面的那个旧祠堂给修补修补,到时候就当学堂了”赵忠经过杨氏这么一提醒也想了起来。

    明儿个又有进账了,虽然是帮村子里做事儿,但是去修补祠堂的又不是光他一家,就算他家不要钱,村子里其他人家也是要钱的,毕竟大家都不富裕。

    所以他为什么不要钱呢?

    这不是特立独行呢吗?可要不得。

    别看赵忠只是个农夫,这人情世故方面还是比较懂的。

    这憨厚是憨厚,耿直是耿直,但是情商低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爹,学堂是学习的地方吗?是不是进了学堂就可以中状元了?是不是可以当官了”赵甜眼前一亮,开口问道。

    “呵呵,妹妹,进了学堂就可以考状元,只是能不能中就只能凭本事了”赵景瑞本来在发呆,听赵甜这么问,忍不住笑着回答。

    “哦,那哥哥你们为什么不去进学堂?”赵甜一脸天真的问。

    她心里其实挺好奇的,按理说赵家虽然不能让四个孩子都去上学,也应该可以让其中一个去啊。

    而且看样子她爹也不是那种为了节约点儿银子就不让孩子上学的老古董啊。

    所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甜还是表示很好奇的。

    “唉,甜儿啊,不是爹不让你哥哥们去学堂,只是这其中啊,发生了不少的事儿,所以你哥他们就没去学堂了”赵忠叹了口气,语气中满是愤恨不平。

    赵甜知道正题来了立马坐好,一副乖乖听讲的表情。

    心中一凝,看来这其中还发生了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呢。

    赵忠不知道赵甜心里在想什么,以为是女儿好奇了,索『性』又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情,就说了出来。

    原来青山村并不富裕,虽然村子里出了一个秀才,但是因为嫌弃村子里的人给不起束修(xiu),所以跑去杏花镇的学堂里教书去了。

    而青山村离杏花镇太远,村子里的孩子太小了,根本不能去杏花镇的学堂进学。

    更何况镇上的学堂费用太高,村子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人根本负担不起。

    而隔壁村子白家庄倒是有个学堂,而离青山村比较近。

    只是白家庄的人更是离谱,要他们同意青山村的孩子去进学,就要让青山村的猎户不能进山打猎,而且农忙的时候还要无偿去白家庄帮忙。

    这样一来,进学的事就搁浅了。

    毕竟青山村的人不仅是靠着地里刨食,平常也会进山打猎贴补家用。

    何况农忙的时候村子里的人大多数都会换工,一个农忙过去都得瘦好几斤下去,哪里还有多余的人去隔壁村子帮忙?

    而且还是无偿的那种。

    于是原本关系就不怎么好的两个村子这下子更是关系降到了冰点。

    除了两个村子有亲戚的,平常根本都不走动。

第24章 诧异() 
赵甜听完,忍不住皱眉,这白家庄太过分了。

    不过人家也有过份的资本,谁让他们村子里有秀才,而且还愿意留在村子里开学堂呢?

    这么一想,赵甜对于她们村子里那个中了秀才却跑去镇上学堂教书的秀才印象也不好了起来。

    不过转念一想,其实别人这样做也是无可厚非。

    毕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