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战士到将军-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靖北,老百姓的收入不多,但很是和谐。早上起床,郭开山总会到师医院门前的小吃摊,吃上两根果子,一碗豆腐脑。在这里聊天的人很多,不忙的人也很多,每天周日,好多不上班的人,都会在这里“侃大山”,对社会形式不了解的郭开山,虽然也能从电视中了解时代的变化,但从大家的谈论声中,他更能学到不少的知识,久而久之,他成了小吃摊的常客,就算不吃油条,郭开山也会要上一碗豆腐脑,和大家聊一会,等到上班时间快到了,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小吃摊。

    小吃摊的客人当中,大多是以男性为主。他们在语言上从不“让份”,好多没有理的东西,经过他们口中一过,也就变成了“顺理成章”了,郭开山一开始是个“听说者”,后来也成为了“演说家”,时间长了,他从开始的满脸通红,锻炼成了“不拿稿,也能讲上三天的功夫”。当每到“政治学习”时间,红军师医院的人员,都会看到郭开山“侃侃而谈,从来没有稿件”,这就是郭开山后来在中外军事演讲会上的底子,多年之后,当郭开山作为“军事专家”活跃在世界各国的军事讲堂的时候,都会有外国人问他,“郭将军,您的头脑就象个图书馆,从您的口中,我从来没有听过一句重复的话语,请问您是怎么做到的呢?”

    郭开山微微一笑说道,“您不了解我年轻时的中国社会,我从和群众交流当中,学会了演讲,他们就是我无师自通的好老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九十一回驴一样的战前准备(十六)几度夕阳红(下)() 
郭开山当红军师医院政治协理员的时光,也许是当兵时最美好的一段时间。在这里不仅可以让他找到自已的位置,还能和刘雪华这样的亲密战友在一起工作。

    随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军队“第三产业”的逐步放开,红军师医院也迎来了它的春天,它可以接待更多的地方上的病人了。它对内的名称仍为“红军师医院”,对外则叫成了“前进医院”。当四个大字高高的竖立在医院门诊楼的楼顶上时,郭开山和众军医们也感到了格外的舒畅,他们可以真正的“为人民服务”了。

    靖北这座北方小城,也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扩大了近一倍。人口从起初的几十万人,如今也步入了百万人的行列。大大小小的工厂带来的是,大批的农民进城打工,五光时色的娱乐场所,也犹如雨后春笋一样,天天增多。

    培养一个“个体户”,也许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了,一个民营企业家,也不过个把年的光景,可是培养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那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和金钱。红军师医院的军医们,绝大多数是军区“卫校”毕业,到达一定的工作年限后,他们就会去军医大学进行长达二年以上的“深造”,待他们学成归来后,就会重新回到这所医院,刘雪华副院长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个。

    当郭开山守在手术室门口,等待刘雪华出来的时候,他的手心里始终是热汗不断。她太累了,她真的太累了,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女人,现在成为了“做手术的机器”,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这让郭开山的内心当中,难免引发出了一阵“怜香惜玉”的酸水出来。

    在卫校学习时,他们都是报有梦想的年青人。为了专业奋力学习着。本来郭开山也有当医生的机会,可是他选择了当一名“药剂师”,为的就是能够早日离开学校,做一名有家有业的男人。如今他什么都有了,老婆,儿子,职位。可是当他见到疲惫不堪的刘雪华走出手术室时,他的心总是酸酸的,眼前的这个女人,一直是他的“梦”。当初对妻子的一个承诺,让他放弃了这个漂亮的女人。他不敢去追求她。他的内心之中也知道刘雪华仍然爱着他,可是他只能以细小的关心,不过格的关心着他的“梦”。

    手术室的大门,首先推出来的是一个没过麻药期的病人,等了好久,刘雪华满头大汗的走了出来,从她的手术服上可以看出。她的“后心”全让汗水给打透了。

    郭开山赶忙上前递过了一条干净的毛巾,“累了吧,擦擦脸。”

    刘雪华本来痛苦的神情,一见到郭开山,眼神突然间变得矍铄起来,她把手套脱下来递给了护士,接过了郭开山的毛巾。

    “有事吗,你等多久了?”

    “是有点事,找你研究一下。没等多久。”

    从大楼里出来,两人走到了刘雪华的宿舍,刘雪华一边洗着脸,一边说道,“有什么事就说嘛,咋的了?”

    “你从军医大学回来,我们一直没有时间去看电影,怎么样,晚上有时间吗?师俱乐部里放《八百罗汉》,听说可好看了,可打了。”

    “我有点累了,想休息一下,我就不去了。”

    郭开山头一回遭到刘雪华的拒绝,他的脸红得像个苹果,本来坐在靠背的木椅上,他还想继续介绍一下那个《八百罗汉》,现在已没有了兴致,只好起身告辞。

    “怎么了?不高兴了?去,能不去吗,我就是试试你,你还是那死相,不过去之前,我要去趟我姨家,我的肚子还咕咕叫呢。”

    郭开山又一次来了兴致,“我去开车,你等我啊。”

    “不用了,又不远,我们还是走着去吧,你回去换套地方装。”刘雪华认为军装实在太显眼,下了班后,她就不想再穿它了。

    红军师医院到师部的距离不是很远,但也不是很近,穿着地方装的郭开山和刘雪华,走路的距离相差很远,郭开山一边走着,一边说着《八百罗汉》宣传海报的事,劳累了一天的刘雪华,今天做了三台大手术,她也只有下班的时候,能够休息一会,她一面聆听着郭开山的“讲演”,一边咯咯的笑着,这笑声传得很远,在靖北的大街上,没有人会注意他们,他们就象是一对小情侣,幸福的压着“马路”。

    姨家的吃食还是那样的讲究,刘雪华和郭开山吃了一碗馄饨就匆忙的走了。

    电影开演之后,他们才进去找了个偏远的座位上,观看电影起来。原因很简单,刘雪华是红军师的“女神”,要是亮灯之前先行进去,事毕会让人指指点点,况且郭开山还是个“有妇之夫”,他们的交往,本来就不是让别人所认可的。

    政治协理员的工作,郭开山干得是得心应手,他饶有兴致的看着电影,还时不时地对电影加以点评。最开始刘雪华还有着回应,到后来不管郭开山怎么说,都没有了动静,原来她已经睡去了。

    《八百罗汉》一共在师俱乐部放映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为了能让刘雪华看到,郭开山陪她看了三回,可是每回的结果都是郭开山在回去的路上,给她讲述着最后的剧情。

    红军师医院的对外,很快有了大笔的效益,刨除给上级的“供”不说,医院里光净利就达到了上百万元。这些都是医院工作人员上上下下,努力的成果。医院也学着地方上工厂的样子,按劳分配的给各人发了相应的“奖金”。第一名当属刘雪华,她的工资加奖金,足足比郭开山的高上三倍还要多,原因很简单,谁让她是靖北最好的“外科”“神经外科”“脑科”最好的医生了。

    郭开山的工资在医院里属于中等水平,他的岗位津贴,军龄钱不算低,但他的奖金,和大学刚毕业的坐诊医生差不多,连烧锅炉的志愿兵都不如。这个奖金制度是院长,刘雪华和郭开山共同制定的。前面两人认为这对郭开山有点不公平。必竟他是院里的领导,党委书记,可是郭开山倒不以为然的说道,“这都挺好了,以前医院不对外时,我还算个人物,现在赚钱都指望你们呢,当然你们要多拿一些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比起基层部队来说,我比他们团长开的还多呢。”

    确实如此。基层的部队一直很苦,就拿b团来说,吃的是最低的“灶”标准,拿的是死工资,训练起来又是最累的,现在中y开战,随时还有上前线的风险。他们才是最苦之人。

    有了钱,当然就要进行消费,日国的高科技产品,是当时的主流,尽管郭开山恨小鬼子,但是不买日货又不行,商场上最贵,最畅销的还是日货。郭开山和刘雪华买来了一台“索尼牌”的录像机,足足花了五千多大洋。一盘空白的录像带就是八十块钱,有点节目的就要上百,这让两人的拳头都捏满了汗。

    红军师医院的下班生活,“老犊子”们都有家室,他们老婆孩子热炕头去了。全院百分之八十的医护人员,还都是没到“线”的年轻人,现在录像机有了,当然最热衷的就是看“录像”了。

    开始的时候,录像带全是买的全新的,这实在令老院长难以接受,每当司务长拿着发票来找他签字时,老人家的牙根都疼得要死,就象这钱是他个人的,花掉的每一百块钱,都是他的血汗钱。

    “这咋这么贵呀,能不能少看两盘,这一盘就是一百多块呀?”

    “这算便宜的了,老院长,这一盘带子我们放一个月,你知下面怎么说我吗?”

    “怎么说?”

    “循环录像厅,每次来到放映厅里都是这几部,人家早就有意见了,有的人还讲说,让全院齐钱,每人一年交一百块,那样就不花院里的钱了。”

    “那挺好啊,谁看谁交钱呗。”

    这时郭开山走了进来,司务长一见马上说,“院长说齐钱可以,您看呢?”

    “我看不好,院里又不是没钱,这点福利还是院里出吧。”郭开山的话说的很是肯定,老院长听后,也只好在发票上签了字,由司务长下了“账”。

    见司务长走远了,老院长关上了房门,冲着郭开山就不打一处来,“我说吧,不让你们买,不让你们买,这下好了,这就是个活期取款,一盘带子就要上百块,金山银山,早晚让你们给败了。”

    郭开山没有生气,他拿着暖壶给老院长的茶杯里续了续水,之后坐在沙发上道,“你不了解情况,我们不白买,现在兄弟部队都已经有了录像机了,我让放映兵时常打电话和他们沟通,大家都不买重的,相互串着看就是了,你没注意吗,我们就是刚买录像机的那个月花的钱多,现在逐渐减少了,听说就连师副食基地和靶场都有了录像机了,这是大势所趋的事。”

    “是真的呀,那晚上我叫老伴也来看看,是不是像你们说的真的那样好看。”

    院长和院长夫人,还是头一回来到放映室,为了表示对老人的尊重,特地放了部国产的影片《噍这一家子》,院长的老伴边看边笑,完全就象个“老小孩儿”,院长也放下了平日的严肃,变得和蔼起来,这时郭开山转头冲着老院长言道,“老前辈,这录像好看不?”

    “好看,这电影我看过,这录像比电影清楚多了。”

    “哎,可惜呀。”郭开山装作叹气的样子。

    “可惜什么?”

    “可惜就是电视小了点,后面的人都看不见啊。”

    老院长这才意识到,也就是前几排的椅子上还坐了些人,大多是院里的军医,好多护士和战士,都站在后面看。

    “你们咋不坐呢?”

    “电视这么小,听个新闻联播还可以,要是都坐下了,最后排的哪能看得着啊。”

    “是小了点,老头子,你们医院现在有钱了,就换台呗。”老伴也插了话。

    “我知道了,原来又掉进了郭开山的圈套里了,这小子说换电视,和我说了好几回了,我一直不同意,原来在这里等着我呢,大伙说换是不换呢?”

    听到院长这话,一旁的张护士长马上就站了起来,她挥舞着双手,好象在指挥着什么。

    “换,换,早该换了。”

    “对,早该换了。”

    你一句,我一句的,放映室里吵作了一团。

    “老院长,民意呀,你说呢?”郭开山宛如一个小孩子冲着老院长微笑着说。

    “换,换就换个最大的,院里出钱。”老院长仿佛也变得大方了起来。

    新的电视还是“日货”,本来郭开山想买台“飞利浦”的,但由于屏幕小了些,刘雪华劝他还是买台“索尼”的,没办法,谁知道呢,为啥大电视全是日国的,尽管郭开山不喜欢“日货”,可是还是买了一台“37寸”的大电视,足足花了一万五千元。这在当时,一个连长的工资也只有两百块,这也就是师医院能拿得出来,就连师部也没有这笔“经费”。

    正如郭开山所说的,师医院的录像带投资不白投,没过几个月,就用以带换带的方式,白看了好几个月的带子,那个年轻的放映员,也让医院给转成了志愿兵,因为他是最熟悉录像机和电视的,为了能让他更多的掌握相关知识,还把他送到地方上的学校进行了学习。

    《几度夕阳红》电视剧的录像带,先于在内地电视台的放映,来到了师医院。平时很少看录像的刘雪华,足足看了几宿,她给自已放了几天假,无人敢过问,必竟她是为医院付出最多的人。

    郭开山则在一旁陪看,当刘雪华的眼泪流下来时,他会第一时间拿出手绢递给她,他一天要准备洗好的手绢近十条。

    诱惑什么时候都有,就在《几度夕阳红》放映完的一个多月,郭开山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在每天放映完录像时,那台名贵的录像机就会失踪一个多小时,起初郭开山并不在意,他认为是放映员在清洗机器,进行保养,到后来他在闲言闲语之中,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某些人在看“毛片”。

    当一小群人,正在锅炉房看得正酣时,郭开山和刘雪华,带着警卫班的人闯了进去,在场的所有人都低下了头。

    为了不把事情扩大,师医院党委决定,安排相关看片的几个年轻军医转业,理由是“个人原因”,锅炉房的战士和放映员当年就复员了,录像机让郭开山锁进了保险柜,只有在周六下午的休息时间,他才会拿出来进行放映,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一直到周日的下午五点钟。

    ps:谢谢书友一一衣锦裘衣一一为本书投下本月第一张月票,有了您的一直帮助,《从战士到将军》将会走得更远。lwxs520 ……》

第九十二回驴一样的战前准备(十七)爱的奉献(上)() 
刘雪华分房了,一直没有成家的她,下班都是在单身宿舍度过的。她已早到了该分房的级别,可是她总是把机会让给了别人。现在红军师医院够了条件的人该有的也有了,轮也轮到她了。

    这是一间30平米的单间楼房,它离师部很近,属于师里新盖的一批专归副团职的住房。刘雪华爱好清静,也不爱和别人去争,她要的是七楼。按照规定,只有一家三口人,才能够“小套”的标准,一家祖孙三代,才能分得上“中套”,那个“大套”当然要给住房条件相当紧张的人留着了。

    起初分给刘雪华的是一个“中套”,让她婉言谢绝了,后来又换成了“小套”,又让刘雪华一口否了,她不想搞特殊,她这个自然条件,当然就是“单间”了。

    搬家的那天,郭开山去军里参加卫生处的会议,他没有去。打那之后,刘雪华邀请他好多回,他还没有去,就连院长的秘书都替刘雪华鸣不平,在老院长面前一个劲的反映情况。

    “老院长,你说说郭协理员,人家刘副院长搬家“燎锅底”,他忙就算了,就连礼物也不送上一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