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与天争锋:倚天屠龙-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王请便!末将时不可待,也要立即回程!”王平说罢,向燕王拱手作别,策马去了。

    送走了王平,燕王又进帐议事。

    “济南城守甚固,我辈数日强攻不下。如何是好?”朱能向燕王说。

    “加紧苦攻……”燕王叫道,“铁铉小儿,竟敢如此抗我!想必是自知别无退路,不如召降?”

    朱能等立即向城内铁铉射去降书一封。铁铉在城内接到降书后,怒不可泄,遂撕毁来书,掷于城下。

    “天下只有反贼降伏,哪有我降反贼之理?”铁铉骂道。

    “铁铉小儿,今不速降,将死无葬身之地!”燕王气愤地叫道,回头又向将士们道,“决裂河堤,引水入城……”

    于是,无数兵卒挖开河堤,黄河之水滚滚而来,向济南城中流去,城中顿成泽国,军民浮动。

    “军民不必恐慌,本司自有良策。静等三日,就可破敌!”铁铉忽出此言,言罢,铁铉与高巍轻声说,“燕王不正要我投降吗?公请速派员送书到燕营求降!”

    “大人真的要?”高巍问铁铉道。

    只见铁铉笑而未答。高巍点头也笑道:“呵,大人诈降,欲行缓兵之计!”

    军民听了铁铉将会破敌之言,虽不知其中懊妙,但也只好等候三天。

    次日,铁铉差人到燕营求降,得燕王允许,并约明日入城,铁铉假意撤离守城兵马,又召集城中百名父老百姓,密授机宜后,再让他们去燕营中去见燕王。燕王听说父老们到来,忙出营巡视。只见百名父老都跪伏在道路旁边。

    “大王恕罪!”父老百姓们满面涕泪道,“奸臣不忠,使大王蒙受辛劳,跋涉到此。大王是高皇帝之子,民等也是高皇帝子民,不敢违大王之命!但民害怕兵战,突见大军压境疑有屠城之举。大王若果真爱民,就请退兵十里,单骑入城,我等当备壶浆欢迎大王……”

    燕王听后大喜,并以好言劝慰,令百姓们回城。

    次日,燕王下令退兵,只带了数骑直驱济南城,抵达城下,过了吊桥,果见城门大开,且有无数父老伏地,夹道欢迎,并有高呼千岁之声。燕王得意洋洋,徐徐进来,才到门首,蓦然发觉城上一块千斤沉重的铁板飞压下来。亏得燕王眼明手快,勒马退了回来,那板却正中马头,马头顿成肉泥。燕王惊落马下,随从忙另送一马,燕王跃上马背,策鞭回来,桥下铁铉的伏兵见燕王要逃,赶紧拆桥,偏偏桥板太牢,一时情急,未能拆卸下来,只好让燕王越桥逃走了。铁铉忙引兵追去,但已来不及了,回城叹息不已。

    过了不久,济南城关,炮声震天,燕军大队人马赶来复仇。铁铉督兵守城,只觉得城在炮声中颤抖。燕军攻城甚烈,城垛破裂不及修复,城似不能保。铁铉无法止住燕兵,只好急忙叫人拿来一块神牌,上书“太祖高皇帝之灵”几个大字,将此牌挡在城上。

    燕王在指挥攻城之际,忽见此牌赫然在目,不觉发起愁来:“有此牌在前,我炮岂能再击?”

    正在此时,铁铉又密与盛庸联络,让他引兵由远郊杀来。顿时铁、盛二军,排山倒海压来,里应外合,内外夹攻,在济南城外拼命撕杀,战火连天,直抵燕王大营,连破燕营八十里,燕兵果然大败。

    “军师来到……”正当燕王骑虎难下,即将转胜为败之际,朱能上来报道。

    “接迎……”燕王知道衍到来,十分高兴地叫道,并迎上问,“道衍大师到来,有何指教?”

    “王师屯兵攻城日久,师老将殆,故而特来请燕王暂回北平,以图后举!”道衍大师说。燕王点头同意。

    接着,燕军撤围北去。铁铉与盛庸赶忙率军追来,直到德州,城内燕军知燕王已经北去,也无心恋战,遂弃城逃去。于是铁铉与盛庸遂收复了德州。

    铁铉与盛庸忙将收复德州的喜讯上表奏报京城,满朝立即振奋。万岁立即下旨:封盛庸为历城侯,擢升铁铉暂代兵部尚书之职。接着,又进一步诏封盛庸为平燕将军,总领北伐大军人马。圣旨快马加鞭被送到铁铉与盛庸军营中。

    于是,铁铉与盛庸重整军马,令副将军吴杰进军定州,都督吴凯屯兵沧州,遥为犄角,合图北平。

    燕王在北平正同诸将商议进军事,突有探马来报:“铁铉与盛庸已收集兵马三十万,调吴杰进军定州,吴凯屯兵沧州,合图北平来了。”

    此时,道衍和尚一听忙上前走到燕王身边耳语了一番,之后悄然退入屏风后面去了。

    “本藩且不管这些!”燕王向众将道,“仍然出师辽东去矣……”

    “大敌当前,理当合力退敌,大王为何反要出师东去?”张玉不解地问。

    “出师东去,乃舍近求远,实令我等也不解!”朱能道。

    于是,燕王屏退左右,向二人密语道:“虚实虚实,此乃兵书常策。你等不知?沧州主帅都督吴凯乃无谋之人,方才军师已与我密议。我今诈往东去,实即将由东转南,兵指沧州,定可打他个措手不及!沧州得手,其余各城即可迎刃而解了。”

    张、朱齐声称妙。

    接着兵过通州,趋天津,到塘沽,转而下令军士循河向南,朝沧州进发。

    “大王,莫非走错了道路?”此时将士们不解起来,并问道。

    “你等以为我要东去,却错走向了南方?”燕王笑道,“我本欲向东,却夜间梦见南方白气二道,占卜得知,南征必大吉,因此南来!”

    众人不再言语,燕王却催军夜行三百里,快马加鞭,静静地急往沧州而来,沿途南军侦察兵全被燕军杀死。

    次日天明,燕军神不知、鬼神不觉地突然到达沧州地面。燕王立即召集众将布置军务。

    “城东北隅较为低矮,我令张玉率精兵八千,速占城头,登攀城壁!”燕王道。

    “得令……”张玉应声去了。

    “朱能听令!”燕王又道,“我给你一万兵马,叫你从速飞奔包围城西南两面!”

    “得令……”朱能也应声去了。

    “谭渊!”燕王接着叫道,“令你带五千军马埋伏在城北道路两旁的树林之中,当听北门人马喧哗,铁铉败兵溃来之时,即悉数杀出!”

    谭渊也应声去了。顿时,燕军鼓噪之声大起,炮火连天,众将各引军攻城。

    沧州镇帅吴凯已探知燕军大队开向辽东,所以毫不防备,只是派兵丁四出筏木,修筑城垛,不意燕军突然杀到,兵将不及穿甲,一遍混乱。

    此时,城东北隅,张玉已率数千兵士,如狼似虎,强硬攻城,杀得血肉齐飞,南军卒不及防,纷纷成了刀下之鬼。其它各门也在人喊马叫,危在旦夕。

第303章 东昌墙下祸无停【2】() 
沧州主帅都督吴凯料不能守,忙与都督程暹、都指挥俞琪弃城而去。

    “吴凯休走……”主帅吴凯、都督程暹、都指挥俞琪、赵浒、胡原等人刚率兵开了城门,出走不到一里路,就听见路边飞出一批人马大叫而来。

    “将士们杀开血路南走……”吴凯向部下大声令道,并努力应敌,而且突斩三位燕将于马下。

    “谭渊在此等候多时!吴凯不要猖狂……”谭渊大叫,“有我等在此,无有你等去路!”

    南军将士见燕军个个凶猛,纷纷逃避,遂成了一群乌合散兵。谭渊等燕军燕将正在左右开杀,南军头如瓜滚,血流成河,伤亡倒地挣扎者,已逾万众。余者大约三千人,见已到绝路,只好跪地缴械投降,却被谭渊军士一刀一个,全部砍死。主帅吴凯、都督程暹、都指挥俞琪、赵浒、胡原等人,见不能再战,也只得束手就缚。谭渊命部下将所有的南军降卒计一万三千人,全部活埋在坑中,只留着被缚的主帅吴凯、都督程暹、都指挥俞琪、赵浒、胡原等数人向燕王邀功请赏去了。燕王令人将所有的俘虏和财宝都运往北平。

    在德州的东昌盛庸的大营中。众将情绪激奋。

    “燕王见计遂功就,气焰万丈!如今又率兵南来,已抵我东昌城下。如何是好?”盛庸向众将说道。

    “燕王此时正在盛气之上,锋芒毕露,我等当暂且避之以待时机!”众将说道。

    “只能以守为攻,以逸待劳了!”盛庸赞同,“我军权且坚守不出,看他怎奈我何?”

    数天后,城下燕军一阵阵呐喊。燕军在攻城的同时,分兵到临清、大名、越汶、济宁等处抢夺粮草,四周百姓一遍鬼哭狼嚎之声。

    “军师又到……”燕王正在奋力攻城之际,又闻军师道衍和尚到来。

    “请……”燕王不悦地向门外说道。遂即道衍和尚慢步走到燕王马前。

    “请大王勿要烦躁!恕贫僧又来叨唠了……”道衍进门时就大声说道。

    “本藩正在进军之中,军师前来,又有何指教?”燕王沉下脸来问道衍,“莫非燕军有何不祥征兆?”

    “臣知王已攻城许久,特来请殿下休兵歇息!”道衍和尚说。

    “只是歇息,何劳军师如此前来指教!莫非另有大事?”燕王又问。

    “然……”道衍慢慢地答道,“殿下出师必克,但‘难’就在这‘两日’!”

    “本藩今会损兵折将,或有灭顶之灾?”燕王紧问。

    “大王命大福大,皇上早有‘不杀燕王’之旨,大王有了此等护身之符,岂会有性命之灾?”道衍断然说道,接着又叹息道,“唉……只是两日大将陨落恐怕……”

    “两日?本藩这二日连胜数阵,并无大难。先生之意?”燕王问军师道,“先生何必过于谨慎?”

    道衍沉思未答,燕王并不以此为然,遂令军士继续进攻。

    一日后,盛庸在军营中计议反攻燕军之事。

    “燕兵攻城久久未能下,军心已怠,加上如今四野百姓民不聊生,如今已是我军进攻的时候了!”盛庸告诸将道,遂即拿出两封书信对小校道,“速去联络铁铉、平安二位大人一齐出兵合攻东昌……”

    “我辈听令……”众将响应。

    “不过……”盛庸沉思了一会后,又说,“主上曾有旨给诸将:我辈不能杀死燕王。望各位遵守!”

    “事到今日,国事危急。将军为何还要如此谨小慎微?”众将问盛庸道。

    “本将也知遵从此旨,难以取胜。然而不遵圣旨,即使得胜,我也于心不安!为人臣子,生命犹不足惜,唯圣命至高无上。我要死遵圣命——望诸位奋斗吧!”

    众人默然。于是,在东昌城中,南军正在加紧备战。

    “今日杀牛宰羊,大犒三军,誓师厉众,背城列阵……”盛庸说道,并令守城将士道,“你等多排火器毒驽,专等燕军接近……”

    正在此时,燕军乘胜回师城下,一阵鼓噪,拼命杀入,无奈南军火器飞奔,万箭齐发,直让燕军鬼哭狼嚎起来,立时死伤过半。

    燕王见此,纷外暴燥,竟亲率精骑,直入南军阵中。盛庸见燕王孤军深入,故意兵分两翼,一任燕王杀入,等燕王冲到中坚时,立即令兵包围,并绕至数匝。燕王已感中计,慌忙夺路。无奈盛庸军阵好似铜墙铁壁,他左奔右突,前驰后走,不能冲出。

    燕王已陷入盛庸军层层包围之中,四面刀光剑影,风声呼号。燕王一见近旁看不到护卫,已觉不能支撑,节节败退,缩向城根之下。此时,四周的盛庸兵将,举手就可刺及燕王身躯。于是,一位骑手见杀燕王的机会已到,突然拉开长弓,欲用毒箭射死燕王。

    “勇士手下留情……”见燕王性命不保,此将正欲张弓射死燕王,不料盛庸大叫,“万岁有旨,不允杀死燕王!”

    此将闻罢,无奈地收起了弓箭。

    “主帅为何如此……”骑手捶胸顿足地叫喊道,“我将大功垂成也……”

    “将军不知,临出征前,陛下已有旨意:不杀燕王!”盛庸也流泪道,“如可斩之,本帅早已领先了,岂有今日。万岁意旨,岂可不遵?”

    “如此作战,我辈何时能胜?”该骑手顿时激昂,咆哮着,举枪还要向燕王冲击。

    “壮士不可造次!”盛庸策马挺枪,上前挡住了骑手的去路,“我等唯有杀尽燕军,才能再困燕王——,倘若一意孤行,抗旨乃是死罪也!”

    听了盛庸的喝斥,该骑手只得罢休,并愤然收起了自己的长枪。

    这时,燕将朱能、周长等已望见燕王被困,形势危急,急率数骑驰骋来救,朱能突入围中,奋力死战,方杀开了一条血路,护着燕王冲出重围去了。

    “我来也……”张玉不知燕王已出,慌忙叫了一声,也奋勇而入,冲向盛庸阵中来救燕王。不意盛庸军万箭齐发,一支箭来,正中张玉面门,张玉遂被射毙于马下。

    此时盛庸大军还在追击燕王,无数刀剑直逼,却无人敢先下手斩燕王。南军略退以毒箭射击,又怕伤了燕王,而燕王却能挥举大刀,左砍右剁,连杀无数兵士。等到南军齐上,将要擒住燕王时,忽然见燕王子朱高煦等引兵来到,一举杀回南军。燕王终于被救出重围,扬长而去。

    燕王奔回北平,检阅将士,发现在东晶一战,业已损折三万余人,且有大将张玉及数十位骁将战殁。

    “痛哉!本藩虽失千军万马也不足惜。奈何折我上将张玉……”燕王哭道,并向众将道,“我今休战矣!诸位各奔前程吧。”

    众将也哭。

    “不可!”道衍突然走进来进言道,“臣上次说大王出师必胜,只是难在‘两日’,这‘两日’即‘昌’,今大王已在东昌失败已过去了,而后将是前途坦然,百战百胜了!今日为何反而不再进军?”

    “军师之言甚妙!”燕王听从了道衍之说,遂收拾残卒,准备来日大战。

    东昌大捷消息传到京师,举国欢呼。

    “重新启用国之重臣齐泰、黄子澄二位老先生,让二者官复原职!免除李景隆败兵之罪!”建文帝高兴异常,连续下旨,“举国上下,即日祭告太庙。”

    “陛下,不可!”御史大夫练子宁、宗人府吏宋征、御史叶希贤出班奏道,“齐、黄二位可以官复原职,然而,李景隆失律丧师,且有二心,应当处死,以谢宗社,并励将士也!”

    “臣等也以为李景隆失律丧师,罪不容恕。”齐泰、黄子澄也出班奏道。

    建文帝默然不语。

    建文三年春三月,北平燕王府。

    “本藩自‘东昌失利’后,本欲暂且息兵。然而,本藩谨从军师之言,今欲再次出兵南下,诸位尚有何妙策献来?”燕王向众人问道,“此番进军之前,我要追念故将,祭奠张玉等烈士英灵……”

    “燕王此举甚合人心天意!”众将说。

    言罢,燕王吩咐上下人等,准备各种供奉的器具礼品。自己走出大殿,来到万人校场上,亲将战袍脱下,焚赐于英灵。将士家属,无不感激涕淋。

    “诚感燕王大德,我等此次南下,必须奋勇争战,获取全胜!”朱能、邱福等数十员大将振臂高叫。

    “打到南京,不负燕王厚望……”军民大呼。

    于是,燕王大军十万,浩浩荡荡向南开来。

    燕王再次南下,兵到保定,立即设帐,与诸将计议军务。

    “定州地靠中原,一旦拿下,可动西方。末将以为应往定州!”邱福进言道。

    “盛庸主营在德州。依本藩之见:德州乃肥沃之地,交通要道,且经多次征战,彼军人心不稳,宜先攻德州!”燕王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