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聊斋龙蛇-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担任过土地神职;对于神灵的局限非常熟悉。要知道神灵必须通过信徒供奉的香火念力来维持神行。

    以他目前境界;这些许香火念力根本不足以维持神位。如果想要保住神位;不让自身坠落;那就只能拼命汲取信徒的气运;这样做;只会让祭拜的人身死家破。

    到时;常晋也会遭受人道反噬;那就得不偿失了。

    目前他能做的;就是不管不顾;等道院将神庙毁掉;或者祭拜的信徒感觉神灵无验;不在祭拜。

    听完常晋的分析;白素素点点头道:“的确;这种没有敕符的神位;最好不要占据;否则后患无穷。不过刚才你体内还有其他香火念力?”

    “你能感应到?”常晋惊愕道。他体内其余的香火念力主要来自于小倩的供奉;通过神笔转化为浩然之气。

    这秘密;寻常修道者根本感应不到;不知白素素如何发现的。

    “嗯;我能感应到有股纯正平和的气息。”

    既然被她感应到;常晋索性不再隐瞒;将小倩一事说出。

    果然;白素素姐妹再次被惊到;没曾想他身上还有这般奇事。

    “姐夫;你到底是什么人呀?”阿碧在船头大呼小叫:“入世为官的书生;修道者;还是吸收香火念力的神灵?”

    她话里的意思表达很明白;人道、仙道、神道;到底属于哪一个派别

    “不管人也好;仙神也罢;我就是我;身份重要吗?”常晋负手而立;河上夜风卷动他的衣角;随之而来的威严气度;让人惊叹不已。

    “话是这么说;我从未听闻有人能够突破三道规则界限。以前曾听人提起;人神仙三道分途;神灵和修道者不得以神通于扰人道;你这样下去很可能被三道不容……”白素素脸色担忧更甚。

    “规则界限……总有解决的办法;放心吧。”知道她关心自己;常晋轻声安慰道。关于三道界限的事情;他也听皇甫南山提起过。

    当时常晋曾经问为什么;皇甫南山回答不知道;只说这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天地规则;触碰到这个界限的人;无一不被反噬。

第一百七十三章 所托非人() 
对于皇甫员外的劝说;常晋初始感受不深。

    直到前不久;他修炼《十二重楼观想经》;每到凝聚灵力的紧要关头;道祖相都会变成儒家圣人模样;让他功亏一篑。

    如此再三;常晋心中才有了猜测;儒家的浩然之气很可能和道门修炼功法有冲突。毕竟一个讲究出世;一个讲究入世。

    或许有大儒能将儒道融为一体;但以自己目前的见识;显然还做不到这一点。

    受此挫折;也让常晋对三道界限思索起来。

    他本就是有大智慧之人;这个问题先前已隐约有所认识;只是没有太多感触。如今仔细思索;再翻看道家典籍;常晋对三道界限一说有了新的感悟。

    先说道院;从重生到这方世界开始;常晋就发觉得这里的道院和前世地球上有很大区别。除了神通显世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道院虽然势大;但在世俗间修建的道观不多。

    拿玉清道来说;并不是每个县城都建有道观;甚至门下弟子在世俗间行走的也很少。

    这是为何?道院有毁天灭地的神通;又有道术可以医病祛邪;降妖除魔……种种手段;都是官府不具备的。

    如果道院想撇开官府;以道治国;统治万民;应该轻易而居。可实际上;从未听闻有那派道君成为世俗间的王侯或者皇帝。

    从踏上修行道路开始;常晋才逐渐有所了解:非是道院不愿取而代之;实不能矣。

    如果把人仙神三道比作一株大树;那么人道就是大树的主杆;仙神二道则是上边重要的枝杈。

    从上古到现在;人道传承万年;历经数十个朝代更替。看似每朝每代都有变革;但是本质并未发生变化;都是官府治民;将治下万民之气汇聚一身。

    日积月累;数千年下来;这种气运就相当可怕了。道院若想取而代之;恐怕人道的反噬他们根本无法承受。

    朝廷委派治理各地的官员;虽然不知神通;但有人道气运加身;依然让修道者心存忌惮。

    是以官府世俗间的事情;只要不涉及到仙神二道;道院大多不会插手。

    如果横加于涉;必遭人道反噬;削减自身气运。这样的事情;很少有道士愿意去做。甚至为了防止弟子为道门带来祸害;道院才没有在各地广修道观。

    仙道如此;神道同样如此。只是如今神道式微;成为仙道的附庸罢了。

    道院没有广修道观;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治下各路河神土地。这些神灵大都由道院所封;自然可以充当道院的耳目;治下出现任何问题;他们都必须上报。

    说到底;仙神二道虽然看似高高在上;但从来不是这方世界的主宰。他们可以潜移默化影响人道;但如果直接以神通于涉世俗变迁;必遭人道反噬。这应该就是修道者和神灵口中的三道规则。

    而千年前董圣人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彻底融入人道当中。

    常晋是书生;自然得到人道眷顾;只是他身修道法神通;又为人道所不容。长期下去;肯定会遭到反噬。

    舍得舍得;有舍有得;按理说得出这样的结论;常晋应该有所舍弃才是。只是他并不像简单放弃。

    若是因循守旧;处处被规则束缚;也不会有现在的常晋。

    在常晋心中;三道应该存在着某种平衡;自己现在不知道罢了。

    他早已下定决心;要在这方世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所以这种可能必须尝试;即使最终会失败;他也不会轻易改变。

    “你既然决定;那就小心点。”望着常晋刚毅的目光;白素素知道自己无法令他改变;只能点头支持。

    湖阳丰台两府之间的直线距离只有数百里;如果常晋和白素素姐妹运起神通行走;几个时辰便能赶到。

    如今身边还有王启年;不便显露神通;只能坐船缓行。颖水曲折蜿蜒;倒是要多走一半冤枉路。

    他们乘坐的这艘大船乃是货船;里边装满压舱的货物;在水上行走时速度要比一般的民船要慢上许多。

    再加上大船几乎每到一个渡口;都要停下来装卸货物;走走停停;数日时间还没有赶到丰台府。若是急着赶路的客人;早出声催促起来。

    常晋并不急着赶路;白日或坐在船舱里读书;或站在甲板上观景;说不出的轻松自在。

    当然;也是因为白素素在身边陪伴的原因。有美相伴;再平凡的景致;再琐碎的事情;都会觉得有趣。

    这是人之常情;和修道无关。

    害怕惊到王启年;他并未把白素素姐妹真实身份告知。如果王启年得知与他同行的女子就是当初他们去万山府参加府试时;遇到的那条大蟒化形而成;十有八九会吓晕过去。

    这日;大船行到距离丰台府城近百里远的地方;常晋和王启年正在舱内下棋;忽然听得前方人声鼎沸;锣鼓齐鸣。

    船上众人受到惊动;纷纷钻出船舱;朝前方望去。

    等常晋站在船头远眺;只见数里之外一处水面停泊有几十艘大小船只;上边站满百姓;其中有艘大船上;还有几名道士在做法;似乎有什么事情发生。

    他回头;发现白素素眼中也带着疑惑。

    “前面发生什么事情;这么热闹……”

    “船家;赶紧行过去看一看”

    一时间;整条货船上议论纷纷。

    那船老板也有看热闹的心思;听到客人叫嚷;便吩咐手下加快速度。

    数里水路;不过一炷香功夫就赶到。

    等货船赶到近处;几个水手便将铁锚抛入江底固定。船老板朝四周张望了几下;看到熟人;扯着嗓子喊道:“郭老三;郭老三;这里有什么热闹可看?

    不远处的渔船上有一汉子听到喊声;立刻回头;接着划船过来打招呼:“周爷;有日子没见你了;这一趟去南方生意可好?”

    “还行;”船老板回应一句;跟着又问起:“这是怎么回事儿;为什么请道士在江面做法?”

    “周爷有所不知;数日前在这片水域出了件事情;有个女子投江自杀。因为怨气太重;那冤魂没有消散。这几日每到晚上;都能听到这水中有女人的哭泣声;如今过往船只晚上都不敢在此处停靠了。”

    说到这里;那汉子看了看远处;又出声道:“这事儿和孙家大少爷有关;孙老爷子便请了几名道士;特来此处超度冤魂;让她魂归阴司;不再停留此地害人。”

    “孙家;到底怎么回事儿;你详细说来。”这周爷的主家和孙家有些不对付;闻听此言;有些兴奋地追问。

    “事情说来也是孙家该得报应……”郭老三顿了顿讲到:“前几日有一个书生携带家眷乘船路过此地;因为天色将黑;那船便停泊在附近;事情偏偏凑巧;孙家货船也停在此处。孙家大少爷无意发现书生的家眷貌美如花;便动了心思;邀请书生上船一叙;结果你猜怎么着……”

    说到此处;汉子不由买了个关子。

    “郭老三;你讨打不是;这个时候吊人心思。快说;急死我了。”船老板催促道。

    “孙家大少爷在自家船上搬了一桌酒席;席间频频劝那书生喝酒;半醉半醒;书生把自己的来历说个清楚。原来书生是去湖阳府参加府试的学子;只是沉溺于烟花柳巷中;一直没有回家。而那女眷则是他从妓院里赎出来的……”

    听到对面汉子讲到此节;常晋脸色微变;生怕自己的猜测成真。

    “因为要为那女子赎身;书生身上钱财早化个精光;还借了别人几百两银子。他害怕携妓回家给家人交代;所以一直不敢回去。那女子就提出一个方法;说二人现在丰台府游玩一番;让书生写信给亲友;求他们规劝老父亲;待家人气消;两人再乘船回去。

    听到其中内情;孙大少爷动了心思;就说有书生娶妓女为妻的;你父亲不会同意。如果你执意要带她回家;肯定落得个不忠不义不孝不仁的下场。;那书生也是耳根子软;听完后连问怎么办。孙家大少爷便告诉对方自己愿意花费千两银子买下那女子;让书生拿着银子回家;到时候肯定能够让家人原谅

    “没曾想那书生真的同意了;回船后就和女子商量。不曾想那女子却是刚烈之人;站在船头大骂孙家大少爷;然后打开自己随身携带的百宝箱;里边藏有金银不下万两;都是她这些年积攒的缠头;原本打算和书生回家过生活所用。女子骂完;没等众人反应过来;便抱着百宝箱跳到江中。

    当时天色已黑;不少人下去打捞;结果也没有找到那女子。从那时起;这片水域就不平静起来……可惜了。”

    说道最后;汉子不住叹息。

    “的确;这女子实在所托非人;书生根本没担待。”船老板也附和道。

    “对了;我听说那女人名字好像叫霍晚娘……”

    果然……听到此处;常晋面露悲色。

    “可恶;李顺昌该死”这个时候;王启年也反应过来;破口大骂:“这等人;连畜生都不如”

    旁人不了解内情;也觉得愤慨;跟着骂道:“就是;这种人实在应该千刀万剐。”

    “那个书生现在怎么样了?”有人咬牙切齿的问道。

    “要不我怎么说是报应;那书生和孙家大少爷受到惊吓;现在都躺在船内;半死不活。”

第一百七十四章 因果报应() 
白素素一身书生装扮;立在常晋身旁;自然感受到情郎体内的灵气波动。她并不知眼前这一桩祸事和常晋也有关联;只当听闻此事有些愤慨罢了;悄悄握了握对方的手;想给他些许安慰。

    “哎;悔不该当初。”感受到白素素的玉手带来的温暖;常晋才叹了口气

    “怎么了?”听他话里有话;白素素惊异问道。

    “那李顺昌;我和清远兄都认识;当初他为了给霍晚娘赎身;找人借银子。我看他是轻浮之人;原本没打算借的……”常晋低声把湖阳府发生的事情讲述一遍;言语中颇为后悔。

    “对;早知道这样;打死我也不借钱。”王启年拍着栏杆长叹。

    “都是你们两个;如果不是你们识人不明;霍晚娘这样的女子又怎么会不堪受辱;跳江丧命。”那边阿碧眼圈红红的;大声呵斥道。

    看她的模样;是伤心透了。

    没等常晋他们二人回应;阿碧又来了句:“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都是性情凉薄之人”

    常晋现在百口难辩;他知道现在说什么话;阿碧都听不进去。

    王启年那边讪讪道:“这事也不怪我们;谁知道李顺昌会这么做;当时想着能够成就一段姻缘;也是桩好事。”

    “哼”阿碧一瞪眼;又要说些什么;被白素素拦下。

    “好了;确实不怪他们;知人知面不知心;谁能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个时候江面人声鼎沸;加上他们又站在偏僻处;倒是没有人注意到这边的异动。

    孙家大船船舱内;一位面色白净头发黝黑;身穿道袍的中年男子端坐在上位。旁边还陪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老者面容憔悴;双目深陷;其中的忧色怎么也掩盖不住。

    老者名叫孙德源;是孙家的主人;孙家大少爷孙福就是他儿子。孙德源子嗣艰难;年轻的时候曾经有过两个孩子;只是因为种种意外;最后都没有保住。这孙富是他四十多岁时才有的;算是老年得子;因此非常宠爱。

    平时孙富在家内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所以性情颇为张狂;最终惹下祸事;被厉鬼缠身。

    得知儿子出现意外;孙德源急忙赶到此处;然后又派人去县城十余里外的梧桐山大真观请来道士做法。

    道士就是在上位端坐那个;人称紫阳道人;是大真观的观主;在外边甲板上做法的都是他徒弟。

    大真观修建于四五年前;当时名声并不显;几乎无人知晓。

    直到有一次城中做当铺的钱家家中有妖物作祟;钱老爷子找了很多游方道士做法都没有除掉。

    正发愁之际;紫阳真人主动登门;言说自己可以除妖。

    钱老爷子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就让他留了下来。

    紫阳道人进钱家查看过后;也没有多说;只是吩咐:“今夜我做法降妖之时;你们要关好门窗;不得外出;不得喧哗。”

    钱家人应许;闭门不出;夜半时分;只听到屋外打斗不断嚎叫声连连。

    众人担心一夜;第二天早上打开门看;见庭院内血迹斑斑;露出五六个白獾脑袋;大如茶碗;小如茶杯。

    紫阳道人手提宝剑;立于庭中;拱手对众人笑道:“受钱公委托;妖孽已经荡平。”自此后;钱家再无怪事发生。

    经过此事;县城百姓才知道紫阳道人神通广大;纷纷去大真观上香祭拜。

    这次儿子出事;孙德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紫阳道人。可紫阳真人来到此处;并未亲自动手;只让几个徒弟在船头做法。

    不知那几个徒弟的神通到底如何?能否除掉作孽的水鬼。

    “道长;请用茶”孙德源虽然脸上忧虑重重;礼节上却做得无可挑剔。

    紫阳道人捧起茶杯抿了一小口;继而轻笑道:“孙老爷不必担心;那女子乃是溺水而亡;魂魄中集有莫大的怨气;是以能够作祟;祸害孙少爷。只要化解掉她的怨气;孙少爷身体自然能够恢复如初。”

    霍晚娘溺水而亡;的确有很大怨气。只是孙富卧病在床;病不是鬼魂缠身的原因;而是受到惊吓所致;修养一段时间身体就能恢复如初。

    紫阳道人怕孙德源得知真相后;不再请自己灭鬼;所以说话半真半假。

    “多谢道长”孙德源得到保证;眉目依然没有松开。

    紫阳道人见状;有些疑惑的问道:“孙老爷;你还有什么难事;一并说出来;贫道自会替你分忧解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