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聊斋龙蛇-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副奇景让不少百姓看得目瞪口呆;良久才有人率先反应过来;低声喊道:“尊者大仙是真神……”

    “的确是真神”有人附和着。

    “拜见尊者大仙……”

    “拜见尊者大仙……”

    周围百姓纷纷跪拜;仍然站着的不到两成。除了常晋二人;剩余那群站立的同样是书生装扮。

    这群读书人中间站着一位夫子;正细细看着虚空中的神灵。

    “老师?”见周围人不断下拜;一个学生悄然在后边低语。

    “应该是真神;可以祭拜了……”老夫子看了片刻;没发现异常;点点头道。他虽然不通道法;但也曾听人提起真正的神灵头顶光气中正平和;感觉不到邪祟黑雾。

    眼前这来世尊者浑身被赤青云气笼罩;略显花哨;但当中并没有黑雾;应该是真神。

    老夫子声音虽小;常晋却听个清楚;心中暗叹一声;拉着王启年道:“我们快退到远处吧。”

    等下众人皆祭拜神灵;如果他们两人站着;就有些突兀。

    “允升;怎么了;是不是这神灵有问题?”站到不起眼的地方;王启年低声问道。

    “神灵我倒没有看出异常;不过先前他焚烧的那个鬼物;只是动用神法在演戏……此等神灵;不值得祭拜。”常晋开口回应。

    此刻场中又有了变化;随着老夫子带领学生跪下祭拜;除主持祭祀的游方道人;再无一人站立。

    等众人祭拜完毕;道人又高呼一声:“起神”而后几个壮汉又将神像抬起;冲着土地庙走去。

    常晋先前用神识探查过此处;那土地爷确实是跌下神位;神台上原本的泥像从中间裂开一道口子。

    没等新神进门;土地像就被其余百姓快速清除庙宇;神台也打扫的干干净净。

    众人将新神在台上放好;锣鼓立刻开始响动;接着炮仗连连;声震八方。

    这热闹场面足足持续了一炷香时间;才在游方道人的呼喊声中停止。四周重新陷入平静;道人又喊道:“吉时已到;有请陈县令上祭文……”

    这一步;称之为祭神。

    有了县令念出的祭文;说明新神得到官府认可;不是邪祭淫祀。

    “维年月日;苍梧县令陈某;今承众之所寄;聚民之所望;率民之众已以特羊庶羞之奠;告于土地之神。山泽以通气为灵;土地以积阴为德;致和产物;助天育人。人之仰恩;是关礼典。说恭承朝命;纲纪南邦;式崇荐礼;以展勤敬。庶降福四;式登百谷;猛兽不搏;毒蛊不噬。精诚或通;昭鉴非远。尚飨”

    随着祭文念出;苍梧县气运翻动;和土地庙上方赤青云雾融为一体。至此;说明来世尊者大仙得到人道认可;请神算是完成。

    等陈县令退出土地庙;早有按耐不住的百姓纷纷上香祭拜。

    一时间;庙宇内充斥着歌颂声、赞美声、膜拜声。

    “小民江二道拜见来世尊者大仙……”

    “参拜土地爷”

    “参拜土地老爷”

    参拜声中;高呼土地爷的百姓仍然居多。由此可见;土地神职在百姓心中根深蒂固。只是这土地庙中有来世尊者的投影;所以他们供奉的香火念力实际仍为来世尊者享用。

    “大事成也”百里外一尊神灵正在台上高坐;此刻感应到苍梧县中传来的丝丝香火念力;心中大喜出声。

    虽然香火念力很稀少;但目前只是开始。相信不久之后;整个苍梧县的百姓闻讯都会前去祭拜。

    如此;自己可以掌管一县神域。

    有香火念力相助;用不了多久就能冲破释门禁制;让本体获得重生。

    不过释门那些光头都不在了;如今想报仇也没有机会。

    上玄门本庭;同样有数名道人透过水镜关注着苍梧县气运变化。

    一位身穿黑袍的道人看着土地庙中百姓接连不断祭拜;有些惊异的开口道:“师兄;这妖孽势力不断扩大;如今更是占据正神之职;得到人道认可。

    还有他门下信徒韩德旺;创下尊者会;造作经卷符篥;传布民间;如今信奉来世尊者的愚民已有数万人。我们是否要加以限制?”

    “放心吧;些许愚民出不了问题。即使作乱;也正合我意。那韩德旺我查看过气运;不过是一条伪龙;翻不起大浪的。等真龙出世;必斩之祭天”

    “虽是伪龙;如果势大;席卷颍州;万一得到人道认可;压制住真龙就不妙了”黑袍道人仍然满脸担忧。

    “是呀”另有道人表示赞同:“我们上玄门上代掌教手段通天;加之机缘巧合得到龙穴;指点真龙祖上葬于其中。如今算来;已经近百年时间;正是勃发之时;可不能让伪龙于扰到。”

    “两位师弟安心吧;其余几派道院内都有消息传来;尚未确定各州真龙所在。我们上玄门早早定下真龙;已经占了先机;接下来只要耐心等待乱世来临;下山辅佐真龙即可。等新朝鼎立;就是我上玄门大兴之时。切不可过早行动;自乱阵脚……”

    “话虽如此;不知怎地我心中总有不安;数年前大燕王朝天机明透;我等可以用秘法参知。这几年不知为何;我观真龙气运有些模糊;好似生出变故;不知是不是受到伪龙于扰的原因。”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得知真相心气怒() 
“师弟多虑了;真龙气运受人道庇护;浮浮沉沉;忽隐忽现本就是常态;只等乱世来临;便可风云际会一飞冲天。至于那条伪龙;眼前虽然势大;却不过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一旦乱世来临;必然分崩离析;实在不足为虑。

    “师兄所言极是;”见他自信满满;黑袍道人不好再多说些什么;只能沉默不语。

    此间了事;殿内几名道人相继离开。

    黑袍道人心中有事;速度自然慢了下来。他的修炼场所在后山紫竹林;甚是清幽;平常根本无人打扰。

    走到拐角处;却看到师弟知真正在那里等候。

    没等他开口;知真已经笑着打招呼:“知法师兄;你走的太慢了”

    上玄道门从古时传到至今有一十八代;如今几代字辈为“金石功知灵;通此加地仙;”;掌门由知礼担任;本庭各个长老大都是知字辈师兄弟;世俗间其余分院则是灵字辈弟子担当。

    “师弟找我有事?”黑袍道人心存困惑;面色平静开口道。

    道门内也有争斗;知法、知真二人的师傅年轻时曾经结怨;是以他们传下的弟子关系也不算融洽。

    两人平时私下很少有往来;大多是在议事堂中相见。知真拦在此处;看来确实有事了。

    “久闻师兄采摘的紫竹茶清午纯和;为我道家养生珍品;师弟口馋;想去师兄那里讨两杯茶水喝喝;不知师兄是否方便?”知真笑着岔开话题。

    “也好”伸手不打笑脸人;知法按耐下疑惑;点头道:“师弟请随我来。

    紫竹林方圆十余亩;当中微风习习;鸣禽不断;灵气翻涌。一路走来;知真口中赞叹不已;直夸师兄高明;有次生灵阵法;循环不息;百年之后;这紫竹林必能成为上玄门一方难得的宝地。

    “师弟谬赞了”知法口中谦逊着;心中也有几分自得。这片竹林生长在上玄门内足有千年;一直无人在意;知法入门后一眼相中。待能够自选修炼宝地时;他便奏请师门将紫竹林赐予自己。而后略布阵法;便成修炼场所。

    经过几十年孕育;紫竹林生生不断;终于显出不凡来。

    如今这片清幽灵气之地;很得门内师兄弟赞赏。这也是知法最为得意之处;知真口中如此称赞;算是投其所好。

    两人在竹林中一片空地坐在;很快有道童送上茶水。但见那茶碗内飘着三两片竹叶;茶水晕开;色泽清脆碧绿;宛如一池春水。紫竹林之妙;尽在茶中

    知真又忍不住称赞几句;细细品了半盏茶后;他才放下茶碗;轻声叹了口气:“知法师兄;先前你在殿内所言;师弟非常赞同。这世俗龙气一事;怕真出了变故。”

    “哦?”知法眉毛微挑。先前自己在殿中提起真龙生变;知真就曾表示赞同;他当时并未多想;现在看来;师弟很可能另掌握有情况。

    “说起各州龙气生变;不但我上玄门有所感应;连玉清道内也传来消息;说是曾有门人感应到万山府内出现过两股龙气;而且都模糊不清。掌门坤元曾经让弟子四处寻访;结果因为力量分散太开;以至于渎水水君发难时;很多弟子不及赶回;玉清道才吃了大亏。”

    “玉清道”提起玉清道;知法脸上露出几丝凄色:“不知到底是我道门哪派算计玉清道。争龙尚未开始;道门各派却开始争斗了。掌门师兄过于自信;认为那韩德旺不过是一条伪龙;根本不足为虑。殊不知;各派不加于涉;的确没有问题。怕就怕其余道门暗中支持;如果我们任由尊者会发展下去;情况怕有些不妙。虽然上代掌教当年曾言韩德旺有三年大兴之运;可如今乱世尚未到来;此僚已经发展到如此地步;实在让人难以心安……”月前万山府一事自然算是天下道门间少有的大事;各道门内部都有议论。到底谁算计了玉清道;不得而知;只是道门之间却因此戒备起来。

    “师兄所言甚是;人道世俗争龙;难以捉摸。掌门过于自信;怕不是好事。我们还是应该及早派些弟子守护真龙。另外来世尊者那里;也要派人压一压。不知师兄意下如何?”

    知法闻言有些沉默;他总算明白师弟找上门来所为何事——争龙之功。

    原来是想为门下弟子争取几分人道气运;虽然说辅佐真龙立鼎;整个上玄门都会享受新朝气运。但这气运也有薄厚;下山行事的弟子;自然所得最多。就连他们作为师父;也能享受弟子供奉的气运。

    明白师弟的小算盘;知法却没有理由阻止;只是点头说道:“天机莫测啊;不知师弟准备派遣何人下山?”

    知真道士想了想;开口:“不如我让灵应、灵玉二位弟子提前出山;跟随潜龙左右……”

    “也好”知法没有拒绝。灵应是他座下弟子;灵玉则出自知真门下。

    两人说完相视一笑;彼此心意了然;便岔开话题;谈起闲话来。

    看过请神仪式;常晋和王启年乘舟飘然离开苍梧县城。至于那土地庙内的异状;常晋并没有插手。此处神灵不过是来世尊者的投影;即使除掉;也无甚作用;反而会打草惊蛇。

    苍梧县境内河流众多;两人雇了艘小舟顺流而下;半日就行出五六十里远

    路过一处开阔水域;远远可以看到河堤上人影晃动;叫好声不断。常晋竖耳倾听;才发现那处正在起戏;放出神识感应;才发现那热闹之处乃是一座河神庙;不禁有些奇怪的开口问道:“船家;怎么有人家在河神庙前唱大戏;可是河神的寿诞?”

    “哦;两位有所不知;前些日子这里的河神庙无缘无故倒塌;人们都说河神爷死掉了;于是镇上的百姓筹款;重修河神庙;并且请来来世尊者大仙供奉

    “来世尊者”常晋和王启年异声道。

    “对呀;两位也听过尊者大仙的名字;现在我们苍梧、太和两县很多人都信奉大仙。这段时间大仙的庙宇到处都是;光我知道已经修八座了……”

    常晋先前还抱着一丝幻想;就是来世尊者闹出的动静上玄门并不知晓。现在看来;这背后确实另有算计。只是他心中有些不解;让来世尊者坐大对道院到底有什么好处;重演渎水水君伐道一时也未可知。

    想不明白;他只能将疑问压在心头。

    那边王启年也开口询问道:“船家;这尊者大仙到底灵验不?”

    “灵验;怎么不灵验;原先大家都不信……我们村二狗子得了重病;在床上躺大半年;结果让尊者会的长老喂碗符水;立马好了。还有隔壁村的刘碾子;上山砍柴摔得血肉模糊;找大夫看过;都让准备后事了;家里人不甘心;找尊者会长老来看;一碗符水;刘碾子现在活蹦乱跳;跟没事人一样。

    从那以后;我们附近的村子都信尊者大仙了;家家都买符篥。”船家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张黄纸符篥;“有了这张符篥;行船时妖魔鬼怪都不敢拦路。两位公子;我劝你们等下上岸也去买一张;能保平安呢。”

    “多谢船家”常晋口中应答着;眉头却越皱越深。这来世尊者;怕是不单单想要索取香火念力了。

    至于那尊者会;和地球历史上的太平道、拜上帝会几乎没什么区别。

    难不成……这就是上玄门背后的算计。

    想到这种可能;常晋禁不住有些发冷。如果自己的猜测没错;那上玄门该

    果然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在家时常晋已经听人提起过大燕王朝境内的种种乱象;但是等真正用眼睛看到;才知道问题远比想象的要严重。

    这般王朝……还有救吗?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寻觅仙缘() 
又朝前行出十余里地;常晋二人付过船资;在一处码头上岸。

    此地名叫蜀河镇;正是来世尊者最初显灵的地方;第一座尊者庙便在此地修建;也正是真身所在。

    他们原本还想找人询问尊者庙的位置;靠近镇子才知道根本不用询问;前去尊者庙烧香的百姓络绎不绝;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足有二里多。其中有坐轿而来的乡绅;也有他们这般打扮的读书人;当然更多的是平民百姓。

    两人对视一眼;都透露着惊讶。来的路上已有心理准备;却没有想到信奉来世尊者的百姓如此之多。

    先前小倩托梦贡献河神瓜时;也没有如此盛况。

    “走吧;我们也去看看”常晋深吸一口气道。

    他们又朝前走出半里多路;见前方不远处有辆板车掉进车辙当中;板车上边坐着位满头白发的老妪;一个衣衫破旧的中年农夫使劲拽着车把往路上拉。

    由于刚下过雨的原因;车辙内满是污泥;死死的吸附着车轮;农夫尝试了几次;憋得脸色通红;始终没有将板车拉出。

    常晋快走几步;伸手扶住车梆一推;车轮已经从污泥中拔出。

    “谢谢公子;谢谢公子”农夫回头此刻回头见有人帮忙;慌忙放下板车;诚惶诚恐道。常晋王启年二人身着长衫衣料考究;缝工精细;一看就不是普通

    “大哥何必多礼;出门在外谁没有难处”常晋伸手指了指板车上的老妪:“你们这是去尊者庙烧香?”

    “哦我和老娘求愿;她眼睛瞎了;想让尊者会的长老看看能不能治好。两位公子可也是来上香的?”

    王启年不知常晋为何对一个农夫如此热情;也点点头说着:“嗯;我们听说尊者大仙很灵验;特来给家人祈福。”

    “哦……原来你们不是来寻找仙缘的呀。”那农夫明显松了口气。

    “仙缘;什么仙缘?”常晋心中一动追问道。

    “两位公子还不知道呀;”中年农夫压低声音;“尊者大仙的神庙在紫玉山前山;拜的人很多;以前倒没什么事儿;最近不知怎地传出来世尊者在后山显形……凡人遇到了就能够成仙。这几个月来;有不少人进入后山想寻找仙缘;大多数去了就没有回来。据尊者会的长老说他们都成仙了;可是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两位公子;听我一句劝;去前山拜拜尊者大仙就好;千万别去后山找什么仙缘。”

    “多谢相告”常晋脸色不变的回应。看来这来世尊者身上的秘密还挺多的;这次一定要探个明白。

    紫玉山半山腰;一座恢弘的庙宇掩映在绿树当中。但见庙宇上方青烟袅袅;直冲天际。

    常晋二人随着香客来到山下;见别人手中都拿着香烛;他也从怀中掏出一锭碎银子;在道边小摊上买了一捆香烛。

    因为这座寺庙;山脚下的商业倒是兴盛起来。沿路小摊;卖香烛、卖茶水、看相算命、卖汤饼小吃应有尽有;简直就是一个小型街市。王启年本想在山脚下略作歇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