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朝原来是这样-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大胜,加重了李元昊与大宋的谈判筹码。在辽军溃败后的第二个月,宋夏达成和议,这个和议有点好玩。首先,西夏向大宋称臣,但是注意哦,大宋每年要交给西夏13万匹绢、5万两银以及2万斤茶,说得好听点,是朝廷赐给的赏金,说得难听点,就是被西夏勒索。这些还不是全部,在乾元节(皇帝生日)、元旦等重要节日,西夏前来祝贺还可以得到2。2万两银、2万匹绢及1万斤茶。大国被小国勒索,这当然不是光彩的事,付出这么多,换得西夏的“臣服”,保住帝国的面子,这也是宋仁宗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
第23章 庆历新政:夭折的改革()
宋夏战争,把宋朝的各种弊政全都暴『露』出来了。
此时距大宋开国已经过去了八十年,当初那种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已经『荡』然无存了。这也是中国封建王朝难以克服的一个问题,每个王朝的前几个皇帝都是比较有作为的,之后就一路向下,一代不如一代,偶尔可能冒出一两个中兴之君,但也不能改变这种每况愈下的趋势。为什么呢?其一,开国君主多是马上得天下,那种在『乱』世中培养出来的能力是后世君主所缺乏的;其二,不管最初的国策如何好,时代在变,如果只知道因循守旧,日久则生弊,这是必然的。
宋太祖、宋太宗都是从五代『乱』世中过来的人,枪杆子里出政权,有非凡的能力与见识。宋太祖雄才伟略,扫『荡』群雄,初定天下;宋太宗虽然本领不及哥哥,却也能平定北汉,与辽国对峙。但是到了宋真宗时,便可看出帝国失去进取心了,趋于保守,特别是澶渊之盟的签订,丧权辱国,开了一个坏头。
与契丹和解后,宋朝进入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没有了战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文化也繁荣了,政治上也相对清明。史家把这段时期吹嘘为“咸平之治”,不过这个充其量就是小治,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这样的大治相比,差距不小。宋真宗除了对外软弱之外,还有一点得批评,那就是他特『迷』信,沉『迷』于宗教中,曾经搞个轰轰烈烈的“天书”封祀运动,劳民伤财。在他执政后期,『奸』臣当道,有“五鬼用事”之说,这也造成了吏治上的败坏。
盛世的泡沫在西夏凌厉的攻势下被戳穿了。在这场战争中,大宋帝国可以说是一败涂地,最后与西夏议和,每年支付高昂的“赏金”。同时,契丹人也乘机落井下石,以战争作为威胁,迫使宋帝国提高岁币。这样,大宋帝国在岁币的支出,每年增加大约17万两白银、25万匹绢以及3万斤茶。这成为国家一笔沉重的财务负担,但最后,还是要分派到老百姓头上。
帝国的危机不仅仅是社会矛盾的激化,官僚阶层暮气沉沉,国家大权把持在一班守旧的老官僚手中。空前的危机降临帝国了。1043年,正当帝国被西夏打得溃不成军时,国内的动『荡』也开始了。该年六月,沂州虎翼卒王伦聚众起义,纵横数州,如入无人之境。朝廷紧急调派几路大军“围剿”,总算把起义给镇压下去了。然而仅仅两个月后,又爆发商州张海、郭邈山的起义,原因是饥荒,没得吃饭。这次起义坚持了四个多月,转战十余州,震动朝廷。
在这种情况下,改革派人士开始走向前台。
宋夏战争暴『露』了老官僚的腐朽无能,也使得一批有才干的改革派官员脱颖而出,其中便包括在边疆捍土有功的韩琦、范仲淹等人。
时任枢密副使的韩琦在写给皇帝的奏折中,提出七件事:清政本、念边事、擢才贤、备河北、固河东、收民心、营洛邑。韩琦所提的建议,还是停留在表层,可以说是温和的改革。七件事中,念边事、备河北、固河东这三件实为一件,就是武备之事;经营洛邑这种事也算不上当务之急。
相比之下,参知政事范仲淹的奏疏要全面得多、深刻得多,涉及许多国家根本的问题。在奏疏中,范仲淹写道:“历代之政,久皆有弊,弊而不救,祸『乱』必生。”此见解目光宏远,足其见政治家之远见卓识。那么,宋朝的政治,弊端在哪里呢?又要从哪里下手呢?范仲淹抛出了一揽子解决的改革方案,要点有十条:
第一,明黜陟。和平年代的吏治很容易沦为官僚主义,趋于平庸化,官场进阶讲的是排资论辈。管你做好做坏,时间到了,自然升迁一级。这是很大的弊病,造成统治阶级死气沉沉,缺乏生气。因此范仲淹飞出的第一刀,指向吏治。
第二,抑侥幸。古代当官有一种制度叫恩荫,就是老子有功于国家,朝廷便照顾其子孙,让他们得以享有特权。这就造成人才选取,不是靠真才实学,而是靠老子的庇护,没有公平可言。
第三,精贡举。宋朝文化相当发达,科举考试十分注重辞赋,写一手漂亮书法文章,就被认为是人才。但文章写得词藻华丽,不见得能经世致用。故而范仲淹认为要改革科举,义理比辞章重要,要吸收实用型人才。
第四,择长官。对地方长官的任免要严格审查。
第五,均公田。公田就是职田,这是宋朝官员的收入来源之一。建国时间长了后,职田分配上便出现不均的现象,会影响官员办事的积极『性』。
第六,厚农桑。农桑是国家经济之根本,必须重视。
第七,修武备。宋夏战争已经完全暴『露』出宋朝在武备上的种种弱点,范仲淹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第八,减徭役。减轻百姓负担。
第九,覃恩信。就是朝廷的各种惠民措施有没有得到执行呢,是否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欺上瞒下行为呢,皇恩再浩『荡』,若没有执行,百姓也不会感恩的。
第十,重命令。朝廷不能朝令夕改,否则就无法取信于民。颁布的法令,要得到有力的执行。
皇帝看了范仲淹的上书后,龙颜大悦。试想想,哪个皇帝想窝窝囊囊的呢,天下若太平,皇帝宝座坐起来才舒服。于是宋仁宗采纳其建议,开始改革,这个改革自庆历三年开始,故而被称为“庆历新政”。改革派的核心人物,除了范仲淹、韩琦之外,还有富弼、欧阳修、余靖等人。
在韩琦的改革版本中,根本没有整治吏治,而在范仲淹的版本中,改革吏治是重中之重,是成败的关键。改革吏治,说来简单,实则最难,你得去得罪一大批权贵。哪个官员没有自己的关系网呢,你罢免这个人,就得罪那个人了。在中国,自古以来,改革变法最难,改革家多半没有好下场。没有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气,就没有变革的决心。从这点看,范仲淹无疑有着过人的勇气,他勇敢地向官僚主义宣战。
据说,范仲淹查阅官员名册时,看到有不称职的人,就会用笔做个记号。这一笔下去,意味着一个官员被削职了,意味着他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改革派的主将富弼对范仲淹激进的做法也大为担忧,他说:“范公同是一笔,焉知一家哭矣。”范仲淹答道:“一家哭何如一路哭!”我撤了这些昏官的职,固然导致“一家哭”,可是这些昏官上台,老百姓岂非是要一路哭。
听到这里,吾不禁要为范仲淹鼓手叫好。
咱们老百姓都渴望有范仲淹这样为民请命的好官,可是在保守官僚权贵的眼中,范仲淹则成了不共戴天的敌人。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就是范仲淹与韩琦的老上级夏竦,他不择手段地采取种种方式反对、攻击、诽谤、诬陷改革派,咒骂改革派人士结党营私,斥之为“朋党”。
面对反对派的疯狂造谣,时任谏官的欧阳修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朋党论》给予坚决还击,指出所谓“朋党”有君子与小人之分别,君子与小人不同,“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这也是欧阳修散文中的代表作,如匕首如标枪,刺向诅咒新政的反动派。
然而,君子不敌小人,其原因在于君子不做暗事,而小人尽耍阴险手段。为了打击革新派,夏竦甚至不惜伪造所谓废立皇帝的信件,欲置改革派领袖人物富弼于死地。范仲淹、富弼等人为了避开所谓谋反之嫌,不得不自动要求离开京师,前往陕西、河北主持地方军政。宋仁宗哪里想得到改革遭到如此多的反对,也不由得心灰意冷,再加上宋夏达成和解,战争的危机总算过去了,对改革的迫切心也大大降低。新政由是陷入低谷。
即便范、富两人已经离开京师,流言之攻击始终未停歇。1045年范仲淹、富弼等人被贬黜,朝中支持新政的官员也遭清洗。甚至连温和派韩琦因为对富弼被罢表示同情,也丢了枢密副使的乌纱帽。
“庆历新政”还没全面铺开,就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了。
范仲淹被贬官后,写了一篇流传千古的佳文《岳阳楼记》以表志向,文章写道: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不朽名句,千年后读来,亦是掷地有声,其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以及为公忘私的伟大人格,实为后人留下无价的精神财富。
第24章 文武之道:包拯与狄青()
新政夭折后,大宋朝廷又回到以前那种平淡无奇的状态中,得过且过。之所以还能够得过且过,是因为辽国与西夏都没来进攻,边境宁静。
由于西夏的崛起,对辽国是一大威胁,宋夏战争结束了,而辽夏战争刚刚开始。辽国三次对西夏发动大规模进攻,然而这个西北小国果然厉害,居然三次都把辽国给打败了。辽夏两国矛盾激化,对大宋来说无疑是有利的,因此大宋帝国国运长久,并不是真正强大,而是运气不错。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宋仁宗时代一无是处。宋朝皇帝有一个特点,暴君是比较少的,多数皇帝都有文艺范,温文儒雅,这也导致宋代文化高度繁荣。总体上说,宋朝是比较文明的一个朝代,对大臣的杀戮是很少的,这也是宋太祖遗留下来的传统,不杀功臣,而且“不以言罪人”,就是不因为你的政见不同,就抓起来杀头。
这种文明的政治气氛下,也涌现了不少清廉的官吏,虽然不能从根本来杜绝官僚主义,但毕竟给百姓带来一点希望。其中最著名的清官,那便是大名鼎鼎的包青天包拯。
黑脸包公大名在中国是无人不知,小说、戏曲、电影、电视不断地演绎包公的形象,当然,这些都是经过艺术加工后的包公形象,那么,历史上真正的包公是个怎么样的人呢?俗话说,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包公故事千年流传,经久不衰,这是出于民间对这位清官的爱戴。他是一位清官、铁面无私,这点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包拯出生于公元999年,他的政治生涯主要是在宋仁宗当朝时期,二十八岁考中进士,在大理寺(略相当于今天最高法院)任职,包公断案的本领,大概就是在这里学来的。后来到地方当过知县、知州,善于断案,政绩突出,加之为官清廉,在1043年时调回京师任监察御史,负责弹劾贪官污吏。时值庆历新政,包公属于无党派人士,既不站在范仲淹的改革派一方,也不站在夏竦的保守派一方,只是埋头做好自己的本分事。
《宋史》是这样写包拯的:“公『性』峻直,恶吏苛刻,务敦厚。”他是那种嫉恶如仇的人,对恶吏深恶痛绝。他出自大理寺,长期与刑狱打交道,但并不推崇严刑峻法,务求敦厚,显然这是受到儒家思想“忠恕”之道的深刻影响。与其他官吏不同,他几乎没有关系网,从不加入哪方阵营,史书称他“与人不苟合,不为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堪称为公忠体国之表率。也正因为如此,包拯在官场上升迁是比较慢的,他靠的是自己的实力与绝佳的口碑。
包拯最为人称道的,一是清廉;二是不畏强权;三是为民申冤,这也是包青天的形象。包拯为官数十年,可谓是两袖清风。在地方任职时,比如知端州时,端州盛产砚,以前官员总是巧取豪夺名砚以贿赂权贵,而包拯“岁满不持一砚归”。史传称他“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在吃、穿、住、用方面,当官时与没当官时并无两样。他甚至还立了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吾孙也。”与包拯同时代的欧阳修称赞他“清节美行,著于贫贱”,可见其清廉的美名,在生前便是朝野尽知了。
自己坐得正,才有攻击贪官污吏的底气。
说到不畏强权,包拯也是出了名的。包拯当过监察御史、谏议大夫等,职责之一就是弹劾不法官员,可以说,这就是他的职业。古代的监察制度虽然发达,具体实施时未必有多少作用,说到底,监察官也是人,也害怕得罪人后遭到打击报复。但包拯很猛,攻击火力很强,天不怕地不怕,官修《宋史》中的《包拯传》中这样说:“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为此,他甚至得了一个“阎罗”的称号。
被包拯弹劾落马的人无数,普通官员就不说了,就是朝廷重臣也得挨“奏”。
我们来说一个包拯弹劾三司使的故事。
三司就是盐铁、户部、度支三个机构,三司使即此三大机构的长官,总管国家财政,相当于财政部长。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肥缺,谁坐上这位置,中饱私囊的机会多的是。三司使张方平购买了一富豪的地产,估计是低价买来,肥水不少。岂料被包拯抓住尾巴,一把揪下马来了,丢了这个肥差。继任三司使的宋祁是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可是有个『毛』病,生活奢侈,出手阔绰。让这种人管国家财政怎行,包大人又上书皇帝,把他给拉下马了。顺便说一下,宋祁有个哥哥,名叫宋庠,当过枢密使、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单地说,就是宰相级的人物,也被包拯给弹劾下台了。
当然,必须承认,包拯能弹劾这么多人,与皇帝的开明是分不开的。若是遇上个暴君,你不畏强暴,只能意味着死得比别人早。
说实话,包拯给人的印象并不友善。他并不是那种和颜悦『色』的人,而是整天板着脸,一点笑容也没有。当时有人这样说:“包拯笑,黄河清。”什么意思呢?包拯要是能笑,那么黄河水也得变清了,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事。他有许多称呼,如“黑包公”、“包黑子”、“包侍制”、“包龙图”,前面是说相貌黑,后面是说他的官职。但最贴切的一个外号,应该是“阎罗王”,大家可曾听过有会笑的阎王吗?包拯就是那个不会笑,大笔一挥可夺人魂魄的阎罗王。
我们不要被他酷酷的外表欺骗了,他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他不会冲着百姓微笑,但绝对会为民伸冤。我们看惯了包公破案的故事,他在大理寺待过,在地方为官多年,后来又出任开封知府,确实破案无数,但具体是什么案件,史书仅仅记了一件。不过小说流传的包公案,也未必都是虚构,民间能流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