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省了自身之后,楚狂人感觉到身体里传出的疲惫感觉,昨天就是刚刚思考完就睡着了。
今天,稍微好一点,思考完了还有时间想一想其他的事情,不过,也很快就睡着了。
胡亥的这具身体真的是沾枕头沾床就能睡着的奇葩体质,那他的女儿是怎么生出来的?
楚狂人还有心思想了想这个奇葩的问题,才沉沉睡去。
这一夜,宫里一切依旧,咸阳宫灯火依旧通明,巡逻的士兵各就其位,该服侍主人的宫女和太监也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工作,和从前也没有什么不同。
可是,在咸阳宫外,咸阳城内,徐福府邸,却有一件可以称的上惊天动地的事情正在发生着自己的开端。结局如何,不到最后,谁也无从知晓。
是夜,乌云遮住了月光,天色更加漆黑,整个咸阳城只有咸阳宫和几家青楼依旧明亮。
第10章 始皇国策,起义要求()
清晨的咸阳城并不像后世人想象中的那么热闹,这里的清晨没有商贩的叫卖声,也尚未形成成型的集市。
整座城市除了昆虫肆意鸣叫的声音外竟然显得有些冷清,在秦始皇的不断扩建中,咸阳城应该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全世界最大的一座城市,可是入目所见入耳所闻却没有什么生气。
在这座城池的每条街道上来来往往的只有行色匆匆赶着去做农活的农民或者被官家征工赶去建设工程的民夫,他们的脸上也几乎没有一丝笑容,都被高昂的赋税和沉重的劳役压得喘不过气来。
如果一个心脏不够大的人生活在这里,每天看着身边经过的都是这些人,也许会被逼出病来。
这个时代估计有很多人会得抑郁症,并且根本治不好,因为没有让他们缓解病情的空间。
一队队的士兵来来回回的在城中巡逻,一旦发现有尚未取得经营权的商人私自买卖就会把人控制起来,强令其加入市籍获得经营权。
一个商人必须登记在市籍以后才准许经商,但九成利益都要上交充当税赋。而且,一旦犯了错误,哪怕只是一个小错误,也可能面对流放抄家的下场。
如果违抗命令,拒不加入市籍,同样抓起来直接打入大牢,抄家夷族不在话下。
同样一个城市(秦咸阳不是现代的咸阳,汉朝在咸阳旧址建成长安)这时的咸阳比起后世的长安来说可能依旧算得上大气磅礴,但在繁华程度上比起长安确实差了不少。
秦朝由于存世时间太短,很多人忽略了它的经济情况,其实,尽管大秦铁骑天下无敌,但秦朝确实不富裕。
吕不韦以商乱国之后,由于对吕不韦的愤怒,秦始皇就天然的对商人抱有了一种偏见,认为商人一旦做大,很可能违法乱政,所以严格的限制了商人的发展。
所有商人想要经商就给必须加入市籍,统一由官府管理,所得利益九成需要上交。在这样的政策下,想要出现一个富可敌国的商人比登天还难,巴寡妇清只是一个异类,但也再没有出现第二个。
秦始皇由于自己母亲的**生活,天然的对大多数女人产生反感,但对于恪守贞洁的女性却很尊重。
巴寡妇清守寡多年,坚决不改嫁,守住了自身的清白,又为大秦的事业出钱出力,秦始皇曾与她平起平坐,这是大秦唯一一个被秦始皇允许可以与始皇帝平起平坐的人。
但秦始皇不知道,如果没有一定的商业基础,一个国家的经济不可能发展到繁华的程度。
因为吕不韦,秦始皇痛恨商人,所以秦朝对于商人的打压程度是历史罕见的。因为自己的母亲,秦始皇尽管后宫有三千妃子,并且亲自确立了后宫制度,但自己却没有立皇后。
他也是自从立后制出现以来唯一一个没有立后的皇帝,他的母亲带给他的伤害太大,以至于他不相信任何一个女人。
所以,后世有一些XjbY(意思自行体会)的电视剧竟然出现秦始皇为一个女人而愿意放弃天下的脑残情节,也不知道是不是电视剧的编剧脑子被驴给踢了。
楚狂人知道那些人只是为了圈钱,根本不会在乎历史,以至于那个时代以抗日神剧为代表的各种“神剧”层出不穷。
历史上如果真有这样的一个女人,早就被秦始皇一刀劈成两半了,根本活不过半个月。
秦始皇本来也不是一个重视男女私情的人,他在乎的从来都只是长生不老和一统天下。
国家的经济无法发展壮大,那么可以使用的钱就不会太多,经济压力会很大。
但是全国上下哪里都需要钱,练兵打仗要钱,修建各种工程要钱,给大臣发俸禄要钱,赏赐后宫妃子要钱,赈济灾民还是要钱。
钱从哪里来,没有其他地方可以来,于是只能再提高赋税,从百姓身上来。既无法开源,更无法节流。
很多人认为如果秦始皇还活着,大秦就不会亡,大秦的覆灭完全是由于二世无能,导致被赵高窃取权柄,大秦是由于某一个人的无能被灭。
但这其实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即使秦始皇还在,如果不改变这种极端打击商业却又不给农业大力扶持减轻赋税,反而不断对农业增加赋税的政策,大秦终究还是会覆灭。
这不是一人之罪,这是国家体制层面上存在的本质上的问题,不能简单的把它看作一个人就能决定的事情。
就像是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都出现在中国近代史之中,那时的两个强国英格兰和美利坚就是采用这两种政体,可是这两种政体在中国却不适用。
直到共产主义传入中国,又经过了那一位伟大领袖的灵活转变,才扎根在了中国的土壤,七十年屹立不倒并且越来越好。
只不过,如果始皇帝还在,可能由于始皇帝强大的个人魅力,大秦的无双铁骑可以发挥出完全的战斗力。大秦军队可以用横扫六国后举世无敌的心态和士气灭掉刘邦和项羽,为大秦再延续几年的国祚。
但大秦终究还是避免不了因为一个简单的“钱”字的问题被灭掉,以后总会有一个叫王邦李邦或者张羽赵羽的人横空出世,揭竿而起,获得多数百姓的支持,灭掉大秦。
秦始皇的国策最多只能支持大秦存在20年,20年内,大秦就将会因为赋税的不断增加导致有一半以上的百姓吃不起饭,面临饿死的危险。
冷兵器时代,面对这种大量农民可能被饿死的局面,即使把秦始皇换成玉皇大帝,除非真能找来十万天兵天将杀光全天下半数百姓,否则也很难阻止这个政权的覆灭。
这个时代,与其像儒家那样冠冕堂皇的说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还不如说是饱民腹者得天下。在可能吃不饱的年代,谁能让百姓吃饱饭谁就得民心,哪怕它的法律严苛,哪怕它有很多贪官,这些在吃饱饭面前都不是什么问题。
谁当皇帝对绝大多数的百姓来说并不在意,反正自己又当不了,他们更在乎谁能让自己填饱肚子有饭吃。
让他们吃饱饭的人他们就会支持,这没有什么大道理,只是最简单最朴素的需求。
大秦帝国如果国政不改,除非一直有战争或对外征服的行动,通过掠夺不断从其他渠道攫取财富支持国内的开销。
否则,这个有明显缺陷的体系能坚持十几年已经是始皇帝作为千古一帝强大能力极致的体现了。
无论在古东方还是古西方,很多东征西讨打了无数胜仗的大帝国一旦和平下来,几十年甚至几年内就由于内部问题而自我毁灭了。
重农轻商,尽管后世大多专家学者认为这个国策并不正确。但这在一个以粮食为存亡根本的封建王朝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封建王朝的发展初期其实算不上是错误,甚至可以看做是适应那个时代的国策。(古代东西方的封建含义差距很大,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看)
但是重农却不轻赋,甚至还要加重赋税,这就是取死之道了,结果只能是农业也发展不起来,商业也发展不起来。最终造成农业和商业两边俱伤甚至俱亡的结果,这一点其实很让人感到可惜。
大量的土地由于农民交不起赋税无钱耕种,不得已贱卖给少数有钱的权贵。大地主尤其是在朝中有官职可以享受免除赋税待遇的那些人会掌握大量的土地,收获大量的财富。
但这些财富不会进入国库,无法支持国家的用度,只会用于壮大他们自己家族和党派的势力。
这部分大地主(大多数也是官员)得到了财富又有官职在身,发展壮大之后会不会滋生起其他的心思?如果要处理,他们又占据高位,掌握的势力盘根错节,如果不能快刀斩乱麻,就容易引起大乱。
让农民种了地,交完了赋税之后,结果剩下的粮食都不够自己一家吃的甚至根本剩不下来,这种局面一旦出现,没有谁愿意乖乖的去死。
那么怎么办,他们会去找一个能让他们吃饱饭的方法,这时候所有的牛鬼蛇神都有了发展的空间。无论是宗教骗子还是起义军或者叛贼,都能利用这个时机兴风作浪。
封建王朝,能否存续长久,其实就看它是否能保证大多数的民众不被饿死。
只要不面临饿死的局面,没几个人会冒着人头落地的风险去搞什么起义,即使搞了起来也没有发展壮大的土壤,可能一个县令带着十几个衙役就能把这种叛乱平定。
后世的那个共和国建立之后,有人自称皇帝,要篡权夺政,结果被一个片警就给轻松解决了。在那个时代人们的温饱已经不成问题,所以任何反动的行为都没有生存的土壤。
自古凡起义成功者,所处时代无一不是有大量百姓们面临饿死风险,并多数都处于战乱之中。
起义军每到一处,都会有百姓自发加入其中,因为这里有饭吃。起义军中尽管有很多人会战死,但总人数往往反而越打越多,形成大势,一举覆灭前朝,建立新朝。
就像现在的大秦,就正是这个牛鬼蛇神都有发挥空间和生存土壤的时候,起义军已经出现了很多路,楚狂人心里苦啊!
第11章 迷途贾青,可悲宋祖()
当然,这些在灭掉赵高之前和楚狂人的关系不大,他目前没有任何能力改变大局。
咸阳宫每日亥时之前准时关闭宫门,贾青是在戌时的后半个时辰带着大总管刘永的手令走出的咸阳宫。
出宫之后,他没有多想,想要按照楚狂人的话直奔徐福府邸。他能隐隐的感觉到,自己刚刚走出宫门,就有人跟了出来,可每当他回头去看,身后却空无一人。
天色已经完全变黑,只有咸阳宫的周围还能看到一点亮光。贾青点亮了手中提着的灯笼继续向前走,不知为什么,他心里有一种必须把陛下交代的事情办好,即使牺牲了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的想法。
就在贾青出宫之后的同一时刻,楚狂人刚好在探查轻纱女红菱对自己的好感度,并因为只有11点的好感度惊出了一身冷汗。这些贾青自然不会知道,他此时的心情并不会比楚狂人好上多少,因为他也有心事。
贾青对皇宫之外的环境并不熟悉,他虽然是在咸阳城出生的人,但他一直居住在咸阳三十万穷人聚居的东乡一带,那里可以算作是咸阳城的贫民窟了。
他离家最远的一次也不过是出城上山了一次,对于城里那些大人物居住的高宅大院究竟在哪里,那一个层面和他生活的世界相差太远,他并不关心。
一个村长根本就不会关心****每天都在忙着什么,或者家在哪里这种事情,因为那距离他的层面太远。
因为家里父母养不起他,为了让他活下去,才把他卖进了宫。所以,尽管他很痛快的答应了陛下的要求,但他知道自己对咸阳城内除了东乡之外的其他地点并不了解。
但陛下交给他的事情,他必须答应,因为陛下说他信任他,没有其他的可信之人了。没有说出来,依然是因为不想让陛下过多忧心,他怕陛下会因此而退缩,放弃了诛杀大奸臣丞相赵高的想法。
是的,有人可能猜出来了,这个小太监贾青根本就不认识去徐福府邸的路,这一点可能楚狂人都想不到。
他和小太监聊天中知道了他出生在咸阳,他怎么也想不到在咸阳生活了12年的小太监,对咸阳城内除了贫民区东乡之外的其他地点究竟在哪里,其实并不太了解。
如果楚狂人知道了小太监竟然不认路,估计一万句“妈卖批”都不够表达他内心中的“老天你不要这样玩我”的感觉。
不知是否要庆幸他并不知道这件事,还以为小太监这一行最大的困难应该就是取信于徐福和子婴,并且对此抱有乐观的态度。
他根本想不到,对于从小就生活在咸阳城的一个人,在咸阳城里找路竟然会是最大的困难。
贾青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头绪,全然不知道东南西北,那样他也不敢瞒着楚狂人了。
如果真的没有一点希望完成,贾青不会去选择可能耽误陛下谋划的行事方法,会痛快的说出来。
他虽然没有去过徐福府邸,但就在昨天,听到了去徐福府邸请徐方士进宫为皇上诊治的小太监闲聊谈到了徐福府邸,说那里很气派,离皇宫也并不太远。
他们还说着徐府门前摆着一个很大的炼丹炉足足有一人多高,感觉至少有几千斤重,也不知怎么抬到那里的。
是的,贾青只知道两件事,其一,徐福府邸很气派,并且离皇宫并不太远;其二,徐府门前摆放着一个一人多高的炼丹炉,很是壮观。
除此之外,他对徐福府邸究竟在哪里一无所知,东南西北,前后左右,他都不知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小太监找路兮走四方。
他没有在宫里去找其他小太监问路,因为如果问了之后,那个人只是指路还好,要是想给他带路和他一起走,他也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虽然那个人有可能并不会要求跟他一起走,但只要有一分的风险他也不想冒,这是关乎到陛下的事,丝毫不能马虎。
再说,万一那个人是丞相赵高的人,那岂不是破坏了陛下的谋划,他绝对不做这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之人。
如果真的出现了那种局面,即使见到了徐福,有另外的小太监在一旁站着。他怎么也不好说自己要单独跟徐方士说话,皇帝的手令也不能当着外人的面取出来。
谁知道给他带路的小太监会不会是投靠了赵高的人,暴露了自己是小,顶多搭上自己的一条命。如果拖累了陛下完成大事,那才是大祸,他万死也难赎其罪。
反正皇宫门外只有三条路,一条一条慢慢走,挨家挨户的找,总能发现门前有一个大的炼丹炉的府邸。
这样的特点足够鲜明,只要愿意多耗费一些时间,总能找得到。
这是个笨方法,但是却绝对有效,很多人看不起笨方法,但他们不知道,所有看似聪明的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只能适应特定的环境。
而看似做了很多无用功的笨方法,很多人都看不起的行为,却往往适用于任何时机和地点。
贾青想的是如果实在不行,遇到巡逻的卫士或者打更的更夫,也可以问一问,反正街上巡逻的卫士和打更的更夫绝对不会在自己问路后跟自己一起去见徐福。
只是贾青知道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尽量要靠自己一个人来完成。
小太监贾青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他根本不认识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这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