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葬清-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必有宗室亲王兴师继统,以陪都为京师,用江南财富与人力,恢复中原;护龙军早已兵强马壮,久已虎视于关外,时时伺机南侵。大王……”
“什么大王!”
“奴婢死罪!奴婢是对闯贼说话,为要以理说服敌人,所以称他‘大王’。其实,奴婢对逆贼恨之入骨,恨不能吃他的肉,饮他的血!”
朱由检点头说:“你说下去吧。……王德化平身!”
王德化叩头起来,看见皇上脸上的怒容已减,心中略觉宽松,暗中骂道:
“好险!杜勋这小于真有一手!”
杜勋接着说:“奴婢对李贼说道,你纵能攻破bei jing,可是大明的臣民四海同愤,誓为皇上复仇,使你应付不暇。护龙军必然乘机进犯bei jing和畿辅,更可怕的是进占山西、山东两省,席卷中原。到那时你腹背受敌,反而顾南不能顾北,顾东不能顾西,到了那时,大王……”杜勋住口,重重地对自己左右掌嘴。
朱由检皱一下眉头,催促道:“说下去,快说下去。逆贼怎么说?”
杜勋又接着说:“他说他愿意拥戴皇上,拥戴大明。只要皇上肯让出一半江山给他,他愿意为皇上率领大军出关,征服辽东,平定国内。保皇上的江山像铁打铜铸的一样坚固。”
朱由检片刻无言,默默地暗想:杜勋这话是真是假?哪有逆贼到此时还不想夺取江山?闯贼已经包围bei jing,岂有拥戴朝廷之理?显然这话不足出自李自成的真心!何况他要挟朕分给他一半江山,岂有此理!哼,这不过是来试试朕的口气罢了。但是他想从杜勋的口中多知道一点敌人的情况,所以他没有动火,向站在一旁的王德化问道:
“王德化,你听杜勋这话可是真的?”
王德化赶快跪下,心头慌乱,不知如何回答。他晓得杜勋的这些话都是漫天撒谎,欺哄皇上,试探皇上口气,但是他不能点破杜勋的谎言,使杜勋身首异处,也连累他自己惹出大祸。朱由检见王德化俯首跪地不语,便对杜勋怒冲冲地说道:
“你说的话全不可信!无非是对朕恫吓,欺朕身陷重围。你这个叛主逆奴,实实该死!……杀!”
王德化赶快提醒杜勋说:“杜勋,你真是胆大包天,竟敢以逆贼的话亵渎圣听,还不速速谢罪!”
杜勋明白必须赶快脱身,倘若再激怒皇上必将立刻被杀,于是他连叩两个头,说道:
“皇上天纵英明,烛照一切。李贼确实想逼皇上禅让江山,但经奴婢冒死相争,详陈利害,他也不能不略微动心,说只要皇上封他为王,世守秦晋,他愿意不进bei jing,率大军征剿辽东。但奴婢人微言轻,必须皇上钦差一二皇亲重臣,出城详议;议定之后,对天盟誓,并请皇上颁降明诏,宣谕四海,天下共闻。李贼本来定于今ri申时攻城,后来为等候奴婢回话,决定暂缓攻城。李贼还说,只要皇上封他为王,世守秦晋,他不但不下令攻城,还可以退兵二十里,以待盟誓。”
朱由检问:“他要申时攻城?”
“是的,皇爷。此刻已是未时。倘若奴婢在申时前不出城回话,李贼就下令攻城了。”
朱由检皇帝本来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又有十七年丰富的政治经验,像杜勋的话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如何能欺骗了他?但是一则他此时心慌意乱,失去常态;二则此时只要有万分之一的救命和保国的机会,他也不肯放过。李自成兵围京师,胁迫他封王裂土,这是他绝对不能允许的。此刻作为缓兵之计,他以为只好同意,求得bei jing城能够有二三ri内不被攻破,等候吴三桂救兵来到。他望着杜勋思忖片刻,说道:
“你赶快出城去吧。必须使逆贼李自成上体朕心,不要攻城,能退兵二十里外更好。朕明ri一早即钦差皇亲重臣携带手诏,出城去面议封王裂土及讨伐东虏之事。你速速出城!”
杜勋叩头说:“皇上圣明,京师臣民之福,国家之福。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立刻起身,回到乾清宫东暖阁中。此时过了午膳时候已经很久了。尚膳监一个太监来到他的面前跪下,恭问是否即用午膳。朱由检无意用膳,挥手使尚膳监的太监退出。他的心中充满了狐疑、愤懑和屈辱,眼泪滚落颊上。
他很快清醒起来,明白杜勋对他说的那些话,只有李自成逼他禅让是真,其余的话全是信口胡说,决非李贼原意。他将吴祥叫到面前,恨恨地吩咐:
“你火速亲自带人到城上将杜勋抓回,在午门外乱棍打死!”
却说杜勋离开乾清门以后,同王德化赶快走出紫禁城,到长安右门外上马,扬鞭疾驰,到阜成门下马,登上城头。郭安早在城楼等候,并且命人备好酒肴。杜勋已经很饿,坐下去饮了一杯长露酒,正要吃菜,王德化提醒说:
“子猷,皇上秉xing多疑善变,你赶快缒城走吧!”
杜勋一听,投箸而起,连声说:“是,是。宗主爷想得周到!”随即他们屏退从入,交头接耳地商量一阵。在城楼外伺候的内臣听不清他们所商何事,只看见王德化和郭安轻轻点头,最后王德化叮咛说:
“子猷,你向李王献出了宣府重镇,又劝说居庸关的监军内臣和镇将迎降,为李王立了大功。李王坐了天下,你必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我同曹东主都已年近半百,早有退隐之心。今后要仰仗你多赐关照,方好安度余年。”
杜勋说:“李王十分仁义,请两位前辈完全放心。”
城头上的长绳于和竹筐子已经准备好了。杜勋要缒下城时,被一群熟识的太监围住,问长问短。杜勋对他们说:
“你们都不要害怕。李王进城,坐了江山,我们的富贵仍然照旧。”
有个别太监还拉住他问别的话。杜勋又说:“你们不必多问,有我杜勋在,你们就不会吃亏。”说了以后,同大家拱手告别,坐在竹筐中缒下城去。
杜勋出城后不到一个时辰,申时未过,守彰义门的太监和百姓将城门打开了,西便门也跟着打开了。几千大顺军整队进入外城,占领了各处十字路口和重要街道,其他外城诸门也都随着开了。
第二十二章 风沙乍起()
《葬清》来源:
A ,最快更新葬清最新章节!
“启禀皇爷,汝侯刘宗敏前来见驾。”
“传他前来!”
其实刘宗敏并没有站立在行宫大门内等待传禀,而是跟随在传宣官后边直往里走。别的文武大臣进人宫中时都是毕恭毕敬,脚步很轻,只有他依然是当年的草莽英雄脾xing,脚步踏得砖地咚咚响。
当李自成刚说完“传他进来”一句话,他已经进来了。自从在西安建国以来,别的大臣,从丞相牛金星和军师宋献策起,来到李自成的面前,都是先跪下叩头,行君臣之礼,然后李自成命坐,才恭敬地坐下奏事。
刘宗敏虽然忠心耿耿地拥戴李自成做皇帝,并且想为众多武将做个榜样,然而他在短时间内还不习惯处处遵守严格的君臣之礼。此刻他来到李自成的面前,叉手躬身,声音洪亮地说道:
“万岁!今晚我们都别想睡,准备明ri一早进城!”
李自成的心中猛然一喜,强装冷静地说道:“坐下。坐下说话。”
等刘宗敏坐下以后,他接着问道:“有什么新的消息?”
刘宗敏说:“我军将士同守城的人们互相说话,城上官员禁止不住。我军将士对城上说,如不大开城门,就要猛力攻城,对城上众炮齐发,云梯登城,杀进城去以后,对军民一个不饶。守城的人们十分恐慌,请我军不要攻城,答应在五更时打开城门,放我军进城。”
“哪个城门?”
“城上的人们已经变心,守城的大太监们也变了心。明早黎明时候,九门齐开。”
“军师府知道么?”
“军师府的消息灵通。我刚才得到禀报,献策那里自然也得到禀报了。我刚才往行宫来的时候,差人将这消息告知了丞相和两位军师,请他们速来行宫,在御前商议皇上明ri如何进城的事,没想到启东已经进宫来了。”
“刚才献策和林泉在孤面前谈了很久,已经决定,明ri孤由德胜门进城。献策说,德胜门在bei jing的乾方,孤应走乾方进城。”
刘宗敏的广额高颧、骨棱棱的方脸上绽开了一丝嘲讽的微笑,说道:
“这宋矮子!不让皇上就近从阜成门进城,偏要绕道德胜门进城!对yin阳八卦咱不懂,听他的意见吧。皇上进了紫禁城以后住在什么地方?”
“两位军师说,武英殿在紫禁城中的兑方,建议孤居住在武英殿,孤已经同意了。”
“啊,也是,‘十八孩儿兑上坐’嘛!这建议也很重要,皇上当然同意。他们别的还有什么重要建议?”
“他们还有三条建议。”
“哪三条?”
“破了bei jing以后的两件事,本来在西安出兵时已经商定了,三军将士听说后无不鼓舞。当时文武大臣中只有献策。林果,还有玉·峰,独持异议。他们先是不同意马上向bei jing进兵,建议先经营中原、秦、晋和山东各处,两年后再派出大军东征幽燕。
他们受到了孤的责备,才不敢坚持暂缓东征之议。当时在御前会议上商定了进bei jing的三件大事:
一是进bei jing就筹备登极大典;二是逮捕明朝的勋戚大臣,拷掠追赃,以济国用;三是体念将士们多年辛苦,决定驻军城内,休息半月,军民同乐。估计在半月之内,登极大典就能举行。
在西安时,献策和林泉因谏阻东征受了孤的责备,对破bei jing后休军城内和拷掠追赃两件都无二话,但是他们的心中并不赞同。今晚由林泉建议,献策赞同,一唱一和劝孤改变原议。他们建议:
第一,将大军驻扎城外,只派少数人马人城,维护城内治安,弹压不轨;第二,暂缓追赃,效法汉刘邦人咸阳后对父老的‘约法三章’;第三,向bei jing贫民开仓放赈。”
刘宗敏笑着说道:“他们的建议也是出于忠心,只是太书生气啦。启东,你说是么?”
牛金星虽然心中同意宋献策和李岩的建议,但是他深知李自成所依赖的是以刘宗敏为首的陕西武将,而急于东征幽燕以及破bei jing后休兵城内和逮捕明朝的勋威大臣拷掠追赃,都是陕西武将们的主张。他立志做一位开国的太平宰相,所以他不愿在这两个问题上说出来他自己的主张。他看刘宗敏和皇上都在望着他,等待他的回答,他只好说道:
“我皇上应天顺人,由西安出师东征,一路势如破竹,昨ri圣驾到达bei jing城下,明ri一早就进入bei jing内城,灭亡明朝。如此武功,实为千古所少有。
进人bei jing之后,赶快举行登极大典,以慰大下百姓之望,这是许多大事中最大的一件事。我大顺满朝文武,咸同此心。至于其他诸事,如大军是否应该暂驻bei jing城内休息,是否应该进bei jing就将明朝勋戚大臣逮捕追赃,非我大顺朝眼下立国的根本大计。
凡事有经有权,献策与林泉所奏,也许是狙于刘邦人咸阳后与父老‘约法三章’故事,知经而不知权。遇此等时候,陛下既要容臣工们各抒己见,也要断自宸衷。俗话说:家有千百口,主事在一人。帝王为一国之主,在八卦为乾。国家大事,众说不一,断自宸衷,称为乾断,自古英明之主,莫不如此。”
刘宗敏顿时忘了是在皇上面前,不觉哈哈大笑,说道:
“你说得真好,不怪是大顺朝开国宰相!”
一个宣诏官进来,票报说正副军师在宫门求见皇爷。李自成正在高兴,说道:
“快传他们进来!”
不过片刻,宋献策和李岩毕恭毕敬地躬身进来,在李自成的面前行了叩头礼。李自成命他们坐下以后,随即十分高兴地问道:
“破了外城以后,守内城的太监和军民,跟着就人心瓦解,已经传出话来,明ri五更打开城门迎降。这好消息你们都知道么?”
宋献策欠身答道:“臣等知道,也在臣等意料之中,此所谓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李自成又称赞说:“你曾说,倘若十八ri有微雨,十九ri黎明准定破城。果如所卜,真是卦理通神!明ri孤如何进城,你们都商议好了么?”
献策回答:“臣等原料定十九ri黎明会破内城,所以已拟定了皇上人城节略,命军师府中司缮吏员誊抄数份,如今带来行宫。不知所拟是否妥当,请林泉取出,在御前恭读,请旨定夺。”
李岩从袖中取出一个简便的红绫文书匣,打开文书匣,取出四份用恭楷缮写的红纸文件,题目是《圣驾入城节略》。他先将一份捧呈御案,再将一份给刘宗敏,一份给牛金星,自己留下一份,然后对皇上恭读节略。李自成看着节略,同时听李岩读了一遍,面含微笑,频频点头,对两位军师说:
“你们在节略中详细写了如何从钓鱼台行宫启驾,一部分御营将士如何从阜成门先进城去,占领皇城诸门,包围皇城,一部分文武大臣与部分御营将士如何扈驾,沿路如何jing跸,先进城的文武百官如何由汝侯与丞相率领,在德胜门内接驾,然后圣驾如何进人皇城、紫禁城,进人武英殿驻跸,一一写得清楚。仓促之间,难得你们计议得这么周到!”
宋献策欠身说道:“几天来臣与副军师虽在征途之上,然因破bei jing已经是指顾间事,所以臣等在马上或宿营时议论数次,命军师府官员们拟稿备用。今ri又稍加厘定,缮写数份,并非仓促写就。”
李自成转向牛金星问道:“军师们拟的人城节略,你以为如何?”
牛金星欠身回答:“臣吞居宰相之职,但对圣驾如何人城,一应诸事,尚未考虑如此周详。两位军师所拟节略,臣十分同意。然有一事,还请陛下与两位军师斟酌。”
“何事?”
“节略中拟定两次清宫,此议甚善。城破之后,李过将军率领一千将士迅速进人紫禁城内,占领四门,一则要搜查崇祯生死下落及太子、二王,二则要肃清太监中有无暗藏兵器之人,以防不测。然后吴汝义率领御营将士清宫,按册清点紫禁城中未曾逃散的宫女、太监,封存宫中库藏,派兵ri夜巡逻,禁止宫女与太监盗窃各宫中金银宝物,以备几天内清查登记。
双喜将军率五百将士扈驾人城,以后专驻守武英殿周围,也受吴汝义节制。两位军师如此安排,十分合理。只是吴汝义将军的职衔,似与他的责权有所不符。”
宋献策说道:“丞相所虑极是。我朝团官制草创,颇为疏略。以前陛下称大元帅及新顺王时,吴汝义称中军制将军。去秋在西安建国,暂以秦王府为大顺皇宫,吴汝义统管宫禁之事,改称中军权将军,已觉不妥。今至bei jing,紫禁城内一切军政要务,头绪纷繁,都归吴汝义掌管,确应另定官职,便于施展才能。但臣等对历代职官志未曾考究,请陛下酌为钦定名称。”
李自成向牛金星问道:“启东,用何官名最好?”
牛金星捻须低头想了片刻,抬头回答说:“陛下,上古之世,设有宫正一官,专管宫内之事,见于《周礼》。秦汉以来,并无掌宫中庶事的专职官员,内廷与外延的政务交错,界限不明。到了明代,内廷事务完全由太监职掌,设置了严密的内官官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