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鸣凤的传说-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把蛇的内脏用剑挑出来后就把蛇肉放在火上烤。
“我们这还不叫懒得烧蛇吃,我们是烤蛇呢。”张名畴调侃地说。
“这烤蛇和烧蛇有什么区别?”狗剩不让他给自己找台阶。
“你这人缺点东西。”
“缺什么?”
“缺幽默。你看我们两个现在的处境,不找点乐趣,还活不活呀。”张名畴说。
“那我们来讲故事,好不好?”狗剩提议道。
“行呀,你先讲一个。”
“可以。我们在烤蛇,就讲一个蛇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个老爹爹和他的两个女儿。老爹爹靠砍柴为生,而两个女儿就在家里纺织做点家务活,虽然日子过的很清贫,但是三个人还是幸福的生活着。
一天,老爹爹上山砍柴,在一处悬崖边他发现了很多很好的柴禾,但是由于地势险要,至今没有人敢去弄,他想啊:要是把这些柴禾卖了能给家里割点肉了,还能给两个闺女买点小首饰。于是他去找了一根长长的藤子一头绑在悬崖上的树上,一头系在自己的腰上,拿着砍刀,就这样慢慢的移到那堆柴禾的面前一边砍一边扔上去,谁知道就在他快砍完的时候,藤子却因为没有栓牢,他整个的就直往下坠,老爹爹害怕极了,他想着自己的女儿正在等他回家,要是他就这样死了他的女儿会是怎样的伤心啊!他痛苦的闭上了眼睛,不敢去想女儿们以后的生活。就在这个时候不知道从那里游出来了一条大蛇,它用自己长长的身子把老爹爹救回了自己的洞中。
待老爹爹清醒过来,睁开眼睛看到自己面前盘着一条黑色的大蛇正望着自己,突然那蛇像人一样说话,它告诉老爹爹是它救了他,但作为回报大蛇要老爹爹的一个女儿嫁给自己当妻子,老爹爹听了连忙摇头:“不行不行,我的女儿肯定不愿意的!你救了我,我一定会好好的报答你的,你叫我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能把女儿给你当妻子!”大蛇听了很生气,它把老爹爹送到悬崖边上,留下一句话“三天以后我会在这悬崖边上来迎娶你的女儿,这里有一锭金子,回家好好的准备准备!”说完,就消失了。
老爹爹柴禾也不要了,满脸愁容的回家了。两姐妹看到老父亲今天回来有点不对劲,以为老爹爹是因为没有打到柴而生气。就关切地说:“爹爹,没有打到柴没有关系,明天再去肯定能打到的,快点吃饭吧,看,菜都凉了。”可老爹爹哪里吃的下啊,他看着两个懂事的女儿竟哭起来了,就把今天在山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女儿们,两姐妹听了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怎么会有这么神奇的事情?当老爹爹把那一锭金子放在她们的面前,她们才知道这是真的?老大听了吓的躲在老爹爹身后,而善良的小妹看到这个情景。就对老爹爹说:“爹爹,女儿愿意嫁给大蛇,回报他救您的恩德!”说着父女俩抱在一起痛哭起来。老大也挤出了几滴眼泪。
一晃三天期限到了,善良的小妹穿着新娘的嫁衣,被父亲送到了悬崖边。那条大蛇已经早等到那里了。父女俩惊慌地看着大蛇,只见那条大蛇开口说话了:“善良的老爹爹你是一个守信用的人,你把女儿留下回去吧!我会好好的照顾她的,你回去以后就不要打柴了家里我已经给你放了很多的金银珠宝够您用了。说完朝老爹爹鞠了三个躬,带着小妹从他眼前消失了。老爹爹叹了叹气只好回家了,在桌子上真的有一大堆金银珠宝在那里闪闪发光。老爹爹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去山上砍柴了。
这边大蛇带着小妹穿过了一个个黑色的洞,最后来到了一个鸟语花香的地方,那里有房子还有一片果林。小妹正看的起劲的时候,大蛇叫小妹把眼睛闭上,当她睁开眼睛的时候,眼前既然是一位英俊的小伙子,正看着自己笑呢。小伙子告诉小妹自己就是大蛇变的,因为自己一心修炼现在已经是蛇神了,小妹就管叫他蛇郎,后来两个人就在这个地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这是你现编的吧?”张名畴问狗剩。
“我哪有这么很呀,这是我外婆讲的。”狗剩解释说。
“这个故事和流传很广的白蛇传有些相似,只不过这蛇一个是男的,一个是女的。”
“我就在想,刚才这条蛇应该是女的,你看它把你抱得紧紧的。”
“那是抱吗?明明是它想箍死我。你还在说它是喜欢我吧?”张名畴想想心里就后怕,“你是不是喜欢上了这条蛇,还以为它是白素贞呢?”
“你这是从何说起呀?”狗剩问。
张名畴现在就想和他开个玩笑,就说:“你不是认为它是美女,怎么就用嘴紧亲着它不放呀?哈哈!”
“你不凭良心说话。那时我是奋不顾身为了救你,又没有别的东西来对付它。真是现在好事做不得。”
“嗨,你这句话提醒了我。我还真有一个故事叫现在好事做不得。”张名畴说。
“讲了听听!”狗剩很感兴趣的样子。
其实人和人交往,你给别人一个正面的肯定,往往会激发人家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我们在实际的交往中,总是不注意这个问题。现在狗剩的表现就让张名畴很受鼓舞。
第73章 74,染指()
“有两个好朋友在烤火,边烤火边说着人是人非。这时有个火星落在了一个人的棉鞋上。另外一个人看见了,偏他又是一个慢性子就说现在好事做不做的。棉鞋上落了火星的人说,伙计,听我的,现在好事做不得。哦。两人又烤了会儿火。那个火星已经将棉鞋烧着了。看见的人又问,你说现在好事到底做不做的。
“你这人也真是的,我已经给你说了,现在好事做不得。
“可是我还是想做。
“你要是不听我的,将来上当了可怨不得我没有给你提醒。
“你的棉鞋着火了。
“你这人,为什么不早说。
“你叫我现在好事做不得呀!”
“你这故事有意思。”狗剩说。
“是的,这让我想起我的义父,现在该做了多少好事呀,可是知县徐深吉却要把义父抓起来。”张名畴说到这里还有些气愤。
“我想这恐怕也怨不得知县,其中一定有误会。”狗剩说。
“有什么误会?就是一个昏官。”
“那个司马铁树不是朝廷派来的,恰巧他和吸血帮有极深的渊源,也许就是这司马铁树使的坏!如果他要知县抓人,知县敢不听从吗?”狗剩分析说。
“你说的这点倒是有道理。蛇肉已经烤熟了。”张名畴赶紧把蛇肉从火上取下来。
两人一人拿了一截蛇肉,就像一人拿了后来才有的火腿肠,只不过是那种很粗的火腿肠。
“要是有点作料就好了。”狗剩吃着蛇肉说。
“这烤了吃的蛇肉虽然连盐都没有放,但还不是那种寡淡无味的,还吃的下去。”
“实际上肉食一类的,只要不是煮了吃,都有这个特点,似乎自带盐了的。”狗剩很有经验的说。
当年狗剩还没有被张其危收留时,四处流浪,饥一顿,饱一顿的。有时候几天没有食物,捡到一个死猫,死狗,就生堆火,把死猫死狗烤了吃。各位看官,世上最好吃的就是饥和饿。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是叫花子的时候,有一次,饿的头晕眼花,看见一个老叫花子在煮一锅粥。朱元璋讨要了一碗,吃下肚后感觉这就是天下美味。
“请问这是什么汤?”
“珍珠翡翠白玉汤。”老叫花子忽悠朱元璋说。
因为这汤里有烂白菜,馊豆腐,一点大米。
后来朱元璋坐了天下,天天美味佳肴,就吃不出感觉,突然想起珍珠翡翠白玉汤来。就昭告天下,召会做珍珠翡翠白玉汤的厨子。
那个老叫花子听说了就揭了皇榜,来为朱元璋做珍珠翡翠白玉汤。
朱皇帝见这老叫花子就是给他吃珍珠翡翠白玉汤的老头,很是高兴。
可是当这个老叫花子把珍珠翡翠白玉汤端上来时,那股难闻的气味差点把朱元璋熏倒。
朱元璋知道是当时的处境才有了那种感受,就问大臣们:“这珍珠翡翠白玉汤怎么样呀?”
大臣们为了哄朱皇帝开心都说是好汤。
“一人再赏一大碗!”朱元璋好好的把马屁精大臣们涮了一把。
狗剩吃饱了,见手上还有点油腻,就把食指放到嘴里吮吸了下。张名畴见了忍俊不禁。
“有什么好笑的?”狗剩嗔怪说、
“你这个动作让我想起了一个人,所以忍不住笑了。”
“想起了一个人?哪个?有什么好笑的?”狗剩问。
“这个人是古代的人,是春秋时人。”
“古代?春秋是春天和秋天的?怎么有人还是春天又是秋天的人,莫名其妙。”狗剩没有读多少书。
“说你是文盲你也会不高兴。春秋是一个时期的名称。刚才我说的那个人就是春秋时郑国人,是郑国的一个大臣,名叫子公。这人有个缺陷,就是有只手长了六个指头。”张名畴说。
“长六个指头的人,我见过。”
“你不要打岔,要不我就不告诉你刚才我为什么笑了。”
“好,好,好!我的少爷,我不打岔了。”狗剩现在也觉得无聊,听听故事也好。
“这子公有六个指头,就经常被那些大臣同事笑话。有一次大家正在笑话他时,他就说,你们不要笑我这六个指头,它还有特异功能呢。有什么特异功能?那些大臣问。它能预示一些事情,比如它要是抖动的话,就会有异味入口。正说着,他的第六个指头颤抖了下。大臣们就说,那我们今天就要见证一下你说的灵还是不灵了。
“正说着,有太监报告南方有一个国家给郑国公送来了一个礼物,就是南方的一种大乌龟,有两三百斤。这下大臣们都相视一笑。因为大家知道这郑国公还是一个不错的国君,有好吃的会和大臣们分享。
“偏那郑国公又是一个好开玩笑的人,见大臣们在哪偷偷乐,就问大家笑什么?
“有人就告诉了原委。郑国公就想开子公一个玩笑,安排御厨把大乌龟煮了和大臣们分享。可是吃的时候,大臣都有一碗,唯独子公没有。
“子公是个小肚鸡肠的人,又是郑国的重臣,哪里受过这样的屈辱,就走到郑国公的面前,把第六根手指放进郑国公的那碗汤里,沾上了点乌龟汤后就在嘴里吮吸了一下。算是对预测有了交代。但子公从此就恨上了郑国公,后来就发动兵变,把郑国公杀了。”
“你是说,就为了一碗汤,大臣就杀了国王?”
“是的,这上了史书的。这子公用第六根指头沾汤,就被人们取了一个很不好的名字叫染指。”张名畴说。
“你真有学问!”
“我哪有什么学问,这还是当年我看那两个神仙下棋时他们聊天我听来的。”张名畴谦虚地说。
“这子公可真是一个小人。”
“是呀,所以人际交往时有句话叫做宁愿得罪君子,千万不要和小人结仇。”
“为什么?”
“因为他们是小人。”张名畴似乎很老道地说。
“以后我有汤时,有人看着我的汤想喝,我就应该给点他喝?是这样吗?”
“既是这样,也不是这样。”
“你说什么呀?”
“我怎么就听不懂了呢?!”
第74章 ,和同()
“给你说明白点吧。因为他是小人,就不会有底线。做人做事没有原则,没有分寸,也不安规则来。玩游戏没有了规则,游戏还进行的下去吗?”张名畴向狗剩解释说。
“你这一说,我懂了。不过有个问题无法解决呢。”狗剩说。
“什么问题?”
“小人和君子又该怎样区别呢?”狗剩问。
“这个问题有些复杂。我的年龄和见识都有局限,我说的不一定对。我想大智者共事,常常能够求大同,存小异。也就是说,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大家各自摆明自己的观点,经过讨论或争论之后,总能够达成一致,较少固执己见。他们很会取人长,补己短。这样的人进步是很快的,也容易与人相处。”张名畴说起这么文雅的话也是一套套的,和他的年龄还有些不相称呢。
“你这一说,我倒觉得你的义父可以称得上君子了。”狗剩用张名畴的筐来衡量君子。
“我也觉得义父够条件,算的上是一个君子。在我们生活中,经常有这种现象。庸者聚合,在感情和义气上会很快的溶和,以求大家和和气气。在这样的群体中,伤和气是大忌,会离心离德,会因小事难脱大祸。但是这样的群体是短命的。有时候就会为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会斤斤计较,最后成为仇人。做君子是要有胸怀,又要有坚持原则精神的。胸怀宽阔,就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就听得进各种意见;别人的意见能使你清醒,能使你看到自己的短处和缺点。改正缺点,就是进步。”
“是的。我经常看见一些人和人家来往时说什么同穿一条裤子,两人把头剁下来换一下,还能换气。”狗剩补充说。
“这说好听点是同呼吸,共命运,实际上只是说说而已。小人一般来说都会自以为是,好大喜功;说不得,摸不得;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无缘无故地瞧不起人,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遇到大的困难或一走了之,或死撑硬扛,不善于因势化解,曲折解决。还有的本身就是迷迷糊糊,从来就没有大是大非而又喜于贪图小利,这样的人在一起,基本上是趣味和义气相投而不能长久。”
“是呀,我虽然接触的人不多,但眼睛所看见的这样的人和事是太多了。”
“但是君子共事,一定都是很懂得坚持原则的,也就是俗称的:按游戏规则玩。这是很要水平的,是一定人生经验的积累,不是那些纸上谈兵的人可以真正做到的。因为,坚持原则与沟通是矛盾的,这又是我们做大事所必须的。坚持原则本身就是件得罪人的事情,是在认认真真地扫除阻碍事业发展的障碍,是永无穷尽的;沟通就是要让参入者都明白按游戏规则办事的道理,坚持原则不是粗暴的排除异己,沟通也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把二者和谐地统一起来,没有宽阔胸怀和懂得何为是非的,君子精神的人是根本做不到,也做不好的。所以君子在一起,虽然意见和观点经常不同,但总是能够通过沟通与斗争达成共识,能够长久地相处。”
“是不是有不同的意见要说出来,不要闷在心里,也不要怨天尤人,推卸责任。”狗剩受了启发,马上应和着说。
“还有一点,我们总是喜欢犯迷糊,君子与小人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我们说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同作一文题,各自善其妙。讲的就是人各一面,从来就是参差不齐的。有个说法就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所以君子与小人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小人心有灵犀,能够在社会实践中悟出做人的道理,取人长,补己短,不断地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不断地进步,小人就会成为君子。那些自以为年长,懂得很多,经验也足,且过去的人生又曾经把握得很好,就自以为是,就开始指手划脚地教训别人,就开始听不进别人的批评,脑子开始僵化。应该说这样的人,实际上是在向小人转化。有句老话,叫做时变,道亦变。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