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纵横大道-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集固永县的各处富贾,商讨有关周家园子扶贫救困的大事,明日中午前,一定给您一个满意的结果。”

    “哎呀呀,刘千总,这个,这不太好吧?”周同心里想笑,面上表现的很无辜,“周团长放心,周家园子的事情一切包在我,我和唐副尉的身上。”周副千总道:“还有我,周团长,小人一定配合千总大人和唐副尉全力办好兴建周家园子的事情,绝无差错。”

    唐副尉道:“周团长,刘千总这样说话了,在下也无话可说了,一切听刘千总安排。”刘千总胸脯一挺,一脸严肃庄重的大声说道:“为了周团长,为了周家园子,我等一定竭尽全力。”

    周同摆摆手,没笑,“哎呀刘千总,别是为了我呀,传出去好说不好听,周家园子十里八乡至今还是一片荒芜,我们尽些力,让老百姓重回故里,也是一件为国为民的大好事嘛。”“啊,对对对,周团长说的对,为了我们固永县民众的疾苦,我们一定要会全力办好这件事情的。”周副千总跟着道:“千总大人说的是,我们不能在这里吃香的喝辣的,让老百姓无家可归啊,不说为了周团长,就是为了周家园子成千上万名无家可归的百姓,我等也应该齐心合力的做出一番事情来。”众富绅纷纷点头。

    周同苦笑一声,“好吧,既然大家都这样说了,我也不能说别的了,啊,来,为了大家的盛情,为了一方百姓,干杯。”“干,干,干干!”

    酒至深夜,众人尽醉而归,周同命士兵将唐副尉拉回驻地,自己来到县衙后院。

    后花园两间草屋前亮着一盏气死风灯,院子里张土蛋和郑月国指点张地蛋练武,张县令和老伴儿埋头抄录案卷,周同一晃来到张县令的身后,凑到他耳朵根子笑道:“老张,抄写几份了?”

    张县令笔下微一停顿,继而接着书写,“已完成六份,再抄四份也就差不多了。”抬头看了一眼周同笑道:“我不会武功,周团长吓我没用。”“呵呵,不会武功,心沉静的很呀。”

    郑月国两人前来见礼,周同客套了两句,收了单博文按了手印的原件和五份抄录卷,坐下来看张县令书写。

    “老张,我刚才去刘千总的府上要银子去了。”“哦,我猜也是。”“哈哈,老张聪明。那你说说,他们明天能给我搞来多少银子?”“……不好说,看你会不会要。”“哦?会要给多少?不会要又能给多少?”“……也不好说,我们这里本来不富裕,这十几年县衙没少让那些富人们摊派,估计,多了也多不到哪儿去。”“老张,大概,差不多的大概能给多少?”“嗯,少了有个两三万两吧,多了,你要是『逼』着他们要,估计也能凑个十万八万的。”“好,老张,明天我去『逼』他们,好歹给我凑足十万两白银。”

    张县令放下手中的笔,双手来回搓『揉』手腕,静静的看了一会儿周同,“周团长,你还缺银子?”“哈哈哈……”周同手指四周,“老张,你看看你这里,这县衙,都成破落户了,我想搞点银子这里翻新翻新。”

    张县令一眨不眨地凝视着周同,慢慢说道:“周家园子以北有一条大河,叫东荒河,河堤高过南岸的土地两米有五,河床几乎与地面持平,县里每年开春派遣上下游各村各镇百姓轮番挖河打堤,直至秋末结束,十五万人次的劳工,仅仅能够保持河床不再升高。如果上游再来一场十七年前的大雨,不说周家园子,就连我们固永县也会被洪水覆盖,到时候死的人会更多。”

    周同没想到张县令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张县令,这事情好像单凭你们一个小小的固永县很难解决吧?为何不往州府里报呢?”“呵,周团长,你说,我能不报嘛。”

    周同悻悻一笑,“我还说用要来的银子给你修缮了县衙,剩下的贴补周家园子呢,这下看来,没戏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孰轻孰重,周团长虽然没有做过地方官,但总能想到百姓们的日子是怎样过的吧。”

    周同沉思,抬头深情地看着张县令,“张县令,遇到你,是我的福气。你说吧,怎样才能彻底解决东荒河的隐患?”

    张县令哈哈一笑,“周团长,你果真要帮助这里的百姓?”“真,果真,很真,你说方案,我助你实施。”“好,周团长,请你稍等,待我唤来我们这里的水利专家。”

    “水利专家?这名字好奇怪,挺新奇的。”

第二六五章急匆匆为民行大道() 
东荒河,上游是山峦起伏的黄土地,植被稀松,成千上万条小河流汇聚于肃北省领固永县境内,由西往东全程贯通。每年春季即为雨季,河水引带的大量泥沙使河床逐年增高,仅凭劳工下挖河床无法根除河水暴涨带来的隐患。

    张县令请来了水利专家,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者,名唤李祥阳。

    几句寒暄,李祥阳直奔主题,“周团长,这里带着固永县境内东荒河的水利地图,请您一边过目,老朽一边讲解一二。”“李老别客气,我洗耳恭听。”

    展开地图,是一幅手绘画卷,东荒河各处村庄田地以及河道宽窄河床高低标注的清清楚楚。

    “周团长,东荒河主干全长一万三千多里,我固永县境内达七百二十里,由于上游各道支流在我县境内形成汇聚,我们这里便是东荒河的源头,这七百二十里也是囤积泥沙最为严重的河段。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河床三年不去清理,第四年必定决堤,那时,我固永县将是一片汪洋,而后,经过河水自由流动,会形成泥沼,数十道小河,数年后可耕种的田地不及现如今的十分之一,境内可养活人丁最多不超过十万。”

    “李老,以您之见,该当如何呢?”“改道!”“改道?”“对,分流,改河道。”

    地图标注的明白,东荒河以北是陡峭的山地,无法耕作,以南的一马平川才是固永县境的万亩良田,想要保住这里的田地,保住这里的村民不成为流民,疏通水道正是上策。

    “李老,您是说分作两条河道分担河水的压力,这办法太好了,这个您都有了好的办法了,为何这么多年迟迟不动工呢?”“哈,周团长,老朽说说其中的缘由,一,改河道的最佳方案是在各支流汇聚之处的坝头布,那里有一半的土地是属于林吾县的,需要占用他们大片的土地。二,新改河道一直往南全长需要三百多里才能通达下游的坤满江,不说我固永县二百多里的流域,单说林吾县的一百多里,拆迁途经村民也还需要林吾县答应才行。三,迁移两县村民各种补偿银两所需,经我等数年的『摸』底算计,不少于五十三万两。四,修建河道宽度不应少于二十米,深度不少于八米,否则不能完成这一百年大计的根本目的,按每一里地所需十万名劳工十个工天计算,三百六十五里的河道需要十万劳工十年的时间才可以完工。周团长,即使我固永县百姓甘愿不拿一枚铜钱白干,吃喝拉撒睡总要我们负担,还有车马工具,这些至少,至少,少说也要三百万两白银。”

    周同呆了呆,张口道:“李老,不给百姓们银子白干说不过去,啊,天文数字啊。”李祥阳笑着点点头,“我们这个固永县,一年收上来的赋税不过几万两银子,抛去上缴的一部分,各衙门道口的俸银,所剩从未超过三千两。所以啊,别说小小的固永县,即使顾江州,十年八年也拿不出这么多的银两来。”

    几人一时无语,不觉东边泛出了一缕白光,张县令道:“你们看,又是新的一天来临了,咱们的日子还要过,周团长和老李坐着,我去叫老太婆给咱们捣鼓点早饭来。”

    周同眼望东方的一缕明亮,心有所想,笑道:“李老,如果让军队来搞,是不是会快一点?”李祥阳头上霜雪一样的银发微微颤动,“周团长,张县令半夜三更把老朽叫了起来,说了您的情况,也说了您的为人,我那时相信张县令的眼光,这时,我也相信我的直觉。周团长,您心里有我们这些老百姓,您是一个好人,这件功盖千秋的大业,就在周团长您的身上有了着落了。” 老人浑浊的眼神中燃烧着烈火。

    周同端端正正的对着李祥阳深鞠一躬,“李老,您在衙门并无实职,布衣百姓,却能够时刻惦记着固永县的安危存亡,您才是让晚辈尊重的好人。李老,请您让张县令转告唐副尉他们,我要去省府一趟,今日天黑之前赶回来。”“哎,吃了早饭再走啊。”“不,这就走。”

    周同并不是急『性』子,叫守城门的士兵开门时几乎骂了出来。

    清早官道无人,小黑从未有过的奔跑速度,在周同的吆喝下一次一次的刷新着记录。

    正午,周同高喊着纵马驰进了肃北领省城,来到了镇北将军府,“唐将军可在?”“你是谁?找……”守门的八位军士眼前一花,马上的大汉恍惚间进了大门,“我是周同,在吗?”一位军士看着门外孤独的小黑,“在,在,周团长?是周团长吗?周团长人呢?”

    大厅内众人正在用午饭,唐玉江居中,左手坐着左玉娘,右边下首是唐世耀和唐世荣兄弟,左边下首是蒋桂华和『毛』艳玲。

    “舅舅,孩儿找您有事商议。”周同一阵风似的进到大厅,看到眼前的一幕,蒋桂华和『毛』艳玲没进门便成了一家人,看来便宜舅舅舅妈很满意。给唐玉江夫『妇』磕了头,“舅舅,我想向您借兵!”

    “同儿,这么着急?还没吃饭吧?来,坐过来,一边吃一边说。”唐玉江亲自起身拉着周同落了座,从人添了碗筷,“快尝尝,你舅妈亲自做的烧红肉,味道不错。”

    周同扒拉三两下,也没吃出好来,赞扬了左玉娘的厨艺,接着道:“舅舅,孩儿想帮着固永县解决水患的问题,需要您的大力支持。”“呵呵,同儿和张县令聊的不错吧?”唐玉江微笑着夹了几道菜,“固永县的情况我比你清楚,张县令十几年如一日的为民『操』劳,我们也都是知道的,他是个好官。”

    “舅舅,您既然知道,为何张县令一直没有出头之日呢?”左玉娘道:“孩儿,张县令不符实世,不懂得人情处事,还经常捣『乱』子,惹恼了一批又一批的地方官员,要不是你大姥爷护着,他那小官早就丢掉了,给他一个穷县,也是为了消耗他的精力,让他没功夫捅娄子。”

    周同暗道便宜舅妈哪里知道百姓的疾苦,张县令一心为民,在她这里却是不务实事的笨官,“舅舅,舅妈,固永县东荒河高过南边万亩良田两三米,如果任由河床升高,不出三年就会淹没几乎整个固永县的土地,如果再来一场大雨,其结果比十八年的洪灾还要悲惨。”

    唐玉江道:“同儿,东荒河的问题我们都是清楚的,不仅仅是固永县,咱们肃北领内的下游四五个县也是洪涝隐患地区,近十年来省府收取固永县的税负不及别的县的三成,也是为了让张县令有更多的银子挖河打堤。”“舅舅,十七年了,张县令穷其所有每年都在下挖河道,可是还是很难确保无忧啊!孩儿的家乡在固永县,昨夜和张县令长谈,他们是有办法解决水灾隐患的。”

    “呵呵,同儿,这种事情按理说是归肃北省府管的,你大姥爷早年去过固永县,很关心那里的水情,也和肃北领省府里的大小官员非官方的交谈过几次,巡抚大人有两次派了人去勘察地形,后来上报朝廷,连负责土地和农耕的大司徒和负责百工技术的大司空也派了人前来巡查了几日,得出的结果是不易劳师动众,如果今后遇到大水,让几个县的百姓迁移到别处也就罢了。”

    “舅舅,当地的老百姓祖祖辈辈住在那里,怎能轻易搬迁?再说迁移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渠引河所消耗的物资恐怕会更少一些。”“同儿,你不懂土木工程,经过省府和朝廷派来的人核算,完全疏通河道至少四千万两白银,迁移几个县的百姓也要两千万两,不及疏通河道所需的一半,但这些也都不是省府能够拿的出来的。咱们这里地处大周国土的西北,土地贫乏,商业也不发达,虽然面积大了些,但每年给朝廷上缴的赋税却是很低的,所以,即便咱们全力申报,朝廷也不会派下来太多的银钱。唉,现在不提迁移的事情,就是为了等到发大水的时候,给百姓们指一条明路,让他们自觉搬离故土,到时省府只需引到土地肥沃之处让他们安家即可,虽说很无奈,但也省去了很多麻烦。”

    “舅舅,那时候,岂不是要死很多的人?”“呵呵,那也不好说,只要官府通知的及时,损失会少很多。”唐玉江面『色』平常,似乎老百姓的生死与他没什么大关系,周同看在眼里,却不好在这位舅舅面前动肝火,微微平息了心情说道:“舅舅,不知省府衙门可有筹划开渠引水的提案?”“啊,有是有,不过所消耗的财力太过巨大,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舅舅,按您刚才说的,疏通河道需要四千万两白银,如果孩儿有办法能够用五百万两内完成,省府和军团部是不是可以相助?”“五百万两?”“是,五百万两,孩儿有办法。” 唐玉江先是一惊,后是沉默。

    左玉娘道:“孩儿,这事情可不是儿戏,朝廷都派了人来,省府的大小官员实地勘察了好几个月,都说至少要四千万两银子,十年才可完工。孩子你不懂这些,不要搀和这里的事情,好好把你们的周家园子修的高大一些就是了。”

    周同离案双膝跪地,抱拳道:“舅妈,舅舅,张县令身边有一位水利专家,和固永县东荒河的水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他有最好的方案,最省钱的方案,可以使东荒河沿线的百姓永久安居故土。孩儿说的五百万两银子做成此事,就是按照那位水利专家的办法计算出来的。”

    唐玉江绷着脸沉思许久,慢慢带出微笑,“孩子,你这『性』格,像极了我年轻时候的样子,这是件大事情,再说主管的是省府,这样吧,吃过饭,咱俩一起去找你大姥爷,看他老人家怎么说。”

第二六六章万般变化只为人心() 
镇北大将军,从一品肃北军团军团长左忠堂,提督肃北军团五十万大军,虽说只掌管一个省领的军权,但位高权重,在肃北领根深蒂固,省府大小官员大都以他马首是瞻,上到掌管一个省府行政权的巡抚,掌一省财权的布政使,掌一省之司法权的按察使,下到不入品的驿丞、书记,见了左大将军都要大礼参拜。

    唐玉江带着周同来见左忠堂,正巧,肃北领省府三位高官也在。

    周同和他们见过面,喝过酒,当下以晚辈之礼参见。三位高官自不怠慢,起座拱手还礼,肃北领巡抚张幼天笑问道:“听说周公子去了固永县祭祖,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唐玉江接了话,“啊哈,同儿回来有点家事,在下拿不定主意,这不向岳父大人请教来了。”“哦吼,原来如此,正好,我们和左大将军的话也谈完了,这就告辞吧。”张幼天面向左忠堂,语气也是商量着来的意思。

    左忠堂摆摆手,“都是自己人,不用见外,三位大人要是有事要办,这就便去,闲暇了过来,我这府上随时欢迎。”张幼天三人拱手,布政使李金良躬身道:“顾江州知府一事,下官怕有高人掺在其中,还请左大将军及时出手。”“好说,我这就命人去查看一番。”“啊,多谢左大将军。”三人同时鞠躬道谢,退了三步转身要走,唐玉江伸手相送,“三位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