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葬清-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文的规矩,按品秩爵位高低划分,位高者马车停留,离皇城墙越近,位卑者依次渐行渐远,许多官职不上不下的文武官员大多熟谙朝会事态,干脆就步行上朝,不伤和气,不至于跟谁抢占位置而争执得面红耳赤,摄政王脚下,在京为官大不易啊。
不下千人的壮阔阵容,其中有白发苍苍却始终没能迈过五品官这道坎的花甲老人,有而立之年却前程似锦已是四品大员,更有不惑之年更是手握一部权柄的天之骄子,有地位超然的黄紫贵人。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体系,一个上层建筑,就是靠这些人所建立起来的,若是此时忽然冲杀出这么数百名伏兵,将此时在等候上朝的文武给屠了个干净,这天下中枢怕是得直接陷入瘫痪。当然,皇宫防备森严,这样的事情是断然不会发生的。
诸臣都在外面等待着旨意,就在这时,有眼尖的当然也是站在外面的一名勉强算人流的小官看到自己身旁站着一个胡须飘飘的老者,老者身上穿着略显破旧的皮坎肩,在老者身后还站着一个缩头缩脑的二愣子。最为离奇的是这老者身后居然背着一杆长枪!
这是哪路神仙,居然敢带兵器入了皇宫!
宫禁森严无比,这个老叟和这二愣子绝不可能偷偷跑进来。
这名小官员开始在脑海中思考起来,摄政王秉持国政以来确实曾有过一些封赏,就比如一些立有惊天功劳的大将可以携兵刃上殿。而使用长枪的那位……
小官员终于明白这个老者的身份,霎时间双腿不争气地抖了起来,自己的官位和对方比起来简直即使天壤之别,由不得他不畏惧。
接着,又有三人姗姗来迟,两人搀扶一人。
左边是赵一名,右边是李聚,中间被两人搀扶的自然是身体抱恙的大仁。
大仁看见了站在最后面的冉义,笑道:“冉大枪,你老得可真快啊,可惜啊,看样子我是得走在你前头喽。”
就算当初几人之间多少有些隔阂,但是这么多年的岁月沉淀,剩下的,只是对那段共同打拼岁月的留恋。
冉义白须飘飘,喝问道:“人屠,今ri可还有能耐自己走上殿去!”
“哈哈……”大仁放声大笑,笑声中有着毫不掩饰地张狂,惊动了正在安静等待上朝的诸臣,见队列后面忽然出现了这几个老头子,大家都开始情不自禁地交头接耳,待晓得这数名老者的身份后,都只能微微退步,不敢正在他们的正前方。
“先前让两位哥哥搀扶着,只是为了积攒点力气,这大殿,我得自己走进去!”大仁笑着推开了赵一名和李聚的搀扶。
冉义点头一笑,转身,大门开启,诸臣本应该按照眼下排列的次序列队,但是这时候大家伙心里都清楚,最后头有几个开国元勋站着,谁敢先进去?或者说,谁有资格先进去?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站在文臣之首的首辅方仲,方仲依旧微微闭目,似乎是听着殿门打开了,高声道:
“怎么的?让我第一个进去?”
大仁笑骂道:“书生,我第一走,别和我抢!”
话毕,大仁一步一步慢慢走向殿门,或者用挪这个字来形容他更为贴切,病重的大仁,早就不复当初风采,但是其身上的杀气却依旧不减当年一分,将身旁两侧的大头巾们压迫得快喘不过气来。
大仁的一生杀戮,都是为了那个人,而今天,对大仁来讲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
方仲睁开眼,看着yu走愈近的大仁,心神也颇有些触动,当初自己最开始就是和大仁一同,在朝鲜平安道卷起数万流民浪chao,最终夺得了义州城这片立业之基。
而昔年的战友,如今已经被病魔折磨成这番模样。
方仲上前,伸出手,扶住了大仁。
“臭书生,你再不来扶着我,我都快走不动了。”大仁重重地喘气。
“走,我扶着你去上朝。”
诸臣都盯着这个昔ri的“人屠”身影看,当初人屠的凶名,在十年前可以让小儿止哭,被民间刻画成吃人肉喝人血的魔王,在诸多戏曲之中更是被无限丑化,但是,当已经迟暮并且腐朽的“人屠”站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心中除了畏惧,更有着一种悲凉。
冉义牵头,赵一名和李聚紧随其后,一同踏走向了大殿。
这时,忽然有人乘马入城,居然是稍稍来迟的牛二,昔ri亲手打造出护龙军游骑军的他曾被封赏过能够在宫禁之中骑马,这才能够径直策马入宫。
“诸位哥哥,我差点来晚了。”牛二翻身下马,走到冉义等人旁边,接着,压低了声音道:
“吴三桂和尚可喜他们,怎么没来?”
赵一名却道:“有我们在,大局已定。”
第二十三章 禅位诏书()
A ,最快更新葬清最新章节!
在这些个资历骇人的大将们首先进殿之后,诸臣也慢慢走入了皇极殿,等着朝会开始,或者说等着摄政王入殿。这些年来,文武百官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政治模式。大家在龙辰绝对的权势下面各司其职,整个帝国也在龙辰的强势面前保持着高效率的运转,甚至在平定天下后还进行了数场开边战争。要知道,新朝可是在百废待兴的前明废墟上建立起来没多久,就已经出现了这等盛世景象,说不得ri后史书中讲到这一段历史时会被冠以某某盛世之开端!
诸臣都站定了好一会儿,却依旧不见摄政王的身影。
就在此时,一群甲士忽然涌入大殿,在诸臣身后站立,这些甲士身上杀气肃然,行进时步调一致,一看就是久经训练并且上过战场沾染过杀气的jing锐之士。而且这些甲士双手都放在刀柄上,看似随时准备拔刀,给大殿上空带来了一股极为压抑的氛围。
诸臣十分震惊,皇极殿中禁兵士这是历朝历代的传统,因为每次如果这里走进了兵士,则是意味着王朝出现了大祸又或者干脆是改朝换代。自古兵戈上朝,社稷震动!
正在诸臣们惊咦之时,摄政王大公子龙傲和摄政王三公子龙缺一同走入了大殿,这二人都是身披亮铠,毕竟都是上过战阵的公子,认真起来身上的煞气也是浓郁得吓人。尤其是大公子龙傲,十年征伐中蓄养出来的惊人气势,他的眼神扫过之地,诸臣皆不敢与其对视。
“两位公子怎么带兵上殿了?”这是文武百官心**有的疑问。
龙傲和龙缺对视一眼,随后侧身各退一步,微微欠身,两人同时出声道:
“恭迎监国太子临朝!”
诸臣一下子都懵了,大家第一反应是:监国太子,是什么东西?
十六年了,开国老将们都已经老去了,朝堂上的面孔也是换了一批,大部分人已经忘了这个十六年前被摄政王龙辰推上建国太子位置的前明太子朱慈烺。政治,有时候就是这么的冷酷无情,一旦你走入幕后,你就将被迅速地遗忘。
诸臣琢磨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回过味来,从脑海中的某个糟蹋里找出了关于新朝监国太子的印象,似乎在本朝最开始,摄政王曾把前明末代皇帝朱由检的长子推到了监国太子的位置,这也是这个所谓的太子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新朝臣子们面前露面,无怪乎大家都没什么印象了。
穿上蟒袍的朱慈烺走进了大殿,被监禁了十六年,忽然看到了这么多人,朱慈烺感觉很是不适应,走起路来也有一些畏畏缩缩,甚至低着头不敢抬起眼睛。
朱慈烺心中很是纠结,很是痛苦,但是他没有办法,今ri早晨有人已经把他一个弟弟的头颅拿到了他眼前。
仅仅是因为自己前ri里对龙轩发了怒气,代价就是自己的一个弟弟满门被灭,若是今ri自己在禅位大典上再出一些纰漏,那父皇留下来的血脉就算彻底断绝了。那个冷静得像一块冰的男人,朱慈烺是发自心底的对其畏惧。
自己无力承托大明国运,那就让自己去当大明罪人,替父皇保留下来一些血脉吧。
方仲清咳一声,俯身道:“臣等恭迎监国太子。”
只是俯身一拜,没有下跪,甚至连说话的神情方仲刻意没有放得很尊重。这是在给底下大臣们传递暗示,这些能混到参与朝政的大臣无一不是经过层层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而上位的,智商和领悟力自然不会有任何问题。
诸臣有样学样,一同俯身参拜朱慈烺:“臣等参见监国太子。”
这一阵山呼声中,朱慈烺感觉有一种叫勇气的东西慢慢回到他的身上,他开始缓缓抬起头,扫视这个永远镂刻在自己脑海深处的皇极殿。
这里,是父皇上朝的地方;
这里,是大明朝最严肃的地方;
这里,如今已经不再是自家的地方。
朱慈烺的脸开始发烫,他感觉自己快要高兴得飘飞起来,他甚至有种冲动,现在就命令这些正在向自己参拜的群臣帮他一起扫除龙家,恢复朱家江山社稷,恢复大明正统!
对,就这么办!
在这一瞬间,朱慈烺的双目中闪现出兴奋的光芒。
“哗啦”
龙傲抽刀,龙缺也抽刀,整个大殿中的甲士集体抽刀,抽刀所发出来的铿锵之音回响在大殿上空,惊颤了诸臣,更是直接惊醒了正在“梦境”中的朱慈烺。
就像是一盆冰凉刺骨的水淋到了身上,朱慈烺终于醒悟过来,仔细看下,他发现这些大臣已经不是原来的大臣,这些大臣看着自己的目光中,没有敬畏和尊敬,只有一种叫做敷衍的东西。
十六年来,护龙军接连灭掉了好几个南明小朝廷,前明正朔基本被护龙军收拾得干干净净,十六年了,以摄政王龙辰的意志为主导的新朝早就赢得了了大部分民心,一个前明太子,又算得了什么?
朱慈烺就这样仿佛行尸走肉似的,走到了大殿上首,在龙椅旁边停了下来。
他清楚,这个龙椅,不是给他坐的。
诸臣呼吸都急促起来,他们或许猜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大家苦等了十六年了,摄政王终于准备登基称帝了么?
前明太子出现在皇极殿,他除了禅位一事还能做什么?或者说,龙家留着他,不就是为了榨取其这一点用处么。
在龙案上放着一道明黄se的诏书,朱慈烺知道,这是给自己准备的禅位诏书。
眼下,自己不得不这么做了。
朱慈烺用颤抖的手拿起诏书,打开,开始宣读:
“五运更始,三正迭代,司牧黎庶,是属圣贤,用能经纬乾坤,弥纶区宇,大庇黔首,阐扬鸿烈。革晦以明,积代同轨,百王踵武,咸由此则。
梁德湮微,祸乱荐发,太清云始,见困长蛇,承圣之季,又罹封豕。爰至天成,重窃神器,三光亟沈,七庙乏祀,含生已泯,鼎命斯坠。
我朱慈烺,有如缀旒,静惟屯剥,夕惕载怀。公子龙轩,有命自天,降神惟狱,天地合德,晷曜齐明,拯社稷之横流,提亿兆之涂炭,东诛逆叛,北歼獯丑,威加四海,仁渐万国,复张崩乐,重兴绝礼,儒馆聿修,戎亭虚候,大功在舜,盛绩惟禹,巍巍荡荡,无得而称。
来献白环,岂直皇虞之世,入贡素雉,非止隆周之ri。固以效珍川陆,表瑞烟云,甘露醴泉,旦夕凝涌,嘉禾朱草,孳植郊甸。道昭于悠代,勋格于皇穹,明明上天,光华ri月,革故著于玄象,代德彰于图谶,狱讼有归,讴歌爰适,天之历数,实有攸在。
孤虽庸貌,暗于古昔,永稽崇替,为ri已久,敢忘列代之遗典,人祇之至愿乎。今便逊位别宫,敬禅于陈,一依唐、虞、宋、齐故事。
三才剖判,百王代兴,治天静地,和神敬鬼,庇民造物,咸自灵符,非一人之大宝,实有道之神器。昔我宗祖应运,奄一区宇,历圣重光,暨于九叶。德之不嗣,仍离屯圮,盗名字者遍于九服,擅制命者非止三公,主杀朝危,人神靡系,天下之大,将非魏有。赖齐献武王奋扬灵武,克剪多难,重悬ri月,更缀参辰,庙以扫除,国由再造,鸿勋巨业,无德而称。
&nb天,威同夏ri,坦至心于万物,被大道于八方,故百僚师师,朝无秕政,网疏泽洽,率土归心。
外尽江淮,风靡屈膝,辟地怀人,百城奔走,关陇慕义而请好,瀚漠仰德而致诚。伊所谓命世应期,实抚千载。祯符杂遝,异物同途,讴颂填委,殊方一致,代终之迹斯表,人灵之契已合,天道不远,我不独知。朕入纂鸿休,将承世祀,籍援立之厚,延宗社之算,静言大运,欣于避贤,远惟唐、虞禅代之典,近想魏、晋揖让之风,其可昧兴替之礼,稽神祇之望?今便逊于别宫,归帝位于龙轩,推圣与能,眇符前轨。主者宣布天下,以时施行。”
念完,朱慈烺仿佛丢失了魂魄,整个人萎靡下来。
接着,龙轩踏着稳健的步子走入了大殿,今ri的龙轩和往ri有些不同,他收起了一些冰冷和倨傲,散发出来的是一种十余年养望所带来的强大压迫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二十四章 龙辰位置()
《葬清》来源:
A ,最快更新葬清最新章节!
文武百官本想等来的是身披五爪金龙的摄政王龙辰,谁知道居然是一身儒士长衫的摄政王二公子龙轩。
难道,摄政王本人在后头?
可是,当龙轩径直走向了首位,站在那龙椅前一步时,大殿内气氛一时静谧无俩,针落可闻。
难道?
龙轩转身,撩起长袍,就这般坐到了龙椅之上。
座下诸臣不少都倒吸一口气,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龙傲上前一步,向着自己的二弟单膝下跪,恭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龙缺也上前一步,向着自己的二哥单膝下跪,恭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龙轩开口道:“父王累了,将皇位传之于我。”
百官尚在犹豫,这件事对他们的冲击太大了。本来大家已经将摄政王龙辰当成了有实无名的皇帝,这时候本想着是摄政王正式登基了,可居然成了摄政王的公子。
第一个出现在百官脑海中的是:谋逆!
二公子在造反!
但是一看大公子龙傲和三公子龙缺都跪在这里向二公子龙轩下跪称“万岁”了,这叫什么谋逆?难道摄政王居然沦落到被三个儿子一起谋反的境地?摄政王若是能搞成这个样子,被三个儿子一起推翻,那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或许,是摄政王真的直接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只是,为何在此时摄政王不现身?又或者,在二公子龙轩登基后,摄政王又如何自处?
这一切的一切来得也太仓促了吧?
这时候,百官的目光都开始投向那些个今ri从外面赶来特意上朝的开国大将们。
冉义目光直视龙轩,问道:“你为何今ri不穿龙袍?”
龙轩笑了笑,道:“诸位叔叔若是不认我这个皇帝,这位置,我又岂能坐得安稳?”
冉义摇了摇头,叹道:“跟着大帅打了半辈子仗,我们从来都是听从大帅的吩咐,大帅的意志高于一切!这个皇帝,我冉某,跪了!”
冉义开口称呼龙辰为大帅,然后向龙轩单膝下跪,恭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仁咧开嘴一笑,道:“俺大仁没几年好活的了,但是能见到大帅一脉真的称帝了,俺大仁也算能够闭目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聚也跟随其后,单膝下跪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