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8章 盗墓风潮第二波: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盗墓高潮(1)()
民间盗墓已成风
司马迁在《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中有两处说到“掘冢”,司马迁在论述中这样写道:
“故壮士从军,斩将搴(qiān)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灾难者,为重赏使也。其在闾巷少年,攻剽椎理,劫人作『奸』,掘冢铸币,任侠并兼,借交报仇,纂逐幽隐,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骛者,其实皆为财用耳。”可见,司马迁也认为,盗墓的大部分动机都是出于对财富的追求。他在列举所谓工商货殖之家走上成功道路的诸种致富方式时,又指出“掘冢,『奸』事也,而田叔以起”一例,说田叔这样的巨富竟然是因盗墓而发家的,从而说明了当时民间盗墓情形的严重。
《太平广记》卷三八九引《搜神记》:王伯阳家在京口,宅东有一家,传云是鲁肃墓。(王)伯阳『妇』,郗鉴见女也,丧,王平墓以葬。后数日,(王)伯阳昼生厅上,见一贵人乘肩舆,侍人数百,人马络绎。遥来谓曰:“身是鲁子敬,君何故毁吾家?”因目左右牵下床,以刀击之数百而去。绝而复苏,被击处皆发疽溃。数日而死。
一说,(王)伯阳亡,其子营墓,得二漆棺,移至南冈。夜梦(鲁)肃怒云:“当杀汝父。”寻复梦见(王)伯阳云:“鲁肃与吾争墓,吾日夜不得安。”后于灵座褥上见数升血,疑鲁肃之故也。
这两则故事略有不同,一个是说王伯阳的妻子占用了鲁肃的墓『穴』,一个是说王伯阳自己占用了鲁肃的墓『穴』。但王家的活人都因此遭到了鲁肃的报复。在第一则故事中,王伯阳被鲁肃的鬼魂击打了数百下,结果发疽溃烂而死;在第二则故事中,王伯阳的儿子梦见鲁肃之魂恶狠狠地说要杀了他的父亲。又梦见他的父亲之魂说在阴间被鲁肃闹的不得安生。醒来后就看见他父亲的灵座褥上有鲜血。
同样出于《太平广记》:“范阳粉水口有一墓,石虎石柱,号文将军冢。晋安帝隆安中,闾丘南阳将葬『妇』于墓侧,是夕从者数十人,皆梦云:‘何故危人以自安?’觉说之,人皆梦同。虽心恶之,耻为梦回。及葬,但鸣鼓角为势。闻墓上亦有鼓角及铠甲声,转近,及至墓,死于墓门者三人。既葬之后,闾丘为杨全期所诛族。人皆为以文将军之祟。”
这里是说晋安帝隆安年间,闾丘南阳要把他的妻子葬在“文将军”的墓旁。晚上他的随从都梦见这个文将军向他们发出了警告。但闾丘南阳没有在意,还是把妻子葬在那里。下葬的时候,只要音乐一响,就能听到鼓号和铠甲的声音。送棺入墓室的时候,又有三个人死在了墓门旁。不久,闾丘南阳被杨全期灭了九族,人们都说这都是那个“文将军”作祟的结果。
为寻解『药』得咒语
三国时期的盗墓史事,虽然民间盗墓成风,但盗墓的主要力量是官盗。说起官盗,就不得不提起董卓。
董卓(?~公元192年4月23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官至太师、郿侯。原本屯兵凉州,于灵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时受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军进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权。其为人残忍嗜杀,倒行逆施,招致群雄联合讨伐,但联合军在董卓迁都长安不久后瓦解。后被其亲信吕布所杀。
董卓出生于殷富的地方豪强家庭。自小『性』格残忍而且谋略极多,还有一身超强的武艺。董卓天『性』好斗,力气很大,尤其是臂力过人,会骑马,喜欢腰挂双弓,能够左右驰『射』。当时岷县属于边远地区,与西北少数民族羌人的居住地相邻。董卓自小养尊处优,少年时期便形成了一种放纵任『性』、粗野凶狠的『性』格。史书载,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性』粗猛有谋”。董卓年轻时就曾经到羌人居住地游历,依仗地主豪强的出身和富足的资产,多与羌族部落酋长交往。他那野蛮凶狠的『性』格和粗壮强悍的体魄,使得当地人们都畏他三分。不仅乡里人不敢惹他,周边羌人也不敢有丝毫怠慢。羌族首领豪帅为了保全自己,极力迎合趋附董卓,并且与他结为友好,以求暂时相安无事。地方豪帅们经常带着大量的牲畜和财物前来拜望,与董卓称兄道弟。他十分熟悉那里的情况,见羌人如此敬畏自己,便寻思如何来利用和控制他们,在羌人中培植和收罗亲信,为自己以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于是,在野心的趋使下,董卓丝毫不吝惜花费自己的家产,每当羌人豪帅来家作客,他便杀牛宰羊款待羌人豪帅,以取得他们对自己的支持和拥护。羌人一方面畏服董卓的凶悍,一方面感于董卓的“豪爽”,所以都归附他,愿意听候他调遣。一次,一个羌人豪帅见董卓家的牛羊宰得所剩无几,便从老远的地方赶来上千头牛,赠给董卓。由此可见,董卓当时在羌人中的影响之大。
除了结交羌人,董卓还注意保持自己在当地豪强中的地位和影响,凭着他非凡的才武,拉拢、兼并其他势力,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力量。他经常扮演游侠豪杰的角『色』,在当地享有“健侠”的美名。同时,董卓还收罗大批失意、落魄的无赖之徒,他们为董卓的义气所感动,后来都一直死心塌地地跟随他。
董卓势力的扩张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自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以来,地方豪强地主势力就相当强大。东汉末期,由于中央政权衰弱,农民起义不断,地方豪强便趁机兼并土地,扩充势力。朝廷对豪强势力的膨胀虽然深感忧虑,但又无能为力。在众多矛盾冲突并发的灵帝时期,中央『政府』一方面想极力抑制地方豪强,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利用地方豪强来镇压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的反抗,董卓便也毫不例外地成了官府利用和招抚的对象。当时董卓就出任州兵马掾(yuàn)一职,负责带兵巡守边塞,维护地方治安。这样一来,董卓通过控制更多的羌人,为他今后势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时之间,董卓成为闻名陇西的风云人物,不管是在官府,还是在民间,董卓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自己势力的不断膨胀和地位的相继上升,董卓似乎已不满足于边远豪强的名分,认为自己需要更加广阔的政治空间。于是,他开始进一步蓄积力量,伺机发展。
不久,东汉朝廷急于解决西羌问题。这对于董卓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契机。西羌问题一直是东汉『政府』最棘手的民族问题:自汉安帝永初二年(公元108年)开始,羌人就不断发动反叛,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持续时间也很长久。汉桓帝年间,西羌问题不仅没有得到丝毫平息,反而声势更加浩大。羌人不堪忍受汉朝地方官吏对他们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不断杀死汉人官吏,侵占州县。而面对羌人的反抗,内忧外患的东汉『政府』根本就束手无策,只得求救于地方豪强,想借他们的力量来缓解西羌危机。当时,深知董卓底细的陇西地方官吏便极力向朝廷推荐董卓,这无疑给董卓创造了一个发展势力、满足贪欲和野心的良机。
后来,董卓被朝廷所用,虽然在战斗中屡战屡败,但是却由于自己的钻营而得到连续的升迁,手中握有重兵。他凭借手中兵权,在汉灵帝死后乘机攻入都城洛阳,并『操』纵了朝廷。他为了把持朝政,长期专权,便废了少帝,改立献帝为皇帝。朝廷一切都由他说了算,他不断给自己加官进爵,官位直至相国。
董卓为人极为残暴,他在洛阳时,纵兵大肆诛杀劫掠。京城人人自危,到处都是一片凄惨的景象。天下各路诸侯都对董卓的专权极为不满,便商议讨伐董卓。汉献帝元年,袁绍带领全国各路诸侯兴兵讨伐他。董卓并没有因此而着急,因为他手里还攥着一张王牌,即汉献帝。他挟献帝以令诸侯,各路诸侯为了皇帝的安危不敢轻举妄动。董卓还强迫汉献帝下诏自洛阳迁都长安。次年,董卓自称太师,专权到了极点。
董卓所做坏事远不止这些,盗墓也是他诸多罪名中的一项。他入西关前,由于天下混『乱』,为了扩充自己的军队,壮大自己的实力,就曾派手下将领盗取过很多东汉帝王的陵墓。但是,由于那时他的势力尚小,不敢明目张胆的盗墓,怕引起天下人的非议。在他入关后,独揽朝廷大权,满朝文武以至献帝都要唯董卓马首是瞻,他就没有什么顾虑了。再加上天下各路诸侯都来讨伐他,就更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来保障自已的地位。为了筹集充足的军饷,董卓便肆无忌惮的盗起年代更加久远、陪葬品更为丰富珍贵的西汉皇陵来。董卓盗墓的执行者就是他手下第一大将,他的义子吕布。
在董卓所盗的诸多陵墓中,规模最大,珍宝最多的就属汉武帝刘彻的茂陵了。
董卓曾下令大将吕布盗掘西汉诸皇陵,至于吕布盗掘诸陵的详细情况史无记载,不得而知,但其盗掘茂陵却留下了一个故事。
据说,吕布盗茂陵时,董卓曾交付其一个秘密任务,那就是要其留心寻找茂陵墓中的秘方妙『药』。原来,董卓有个孙女,名叫董白。此女长得花容月貌,且生『性』乖巧,甚得董卓喜爱,被视为掌上明珠。十岁时董卓就封她为渭阳君,并为其举行了盛大的仪式。仪式举行时,董卓特命兵士搭起了宽六米多、高二米的高坛,董白坐着显贵的轩金华青盖车,由大批官员簇拥,登坛受封,好不隆重。但可惜的是,这董白是个哑巴。为此,董卓十分忧虑,曾广延天下名医为之医治,均未见效。后来,董卓听手下大臣说,汉武帝刘彻一生敬神寻仙,熬炼仙『药』,其陵中也许会有专治哑巴的灵丹妙『药』。于是,他把这个任务交于吕布。
吕布带领大批士兵进入茂陵,在搬运大批宝物的同时,细心地找起了灵丹妙『药』。但是,搜遍了整个陵墓,连汉武帝的棺木都翻了个底儿朝天,灵丹妙『药』还是未能找到。吕布没有完成董卓交予的特殊使命,心中既着急又懊丧。正在这时,只见一个士兵手拿一卷绢纸,大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小跑过来。吕布听到后心中不由得一阵狂喜,他不等士兵报告,一把从其手中抢过了绢纸,展开一看,只见上面用端端正正的隶书写着十二个大字:“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吕布乃一介武夫,好不容易认识了这几个字,已属不易,哪里还会理解其中的深意,他认为这也许正是董卓要找的。于是,他兴高采烈地宣布班师回朝。回来后,将绢纸交于董卓。董卓端详了一阵,也不知其意,于是转而问大臣。然而众大臣面面相觑,无一应答。董卓大怒,厉声喝问:“连这十二个字的意思都不能理解,我养你们这帮大臣何用!”厉声之下,众大臣无不战栗。董卓更为生气,走下殿来,双目圆睁,『逼』视站在最前面的大臣。该大臣一看大事不妙,扑通一声跪下:“大王,臣非不知,实不敢说。”董卓说:“你说,我不怪你,赶忙说。”大臣颤声道:“这句话是诅咒您的。”“如何见得?”董卓仍是不解。大臣道:“您看,这千里草,合起来是一个‘董’字,十日卜合起来,是一个‘卓’字,这句话是诅咒您不得生啊。”董卓听完,气得都快晕过去了,他伸手将那一卷绢纸拿来,欲将其撕个粉碎,但是,这绢纸非常结实,怎么撕也撕不碎。盛怒之下,他将其掷于地,踩于脚下,并大声斥责吕布:“你带来的是什么东西,饭桶!滚下殿去……”
后来,余怒未息的董卓又派人将汉武帝的尸体扔在墓外曝晒。朝中大臣对此无不黯然,于是公推蔡邕前去劝解。董卓这才消了怒气,派人将尸体放回,并草草处之。
后来,董卓不禁为自己盗取汉武帝茂陵的荒唐举动后悔起来。他本来是一个十分『迷』信的人,见到那张诅咒他的纸后就更加后悔了。他怕盗墓行为坏了地脉风水,坏了他的霸业,影响到以后他做皇帝,就又派人将一部分不太重要的陪葬品放回了茂陵中,还把茂陵也重修一下,以求得上天的宽恕。
然而,事情后来的发展竟完全按照那张神秘的纸上面写的进行,没过多久董卓就死在了王允的连环计下,杀他的人正是吕布。
从董卓发迹直到被吕布刺死,这期间董卓所盗陵墓无以计数。在他专权期间,修建了大批的宫殿庙宇以同众妃子们享乐。这修建宫殿庙宇的很多钱财都是从陵墓中得来的。茂陵后来被修复还算是众多陵墓中最为幸运的一个,其他的陵墓大都被他彻底损毁,就连皇帝的尸体也被随便丢弃在什么地方。
专业盗墓曹孟德
继董卓之后,这个时期最著名、最专业的盗墓者出现了,他就是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曹『操』以将盗墓专业化、产业化而闻名,他首开先河,在军队中设置专门的军官负责盗墓,还形象地给他们取了名字——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曹『操』经常亲临盗墓现场,指挥盗掘。曹『操』手下的专业盗墓者发掘的最大墓葬是洛阳芒砀(dàng)山中的西汉梁孝王墓和其妻李王后墓,获利无数。据说仅此一次盗墓,便养活曹『操』手下十几万军队三年的开支,盗墓利润之丰,超乎常人想象。曹『操』堪称中国盗墓史上是最专业的盗墓者。
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曹『操』祖父曹腾在汉桓帝时担任官职,封为费亭侯。据说父亲曹嵩出身不明,《三国志·武帝纪》中说他是“莫能审其本末”,而在宋人裴松之注《三国志》时间接引用三国吴人所著《曹瞒传》中称曹嵩本姓夏侯,但此说可信度很不高。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字子将,以知人着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能臣,『乱』世之英雄”(此据《后汉书·许劭传》,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曹『操』在民间传说里,一直是一个典型的『奸』雄形象。但曹『操』最不光彩的地方,其实不在于他的『奸』,应该是其盗墓行为。史载,曹『操』在打天下之初,为了筹集军饷,便想到陪葬甚丰的汉帝王陵和富家大墓,遂打起了盗墓的主意。为保证盗墓的成功和收成,曹『操』独出心裁,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有几十个人专门负责,打到哪盗到哪,哪座陪葬多盗哪座。
曹『操』盗得的最著名墓冢是芒砀山王墓,这是汉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的陵墓。
刘武(?~公元前144年),汉文帝嫡二子,刘邦的孙子,汉景帝同母弟,母窦太后。公元前178年被受封代王,公元前17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