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葬清-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下,还有一件事,聚风寨现在怎么样了。”龙辰话语中很是平静,但这件事已经决定了龙辰之后的态度,若是聚风寨已经化作劫灰,那么自家也只剩下玉石俱焚这条路了。
岳托顿了顿,笑道:“原来,那就是你的寨子,端生是难啃得很,若是再给点时间,本贝勒定然能将它攻破!”
龙辰点了点头,率先进入了大厅,岳托也随之入内。
“关门,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另外,清空这个院子。”方仲对着胡猛下令。
“用得着这么大费周章嘛。”胡猛本身就对方仲的跋扈很不感冒,他是龙辰的护卫头子,倒也不需要怎么看方仲脸色。
“将军和鞑子贝勒爷会晤,这事儿传出去就是通敌的证据,日后史书上也是一大污迹。”
胡猛这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赶忙下去安排。
方仲看了眼天空,叹道:“还是将命运握在自己手里好啊,这老天,还真是让人信不过。”
ps:今日一更,因为下午有演讲比赛和实验,明日爆发。
第二十八章 猛虎咆哮(一)()
更新时间:2013…04…24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龙辰和女真一方接触的事儿还是被传了出来,这在日后也很是成了一些御史大夫们弹劾攻击龙辰的武器,但那时的龙辰已然对这些苍蝇蚊子的叮咬不屑一顾了。其一是因为那时的龙辰已经是手握强军的大佬,那个日薄西山的明庭已经无法制约这个庞然大物;另一方面,当满清铁骑妄图侵袭这个汉家江山时,龙辰领麾下强军不惜一切地迎战,一切的传言和非议自然不攻自破。
只是,这场会议依旧是被各种野史记载和流传,虽然官方记载上对此讳莫如深,但也在很大的程度上默认了这件事的真实性。其历史意义也比较大,象征着丁卯年的这场战争的结束。此次会面后,八旗军开始逐渐撤出朝鲜,李氏也开始着手恢复自己的统治,一起都向着战前的局面恢复着,但,真的是这样么?
……
这一日,朝鲜王京如同迎来了重大节日般热闹欢庆,因为在这里逗留了一个多月的镶白旗和镶蓝旗大军终于撤走了。至此,大家头上的那片乌云终于消散,王公贵族该争权的继续争权,该夺利的继续夺利,总之是该干啥就干啥,一切就恢复成原来一样。
大金国的这次入侵破坏力十分惊人,八旗铁骑更是践踏了朝鲜一半的疆域,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半世家门阀或在女真大军面前化作劫灰又或者迁徙出来避难,留下了一大片的权力真空。这些真空地带自然就是各大门阀以及李氏瓜分争抢的重点,这些朝鲜上层建筑者们眼中只有自己家族的传承,对现在已经破烂不堪的朝鲜局势根本不屑一顾。
可能,这就是朝鲜这个民族的劣根性吧,数十年前的壬辰倭乱如今还记忆犹新,可朝鲜军备却依旧如此废弛,在八旗军面前不堪一击。就像历史上八年后,多尔衮领军再次攻朝鲜时,朝鲜依旧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再次在女真(那时已经叫满族)面前选择了跪伏。
那个“兄弟之盟”也变成了“君臣之盟”,上天给过朝鲜好几次喘息并且重新来过的机会,但这个民族并未珍惜,也因此,这个民族直到进入文明时代后依旧还是大国手中博弈的棋子。上天是公平的,犹太人颠沛流离了千年,依旧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并且成为中东一霸;华夏民族几经沉沦,却依旧可以再次雄起,再次跻身大国之列。就算是那个东瀛岛国,在经过“黑船事件”和后来的二战后,每次都能再次崛起。可朝鲜这个民族,历史上也就在某个时期成为了中国小小地边患,但是在更多的时期都成了中国的附庸,上天给过这个民族许多机会,只是这个民族一直没有抓住,或者说他们的自私和短视让他们根本无法抓住民族崛起的机会。
今日,仁祖率文武百官祭天,并且告慰太庙。无非就是仁祖跪在祖宗牌位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自己是如何从强大的外敌手中保住了国家,保住了自家江山。这个胆小怯懦却又对权力极度渴望的君王,其实也就那么点儿出息了。
令人尴尬的是,由于八旗军实在太过凶猛,虽然只是横扫了朝鲜一半的疆域,但是已经“震散”了朝鲜另外一半疆域了。仁祖祭天时的仪仗队伍居然还凑不齐人,朝鲜王庭也在这段时间内丧失了对这个半岛的控制,政令难以出王京。
还好,李氏两百多年的正朔之名在这里,各地门阀官僚也都认同李氏的统治,只消再过一些时日,等朝鲜中枢恢复运作,就能再次重掌“天下”,当然,这个“天下”已经被彻底打烂了,打残了,但瘦死的骆驼比,依旧可以供给王族和一杆世家门阀奢侈度日。
镶蓝旗退得很是迅速,阿敏已经明白了自家是没有见借口再逗留在朝鲜了,平安道的乱事在岳托手中迅速平定,面对八旗内部的强大压力,阿敏也只能低头,选择了暂时的屈服。
但是他可能不明白一个道理,当他如此明显地流露出自立称王的野心后,那个真正的汗王又岂会真的对他放心下去?阿敏毕竟是一个莽夫,终究不是皇太极的对手。在他的脑子里还认为如今的大金乃至日后的大金依旧是四大贝勒主政的格局,那个皇太极只是顶着一个汗王的头汗罢了,自己并不比对方差什么。
镶红旗和镶白旗可以说是“押送”着镶蓝旗出朝鲜的,路上,岳托的气色稍微好转了些,但依旧骑不得马。只是他的眉宇间一直有着一股愁郁,久久地消散不了。
“无论日后怎样,本贝勒定然要亲自将你击败!”岳托闭上了眼睛,不知不觉中,在他心中龙辰已经是他最为值得重视的一个对手。甚至他有种预感,他们日后还会有很大的纠葛,乃至在战场上一分生死!
总的来说,这场战事中大金无疑是最为受益的一方,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胜利者。朝鲜,终于被大金硬生生地从大明的附属国中剥离开来,暂时平定了后顾之忧,接下来就是对大明用兵了,这个看似庞大的帝国在新兴的女真一族面前并非是那么的可怕和不可战胜。
相反,所有女真一族的王公们都明白,若想日后自家不再次沦为汉人的奴隶和附庸,那就必须趁现在将汉人打败!过上了好日子后,女真人是真的不想再重新回到那个黑水白地间挣扎求存的日子了,面对这个底蕴深厚的敌人,他们只有硬着头皮进攻,进攻,再进攻!
不在进攻中最终胜利,就在进攻中灭亡!
这是一场小族的赌博,他们赌上了整个民族存亡,历史上,他们赌赢了,入主中原当了两百多年的主子。但也同时颠覆了华夏文明的进步,为后来近代史的黑暗埋下伏笔。
……
似乎春天还没被人注意到,它便已经踏起了离去的脚步,就像眼下的聚风寨众人,前不久还在寨子内拼命抵挡着女真鞑子的冲杀,抱着一种必死的心态,而现在他们已经搬离出来聚风寨,离开了北山那片不毛之地,集体向义州城迁移。
冉义背上依旧背着那一把乌黑的长枪,策马来到一辆马车前,恭声道:
“夫人,莫不如在前面歇息下吧。”
车厢内传出李凝那灵脆般的声音:“不必了,这马车行得很是稳当,倒不算太颠簸,奴家并不觉得累,接着赶路吧,早点到义州也省的将军挂念着。”
“末将领命。”冉义也不多言,继续指挥着队伍的行进。
“阿母,干爸就在义州城里等我们么?”小蕊儿躺在李凝的怀中娇嗔道。
“是啊,到时候进了城就有大房子住了,蕊儿也能有很多好玩的玩意儿。”李凝对这个干女儿是真心的喜欢,龙辰不在时就是小蕊儿陪伴她来打发寂寞。
“蕊儿真想早点看看那座城到底有多大,蕊儿觉得阿爸最厉害了。”
“是啊,他真的很厉害。”李凝的目光透露出些许迷离,谁能想到当初那个如同土匪头子般的家伙居然能走到这一步,直接占据了整个平安道的核心,想必,眼下在这片朝鲜大地上,已经没人可以制住他了吧。
似乎是忽有所感,李凝整个人沉默下来,就连小蕊儿也很懂事地没有打扰自己的阿母,虽然小家伙年纪不大,但很是聪慧机灵。
李凝忽然眉头一皱,心口传来一股恶心的感觉,忙用手绢捂住嘴干呕起来。
ps:现在65张红票,也就是说欠大家两章了,小龙在保证每天一章的基础上抓紧码字,尽快将这两章赶快赶出来!
第二十九章 猛虎咆哮(二)()
更新时间:2013…04…24
义州城墙上,龙辰负手而立,如今放眼望去,城外再也不见鞑子的身影了,这座平安道的中心坚城此刻就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方仲静立在龙辰身旁,似乎是在陪着自家主公眺望风景,当然,方仲知道龙辰可并不是在真的眺望风景。
风,轻轻掠过龙辰的鬓角,刚刚还露出脸的娇阳也再次被云朵遮住,洒落下一片迷迷蒙蒙地光辉。看着龙辰俊朗的身影,方仲这才猛然意识到自己眼前的这个男子,其实年龄还远未到而立,可以说是年轻得很!
是的,他很年轻,但是他却让聚风寨内的所有人都忘去了他的年纪。就是这个年轻人,毅然领着一批铁山将士反出了东江镇,更是带着麾下儿郎在山中厮杀,创建了聚风寨这个势力;之后,战朝鲜大门阀朴氏,夺朝鲜县城,更是亲自领军灭了突袭铁山的一部女真鞑子。云从山一役算是彻底打破了女真鞑子不可战胜的神话,就连眼下的义州城也完全掌控在这个年轻人手中,逼得女真贝勒爷做出让步,待得女真大军撤出朝鲜后,放眼望去,除了元气大伤的东江镇和残破不堪的李氏之外,还剩下由这个年轻人所掌控的聚风寨!
方仲也是个高傲的人,可是现在面对着比自己还要年轻的龙辰,他发现自己没有一丝骄傲的本钱,因为对方实在是太优秀了。自己虽然可以充当军师这一类角色,但也仅仅是建立在对方“人的精力有限”这一方面原因吧。若是他专心谋略,又岂会在自己之下?
的确,当初龙辰身为共和国最顶尖的特战队队长,对于制定作战计划来讲自然很是轻松。但是来到这个时代,一方面是对冷兵器作战还不熟悉的缘故,另一方面也是龙辰精力有限的缘故,使得龙辰无法真正的成为一名合格的军师。不过,他已经在开始不断成为一个合格的统帅了,这比一个军师对整个势力更为重要。
“你说,我们能有几年好日子来过?”龙辰忽然问出话来,倒把一旁正在想心思的方仲惊了一下,在这个男人面前,一向自负的方仲也很是谨慎。
“半年吧,待得女真内部调理完后,似乎就会发兵来对付咱们了。”
“呵呵,我和岳托谈的期限可是十年之内八旗军不得向我出手。”龙辰嘴角露出一丝轻蔑的微笑,显然,他也觉得这句话很好笑。
“盟约,就是拿来撕毁的,何况将军你和岳托只是口头协议,连白纸黑字都谈不上。”方仲耸了耸肩,强迫自己恢复自然。
“第一,我们蛰伏在义州城内;第二,对外打出朝鲜军的旗号;第三,在阿敏班师前不再平安道内挑起战事,这就是我们所付出的代价,常言道,付出多少才能收获多少,我们基本就没付出什么,就没必要去奢望十年之约了。”龙辰手掌拍扶着城垛子,语气中有着些许感叹。
事实上,平安道被岳托平定一直是个假象,义州城就一直掌控在龙辰手中,只是对外打出了朝鲜军的旗号,毕竟眼下大金和朝鲜已经签订了“兄弟之盟”,仗打完了,东西也抢完了,地盘就扔给他们吧,本来皇太极就没打算真的占住朝鲜,八旗根本就没这么多兵力去驻守朝鲜。历史上女真大军撤离后也是将地盘都还给了朝鲜,连同义州这座坚城也是还给了朝鲜。
岳托只是对外称义州已经丢给了朝鲜人,也就没人去怀疑什么,在一番布置下,自然是迷惑住了阿敏这个莽夫,让他还以为平安道已经彻底平定下来了,最后只能无奈之下撤军。
当然,在这期间聚风寨也必须安静点,可不能再出什么乱事,两方一起演了一场戏,将阿敏给这么的骗了回去。
在这次“合作”中,聚风寨得到了保全,并且得到了义州城,女真一方也避免了因为阿敏的自立而陷入内乱。看似皆大欢喜,但实则凶险万分。
在聚风寨手中,八旗兵是吃了亏的,定然不会放过聚风寨,按照方仲的预测,半年之内女真内部就可以完成整肃,而后就会来收拾自家了。
“虽然十年是妄想,但这么两三年还是有的。”龙辰转身看着方仲,语气中很是笃定。
“愿听将军高见。”
“你不了解皇太极。”龙辰说了这么一个人的名字,“他皇太极是一个想建立王朝称祖的人,自然得将那所谓的大国体面摆出来,不然何来四方臣服?眼下金国刚和朝鲜签订了盟约,又岂会在半年之内就自己毁盟再次发兵?就算是找个借口出兵,也不能在时间上太难看,起码也得三两年后。”
方仲点了点头,他对龙辰的话感觉很是新奇,但似乎又很有道理,自己也无法反驳出来。当然,龙辰做出这些分析也是站在了穿越者先知先觉的优势上,在真实的历史上,丁卯战争后,朝鲜还是对大金阳奉阴违,皇太极也一直忍着。直到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后,才找了个借口再次出征朝鲜,彻底将朝鲜打服了,这期间可是隔了七八年,也就是说皇太极足足忍了七八年。
当然,这些忍耐是值得的,他皇太极是有着大野心的人,在他的手上女真才从一个部落真正发展成一个帝国,成为一个王朝,自家行事也不能再毫无章法。
“三年,也够了。”方仲向前走了两步,“给我们三年时间,我们虽说无法拥有和八旗正面抗衡的力量,但也无惧了。”
“三年,的确是够了。”可是龙辰知道,在这三年中,按照历史上的进程,毛文龙将会被袁崇焕斩杀,而后皇太极率十万满蒙联军第一次入关劫掠,袁崇焕率关宁军驰援京师,战退皇太极。随后朱由检将袁崇焕下狱,约莫半年后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自此,大明辽东形式直接彻底糜烂,开始出现大批明将投降满清,满清大军更是可以视大明边防如无物,先后五次大规模入关劫掠,明军根本无力抵抗。第六次当然就是多尔衮入关,满清入主中原了。
阿济格更是玩了一次行为艺术,在一次劫掠中他领着大军围着大明京师开始跑圈,浑然视大明京畿重地为白地,嚣张到了极点,直接将京师内的朱由检气得吐血却又毫无办法。那时的大明已经被农民军折腾得痛苦不堪,根本就无力再去应付强大的满清。
也就是说,在接下里的三年中,大明朝将进一步滑向灭亡的深渊,自己究竟能不能来得及在这场巨变中掌握足够的力量,去逆转这乾坤呢?这段历史,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到来而发生变化?
龙辰不知道,由于他的折腾,原本预定下去的天机也变得混乱起来,这就意味着原本的历史进程已经被他给搅乱了,他龙辰可比小蝴蝶厉害得多,他有力量去掀起那足以席卷整个东亚的飓风!
就在龙辰和方仲两人在城墙上有一句没一句地商讨着今后形势时,城墙下传来了熙攘声,要知道眼下的义州城还是处于直属军的严密控制中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