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祭明-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是增添了许多寒意。
第一座烽火台点燃,黑色的狼烟冲天而起,遮天蔽日,紧接着不出半刻钟,距离此地三十里的瞭望台,也升起了狼烟。
狼烟烽火,敌情信号,已然传入了盛京府府衙。旋即,半刻钟后,一匹快马自盛京府南门奔出。
白昼狼烟,夜晚烽火,一道接着一道,照亮了盛京府之后的万里长城,宛若一条漂亮的火龙,穿插在大明国的大地上。但不管这条火龙再怎么漂亮,每一个人看到他的时候,心中不由得一紧,便是明白东北边疆发生了什么。
朱勉回宫的时候,已经是月上中天了,本已是安然入睡的时间,但此时此刻的他,却是觉得有些心惊肉跳的,两条眉毛也是一跳一跳的:“今儿个是怎么了?不就是私下任命几个小官员吗?”
空气中弥漫着怪异的味道,忽的,一声宏大的钟声,自皇城之中的钟楼传来,紧接又是一阵急促的鼓声,像雨点落地那般不曾停歇。
“报!告警钟、雨点鼓!”张生全慌里慌张的闯进重阳宫,“皇上……北门长城处,烽火……”
张生全的儿话音还未落地,朱勉的神色,旋即变得煞白起来,他很清楚告警钟和雨点鼓代表的是什么意思——边关有来犯之敌,而这个敌人,再明显不过了,自然是大金国!
“给我敲击天钟,擂天鼓,召集所有京城诸官,深夜金銮殿朝会!”
当下,朱勉连正式上朝的衣服也不穿了,发下这般命令后,便是大踏步的走出重阳宫。但他并未往金銮殿方向走去,而是来到了皇城之上,向北而望。
此时此刻,远方的天际一片通红,将原本是深夜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般。狼烟烽火,再次燃起,边关战争,再次爆发。
朱勉只是看了一眼这番情景,便是锁着眉头,陷入了沉思,继而望金銮殿而去。这一天的到来,尽管他有预感,但却比想象之中来的凶猛!
早在他召见大金国使者,拒绝大金国使者的时候,朱勉就明白,未来会发生哪些事情。现在,只不过是意料之中罢了。
金銮殿上,灯火通明,晚朝的大臣,几乎每一个人的神色都极为凝重,尤其是四大辅臣。
“盛京、宁远方面的军情奏报,什么时候能递到朝堂?”
朱勉走进金銮殿,神色比众多大臣还要凝重,这是他登基以来,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或许说,这对于朱勉,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启禀皇上,要到明日早晨,东北边防的军情呈文才能抵达京城。”
唐浩站了出来,他对于兵部的事情最为熟悉,即便是已经成了辅政大臣,也是主要负责全国兵马军政等一应大事。
“现在的问题是,大金国来犯,如何应敌?”
朱勉说出了每个人心中都想要问的问题,金銮殿的氛围,旋即从凝重变得吵杂起来。
“盛京府、宁远边关、松江府、锦州各处边关,总计二十万大军,大金国若是来袭,恐怕是有去无回!”
“皇上勿忧,宁远的徐家军,镇守边关数十年,一天也不曾卸甲,盛京府的战事,可以调遣徐家军前往支援!”
“此事突发,盛京府纵然是有所防卫,也难以抵抗大金贼寇!”
朝堂上的一些人很乐观,但也有一些人则是极为悲观。
“若是边关军队真的很强,也不至于去年六月开始,连战连败,丢失东北数处城池了!这一次,又是不知道大金国会不会打到长城边!”
“宁远、松江、锦州一带防线上的驻扎军队,彼此之间并不和睦,上次松辽大战,就是因为松江府拒绝支援辽西军队,而导致失败!”
“唐浩,你署理兵部多年,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置?朕问的,是如何调兵支援盛京一带!”
朱勉咳嗽了一声,朝堂上旋即安静了下来,众人明白,朱勉这是准备调兵遣将,要去支援东北边境。
“朕不能下旨,但朕这一阵子,也是读过关于东北边境一带的驻军,也明白驻军的战斗力,远远无法抵挡大金国的。既然质量不行,那就以数量来对付!”
事实上,自从陈安那一件事后,朱勉就已经开始关注东北边境的局势了。陈安是进奏院的院正,但凡是奏章的分发,都要经过他的手。基于此,朱勉为了了解东北边境,特意嘱咐过他,将东北边境的相关奏章先呈交给他,再转呈给兵部。
或者换句话说,对于大明国在东北边境的驻军,朱勉此时此刻,了如指掌。
“启禀皇上,臣认为,大金国来犯,边关二十万大军,足够抵御了。而且,具体的调兵方案,也要等到明早军情呈文递到才行!”
唐浩显然是拒绝了朱勉的提议,在他的心里,二十万大军还守不住大明国的东北边境,只能说这二十万大军都是百吃干饭的。眼前的少年天子,对于此,有些杞人忧天。
“唐大人,二十万大军若是能守得住,自然是极好的,那若是守不住呢?皇上这样子,也是为了周全考虑啊!”高参上前一步,“列位臣工,防患于未然,才是守备之策。皇上,臣建议,将皇城中的神机营派遣五千人马,去往盛京府防守,另外再调遣山海关、辽东省等各地二十万官军,就近屯兵……”
“皇上,臣认为不妥,调兵遣将,耗费巨大,国库此时恐怕难以支撑如此巨大的军饷了!”
公孙庆国突然打断高参的话,也是上前一步,他是户部尚书,对于国库有多少银子这件事,比谁都清楚。
“近几年天灾,已经榨干了大明国历年来的上千万存银,此时的国库,都快干了!”
此言一出,众多大臣皆是惊愕,尤其是身穿铠甲的诸多武将,他们的眉头都快拧成了一根绳。打仗最需要的银子,而国库此时此刻却说没有银子,这场战争,恐怕没法打了!
众人沉思间,忽的一声司礼声音响起:“太皇太后驾到!”
旋即,金銮殿的大门,便是出现太皇太后徐氏的身影,众臣见此,慌忙朝拜:“臣等叩见太皇太后。”
朱勉也是从龙椅上走了下来,搀扶着徐氏,顺势道:“皇祖母,您来了!孙儿正和大臣们商议御敌之策呢!”
“哼?商议?”徐氏似是不领情一般,突然冷哼了一声,“你不觉得朝堂上少了什么人吗?”
朱勉闻听此言,脸色旋即变得惨白起来,他明白徐氏口中的那个人是谁,但他也只能装糊涂,不能点破:“皇祖母,晚朝的大臣们,一个也不缺。”
“哦?唐浩,你说,缺了谁!”
“启禀皇上,启禀太皇太后,徐国公及兵部尚书徐天然未曾到来!”
第27章 兵权()
听着唐浩的话,朱勉心中一阵苦涩。此时此刻,他总算明白,为什么徐氏可以放任自己处理高参,又为什么参知政事却不垂帘听政,一切的一切,都因为大明国的兵权,根本就不在朱勉的手上,而是在她背后徐家的手中。
徐氏根本就不在乎什么辅政大臣会不会欺负他这个少年天子,在乎的是徐家能不能独揽朝纲!
事实上,朱勉之所以担心徐氏及徐家对他的皇位造成危险,最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大明国的兵权不在他的手上,甚至是可以说,朱勉没有任何的权力去调动任何一支军队。哪怕是当时定王朱洵发动宫变的时候,调动军队也是太皇太后发布命令的。
“皇祖母,徐国公一直生病,卧床在家;徐天然虽然身为兵部尚书,但前一阵子巡视蓟州邻城,尚未回归!”
朱勉的脸色很难看,他此时此刻已然明白,兵权对于自己多么重要。他就像是一具傀儡一般,任由徐家宰割。或者说,即便是他们没有篡逆之心,也会让朱勉如坐针毡。谁也无法保证,在太皇太后徐氏百年之后,徐家会不会废掉自己。
历史之上,外戚掌握兵权后,自由废立皇帝的事情十分常见。哪怕是这个皇帝再贤明,都会遭遇这样的事情。
“明日都集中到徐国公府,商议御敌之策。值此国家危亡之际,国库也要紧一紧了,公孙庆国,所有的赈银暂时停止发放,全部用作军饷!唐浩,以哀家孙儿的名义拟旨,昭告天下,开征战争税!”
“行了,都别愣着了,赶紧办差了,孙儿你也该回重阳宫中休息了!”
什么叫傀儡的感觉,这就是!
徐氏说的这一番话过程中,完完全全就不把他这个皇帝当回事,朱勉也根本没办法插上一句嘴。一种无奈感,自朱勉的心中升起,这种日子何时是个头!
此时此刻,朱勉已经恍然大悟,两年之后自己的确可以亲政,但这仅仅限于处理国家内政等大事方面上,而至于兵权上的问题,就算是自己老死,也不会碰到。
“皇祖母,兵部尚书徐天然明天真的会回来?”
“就算不回来,你那国舅姥爷,也会主持大局的!”
一阵无力感再次传来,朱勉心中不由得叹息了一声,便是缓缓道:“诸位臣工,明早前往徐国公府,朕要问计于徐国公!”
众多大臣听着朱勉这句话,脸上不由的出现了异样的感觉,尤其是高参,神色更是诡异。几乎每一个人都明白,大明国的实际最高掌权者,是太皇太后徐氏,而非朱勉。
“退朝吧!”
尽管心中又多么的不满,朱勉的表现,仍然是要迎合徐氏的。将徐氏送回慈宁宫后,朱勉方才回到重阳宫睡下。一夜之间,辗转反侧,朱勉仿佛老上了许多,这一夜,他的心中可以用五味杂陈这个成语来形容。
“兵权的问题不解决,就算拥有了亲政处理国家大事的权力,朕也会受制于人。”
如同昨晚说的那样,来自于盛京府的军情呈文,果真是在清晨时刻递到了兵部。但朱勉并没有见到,而是由兵部直接转到了徐国公府。
蓟州城西门处,一座两进两出的四合院,便是传说中的徐国公府。此时此刻,朱勉带着众多大臣,进入了这里。
司礼完毕,朱勉在大堂中,见着了传说中的徐国公,枯瘦的身躯,苍老的容颜,很明显是上了年纪。尽管只有五十多岁,但看上去却像七十多岁的人。
徐国公的名字叫徐长恭。
“自登基以来,朕忙于政务,还不曾来看过国舅姥爷啊!”
朱勉欠了欠身,客气了一句,便是坐在了上首的座位。
“诸位大臣,也都各自坐下吧!今日,朕问计于朕的舅老爷,诸位也一起参谋参谋!值此大明国遭受外敌侵略之际,希望诸位大臣能够勠力同心!”
朱勉很不情愿的说出了这番违心的言语,但他又不得不这么说。好在,情绪之上隐藏的很好,并未被众人发觉
徐长恭闻言,便是咳嗽了一声,待得众人坐下后,拄着拐杖走到堂中央道:“皇上,清晨传来的军情呈文,已经表明了金国来敌足有二十万大军,多数为高机动的骑兵,而步兵则是配备着极为厉害的攻城器械,如此看来,金国贼寇,对于盛京府势在必得!”
“往常大明与大金相战的时候,大明兵力必须数倍于大金方才能战胜,而现在大明与大金一比一的兵力,恐怕必败无疑。再者,这大明防守的二十万大军,还分散的驻扎在松江、锦州等地。若是不及时调兵,盛京府必失无疑!”
唐浩一改昨日夜里的言辞,神色之上也没有了乐观的情绪,反而是更加担忧起来。朱勉闻言,又是见到唐浩此时神情,心中不由的冷哼一声,他已经明白,这朝堂上的诸多大臣,最终都还是要向徐家看齐的。
“皇上,老臣对此,已经有了办法。蓟州的卫戍大营有官军十万,可以派往盛京府,另有神机营可以调动。此外,辽东省各处隘口的散兵卫所,总计五万大军,也可以调动!”
“调兵需要多少时间,耗费多少军饷?”朱勉心中不由的惨笑一声,“朕听闻国库已经没多少银子了,就在昨晚,皇祖母还借着朕的名义,去开征战争税呢!”
“从京城,到辽东省,军文呈递一天的时间,而辽东省调兵距离盛京最近,只需要三天时间。”
徐长恭像是一个干练的老头一般,仔细的计算着时间。
“蓟州调兵需要十五天的时间,现在只能希望盛京府提督魏大亮能够坚持十五天的时间!老臣也还会发函知会松江等地的提督,让他们速速救援盛京!”
“甚好!”
听着徐长恭的这一番安排,朱勉也没有什么理由反对,只能听从。
“皇上,战争税一旦开启,恐怕免不了民变啊!还请皇上,以及诸位辅政大臣示下,若是民变发生了,又该如何平定?”
第28章 无可奈何()
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掌管国库,身为户部尚书的公孙庆国。他的话,让朱勉陷入了沉思。
开启战争税,可以说是一种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措施,对于这种措施,朱勉是极为不赞同的。
但,就算他心中不同意,然而太皇太后徐氏已经发话了,不听能行吗?更何况,这朝堂上的众多大臣,是听他这个十六岁没有什么成熟理政经验的少年天子的,还是听老谋深算,入宫三四十年的徐氏的?
答案很明显。
一众人听着公孙庆国的话,也是陷入了沉默,但不出半刻钟,便是有人走了出来。
“皇上,国公爷,公孙大人,大明国的民变,自古有之。这一时刻是紧急时刻,开启战争税,相信百姓们能够理解!”说话之人是曹攸,“若是大金国能够退兵,可适当减免税赋!这样子一来,天下万民,必然会臣服!”
听着曹攸的言语,朱勉心中不住的摇头。百姓的力量无穷大,如果因为战争税的缘故而发生民变继而起义,最终会拖垮整个大明国的。
试想一下,一边是东北边疆的战争,一边是镇压民变的战争,两场战争最需要的就是银子。银子哪里来?自然是从老百姓身上搜刮而来的。越是需要银子,就越容易搜刮百姓,直至最后,各地的百姓忍无可忍,揭竿而起,此时起义就如同星星之火一般,可以燎原。
到了那个时候,大明国还能生存下去吗?所以,朱勉觉得开启战争税的这一个方法,太过冒险。
一旦弄不好,就会陷入死循环,甚至是会把大明国逼到亡国境地。到了那个时候,就算朱勉掌握了实权,想要挽救大明,也是回天乏术,更不用说要去用大明国的繁荣昌盛,祭奠大明王朝了。
此时此刻,朱勉方才觉得,这朝中的大臣,极少有人为天下万民着想,他们想着的都是自己的权力能否更大点。
唯有公孙庆国,勉勉强强的考虑着天下万民,这让朱勉心中稍微有些安慰。
“昨日晚间散朝的时候,我们几个辅政大臣,都商量过了。若是国库真的拿不出军饷来,也只好这么办了。毕竟防御东北,比之民变,才是重中之重!”
慕容烈从自己的位置上站了出来,他向朱勉拱了拱手,继续说道:“适才粗略计算过了,若是要调兵东北的话,需要一百万两白银。这是该花的银子,也是没办法!”
对于军饷的事情,朱勉不禁有些头疼,他很清楚,这关乎着大明国与大金国之间的战争成败。
若是败了,大金国很可能会横扫东北边境,直抵长城脚下;若是胜了,大明国也许能够平平安安的过上几年,但付出的代价,朱勉无法想象。
大堂之上陷入了寂静,整个氛围变得落针可闻,就算是朱勉,也想不出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