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夏骄子-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侯倒不是为难方大同,只是顺嘴一说而已,点点头,方大同毕竟也算有过显赫的身份,就算是伪太子,有个行宫也不算什么事,如果揪住不放,倒是显得小家子气,只要方大同日后有眼力劲,过往之事,想必周彬也不会追究。
“军长,这个行宫以前是方国珍的行宫所在,负责这里的守将企图逃走,被我的部下捉住砍头了。”方大同看出王侯对他有些想法,马上撇清,就算这个行宫是自己的,也不能说了。
王侯点点头,方大同投靠保安军,和方国珍划清界限那是必须的,只是听到杀了这里的守将,稍有不喜,问道:“就这么杀了?没有审问过吗?”
方大同小心应对,道:“是,那人负隅顽抗”
王侯挠挠头,道,“我好像是说过,凡是负隅顽抗的敌人,一律全部歼灭,可是杀了这里的守将,却是你的失策,方国珍既然安排那人守在这里,必然是亲近之人,总归有些价值。”
方大同脸上的神色尴尬的很,谦卑的笑道,“或许是下官揣错了大人的心意,把事情办砸了,还请军长息怒,我这个”
王侯若无其事的摆摆手,道:“方大人不必在意,杀几个人而已,但是也不能见人就杀,这与周彬大人的心愿相悖,还望方大人知晓,否则惹的周大人不喜,反不为美?”
方大同默然,杀人这种事他心中雪亮,自己虽然投靠了朝廷,投靠了周彬,但是江西地方必然要清洗,否则就连个晋身的资本都没有,凭什么让周彬重用啊?
因此从方大同有意要投降开始,便已经着手准备这件事,凡是不合自己心意,或者和老爹过从甚密之人,全在清洗之列。
但是方大同现在看王侯的态度,知道清洗必须停下了,否则传到周彬耳中,肯定会给周彬留下不好的印象。
王侯点到即止,把话头岔过去,抬头扫视着大厅内的众人,除了自己的亲兵外,就是方大同的亲信和临江地方上的重要人物。
这次迎接王侯入驻临江,方大同筹谋已久,王侯是他极力要拉上关系的人,他必须要在保安军之内找一个靠山。
“诸位也不是外人了。”王侯微笑道:“大家都坐下说话,今天我来到临江有机会和诸位见面,就是想了解了解诸位,增进彼此的关系。”
众人七嘴八舌的纷纷表示不敢,乱糟糟的哄闹了好一会,才逐渐按照地位高低坐了下来,好在这座大厅甚为宽敞,这么多人坐下,也不见得拥挤。
经过刚才王侯的点醒,方大同心下越发紧张,一句话也不敢说了,本来按照他的打算,这次把王侯哄得高兴了,让王侯美言几句,把身份地位在周彬那里确定下来,才是正经的,否则心里终归不踏实,但此刻人多嘴杂,这些话实在是不怎么好讲出口,这毕竟不是什么得意的事情,传扬出去,对于他的威信有损啊!
方大同心中琢磨,自己在大都城中派了得力人手四处打听,对保安军的主要将领的脾气秉性早就烂熟于心,王侯乃是保安军的元老,当然更加清楚。
方大同琢磨着,象王侯这样的人,用别的什么手段来讨好恐怕是不行的,金钱美女那都是找死,如果硬要说一个保安军之中的硬通货,非军功莫属了。
第220章 方国珍授首()
方大同可没有给王侯军功的可能,这次拿下江西北部大部分地区,已经是方大同仅有的能力了。
所以这次听说王侯愿意入驻临江,方大同憋足了劲,发动全部人手不惜血本四处搜罗古董字画之类,只求讨得王侯另眼相看。
眼下这座大厅,四面墙壁挂着的条幅,字画无一不是价值连成的名家手迹,而屏风之后的那座古玩架上,也全部都是唐三彩、汝窑、官窑、哥窑之类的瓷器,甚至就连众人坐的椅子,那也都是紫檀木所制,价值非凡。
看到王侯对着张旭的草书出神,方大同心中得意,道:“军长,这个怎么样?”
王侯点点头,道:“这个符咒画的真是不错,比我们村里的大仙画的还要好,许是有什么法力吧!”
方大同万万没有想到的,他面前的这位军长,别说是什么古董字画,就算是张旭的草书都看不懂,要让他鉴赏字画,简直就是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直到这时,方大同才想起保安军之中,好像大多将领都是泥腿子出身。
想到自己这一记马屁正好凑到了马蹄上,甚至还让王侯浑身不自在,方大同顿时浑身大汗淋漓,好半天才回过味来。
方大同偷偷瞅了瞅王侯的脸色,只见王侯这时笑吟吟的,略微放心,稍稍凑前,陪笑道,“军长大人,临江的繁华不下于瑞州,尤其是江南美女颇为动人”好处拿出来险些丢脸,只好拿出美女了,其实方大同也知道这些王侯肯定不喜欢,但是至今要是不做出这个姿态,那是万万不行的。
现在江南局势的发展差不多已经明朗了,保安军在江北集结了大批军队,各支部队的军长对自己所需承担任务早已清清楚楚,沿着长江一字排开,甚至就连对面的敌军对此也是心照不宣,人人都在等待战争正式打响的那一刻,期盼着能在这样的大战中生存下来。
所以说对于这场战争,以保安军的军事力量,胜利没有任何问题,目前唯一的问题就是军队的补给,保安军多数是北方人,在南方地理下的作战,气候、水土的适应、卫生的控制,等等都非常重要。
就在王侯主动发动江西战役之前,不少人早就献城投降,而且就在不就之前,保安军东线陈成所部在江北还曾和徐达的部队大打出手。
双方在镇江外发生遭遇,于是立即展开激战,随后战斗规模立即扩大,保安军取得压倒性优势,并逼迫吴军不断向后方撤退,最后,吴军将领胡大海亲率主力一万六千余人和陈成展开会战。
这一仗,保安军利用优势的运输能力,抢先占据战场,随后向集结的胡大海发起攻击,炮火连同内河船只载炮猛烈轰击吴军部队,在突然的炮火猛烈轰击下,吴军顿时被打散,随后保安军压上,用最简单的推进战术成功击溃胡大海主力,并在之后的两天中几乎全歼其剩余部队,胡大海在混战中带着不超过十人的亲兵逃之夭夭。
然而对于这场规模不小的战役,不论是保安军还是徐达,给出的反应都相当低调,总而言之看上去给人的印象就彷佛是发生了一场小小的冲突,真实的目的只怕是互相试探虚实。
可以说,现在的保安军,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总参谋部早已准备妥当,战争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只等着保安军最高领袖的一声命令了。
大元天佑七年冬天,保安军首脑周彬终于颁发了向江西,浙东全面开进的命令。
早已准备妥当的保安军各军立即出动,其中东边保安军第二军陈成所部,约一万人向镇江方向缓缓推进,意图夺取镇江;保安军水师陆战王侯所部约两万余人,协同作战,跨越大江,进逼金陵。
此次作战,保安军共动用两个主力军,主力共四万余人,出动大小炮两千门,内河船只二百艘,加上随同进军的各地投降部队,总兵力将近八万人。
放眼望去,江南各条道路上都塞满了军队,大炮和运送辎重的骡马车辆,各条河上船行如梭,尤其是冒着黑烟的铁甲舰,威势不可阻挡。
面对着如此强大的战争机器,方国珍残余的势力几乎闻风丧胆,各军按照既定进攻路线一路推进,沿途竟无一丝停滞,而战争爆发之前,当面与其对峙的敌之一线守军,远远地望见保安军进军的尘土,便拨马而逃,沿路各地地方守备部队非走即降,不论势力归属,但凡地方官员不是挂印潜逃,就是远远的遣使飞马远迎数十里,携城投靠。
战争从天佑七年冬天爆发,直到天佑八年三月底,保安军各支部队一路攻击前进,长达数百里的战线上,竟无一人胆敢率军相抗,方国珍据守的江西残部大片土地被纳入朝廷版图。
保安军以虚弱的方国珍为突破口,拿下了江西全境,将朱元璋的势力范围控制在江南,福建一带,算是完成了初步的战略构想,使朱元璋凭借长江天险据守的计划化为泡影。
天佑八年六月,保安军南下军在荆州府集结完毕,总兵力约六万余,兵分两路横渡长江,一路由茅十八率领,直扑岳州,向困守江防一线负隅顽抗的方国珍发起总攻,此次战役,保安军投入两万人,排山倒海一般压过赣江,大炮一字排开,朝方国珍猛烈轰击,如此强大压力之下,尽管方国珍拼命抵抗,奈何军心厌战,保安军一过江,还未建立阵地,负责的方国珍守将就立即斩杀监军,主动向保安军投降,此后如同连锁反应一般,投降一发不可收拾,保安军一枪未发,敌人全部放下武器,向猛攻而来的保安军让开攻城道路,保安军更加势如破竹,不可阻挡。
从赣江渡口至岳州城下,保安军大部队如同郊游一样,一枪未发,一战未打,敌人自动变成了友军,甚至就连辎重补给都有人自动推到官道两旁恭候使用,军民和谐之风,古之罕有。
敌军的接待,令保安军有宾至如归之感,如此战争,也可谓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可见民心所向,任何势力都不能违背。
负责一线指挥的保安军将领就像是做梦,昏昏噩噩挥军疾进,直到方国珍各路将领请降之后,方才慌忙派人通知江北的炮兵部队停止炮击,以免浪费炮弹。
保安军发起渡江作战,天色刚刚放明,就已兵临城下,方国珍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的几万大军就只剩下内城的三千多人了。
城外,保安军刚刚整队完毕,大炮还未进入阵地,城防就被自动攻破了,一线军官惊诧莫名,生怕有诈,为持重起见,派遣两个连的骑兵部队进城探路,却不料从城门口直到方国珍的皇宫,一路畅通无阻。
除了这一路大军,另外一路南下大军自荆州出发,渡过长江,兵锐如锋,入赣北,沿水而下,沿路各地望风而降。
方国珍的迅速覆灭,震动了整个南方,消息传来,人心惶惶,朱元璋不知所措,紧急召集群臣议对,数百官僚束手无策。
朱元璋勃然大怒,朝堂之上却一片默然,此刻,奉命前往镇江的郭英至今未归,但保安军却已经拿下了江西,朱元璋实际控制的地方,只剩下了江淮行省和福建行省。
其实,朱元璋在宁国,池州一带拥兵十余万,仅在鄱阳湖北岸,就布防了两万大军,而当面之敌自北方远征而来,全军不过五万人,其中一线部队甚至还不到两万,但君臣朝野,竟无一人言战,更是没想要去救援方国珍。
天佑八年七月,方国珍素服自缚,出城十里,向保安军军长王侯奉上皇帝玉玺,率部投降。
七月十五日,大元朝廷下诏,诛杀方国珍于菜市口,余者皆放归,同时任命王侯兼任江西行省平章事,方大同降任江西右丞。
当方国珍覆灭之时,徐达仍在镇江,消息入耳,几乎就像是晴天霹雳,他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跨地千里坐拥数十万大军的朱元璋竟然没有发兵去救,而保安军攻势之猛、推进之快,也令他始料不及。
就在此刻,朱元璋派出的援兵或者是抵御保安军的两万大军终于出发,沐英任主将,行军将近半个月,道路不畅,补给不济,速度缓慢到了极点。
第221章 相持不下()
沐英忧心忡忡,但是现在不论怎么做都迟了,保安军还未赶到,沐英两万大军已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到了极点,一路之上,逃兵成风,甚至就连派出去探路的斥候也一去不返,迫不得已之下,沐英不得不派自己的亲兵队执守外围哨卡,严防士兵逃亡,否则这一仗不用打,直接投降得了。
但凡聪明一点的人都明白,这一战,虽然还没有开打,但沐英却已经输掉了。
大元天佑八年七月十六,江西连降大雨,山洪泥石流不断,道路损毁严重,大地一片泥泞,沐英行军日不过三十里,而就在此刻,江西等地原方国珍投降的人马接到王侯紧急命令,配合出兵封锁道路,于临江以南一百里出击,卡断了沐英的撤退道路。
天降大雨,沐英携带的各种火炮全部不能使用,无可奈何之下,被迫下令全军突击,两日之内,连续发动十余次冲锋,然而当面之敌以逸待劳,兼之工事兼顾,在保安军的督促下拼死反击,使沐英不得寸进。
七月十八日下午,大雨滂沱,保安军王侯所部一万大军终于赶到战场,立足未稳,即率先向沐英发起攻击。
雨幕之下,两军发生惨烈地白刃战,沐英亲率亲卫部队,保安军大队挺起刺刀,列成纵队,层层推进,近两个时辰,直到傍晚时分,沐英中军精锐部队三千人伤亡过半士气崩溃,终于击破沐英后军大营,营垒失陷后全军大乱,万余大军失去指挥四面逃窜,见事不可为,沐英在百余名亲兵的护卫下,换上小兵军服翻山逃亡,却不料道路陡峭崎岖,马匹为雷电所惊,不慎失足落马,被马蹄践踏胸腹,重伤,逃脱战场两日后,在临江府西南吐血而死。
沐英两万大军全军覆没,主将战死,王侯乘胜攻入建昌,连下吉州、赣州,然而此刻方国珍已死,江西混乱,那些还在观望的地方势力急忙派遣使者奔赴临江,率部众投降。
至此,除江淮、福建以及江北等部分地区之外,保安军肃清了元顺帝登基以来的全部混乱地区。
对于胜利的态度,北方和南方的各地表现出了迥然不同的态度,当胜利的消息从江西一路传过去的时候,这个讯息引发的社会震动越朝反应越大,相对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广大人民反应非常平静,总之没有什么人认为此事应该值得庆贺,毕竟朱元璋还是朱元璋,实力强悍,究竟谁能笑到最后,老百姓并不清楚。
不过过了黄河之后,老百姓的反应就热烈多了,当消息传到之时,沿着官道驿站,各地村落欢呼雀跃,信使每次一到地方,都有人冲上来围得水泄不通,七嘴八舌地打听前线的各种消息。
这里面的原因倒是很简单,北方人民之所以这么激动,主要是因为此次出征的军人几乎全数来自北方,约莫有十多万人马,按照这个数字推下来,北方几个省几乎村村都有人出征,要知道战阵之上那都是生死在天,谁也不想自己的亲人朋友就此埋骨他乡,因此关注的力度当然要大上许多。
当然,除了这一最直接的原因之外,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保安军的军队工作做得有大有成效,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土地分配,伤亡士兵的抚恤等等,无人诟病。
自从周彬主政,几年下来,北方一片安定,民生良好,几乎年年丰收,广大农村的丁口户册统计和口粮保障工作大体完成,难民已经杜绝,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保安军的影响力得到了全社会的一致肯定,并且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胜利对北方人马的鼓舞,非同小可。
而长江中下游地区那就肯定没有北方人民这么顺贴了,当然这里并非是说南方人民有异心,这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战争没有结束,这种情况之下,虽然说大家伙儿不会认为朱元璋的吴军是合法政府,但也决计不会突然间对这个来自北方的朝廷立即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所以,当胜利讯息传到之时,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松了一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