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聊斋仙境-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石虽然是本家,但是在辈分上,分家的辈分够高够大。沈石自然不会摆什么本家的架子不叫人。也恭恭敬敬叫了声“爷爷”。

    这声“爷爷”一叫,老人的脸是乐开了花。

    老实说,他其实是有些担心的。毕竟当年分家的时候,是闹的不那么开心。

    不要说是古代,就是后世,如果首都人家突然有人说咱不住首都了,都去乡下住。一家人也不会有几个乐意的,就是面红耳赤,闹翻了天,也不出奇。

    好在是这么些年过去了。而且古代更重亲情,离的越久越是想念亲人。沈万林便是。

    他一直等啊盼啊!

    好容易盼到了,却又担心过门不入,见面不认。

    现在好了。一声“老哥”,一声“大伯”,一声“爷爷”。好了,好了,什么都好了!

第120章 、噫!忘了生了() 
开心之余,他的目光扫过沈石时,突的瞳孔一缩。

    他也做官了?什么时候?

    东京住的久了,老人的一双眼不说可以洞察世事,但是他还是看的出来沈石当官了。甚至说他看的出沈石的官运,也差不太多。

    当然,他是看不见官运的。这就是一种直觉,一种对“官”的直觉。

    心中有所怀疑,沈万林问道:“这孩子也做官儿了?”

    “是的。沈石已经是文学了。”老太太介绍自己孙子,很骄傲。

    “文的?好!好!”沈万林证实了自己的猜测,连连叫好。不仅仅是因为沈石当官了。

    别人看来,沈石就是那副模样,最多也就是长的好看些罢了,但在沈万林眼中,自己家这个孙子,与常人不一样。自有一番脱俗,好像是跳出了凡人的观感似的。

    “这种感觉。。。。有点熟悉。。。?”沈万林心头突的一跳,想起自己曾去道观中上香,观中的神仙、佛像不也就是这样的观感。

    “这孩子才十八岁吧,怎么会有这样看破一切的眼神?我迄今五十有七岁,尚且距离看破尘世还有不知道多遥远的距离?”沈万林心中惊讶。

    “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要是男孩子,我也可以当官。”

    沈月娇察觉了爷爷对沈石的重视,更是不满意。

    她本来便对主家不满。在她看来,如果主家不离京。他们沈家说不得也是一个天波府杨家。

    杨家多有名啊。就是皇帝也要去求她们。不是杨家女将,西夏人又怎么会退走?

    是的,杨家的名头非常响亮。特别是在女性嘴上,她们绝对是偶像。多少女子恨不能出生在杨家。

    主家来人了,村子中的沈家人也都迎了出来,什么七大姑八大姨,不要太多。

    老赵家对于愿意主动放弃兵权的将门还是很照顾的。这些年下来,东京这一支,除了沈仁富当上了官之外,其他人虽说没有当官,但也算是开枝散叶了。

    像是沈万林一生有七子三女,算是能生的。沈仁富是家中老三,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下面还有四个弟弟。

    除了他们外,其他也是沈家人,放眼望去,两三百平米内,黑压压的全是人头。

    这在古代很正常。为什么古代揭竿起义,一下子便起了这么多的人。这便是原因之一。大宋开国才多少年?你生七八个,我生七八个,一转眼,一个家族便形成了。

    当然沈家是比不上那些真正的世家望族,但这也已经是一大家子了。都够成村了。

    不得不说,古代人真的很能生。

    沈石在思量时,却不知道他的叔叔伯伯们看着他们时,同样目光复杂。亲情中带着一丝丝不满、嫉妒、羡慕。

    本家本就是个让人嫉妒的存在。当年主家搬回乡下,皇帝亲**问挽留,挽留不了赐下官位赏赐。不知道出了多少风头,让留京的沈家嫉妒万分。

    后来,他们留京这一支,不仅没有受到皇帝的重视,反而隐隐受到皇家的打压。

    他们是真的不知道是为什么?

    莫非是因为他们是本家,所以皇帝才重视?为此他们很是不满。除了大事,比如某某出生了,他们几乎不与本家交流。直到现在。

    唉!看看现在吧!诺大的沈家,竟然就这几个了。

    是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本家是有后,但是这人丁也实在是太稀薄了。

    他们打量主家人丁的目光让老太太很是不安。在她想来:这些年是不是太过关注良儿的官位了,连后代都忘了。不行!一定要让他多生!

    沈父似乎有所觉察,不由打了个冷战。

    “好好,咱们进屋,进屋聊。”沈万林很开心,开心的有些得意。

    当沈石叫他爷爷,也就意味着认可。而认可了,他就是爷爷。官又怎么样?他还是爷爷。

    既然是做了爷爷,了了他的一桩心事,这心态也就变了……是我赢了。

    我的儿子也是当官的。最重要的是我多子多福。

    是的。这才是他得意的原因……儿女多。

    后世儿女多是负担,可在这时代,儿女多便是福气,便是兴旺。

    看老人身边,子女七八个。而有七八个子女,十几岁的少年更是二三十人。真的是把沈石家比下去了。

    沈石的父亲辈,就沈良一个,沈石这个第三代,同样是只有一个。

    在这个上,主家是完全败北。是沈石也没有任何办法可想的。

    这人口不比其他,不是一个念头就会多起来的。是需要十月怀胎,一个个生,一个个养大的。

    看着这一屋子的人,院子里还有。不管是沈父,还是沈石的奶奶都是非常有感觉的。

    而且这么多的少年中,也还是有出色的。最出色的是一男一女。大家都围在他们周围。

    男的二十多岁,气质沉稳,容貌俊美,戴着一顶秀才帽,身着秀才服。是真正的秀才。也是京城这边三代中出色的。旁边的少男少女和他说话,都带着一丝讨好和恭敬。

    而女的则淡雅清绝,如同遗世独立的兰花。姿色出众。

    这两人都是沈万林大儿子家的一对子女,沈安才和沈月娥。

    说是三代,但其实沈安才跟沈石的父亲也小不了多少。至于沈月娥倒是不大,但也比沈石大。没办法,皇帝压制武人之家。武人没了个拼命的地方,除了窝在家里生孩子,也确实没有更多的事要做。

    这不,生着生着,人家便成了子孙成群。不像是沈石家,热于跑官。连这时代顶重要的生孩子都忘了。

    上了京,看到人家一大家子,这才恍然发现:噫!忘了生了!

    这时,一个声音突然传来:“堂弟,你是叔叔家的堂弟吧。”

    沈石抬头,就见沈安才正微笑着看着他。

    周围的兄弟姐妹也纷纷把目光投了过来,有羡慕、有嫉妒、有嘲笑、有审视、有淡漠,各种复杂的神情的。

    沈石在这家族中,地位实在太陌生,也太特殊了。

    特殊、陌生到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和他交流。

    因为他不仅是主家子,还听说他是官了

第121章 、骄傲自豪() 
“嗯,是的。”沈石直接承认道。

    他承认了,直接就承认?他怎么会?他怎么就可以?

    沈安才真的是零乱了。

    在这个世界,面对官,当然是有身份的人上前说话。比如沈父便是由沈仁富陪着。而他们这些小的,也是他这个秀才身份地位最高。所以兄弟们才推他出来。他也接受了这个责任。

    但是大家的对话,难道不应该君子一些吗?对为官,平淡、谦虚。

    至少沈安才是这么学来的。可是他竟然直接承认了?接下来我要说什么?

    他真的呆了。

    看到他的样子,沈石不由笑了。这是个读书读傻了的。

    他是真的把书上说的,当成了金玉良科。其实就是那些个一直说自己不愿意当官的家伙,实际上如果他们真的有官做,真的不会做的又有几个?

    都是套路,忽悠学生的罢了。

    不过,看到这样的沈安才,沈石反而安心了。书呆子坏心眼不多,人读书都读呆了,又有多少的心眼?有那心眼儿,他也呆不起来。

    换句话说,他们沈家不会有什么内斗。没有内斗,只剩下亲情,这是好事,真正的好事,不对吗?

    当然,他们的小不满也是存在的。既有历史遗留问题,家族对他们的抛弃,也有长居京城,那种地域性的骄傲感。

    他们是东京人。哪怕是住在东京郊外的小村子里,那也是东京效外人。住在首都,天生便自带骄傲光环。

    比如沈月娇便一点儿也看不上沈石的官位。一个小官儿,有多了不起似的。

    皱了下眉头,她突然说道:“沈石哥,你这次上京是不是就不走了,留在京里为官啊?”

    嘴上问着,脸上带着可爱的笑容,露出两个小小的虎牙。

    这是一个很有心计的女孩。明着是在问沈石可不可以留京为官,实际上却是提醒沈石,他们家才是京官。

    如果是一般人,非让她弄的下不来台不可。毕竟对一般人来说,做京官儿才是真正的高升。

    在大宋,除了京官之外,其他地方都是流放。看每年那些外放为官的,哭哭啼啼,她的小脑袋是记住不少。

    拿在这里说,沈石是说什么都不对。而且还不能向她发火,小孩子啊。

    “为什么要留京为官。沈石弟弟已经为官了,在哪儿不一样。”

    沈石还没王声,沈月娥便站出来反驳道。与沈安才一样,才女一枚,天然便与自己兄长、沈石这样书生样的人亲近。对沈月娇这样更实际,看重对方身份的三观是天然不对付。

    “哎呀,月娥姐,你这话就错了。京官与地方官又怎么能一样?要不让父亲帮帮忙,把沈石哥调入京里。到时候一家人便可以在一起了。”

    小丫头说着帮忙,却是以炫耀的口吻。那口气,简直是一说,便可以调入京中似的。她却没有想过,她父亲的官位可没那么大的权利。

    “噗嗤。”

    沈月娇话一出,不少人都轻笑出来。

    大家对沈石的本家身份,还是很在意的。沈家没有内斗是因为沈家没有内斗的价值与条件。

    沈家已经没落了,就是沈仁富,那才是几品。

    像是真正的将门,不管是天波府杨家,还是西北种家,一出来都是七品以上。真正的大家族精英,应该像她追求的尚书府公子那种,早就规划了未来道路,有广阔的前途。

    “我爹不行。我还可以找唐公子帮忙。”众人一笑她便立即掏出了自己的底牌,尚书府的公子。

    “不用人帮。我与沈石弟都会担起家中的责任,尽快复兴家族。”

    读书人,或者说是书呆子是有骨气的。听到自家堂妹扯到外人,沈安才不服气道。非常的有志气。

    然而沈月娥脸色却不由一黯。

    大宋为官不是那么简单的。身为才女,她的眼界要比哥哥沈安才宽的多,她知道“冗官”,也明白“将门”。这也是沈月娇与唐人贤交往,她什么都没说的原因。要知道沈月娇是有婚约的。

    如果可以,她也希望沈家可以出一人,全家升天。这样,她父亲,她兄长也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复兴家族?”

    沈月娇差点没把嘴都笑歪了。“复兴家族?还是先说说能不能做京官吧!”

    所有人都在说复兴家族,但是一代又一代过去了,哪个复兴了?

    大家也都摇头不信,不是他们不想信,而是长久的等待,让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再去想什么复兴家族了。能不饿死,比什么都强。

    东京居,大不易啊!

    “哦,是吗?我要是做了这京官又如何?”

    沈石突然道。

    “你做京官?”沈月娇眉眼挑到天上,“你若是做了京官,我以后见到你就叫你大哥,行不行?”

    京师沈的大哥一直是沈安才。他年龄最大,又是秀才。

    这丫头倒是天生的官场胚子,输赢她都没什么损失。

    “好丫头。”沈石耸耸肩,使出了最“恐怖”的一招,摸头杀!

    沈石伸出手摸向沈月娇的头说道:“到时候赢了我也不让你喊大哥,你只要从此以后听话就行。”

    “如果你输了呢?”沈月娇双眼一眯,不怀好意道。

    “我输了?”沈石头一歪,心中好笑,他从没想过自己会输。如果是外人,他绝对会坑上一笔,但这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堂妹,虽然势利了一些。

    “来,你看看,那是什么?”

    沈石带着她走向他们骑来的马。

    “不就是一些马吗?”沈月娇不屑道。

    她不懂马。

    这话一出,可把沈石带来的养马部曲气的不轻。这些马可是上等的战马。

    为了养好它们,鸡蛋、肉类,可是没少投入。

    那些投入的蛋与肉,就是他们也看的心疼。绝对是比人吃的都要好。

    也就是今年沈家有了不少进项,否则沈家非完蛋了不可。

    不过事情越难,越有人做成功,下面的人越是骄傲。沈家的部曲也是,为主家骄傲自豪。

    什么?仅仅是马?

    不是看你是主家的小姐,我非抽你信不信?

第122章 、 又见毁三观() 
他们到底没有抽沈月娇,她毕竟是沈家的小姐,而他们只是部曲。

    “马?它们可不是普通的马。它们是真正的战马。”沈石笑着说。

    “这是本家养出的马。不然你以为官家为什么给本家官位。父亲有,我也有。”

    这是沈家可以拿的出的东西。在沈石看来,诗词歌赋只是一时,是看人的东西。而养马,养好战马,却是沈家可以立世之基。

    毕竟养马不挑天赋,只要财力物资供应的上,只要家里不全是二百五,这马就可以一直养下去。甚至哪怕是改朝换代。朝廷可以不要文官,还能不要骑兵不成。

    像是养鸡鸭、养猪,其实都是为战马服务的。

    不氪不强。

    这就是养马的画风。也是沈石从后世带来的科技画风。后世养的赛马花费,那才是吊炸天。

    沈石没养过赛马,但是他却认识一个曾经只是一个马饲料供应商的家伙,名下有种着苜蓿的1000多亩的草场,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自从他接触赛马之后,为了自己喜欢的运动,他不断投入,买马、请骑师、练马、换马,到了今年他名下只有80亩的草场,还有名下的三匹马。但他告诉沈石,进入赛马圈子,他并不后悔。

    养赛马是科技。而科技这种力量体系,天然的就带有各种集中性。

    资源集中。

    人力集中。

    各种集中之后就是开烧,烧资源,烧金钱,烧人力,烧的你心惊胆战压力山大,还要闭眼祈祷,祈祷自家灵光一闪什么的。这种时候就别说什么“失败是成功之母”了,虽然理论上说,失败一次,就排除了一个错误的选项,距离成功又进了一步。但距离成功究竟有多少步这种撞几率的事,真的太考验人的心理素质了。

    大量的资源堆砌和集中,换来的是技术的成才,马匹品质呈爆炸式的攀升。

    那种看着马匹成长、质变,是只有参与其中,才会有的满足感。

    集中性强,爆力强,交流性强,这是科技力量体系的特质。

    比起他来,沈石看的见灵气,相对于科技力量体系纯靠消耗资源的手段,其消耗量是大大削减,唯一消耗的也就是肉蛋罢了。

    而且战马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卖给朝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