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聊斋仙境-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晓了神道之秘,这太湖龙王的做法就更简单不过了。

    人心愿力不是可以平息怨力吗?不受不就行了。破坏了祭台不过是表相。如果人心不为所动,继续虔诚祷告,释出人心愿力。有没有祭台,其实并没有什么分别。

    但是人是脆弱的,是思变的。当龙王施法破坏了这祭台,虔诚者不是没有,但是还剩多少?

    “他竟然不受?”观看这法事的可不仅仅是沈石他们。还有黑山。

第353章 、解决问题() 
“师父?怎么办?”

    龙王的行为引来了汪正雄的担心,也引出了黑山。

    毕竟他们师徒才是真正的凶手。

    本来这祭祀进行,一切顺利的话暴雨就会平息,可是太湖龙王似乎并不想看到这样的情况,毁坏了祭祀,这样一来结果就不一样了。

    太湖龙王这么不依不饶,早晚有一天会查到他们师徒头上。

    “哼!他既然这么想死,就送他去死好了。”黑山是个狠人。小龙都杀了,老的也杀掉,对他并没有什么区别。

    “师父的意思是?”

    “人间确实还有一座斩龙台。他既然这么想上,就让他上好了。”

    “天师这怎么办?”

    事情有了变故,大宋的官员立即看向张天师。

    作为法事的主持,张天师看着天空然后回头道:“太湖龙王怒火不愿意这么轻易的平息,我必须要进宫面圣。”

    张天师没有说怎么办?而是要求见赵祯,因为现在软的是不行了,只能来硬的了。而这需要皇帝批准。

    “硬的。天师可有斩此妖龙之术?”贾昌朝代赵祯问道。

    他这是主动为皇帝背锅了,毕竟斩龙这样的话,皇帝说并不太好。而他说了虽然也不好,但却可以简在帝心。

    张天师可顾不上这里面的弯弯绕,直接说道:“相传在五、六千年前,神州大地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水灾。滔天洪水包围了群山,淹没了平原,大地一片汪洋,人们只好栖身于山洞,或者在树上结巢而居。当时,正处于原始部落联盟时代,部落联盟的首领尧,派鲧去治理这次洪水。鲧治水9年,他采取水来土挡、堵塞水路的办法,结果水愈堵愈高,堤破决口,洪水再次泛滥,鲧的治水以失败告终。尧终舜继,舜又派鲧的儿子禹继承其父亲未竟的事业,继续治理洪水,还派了契(商族的祖先)、后稷(周族的祖先)、皋陶等人去协助他。禹总结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领导人民疏通江河,兴修沟渠,发展农业。禹从江州东下来到了三峡,便开始疏浚三峡的工程。晋郭璞江赋云:“巴东之峡,夏后疏凿淮南子修务说,禹先是决巫山,令江水得东过”即凿开了堵塞江水的巫山,使长江之水能够顺畅东流。然后,他又凿开瞿塘峡“以通江”,开西陵峡内的“断江峡口”(见水经注江水),终于使长江顺利通过三峡,向东流注大海,解除了水患对长江中下游的威胁,而上游的四川盆地终成粮仓,号称“天府之国”。传说,禹在疏浚三峡时,还曾得到神女瑶姬的帮助。人们说,大溪宽谷中的“锁龙柱”和“斩龙台”,即为瑶姬帮助夏禹治水凿峡时锁龙斩蛟的地方”

    “什么,世间真的有斩龙台?”有大人惊了。

    “是的,有。”张天师点头承认。

    能在这儿的大人无不是文人中的精英,所以虽然惊讶,但是龙都出现了,再出现个斩龙台,又有什么不可以的。而且斩龙台本就是他们先提的吧!不过他们已经顾不上质问张天师为什么一开始不说。

    这时候哪个质问,岂不是会惹恼天师。恼了天师,他们又怎么会还有份儿监斩龙王。

    甚至他们都幻想起他们的前辈,魏征。

    “太宗名为下棋,实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借对弈之机挽留魏征,拖延斩杀的时辰,因而君臣厮杀至中盘,太宗已初显败局的端倪。眼前的一切不由得令太宗低头思索起如何拈子落枰,挽回败局来。待太宗考虑周详,意欲落子时,抬眼见对面的魏征竟然精力萧索的对弈也能伏在案头呼呼酣睡。太宗不免微笑着心生感慨:“玄成贤卿真是匡扶社稷之辛劳,创立江山之力倦。”于是太宗退去宫中左右宫人,决定不扰人清梦,唤醒魏征,只要他不出宫,任由他在宫中安然打盹歇息。

    眼见着伏案酣睡案头的魏征,额头汗珠密布,神态焦躁,太宗不忍心腹贤臣因天气炎热睡不安稳,便悄悄走到案前,对着魏征亲摇小扇,徐徐清风扑面而至,魏征额前、鼻头及脸庞的汗水顿时散去,睡得比先前更安详了。

    但这时魏老大人却已斩了龙王。”

    这是什么?这才是大丈夫!这才是文官啊!权势之大,帝王为我扇风,我于闹市斩龙首。

    这样的事只要想一想,便没人愿意错过。这是足以名传青史,一千年,一万年的大事、功德事。

    想到这,所有人看向张天师的眼睛都直了,恨不能让他立即选了自己。就连晏殊也忍不住问道:“这斩龙台可以斩杀妖龙?”

    “是的。舜与禹帝皆杀过。”张天师点头。

    而听张天师这么一说,众人立即转头看向赵祯。“启奏陛下,臣愿做这监斩官,斩杀妖龙。”

    他们太激动了,根本没有注意到其他人也与自己一样。这一跪,呼啦啦跪了一地的上。

    “天师,你看”赵祯也很激动,臣子们愿意效命,皇帝又怎么会不激动。

    然而张天师却摇头道:“诸位大人忠君爱国,是大宋之福,陛下之幸。然则诸位大人却监不得斩龙台。”

    “什么?”所有人都看向他。

    赵祯也问道:“可是这斩龙台开启有什么要求吗?”

    “是的,陛下。斩龙台开启需要大量的龙气。而我大宋,龙气却是不足的。”

    张天师没有隐瞒,直接说了实话。

    他这一说,所有人都尴尬了。大宋只有半壁江山。都不用指出来,自然而然便会想到。

    “那么天师可有什么法子?”赵祯问道。他不想去想大宋龙气不足的问题,太尴尬,这是个没法子聊的话题。

    法子当然有,缺什么补什么,比如把赵祯

    可他能说吗?不能。一旦说了,呵呵,赵祯会不会去开斩龙台,他不知道,但是他自己却有可能小命不保。

    他只是人间的天师,可没有刀枪不入,杀不死的本事。

    那么,怎么办呢?问题总要解决的。他不说点儿什么,这些人是不会答应的。

第354章 、皇子生死()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干将莫邪?”张天师想了一下问道。

    “干将莫邪?干将莫邪为晋君作剑,三年而成,剑有雌雄,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剑献君,留其雄者。谓其妻曰:“吾藏剑在南山之阴,北山之阳,松生石上,剑在其中矣。君若觉,杀我。尔生男以告之。”及至君觉,杀干将”士大夫们还是非常博文强记的,很快便有人想起,并背了出来。

    然而张天师却点了点头说:“干将作剑时,“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选择吉日,开炉锻造,百神临观,然而,烧炼了很久之后,那些采集来的金铁并不能融化,根本就造不成剑。干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的妻子莫邪说:“你会做剑,名气大的惊动君王,现在可好了,你居然做不出来,眼看三个月的工期就要到了,你拿什么交差?”干将说:“唉,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些金铁就是炼不化,唉。”莫邪说:“夫神物之化,须人而成,当年师父也遇到过金铁不能融化的情况,夫妻二人都跳进了冶炉之中,然后才造出了宝剑,难道你忘了吗?”

    于是,莫邪就剪下自己的头发、指甲,扔进火炉里,又叫三百童男童女鼓风装炭,待到炭火最为猛烈之时,莫邪便爬上炉台,“扑”的投身于火炉之中,自焚了。顷刻间,金铁融化了,变成液体的铁水,遂铸成了两把宝剑。先铸成的为阳,取名为“干将”;后铸成的为阴,取名为“莫邪”。干将就将其中的阳剑藏匿了起来,只将阴剑“莫邪”献给了吴王。吴王阖闾得了宝剑,随手试之于石,应手而开,这就是今虎丘“试剑石”也。阖闾大喜,赏了干将一百金为谢。

    那段时间,吴王阖闾迷上了铸造兵器。既得了“莫邪”宝剑,又招募能人来为他铸造金钩,有能造金钩者,重赏。于是乎,吴国一时多有作钩来贡献者。有个铸钩的师傅,一心要造出一对好钩,他在开炉锻造的时候,也遇到了上面的难题,就是他所精心挑选的那些好铁,也炼不化,无法铸造。怎么办呢?他就把他的两个儿子杀了祭炉,投入火海之中,让他儿子的血与金铁融为一体,遂铸成了一对绝世金钩,献给了吴王。过了几天,那个钩师来到了吴王宫,向吴王阖闾索要赏钱。要多少呢?吴国的最高价,和干将一样的价:一百金。吴王阖闾问:“做钩的人这么多,偏偏你要求赏,那你做的钩与其他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钩师说:“臣杀二子以成钩,岂他人可比哉?”吴王阖闾不信,命左右之人,把他做的钩拿过来看。左右之人去了,空着两个手来回报说:“他做的钩已经混入在了众钩之中,因为形状都差不多,不能辨识哪把是他的。”阖闾就叫把所有的钩都抬过来,亲自看了,的确都大同小异的,没啥区别,不好找。就说,是你做的,你自己找吧。那个钩师就走上前去,左看右看,都是一个样子的,他也辨不出究竟哪把是他做的了,急的直跺脚,便对着众钩大声喊着他两个儿子的名字:“吴鸿,扈稽!你老爸在此,何不显灵于王前也?”叫声未绝,两把金钩忽的飞出,贴在了钩师的胸前!”

    这两个故事,张天师一点儿也不想说,毕竟都是大不敬。在古代可是有以发代首之说。

    张天师担心他只说第一个,万一赵祯也剪头发指甲,怎么办?

    所以他才说了两个。说完之后,便重重的拜了下去。

    “天师这是什么意思?莫不是”赵祯听了,当场面色大变。

    做钩者杀了自己的两个儿子,自己也有一个儿子。

    其他文臣看了眼张天师,一句喝责也没有,反而齐齐下拜道:“陛下圣明。”

    有那知道老赵家争斗的臣子,心中更是在想:想不到天师也是他们的人。

    这一下就更没人反对了。

    “你你们”

    赵祯面色惨白,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爱卿在逼自己。

    “晏师父!”赵祯没有称丞相,而是叫师父,因为这是他们求救。

    “陛下是大宋的陛下。”晏殊却仿佛没有接到赵祯的求救,而是非常严肃道。

    “贾爱卿”赵祯又向其他人求救。

    然而

    赵祯绝望了。抬起头,满脸泪水和鼻涕的他自亲政以来就没有如此狼狈过,此时此刻,赵祯的愤怒超乎了他自己的想象,超乎了过去的总和,对上太后,对上西夏、契丹人的入侵,对上没了兵权,他从来没有感觉到如此的愤怒和伤感,以往的愤怒,他会想要大吼,想要摔东西,想要杀人,而这一次,他不想这样做,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般冷静过。

    “大伴,宣皇后前来。”

    他平静的下令,陈琳想说什么,他又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只能应是。

    很快,曹皇后进了来,赵祯命自己的臣工把事情告诉曹皇后。曹皇后听了,很平静,她看了一下下面的臣工,看到谁,那人便立即转过头去,不敢与曹皇后对峙。

    他们都想要人儿子的命了,又有谁愿意在这时候承担激怒失去幼兽,母兽的愤怒?

    见他们都不敢与自己对视。曹皇后转回头,看着自己的丈夫,见其痛哭流涕后的样子。她知道丈夫估计是阻止不了的。

    但是曹皇后却没有生气,至少没有表现出来。她只是平静的说:“陛下,神道之事,你我不知,但是臣工之中,也是有人知道的。陛下何不请包大人与沈大人二位大人?”

    “啊!皇后说的是。速速去请!”

    在曹皇后的提醒下,赵祯这才想到自己这边也是有专家的。

    沈石就在城中,所以来的快一点儿。包拯在城外防疫、防洪,来的慢一些。

    先到的沈石在路上,陈琳便告诉他发生了什么。

    “陛下,皇后娘娘。”进了宫,沈石先为这一皇一后施礼。

    愿意舍亲儿救苍生的可不多。虽然他们是皇上与皇后,名义上是这国家的所有人,然而实际上呵呵。

    “沈大人不要有负担。如果只能如此,本宫也不是不识大体之人。”曹皇后在沈石开口前,先是说道。

    很明显,她是不想给沈石负担。

第355章 、商量一下() 
真是一个伟大的女人。虽然她被一些人忽悠了,但是这不妨碍她的伟大。

    再会忽悠的人也改变不了一个人的本性。

    她这么的识大体,反而让沈石愿意帮她。并且沈石也帮的上忙,如果说这大宋上下人人都知道赵祯是天子,是龙气最旺之人的话,那么下一个最旺的人,也就是下一任的大宋天子,就没人比沈石更清楚的了。

    沈石向张天师问道:“天师大人,只有龙气旺盛的人才可以补龙气吗?”

    张天师看了沈石一眼,心中闪过莫名,却还是点头应是。

    这事,他不想做,但他必须说。

    “这斩龙台所在,贫道也不是一开始便知道,是上天告知的贫道。”张天师说。

    上天?

    沈石皱了下眉,没有去追究上天的真假,也没办法追究。他想了一下问道:“上天说没说必须是皇帝的子嗣?”

    张天师回忆了一下,摇了摇头道:“这却是没有。”

    “这就好办了。”沈石回头对赵祯与曹皇后说,“陛下,皇后娘娘。陛下有这么多的叔伯子侄,想必是有不忍心让一婴儿代国受过。挺身而出,未必没有。”

    “对,对对对!”赵祯大喜,立即派人去请大宋宗事。

    “陛下,臣妾告退。”曹皇后表情舒缓的告退。她甚至对沈石点了点头。

    看的一应大臣是羡慕嫉妒恨。恨不能取而代之。

    作为华夏的臣子,有人不懂枕边风的威力吗?

    可惜他们没有一个想到其他王子的主意,所以站在皇帝一家身边的不是他们,而是沈石。

    最近大宋不太安稳,自打西夏人来,大宋的倒霉事便一件接着一件的来。而大宋的宗正府也一直在忙。比如这水陆法事,便需要他们参与。宗寺祭礼,也少不了他们。不要说他们就是皇后的娘家人,曹国舅他们也在进行着祭祀。

    所以,汝南郡王赵允让,华原君王赵允良,北海郡王赵允弼,还有其他几位宗室君王,包括太祖一系的南康君王赵惟能,一旨令下,全数到齐。

    赵祯把情况简单说了一下,“大家商议一下,谁愿意监斩龙台,替朝廷分忧解难?”

    赵祯故意没提其中的风险。还想着说完之后,会踊跃响应呢!到时候再说出这事的危难。他也只能是骑虎难下,应了这差事。可谁知赵祯都没说出真正的恐怖,他们这几位王爷便一个比一个为难。

    开什么玩笑,去监斩龙王?

    那可是龙王。看看外面的风刮的。就自家的孩子,细皮嫩肉,小胳膊小腿,半路上还不被生气的龙王给生吃了?

    不去,绝对不去,给多大的好处都不去!

    首先是赵惟能干脆低着头不说话,反正他是太祖一系的,你们都是太宗一系的,既然能抢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