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君临天下-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喏!”
外戚乙没用动刑就全招了,有的没有的全都招了,反正是吕不韦让他咬谁就要谁,他知道自己活不了了,只是恳求吕不韦放过他的家人,他愿把所有财产献给吕不韦只为换取家人活命。
吕不韦自然满口答应,当一份谋逆材料新新出炉之后,吕不韦变脸了。不变不行啊,子楚之命,所有他点了名的人必须诛三族。吕不韦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其能为了一些小利耽误前程,所以老吕同志把脸一抹白脸变了黑脸,手中的剑也举了起来。至于收的拿的,吕不韦没提也没人敢问。反正人死了也就没了对证,不拿白不拿。
这份罪证摆在众臣面前时,芈姓外戚和他们的同伙呆若木鸡,吕不韦一派齐声呐喊:“大王,杀!”
原本观望的一派也振臂高呼:“大王杀!大王,杀!”
子楚眼冒凶光大吼一声:“杀!”
此后,咸阳西市每天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经过这一番血腥的洗牌之后,秦王子楚大权独揽,真正成了秦国的主人。而吕不韦则因有功于秦被秦王子楚拜为国相,封文信候。
华阳太后此时犹如寒冬狂风中飘摆的落叶,整天心惊胆战,她现在最怕见到的就是子楚。但是,怕什么来什么,子楚还是来了。
第60章事了拂衣去?扯!()
子楚一步步的走进殿内,华阳太后一步步的后退,当子楚停住脚步的时候,华阳已经跌坐在桌案上。
子楚低头看着华阳,几个月没见华阳已经变成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此时她的相貌和她太后的尊号很是相称。
子楚看着惊慌失措的华阳,想起当初自己认华阳为母时的情景,也想起了华阳对他照顾有加的恩情。子楚叹了口气缓缓跪倒在地。
“子楚拜见母后。”
“子楚,子楚哇~~~~”
华阳太后伸开双臂似乎要拥抱子楚,但她却再也没有那个胆量,她只能是泣不成声。子楚不清楚华阳的泪水代表着什么,是后悔,是怨恨还是其他什么,也或者全都有吧,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子楚跪在原地抬起头看着华阳说到:“母后,宫中除了巫蛊一案,虽然首恶皆已伏法。但子楚心中还是有愧,如今华阳宫已经整饬一新。儿亲自看过很是满意,儿想请母后搬到华阳宫居住。儿一定每天去看母后,定不让母后再受半点惊吓。”
华阳:“大王的安排自然是极好的,哀家就听大王安排。只求大王善待丽荣。”
子楚:“丽荣是我喜欢的妃子,又为我生下成蛟,我自会善待她的。”
“那就好,那么哀家今天就搬吧?”
“母后莫急,三天后是吉日,到那时再请母后移驾华阳宫。”
“好。”
三天后,少府令黄皓领着三百宦官和五百宫卫奉请华阳太后移驾华阳宫,华阳太后知道从此以后这高大宏伟的后宫就要换主人了。当华阳太后的车架浩浩荡荡路过章台宫前往华阳宫时,章台宫内钟鼓齐鸣礼乐喧天。
华阳太后撩起车帘问黄皓:“请问少府,章台宫内有何喜事?”
黄皓躬身答道:“回禀太后,今天是大王迎回夏太后,王后和太子的好日子。”
“夏太后,是夏姬吗,她也成了太后?”
“太后想是忘了,册封夏姬为太后还是太后您的意思呢,太后胸襟宽广、宽厚仁慈,真叫老奴钦佩之至啊。”
华阳太后哦了一声,放下了车帘,黄皓直起身嘴角慢慢翘了起来。
子楚在章台宫举行了隆重的册封大典,一身华服的夏太后双眼含泪坐在正中,她满心欢喜的看着子楚将凤冠戴在了赵姬的头上,把王后印玺和金策递到赵姬手中。赵姬双手接过颤抖着说:“臣妾谢大王。”
子楚笑着扶起赵姬说了声:“你辛苦了。”
只这一句话就让赵姬泪水连连,子楚随后又把太子金冠戴在了嬴政头上,太子印玺和金册也交给了嬴政。
嬴政从三岁以后就在没见过子楚,如今父子相见四目相对,刹那之间眼中全是泪水。
“政儿。”
“父王。”
“寡人的政儿长大了,你在邯郸的事情父王都知道,父王高兴啊,真高兴!”
“父王~~~~”
父子二人拥抱在一起,这一幕让满朝文武不胜唏嘘。相邦吕不韦朗声说道:“册封礼成,众臣,贺!”
“恭贺大王,恭贺太后,恭贺王后,恭贺太子!”
洪亮的喊声震得大殿内嗡嗡作响,待到回音消失之后,丞相昌平君芈启喊到:“恭请太后、王后回宫。”
“恭请太后、王后回宫。”
赵姬扶着夏太后一步三回头的走了,在后宫还有嫔妃等着拜见太后还有信任的后宫之主赵姬。
子楚拉着嬴政的手,把他安排在自己右手边的座位上。群臣再次大礼参拜。
“拜见大王,拜见太子。”
子楚一会袍袖说到:“众卿免礼,赐座。”
“谢大王。”
子楚:“吕爱卿。”
“臣在。”
“太子嬴政自今日起居芷阳宫,命你教导太子并协助太子选调宫臣。”
“臣遵命。”
话音刚落嬴政说到:“父王,白家大兄还有赵高。”
子楚慈爱的看了一眼嬴政之后说到:“赵高入太子宫为太子仆(掌管车马),准其兄弟二人入宫学学习文法。”
嬴政:“儿臣待赵高谢父王。”
子楚:“至于白宣嘛,白宣何在?”
吕不韦:“大王,白宣因为没有官职爵位因此在殿外等候。”
“宣。”
黄皓:“王有命,白宣觐见。”
宣召之声依次传到殿外,然而半天了却不见白宣进殿,众臣不禁交头接耳起来。嬴政着急了不由自主的站起身来。
“政儿。”
子楚叫了一声嬴政,嬴政只好坐回原处,只是好想坐在针毡之上屁股蹭来蹭去。子楚一见嬴政的模样,禁不住笑了。
吕不韦也是莫名其妙,说好的事情怎么突然人不见了呢。他赶紧向子楚拱手说到:“大王,臣去看看。”
“准。”
吕不韦撩起长袍跑出殿外,说实话吕不韦对白宣可是真上心。要知道子楚能够保住夏太后、赵姬和嬴政,与此同时把所有的绊脚石一扫而空这都是因为白宣制定的计策。当白宣把这计策给了吕不韦的时候,吕不韦当时就毛发倒树从脖子后面冒凉气。同时,吕不韦也对白宣惊为天人。白宣如今才十七岁,虽说按这个年代的惯例已经算是成年人了,可是像白宣这样的又狠又毒有心思缜密的料事如神的人吕不韦还从没见过。人才呀,这必须得拴在自己的裤腰带上,所以为了白宣吕不韦也算是费尽心机,他和子楚上一半天才给白宣定了个詹事的官职。
这个詹事是干嘛的呢?詹事也称太子卿,掌管太子宫中诸事,统领太子宫臣,秩二千石。说白了这詹事就是太子的大总管,太子宫中除了太子就属他横,白宣年纪轻轻就成了月俸两千石银印青绶的官员这可是很多人可望不可及的。最主要的是担任詹事的无一不是太子眼中的红人,旦之无愧的心腹。
太子是啥,那是未来的君王,太子詹事可谓是前程似锦花里胡哨哇,多少人想当还当不上呢。
按照白宣的功劳本应该重赏,但是对于白宣的封赏也就这一样。没办法因为这其中还有隐情,让子楚都没办法大肆封赏。因为秦昭襄王驾崩之前对子楚说过,要子楚把白宣留给嬴政。也就是说在嬴政成为秦王之前,白宣的官职不会太高。至于爵位那需要用军功来换,即便白宣是白起的孙子也不能特例。承袭武安君更是不可能,要知道武安君这个封号虽不吉利,可也不是一般人能承担得起的。左右权衡之后子楚才给了白宣这样一个官职,不高也不低,起点不错但仍需努力。
吕不韦知道这个封赏有点委屈了白宣,因此他就怕白宣一赌气跑了。可是怕啥来啥,白宣还就真跑了。
吕不韦跑出大殿左右一看没见白宣的影子,吕不韦急的一跺脚拽过殿前校尉问到:“可看到公子宣?”
殿前校尉:“刚走。”
“啥!刚走,为何不拦住他?”
殿前校尉说:“拦不住。”
“为啥!”
“启禀相邦,公子宣身手矫健我们十几个人拦不住他。这是公子宣留下的书简和一块玉佩。他说把这个交给大王,大王绝对不会发怒的。”
吕不韦打开书简一看只见竹简上写着“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吕不韦气的大叫:“白宣啊白宣,你这,你这,你这不是扯嘛!嘿,气死我了。快告诉我,他去哪里了。”
“他和相邦门下校书郎李斯走了。”
吕不韦愣住了。
第61章礼物()
吕不韦发愣是有原因的,现在他对白宣慧眼识人的本事有着一种近乎盲目的信任,尤其是在白宣把甘罗推荐给吕不韦之后。现在,白宣居然在如此重要的时刻跟李斯走了,这让吕不韦以为白宣定是发现了李斯的过人之处。
吕不韦当然知道李斯是谁,李斯来到咸阳后直接就投奔了吕不韦,在考校一番之后因为李斯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所以吕不韦让他做了校书郎。吕不韦觉得,李斯除了字写得好为人机敏之外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但是白宣的行为却让他对李斯产生了好奇,但此时却不是满足好奇心的时候,秦王子楚还在等着呢。
吕不韦转了转眼珠计上心来,他把白宣留下的竹简卷好和那块玉佩一起捧在手上随后对殿前校尉说:“快,打我一拳。”
殿前校尉吓得后退一步说到:“末将不敢。”
“哎呀,你就打我鼻子一拳,只要能让我流眼泪就成。若不如此,大王定会追查你放走白宣的失职之罪!”
校尉吓得脸色发白低声问:“末将用掌拍一下行吗?”
“行行,只要能让我流眼泪就行。”
啪,殿前校尉壮着胆子一巴掌拍在大秦国相的鼻子上,霎时间,吕不韦顿觉鼻子上又酸又痒还有点疼,眼泪成双成对的掉了下来。他也没搭理抱着双拳连连道歉的殿前校尉,就那样泪眼婆娑的转身进了大殿。
子楚、嬴政和满朝文武正等得着急,一见吕不韦进来所有的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了吕不韦身上。这一看可不要紧,众人都是一愣。只见吕不韦满脸泪水,双手高高托起一卷竹简和一块玉佩一步步的走到子楚面前。
“大王~~~~”
嬴政蹦了起来喊到:“相邦,我大兄怎么了!”
子楚:“爱卿为何如此悲伤?”
“大王,臣偿闻古之大贤为国为民不计功名,臣一直不肯相信。如今我大秦就有了这样一位贤士,这是大王之福大秦之福。臣被其高风亮节所感,臣恍若看到我大秦在大王统御之下国富民强、军威赫赫,大王威服四海,圣贤纷纷来投的盛世之况,臣激动得不能自己,故而流泪。大王,臣这是喜极而泣啊!愿我王威加宇内,德被苍生。愿我大秦繁荣昌盛,万世不衰!”
国相在那拍马屁群臣岂能不跟着说两句,众臣跪倒在地齐声高呼:“愿我王威加宇内,德被苍生。愿我大秦繁荣昌盛,万世不衰!”
“哈哈哈哈,众卿免礼,都起来吧。吕卿,你说我大秦出了贤士,又说什么不计功名,莫非爱卿说的贤士就是那白宣?”
“正是白宣,大王请看,这是白宣托臣转呈给大王的。”
黄皓接过竹简呈给子楚,子楚打开看了一眼之后大声念了出来。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白宣,果然是个贤士。”
大王都夸白宣,众臣自然跟着夸。因为大多数人不认识白宣,很多人也不清楚白宣与子楚和嬴政之间的渊源,所以夸来夸去只不就是一句“不愧是白起的孙子,好,好!”
子楚并没有制止众臣的议论,此时他专注地看着手中的玉佩,那是他和吕不韦逃出邯郸深陷军阵之中被白宣所救后送给白宣的。看着这块玉佩,子楚的嘴角慢慢翘了起来。
说实话子楚真的很想让白宣承袭武安君的爵位,把白起的封地宅院和田地都还给白宣,然后再把白宣派到军中,等他积攒了足够的战功之后再委以重任。然而,昭襄王的遗言犹在耳边。
“子楚,把白宣留给小政。是我对不起白家,但我做错的事不能改,你也不能改,让小政去改。这样,白宣就能尽心竭力的扶保小政了。切记!”
在子楚看来,白宣的功劳很大,至少不比吕不韦差。但是他太年轻了,武安君这个封号对白宣而言并不意味着荣华富贵,反而意味着巨大的责任。白宣没统帅过大军也没有灭国之功,更没有像白起一样百战百胜的战绩,武安君这个封号真的不适合他。可是换个封号的话又如何对得起白起在天之灵,也违背了昭襄王的遗愿。召见白宣之前子楚心里是没底的,少年人争强好胜,立了这么大的功却只给了一个官职,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子楚很怕白宣因此心生埋怨。即使是见面之后白宣接受了这个官职,可谁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呢。但是白宣留下竹简扭头就走,看似藐视君王,实际上却让子楚明白了白宣的心意。
白宣是用这个行动告诉子楚,虽然我救过你后来还救了你儿子,再后来帮你大权在握,这算是立功了吧。但是咱高风亮节,从不居功自傲,也绝不让大王为难。玉佩还你,别拿它当回事。我装作年少轻狂不通世故,您装作宽宏大量礼贤下士,如此一来大家各得其所,岂不美哉。
子楚越想越觉得白宣就是这个意思,那卷竹简是给所有人看的,而这块玉佩是白宣和子楚说的悄悄话。如此做派让子楚心中得一丝歉疚烟消云散,但是子楚心中却有了新的感觉。在子楚看来此时的白宣已经不是那个十二岁从军的白家少年郎了,此时白宣更像是一个和子楚相识多年,而且是心心相印的朋友,能让君王从心里有这种感觉的人,在华夏的历史上能有几人?而白宣就这么简单的做到了。
嬴政见子楚低头不语,他不由自主的唤了一声:“父王。”
子楚抬起头来,他看着嬴政那清澈的眼神,心中越发的喜爱。子楚把玉佩塞进嬴政手里,小声对嬴政说:“政儿,你都这么大了,父王还没好好的送你一件礼物,这个你拿去,这是一件信物代表着父王对白宣的一个承诺。现在是你的了,父王给你的礼物也在这上面。这件礼物得靠你自己去拿回来,你要仔细想想,这件礼物是什么,怎么拿。”
嬴政看看手里的玉佩,再看看子楚的脸,又转头看向大殿外,等他再回头看着子楚时,已经是满脸的激动。子楚看着嬴政的举动就知道这孩子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他笑着点点头。
嬴政兴奋的转身就跑,刚跑两步就立刻停住,转过身规规矩矩的行礼。
“儿臣谢父王赏赐,儿臣这就去拿。”
子楚哈哈大笑说:“去吧去吧,早些回来。记住,现在你要听他的。”
“而成谨记,儿臣告退。”
子楚一挥手,嬴政退出大殿之后找到赵高。
“小高,立刻备车跟我走。”
哪里用得着赵高张罗,不大功夫车驾连同侍卫、内侍呼呼啦啦来了一大推。
嬴政跳上马车站在上面把手一挥:“走,去找大兄。”
没人动,嬴政好奇的看着身边一大帮侍卫和内侍问到:“我说的不清楚吗?那我再说一遍,去找大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