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门淑媛 1-246-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日晚上,兰芮被老太太留在劲松居,第二天一早,秦妈妈送她去三山庵。
三山庵原来的庵主云游未归,而兰英莲又还俗上了战场,庵堂中没有别的姑子在。
秦妈妈留下服侍她。
兰芮笑笑,没阻止。可以服侍她的人很多,玉桂霜降绿枝……哪一个都可以,再不济,还有那么多做粗活的婆子,根本轮不着秦妈妈亲力亲为。秦妈妈这是要看着她呢。
兰芮走后,老太太下令闭门谢客,除了采买上的少数几人,任何人都不能出门。
永宁宫中,贤妃斜倚在贵妃榻上,虽已经是三月,她身上还裹着厚厚的裘皮被子。
贵妃榻旁立着的木姑姑,端着药碗,轻声劝她喝药。
贤妃望着帐顶,只是不理。
“不喝药,病如何能好?”洪亮的声音从寝殿门口传来。
贤妃和木姑姑同时抬头,贤妃木然的挣扎着起身,两侧的小宫女忙上前搀扶。
而木姑姑则掩饰不住眼里的惊喜。自吴王的信从西南送回,贤妃娘娘就病倒了,要是从前,皇上肯定是下朝之后就会过来探病,可这一次,皇上整整二十日没有踏足永宁宫。
几人一同拜下。
景阳帝缓步走近,低头看着贤妃,许久,才道:“都起来吧。”
贤妃起身时,身体晃了两下,一双手稳稳的将她扶住,“将药碗给朕。”
木姑姑赶紧将药碗递上,然后摆摆手,和寝殿中的一众宫女蹑手蹑脚的退到门外。
“喝了吧。”景阳帝将药碗递给贤妃,“朕记得小时候不想吃药时,你就会说,良药苦口,只有吃了药病才会好。”
小时候……他还记得小时候的事情……
贤妃接过药,颦着眉头一饮而尽。
景阳帝在贵妃榻上坐下,拍拍身旁的锦褥:“过来坐。”
贤妃站着未动:“臣妾病着,怕将病气传给皇上。”
景阳帝看着她:“上次你也见过兰家的那位三小姐,你觉的她怎么样?”
贤妃惊讶的抬头:“皇上的意思是……”
景阳帝说:“朕想成全善思。”
贤妃迅速将景阳帝的话在脑中过了下。
皇上说的是“成全”……
她慌忙跪下:“皇上明鉴,一切都是巧合,善思绝没有存任何非分之想。”
“朕还没有老迈昏庸,知道如何分辨是非要不是想看看他们的丑态,朕也不至于等到现在才着手处理这事。”景阳帝双目喷火,隔了许久,他又才说,“兰家将三小姐送去了三山庵,而兰将军将那把玉剑送回来了。”
贤妃从小就在景阳帝身边,她知道景阳帝口中的玉剑指的是什么。先帝驾崩,太后扶着毫无根基的景阳帝上位,那时候朝中纷争不断,北疆鞑子趁机扰边。景阳帝御驾亲征,才到大同就被鞑子围困,是兰英莲救了御驾,那柄寸长的玉剑就是那时赏给兰英莲的。
贤妃明白,此时兰英莲将玉剑呈给皇上,是想让皇上给兰家一个恩典。
景阳帝又说:“兰将军说想将兰三小姐过继到自己名下,也就是过继到鲁家。”
这些贤妃早已从吴王送回的信中得知。
兰三小姐变成鲁大小姐,不足以安皇上的心,却能表明态度——兰家不会插手储位纷争,也是这样,皇上才会同意这门亲事。
贤妃迟疑着开口:“当初太后替卫王殿下求娶兰三小姐,皇上曾说兰三小姐顽劣,不适合做王妃……此时若是为兰三小姐指婚,只怕会让人诟病……”
景阳帝冷冷一笑:“朕只是被逼无奈才应允的,他们敢说什么”顿了顿,放缓语气,“你好好养病,不要胡思乱想,朕心里有数。”说罢大步出门。
贤妃曲身行礼,等脚步声完全消失,她重新躺回贵妃榻上,细细思考着。
以皇上的睿智,他不可能看不透,兰家的那些赫赫战功,有一半是兰英莲挣回来的,即便兰三小姐变成鲁大小姐,她背后的兰英莲同样不容忽视……
可皇上却同意了。
看似无奈,其实是圣意如此。
如此看来,皇上心中是赞成善思与兰家联姻的。
要不是这样,任何人做任何事,皇上也不会为之所动的。
卫王便是例子。
三山庵清雅幽静,若是短住,兰芮倒是觉的很不错,若是一辈子住在这里……还是有些孤寂。
她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她要做出清修的样子给别人看,肯定不能带太多的人在身边,所以偌大的三山庵除了她,便只有秦妈妈。
秦妈妈虽说是下人,可几十年没有摸过锅碗瓢盆,头一顿饭花了一个时辰只做了两盘黑漆漆辨不清形状的菜。兰芮尝了口,没忍住,当着秦妈**面吐了出来。
又咸又苦。
秦妈妈讪讪的笑着:“奴婢这就去重新做。”
兰芮拦住她,自己去庵堂后面的小厨房做了两碗素面端出来。
秦妈妈从未见她下过厨,尝了口,惊讶的嘴都合不上,“奴婢从没见三小姐下厨……”
兰芮笑着说:“在忠州学的。”
接下来几日,都是兰芮下厨做饭。
秦有福每日要来见一次秦妈妈,就在三山庵的路口,一是送米粮和蔬菜,二是传话于秦妈妈。
这日秦妈妈见过丈夫回到庵中,激动的拉着兰芮:“三小姐,皇上给您和吴王殿下赐婚了”
兰芮晃了晃神,心说,没想到自己的运气还不坏,不用伴着青灯过一辈子。
旋即又苦笑,吴王府未必就比三山庵的日子好过……
不过,有姑姑在,不怕的。
正文 第133章 定局
踏进东角门,兰芮立刻就感觉家中气氛不一样。人人面带喜色,这喜色之下,又有着不解或者羡慕,等马车走过,他们便凑在一起窃窃私语。秦妈妈听不见,可兰芮听得清清楚楚。
“哎,前几天我还担心,三小姐这辈子只怕是毁了……。哪知道皇上竟然给三小姐赐婚……”
“我说你是糊涂了,咱们是什么人家……兰家的脸面皇上还是要顾全的……”
“总之一句话,三小姐是个有福的。”
兰芮嘴角翘了翘。
有福?见仁见智吧。
马车在前院的大厅前停下,据秦有福说,前来宣旨的公公在那里等着她,等她回去才宣旨。
兰芮不禁疑惑,难道赐婚的圣旨非得等她回去才能宣?
下了马车,她听见前厅内笑语连连。
秦有福进去禀报,然后锦橙出来请她进去。
她吸了一口气,随锦橙往前厅走,步步如同踩在刀尖上,她明白,从一刻起,她的命运就永远与吴王绑在一起了,分不开,扯不断。
走进前厅,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她的身上,灼热的让她心神恍惚。
没等她看清厅内的情形,老太太已经唤她过去给前来宣旨的严公公行礼。
她依言走上前。
然后摆香案,宣旨。
兰芮跟着老太太,老太太跪下她便跪下,老太太谢恩她便谢恩,老太太起身她便起身……就像一个扯线木偶,而这根线,还是无形的。
在忠州时,她明明答应了姑姑,心里也做好了嫁给吴王的准备,但此时听见那细细的声音,她心里还是莫名的悲凉和无奈。
自从她重生以来,很多事,看似是她努力就改变了,比如在众人心中的位置,比如毁掉与卫王的亲事……可这时想来,其实她什么都没有改变,她不能选择在哪里活着,不能选择怎么活着,不能选择独身还是成亲生子,更不能选择跟谁成亲生子……
她能做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自己过的快乐些舒服些。
“咱家恭喜三小姐。”严公公笑眯眯的看着兰芮,言语很客气。
随着他的话,所有人又看向兰芮。
也都瞧见了兰芮茫然的神情和微红的眼眶。
老太太微微颦眉,然后宠溺般的笑起来,对着严公公说:“这孩子,大喜的日子流什么眼泪……公公不知道,前几日她吃不下睡不着的,今日肯定是喜极而泣。”
老太太这样一说,所有人都觉的肯定是这么回事。声名已毁的女子,峰回路转,一跃成为皇子正妃,谁能不喜?
严公公笑道:“鲁小姐快别伤心,皇上已经查明事情真相,现在大家都知道您是替平叛大军送粮草才去的军中,是胆识谋略都不输于丈夫的女中豪杰……那些个叛军头目,被吴王殿下和英莲将军打的毫无反击之力,竟然心存歹念,往鲁小姐身上泼脏水,好离间两位主帅,趁机得以喘息……可惜,他们那些个腌臜的心思,被皇上识破……”
兰芮惊愕的看向严公公。
原来那些流言,是被景阳帝用这样的说辞掩盖过去了……
她成了英雄,兰家的声誉犹在,皇上英明,皇子之间从未有过罅隙,更没有互相暗算诋毁……
一个谎言,将所有的事情都掩盖过去了。
这个谎言,骗得了天下普通百姓,却骗不了朝堂上下的权贵功勋,不过,既然皇上都这样说了,只怕权贵功勋们不信也得哄自己相信。
严公公笑眯眯的看着兰芮,目光诚挚,仿佛他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真的。
兰芮定了定心神,她想起了严公公所宣的圣旨,圣旨里好像说的是“鲁氏长女名芮”,还有,严公公唤她“鲁小姐”……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还没理出头绪,那边老太太已经请严公公和两个小内侍去吃茶。
严公公连连摆手:“谢兰老夫人,咱家出来时辰不短,还要回宫去跟圣上复命,改日再来叨扰。”
老太太没强留,跟兰千骑使了个眼色,兰千骑往严公公手中塞了东西,然后送出门去。
赵夫人和吴夫人等纷纷上前跟兰芮道贺。
兰芮心思不在此,只看向老太太,“祖母,孙女怎么成了鲁氏长女……”
屋里所有人都有此疑惑,只是没机会问罢了,此时兰芮一说,他们都住了口,静静等着老太太回答。
其余人不明内情老太太清楚,可她没想到兰芮竟也不知道,微微愣了下,摆手示意众人回厅中落座。
众人依次落座,静待上首的老太太开口。
老太太只默默的吃茶,一直等到兰千骑回转,她才悠悠将茶盅放回高几上,略清了清嗓子:“英莲虽成亲,可她和鲁姑老爷毕竟上了年纪,又常年行军打仗,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族长体恤他们,所以提议将三丫头过继到他二人名下……”
兰芮恍然大悟,她曾百思不得其解,姑姑为何会突然与鲁先生成亲……现在一切明了,姑姑将她那次说的话记在了心中,一直都在为过继她做准备……
不对,过继这事提的太巧了些,正好赶上赐婚这个当口提出来,肯定另有原因,至于什么原因,又肯定与她和吴王的亲事脱不了关系。
而其余众人神色各异。
老太太继续说着:“这事早在他二人成亲之初就提了出来,只是他们一直在西南,祭祖上鲁家族谱等事宜一直拖着未办,恰好这次皇上赐婚,礼部的人前来比对三丫头的生辰八字,我便将这事禀了上去。”
赵夫人等老太太说完,笑道:“大伯父真是糊涂,英莲姑奶奶担心膝下空虚,理当过继一子养老送终,可大伯祖父怎么提议过继三丫头?三丫头是女儿,终究要嫁出去,到时英莲姑奶奶和鲁姑老爷需人端茶递水,岂不是还要禀明吴王殿下,放她时常回娘家?”
赵夫人以玩笑的语气说出这番话,可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这并非玩笑话,谁家过继子嗣不是为传宗接代?偏兰英莲过继了兰芮。这般行为,很让人费解。
兰芮却知道为缘由:姑姑不过想将亲生女儿用合情合理的方法养到自己身边而已。
老太太早料到旁人对这事会有此疑问,因而她早已备好说辞:“族长自不会行如此糊涂之事,只因英莲喜爱三丫头,觉的三丫头行事很对她的脾性,这才点名要过继三丫头。而我们这样的人家,端茶递水自有下人去做,过继孩子不过是告慰心里的空虚罢了。再说,英莲新婚,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末一句话的意思,是告诉众人,兰英莲还有可能生子,没理由让过继来的孩子占去嫡长子的位置。
这番话合情合理,赵夫人以己度人,认为老太太最后一句话才是真正原因,便了然一笑,完完全全的信服了老太太的话。至于文夫人吴夫人等几位,他们都知兰英莲行事异于常人,不敢以自己的心思去猜测兰英莲的动机,倒也有七八分相信。
见自己的话成功的解了一众人心里疑惑,老太太端起茶盅浅酌,而她的目光一直没离开过兰芮的脸。
从进门起,这张脸上神情变换数次,初进门时沮丧,听闻过继一事时惊诧,此时淡漠,唯独没有皇上赐婚时应有的喜悦。
兰英莲从西南送回的信中,详细描述了兰芮撞见吴王泅水的情形,她一直认为兰芮机警聪慧,所以心底总有一两分不信兰芮会跳入别人设好的圈套中,除非是她自愿跳入——翩翩少年近在眼前,兰芮春心萌动在所难免,何况这翩翩少年身份尊贵性情温和。
直到今日从兰芮脸上看不出丝毫喜悦,她才完全相信。
心思转过,再看兰芮,目光温和:“祭祖入族谱须得等英莲和鲁姑老爷回来后才好张罗,但皇上今日的圣旨已将你过继一事点明,不出半日,京城有头脸的人家都会知晓,你明日就搬入皇上赐予你姑姑的宅子吧。从今往后,你再不是兰家的三小姐,而是鲁家大小姐。”
“是。”兰芮起身,缓步走到老太太跟前,伏地跪拜。
再起身,她看见老太太眼眶发红。
她想,老太太对她,还是有不舍吧。
老太太说:“今日人齐,你就此与他们别过吧。”
兰芮默默的走到文夫人跟前拜别,她没去想从前的种种,因为她知道,从今往后文夫人便不再是能左右她命运的人,以前的那些,她不想也罢。
文夫人抽出锦帕擦拭眼角:“以后好好的侍奉英莲姑奶奶……别忘了你我十五年的母女情分就是。”
兰芮又依次与二房三房的人拜别。
一时间,厅中愁云惨雾,抽泣声此起彼伏。
兰芮突然觉的这就像一出戏,厅中每个人都是演员。
“回老太太,大少爷回来了。”秦有福洪亮的声音从厅外传来。
抽泣声戛然而止,所有人同时看向厅外。
一个身着月白长袍的挺拔身影矗立厅门外,威武冷肃,赫然一个铮铮铁汉,离京时他身上那如春风般的和煦荡然无存。
正文 第134章 打!
从北疆来信的日子算,兰渊早该在三月初十左右到家,可兰家众人左等右等,始终不见他回来。老太太担心北疆战事有变,耽误成亲的正日子,又去了一封信催促。
兰渊其实三日前就到了京城,只是心里过不去那个坎,想担起嫡长子的责任,听老太太的话娶妻生子,又放不下自从懂事就埋在心里的那个梦想……回京城后,他反而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意思,不想去面对,所以不想回家,只悄悄召见庆和,让他留意家中的事情。
皇上下旨赐婚,得了消息的庆和立刻去给他报信,几乎和去接兰芮的秦有福同时出门。
他对兰芮和吴王的事情一无所知。街上传的沸沸扬扬时,他闭门不出,因而无从得知;老太太送去北疆的信一个字没露;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