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未央金屋赋--天娇-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应该……不应该啊!’贾夫人想来想去,觉得不对劲:这宫女平庸无能,说话颠三倒四,眼皮子又那么浅,怎么会被大姑子安排伺候阿娇?馆陶长公主平常对女儿身边的人,总是万分挑剔,宁缺毋滥的!
  ‘想不通啊,想不通。’贾夫人轻点自己的太阳穴,一肚子奇怪。
  。
  等向三位后宫告退,鲁女捧着‘韩梨’在个拐弯处走上一条坡道。可没走几步,迎面正遇上以吴女官为首的一队长乐宫宫人。
  鲁女的脸,顿时臊红了——比吴女先出来,却落在吴女官的后面,可见她开头逛得多厉害。
  吴女官上下打量鲁女一眼,一言不发地示意后者跟上。期期艾艾地插队进列,鲁女紧跟在吴女官后面。
  下了山坡,再走过一片松林。鲁女见无人注意,便悄悄将一块金子塞进吴女手里。
  吴女垂眸一看,挑眉问:“此……何意?”
  鲁女甜笑,窃窃私语:“阿姊,小女初来,年少无知,求阿姊照拂一二……”
  吴女闻之,淡淡一笑:“汝……路遇贵人耶?”
  “极是。”鲁女喜色难掩,甜丝丝耳语:“贾夫人,石美人,郑良人。”
  ‘真是,我还以为什么。几块金子,就能乐成这样……’吴女悠悠然提点:“伺奉翁主,出入宫闱,赏赐将不绝也……”
  ‘啊?!不绝?有这样的好事?’鲁女眼睛里光华激盛,简直快乐疯了:哈,自己运气真好!被长公主挑上,做到这份又轻松又尊贵的肥差。以后的日子,黄金源源不断地来……衣服、首饰、房子、田庄……
  撇了眼鲁女那放在面上的狂喜状,吴女步幅不变,稳稳继续往前走。
  。
  离宣室殿不远了。
  前面,一队宫人疾步而过。其步速之快,在这深宫重地显得颇为惹眼。
  吴女一眼认出了领队的女官,唤道:“宁,宁!”
  宁女官脚下一滞,转身见是吴女,就过来行礼。
  “宁,何事匆忙至此?”见中宫殿第一女官面带异色,吴女官不由诧异惊惧:能让皇后的亲信兼椒房殿女总管如此失态的,绝不会是小事!
  宁女紧锁双眉,环顾四周见并无其他宫殿的人,才压低了声音冲吴女耳语:“适才有司报,临江王,病危!”
  吴女:“呀?!”
  19…06 遗谏
  “殿下,殿下……小心呀!”
  衣襟歪斜的刘荣充耳不闻,外袍都来不及穿好就疾步往外走。唬得里外一干得太子宫从属,也跟着纷纷乱。
  “殿下,殿下……”柔媚的呼唤,拖住大汉年轻太子得脚步。
  刘荣急急转身,一把扶抱住心爱之人:“梅宝!”
  “殿下,”周朵良娣伏在丈夫的胸口,娇喘吁吁:“殿下,请殿下允妾身同往。”
  “梅宝,”太子刘荣低头看看周良娣隆起的腹部,温言阻止:“梅宝,汝重身,只须于殿内好生将息即可……”
  “殿下,临江王乃殿下幼弟,亦为妾之弟君。”周朵翁主拉紧丈夫的衣襟不松手,坚持己见:“今弟君病重,为人嫂者,岂有不亲往探视之理?朵恳请殿下,容妾身同往!”
  “梅宝?”刘荣眼中水光一闪,深吸两口气重重颔首:“从卿之言。”
  。
  长安城中的临江王官邸,陷入阵发性的混乱之中。
  先是临江王后哭晕过去,被安排回自己寝室休息,栗良娣和一位太医留下照看。临江王后栗氏是栗夫人娘家兄弟的女儿,和太子宫中的栗良娣是嫡亲堂姐妹。
  然后,从宫中赶来的栗夫人也昏厥了,人事不知。内史公主只会抱着母亲哭喊:“阿母,阿母……”河间王刘德见状,只能再从太医中分出几人,去照顾栗夫人。
  到皇太子刘荣扶着周良娣踏进临江王官邸,入眼就是副‘太医纷乱、仆役乱窜、属官迷茫’的散乱场面。甚至连空气中,似乎都含着股‘大树将倾’的惶惶意味。
  皇太子眉峰一蹙,正想出声喝斥临江王内史,忽觉手上一紧。刘荣垂目,正撞上周良娣温柔怜惜的目光——那双美目在说话,在规劝,在劝阻……
  暗暗一叹,将已到嘴边的话语吞回去,刘荣搀扶着周朵翁主往弟弟的寝房走去。
  。
  临江王的正寝内,弥漫着一股药味。
  油盏烛灯的光亮从半垂的纱幔后透过来,更显昏黄。
  临江王刘阏于仰面躺在床上,双目紧闭,俊美红润的面庞如今青白消瘦,憔悴如斯。他的身旁,河间王刘德默默陪护着,时不时举手为弟弟理理鬓发、擦拭额角。
  “大兄,”见兄长进来,刘德作势要起身行礼。
  刘荣只一看到小弟,就红了眼眶。无声地向二弟挥挥手,让刘德别动,自己则紧挨着刘阏于跪坐,轻轻执起幼弟的手,低低唤:“阏于,细弟,细弟。”
  河间王也过来,摩挲着弟弟的胳膊,帮着叫:“细弟,细弟。”
  眼皮微微动了动;目光,从最开始的迷离终于得以焦距。临江王对着长兄扯动嘴角,干涩的声音一如来自虚空:“大兄……”
  泪光,时隐时现。刘荣拉着弟弟的手,勉强摆出笑脸:“哦,大兄在,大兄在此。阏于无忧,阏于无忧呵……”才几天不见?病情怎么会恶化成这样?
  “大,大兄……汝”临江王听长兄这么说,不由笑出来。当年他们三兄弟一起玩,他不小心碰坏了父皇赐给母亲的珍贵漆器。那时候大哥表态愿意代幼弟受罚,也是这样的表情。就连说辞,都一模一样。他善良的兄长啊!
  ‘笑’的动作牵扯到肺部,就笑不下去了。临江王抱紧胸口,在被褥中蜷成一团,剧烈地咳起来:“咳,咳咳……咳……”
  “阏于!”“细弟!”两个做哥哥的一惊,这个忙帮着拍背,那一个找容器接痰,手忙脚乱好一通才将刘阏于重新安顿下来。
  等临江王重归平静,周良娣上前见礼:“大王!”
  刘荣也在一旁帮腔:“阏于,梅宝闻细弟抱病,甚为悬念,特来探望。”
  临江王肯定听到了,却装成没听到。病中年轻亲王的目光从长兄身上转移,从周良娣头顶上方三尺的高度滑过,最后落到二哥河间王刘德的身上:“次兄,阿母何如?”
  周良娣行礼的身姿,原地定格!在四周宫人诧异的窥视中,在官邸属官阉侍古怪的表情中,周良娣妩媚的脸庞一阵红一阵白,脖颈上都是汗粒。
  “阏于?!”皇太子刘荣惊叫。他知道小弟弟刘阏于一直对周朵有看法,但弟弟是个知礼的人。再有看法,也不曾露出来;相见彼此客客气气,大面上总过得去。今天是怎么了?当面给人难堪?
  临江王不动,摆明了不想见周良娣。
  刘荣看看重病的弟弟,又看看怀孕的爱妾,两头为难。
  周朵翁主强自镇定,颤巍巍站直身子,向室内的三兄弟依次说道:“殿下,汝兄弟详谈,妾身退避……大王,请善养尊体,多多保重。”
  。
  周良娣退出去,临江王阏于才回过脸,向两个哥哥伸出手:“大兄,次兄……”
  刘荣刘德连忙更挨近些。
  一手拉住长兄,一手拉住二哥,刘阏于黯然长叹:“世事……难料,二位兄长,不想小弟欲先行一步矣。”
  “细弟!”两个做兄长的失声惊叫,急急劝阻——如此时候,病中的弟弟出口这样的话,太不吉利了!
  “阏于,休胡言。汝青春正盛,此偶染小疾,安心调养之下,痊愈指日可待矣!”刘荣的话咬得又快又急。字字强调的语气,不知是为了安慰弟弟,还是为了加强自己的信心。
  刘阏于温柔地看着刘荣,自己善良的大哥,没有反驳,也没有附和……
  一道镂空的落地木雕隔断,两层丝纱的帘帐,并不能挡住什么。
  侍女阉侍早已识趣地退下。周良娣举杯立于窗前,默默轻抚腹部:她不明白,临江王为什么如此待她。她从未冒犯刘阏于,不是吗?
  。
  “大兄,”临江王望着大哥刘荣,目光专注:“小弟有一言,万望大兄应允。”
  皇太子刘荣:“阏于,何?”
  临江王刘阏于,一字、一顿:“大兄,请迎立皇太子妃——陈娇!”
  安静!一时间,内室中一片静寂。
  回头!周朵猛然回头。瞪视着通往内室的垂帘,周良娣颤抖的手指几乎拿不住手中的玉杯。
  。
  “细弟,何……出此言?”皇太子刘荣惊愕到无以复加:弟弟怎么会挑在这个时候,提起这桩事?
  “大兄,为弟亦如是想。”河间王刘德发言,明显站在小弟这一边。
  “二弟……”刘荣一愣,呆呆看着两个弟弟,面露难色。
  “大兄忆否?昔选妃之时,吾兄弟之彻夜恳谈?”临江王一急,咳嗽又翻上来:“咳,咳咳……”
  “细弟!”哥哥们都慌了手脚。河间王刘德拉过弟弟,抚胸捶背,忙个不停。
  周良娣听到了里面的忙乱。尹长公主的女儿,如一尊玉雕般站在那里,凝固不动。
  。
  好一阵子,临江王刘阏于才平静下来。一番折腾,少年的面色——更差了。
  “细弟,何苦?汝……何苦?”见小弟这个模样,刘荣心痛不已。
  “大兄,”刘阏于背后靠二哥刘德撑着,喘吁吁地说:“大兄宜从速迎娶馆陶翁主,否则……否则,大兄之储位……危矣!”
  “细弟……慎言!”闻听此言,皇太子刘荣不禁一皱眉;但望一眼小弟惨白的脸色,叹了口气还是好言安抚——重病的人难免胡思乱想,不能计较。至于皇太子之位嘛,他刘荣行事端正,又得朝廷重臣辅佐,哪有什么危机?
  刘阏于象能看透大哥的意思,长长吐口气,费劲地调整呼吸:“魏其侯?太尉?大兄……汝以为倚仗者,皆‘冰山’尔!”
  周良娣一双柳叶眉挑起,眼睛紧紧盯视内室的方向,眨都不眨。
  。
  “冰山?”这回,换成河间王刘德震惊了。刘德虽然一直赞成弟弟对皇太子妃人选的观点,但也从没认为窦婴和周亚夫是两座靠不住的冰山——冰山,看似坚固;可等太阳一出来,就化了!
  “然!冰山也!!”临江王暂停,缓口气才慢慢说道:“魏其侯者,大母从兄子也!论其亲厚,远不如南皮章武二门。窦王孙得侯后,皇太后常有压制之心!”
  ‘分支’怎能压过主干?窦太后对窦婴的支持,随时可能被收回。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作为一个有教养有廉耻的贵族,窦婴无论多不愿意,都必须自动离开朝堂——就像上次一样。
  “阏于,汝抱病,不宜操劳……”皇太子刘荣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和小时候一样,做哥哥的试图哄弟弟住嘴。
  临江王不上套。漠视长兄的打岔,刘阏于继续说:“然相较于魏其侯,周太尉境况之危,犹累卵也!”
  周良娣拿杯子的手,一下子扣紧。心脏在胸膛中扑通扑通乱跳:叔父?当今太尉,大汉的彻侯周亚夫?叔父周亚夫,是她周朵如今最大的靠山。
  19…07 临江哀王
  “阏于,”皇太子刘荣沉着脸,言语中满是不信:“父皇于周太尉,倚重良多。弟君……何出此言耶?”
  在朝野看来,当今皇帝对条侯周亚夫的信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也不怪刘荣怀疑弟弟的想法。
  “大兄所言,是极。细弟……多虑矣!”河间王刘德同样对条侯周亚夫很看好:如果父皇不信任条侯,怎么会将汉军的最高管理权交给周亚夫?
  军权!军权在握啊!这世上,还有什么是比‘军权’更可靠的吗?
  “咳咳,非……也!”临江王咳两声,挣扎着摇头,继而冷笑:“以愚弟计,周亚夫……终不免横死之祸!”
  “阏于?!”皇太子河间王一起大叫。这,这也太夸张了吧?
  临江王对两位兄长的惊讶和质疑视而不见,冰冷的话语一个字一个字,如一枚枚锥进盾牌的箭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刘荣和刘德,霎时沉默。这是他们一直回避的——事实,前例昭昭的事实!
  周亚夫平乱有功,可谓‘功高盖世’。但‘功高盖世’的另一面就是:功——高——震——主!一个功高震主的臣子通常是没有好下场的,比如伍子胥,比如韩信,比如……
  外面的周良娣听到这里,手一抖。浅红的液体从倾斜的杯口流淌出来,洒在美人胸口洁白的丝绸上——如血,如泪。
  。
  皇太子刘荣,河间王刘德,乃至现今缠绵病榻的临江王刘阏于是皇家的儿孙,三个人都十分熟悉自己家族的历史。
  大汉刘姓皇族从立国那天开始,对功臣——尤其是大功臣——实行的传统策略就是:卸磨杀驴!
  “嗯……嗯嗯,父皇、父皇仁厚……”皇太子刘荣还在挣扎,他想说皇帝父亲对条侯周亚夫一直看重,一直恩宠有加,一直……依此判断,应该不会出现韩信那种不幸状况吧!
  河间王刘德烦恼地看看长兄再瞧瞧弟弟,喃喃自语:“父皇仁厚,内……修亲亲,外……礼大臣……”
  “咳,咳咳……咳……咳咳咳……”刘阏于又咳起来。
  “细弟!”刘德紧着给弟弟拍背,刘荣飞快地冲去条案给弟弟倒水。
  “唔……”好容易缓过来,刘阏于的一张脸煞白煞白。
  “父皇固仁厚,然周太尉何?!”不顾两位兄长的制止,临江王坚定地继续周亚夫话题:“周亚夫其人刚愎自用,强硬倨傲,以致内外树敌……”
  刘阏于:“以梁王叔为诱饵,引吴楚叛军于睢阳城下。阿兄试想,若当日城破,王叔有失,当何如?”
  刘荣刘德同时皱眉。
  这是个大症结!周亚夫当时的做法,就军事策略方面而言没有错。这的确是早日结束战争,获得胜利的有效方法。错就错在,他不该用皇太后的心头肉——梁王刘武——来做诱饵!
  任何母亲,都不会容忍有人置爱子于险境,尤其这还是蓄意行为。任何人,都不会原谅别人用自己当饵料,尤其是尊贵刚烈的梁王。周亚夫这一做法,是将梁王和窦太后往死里得罪了!
  “周太尉用兵神奇,剑锋指处诸国覆灭,王族倾覆。”临江王的议论,还没完:“然诸王有罪,其内眷幼子何辜?周亚夫一介臣子,竟纵兵为祸,抄掠、屠戮无所不为!”
  皇太子与河间王彼此相视,眉峰锁得更紧:‘吴楚之乱’时候,平叛军队在各封国地盘上的所作所为——的确过分。
  造反的各国封王固然有大罪。但各王室的年幼子弟和后宫女眷都是刘姓皇族中人。周亚夫身为人臣,总该先问问皇帝的意思再行处置吧?
  可看看后来都发生了什么?财宝之外,好几个王室被‘一锅端’!除个别碰巧不在王宫的,没一个能活着逃出来的——这不是一句‘对手下兵将约束不利’就能敷衍过去的!
  天下的刘姓是一家,天下的宗室是一家。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消息由各种途径传入京城和各地,让所有宗室中人产生了‘物伤其类’的悲戚感受。现如今在大汉诸王和宗室的眼中,周亚夫就是不打折扣的屠夫加混蛋。
  “……海内宗室,无不切齿呀!”临江王嘴角是冰冷的讽刺:“梁王叔,皇太后大母,刘姓宗室……”
  河间王刘德头皮发炸。现在,连他都对周亚夫的前途担心了。忧心地望一眼长兄,就见皇太子刘荣的嘴抿得一如闭紧的蚌壳。
  “先绛武侯亦时有倨傲之状……”刘德提起了周亚夫的父亲周勃,已故的开国彻侯。刘荣的面色,更难看了。
  周氏家族的问题似乎是遗传性的。父亲是这样,儿子也是这样——善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