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468章 听夫主话能旺家()
(续上章)她抽了抽鼻子,她要快快长大,待大些,也能进书画会,而今去,总说她们小,没人愿与她们说话。
老夫人的话罢,众人也明白,老夫人想的是荣国府不会占袁家的便宜,以后说不得还要靠袁东珠的女婿帮扶袁府。
这话,还真被老夫人给说中了。
袁秀珠道:“三姐姐这眼光还真好,整个都城,谁不知道荣国府的家底厚,荣国夫人的嫁妆只分了一半给永乐郡主。她名下的绸缎庄、首饰铺子、胭脂坊,家家生意都是最好的,而且荣国夫人还帮着打理太后的嫁妆,这银子多得了不得”
老夫人道:“规矩是给人瞧的,得自己的日子过好了,这才是正经。我瞧着你们三姐这婆家,倒比你们大姐的还好。”
六皇子虽是皇子,上头的婆母又不是亲生的,隔了一层,陛下还不甚看重,三天两头的吵架。六皇子在外头又是沾花惹草,哪里像袁东珠的夫主,人家在都城是正经办大事的,虽是嫡次子,可才干比荣国世子还强几分。
老夫人是个实在人,就觉得自己的儿子好,挑孙女婿也是照着袁大司马来挑,这孝顺的郎君就头一个得她好感,可不,对陈葳是一百个满意。
晌午,袁大司马设宴。
陈葳亦是恭谨地见礼,给老夫人、袁大司马夫妇的礼备得厚,就是妻妹、妻弟们的亦都不俗。
老夫人得意地看着几个大小孙女:怎样,被我说准了吧?瞧瞧人家这出手?
但亦肯定,自家孙女得荣国府看重,否则哪会备得这么厚。
眼睛眯了眯,不满地瞪了眼王氏。
王氏不知道自己哪里又惹着老夫人不快,只沉声不语。
用罢了饭,陈葳领袁东珠回荣国府。
袁大司马亲自挑了十二个武功好的男女,“阿葳,把他们带回去,你与阿东要上战场,或给你们做做帮手,或是带在身边多些保护,亦总是好的。我们家像样的陪房不多,你母亲是个贤惠能干的,我备了两个田庄、十二家铺子,你们俩收下,这陪奁、嫁妆,后日再送入荣国府。”
陈葳未接,揖手道:“岳父,袁家的手足多,家业也不如我们家厚,你还是留给妻兄们,便是后头的妻妹出阁,少不得也要预备。我娘昨儿就给了阿东一个大田庄,得有近二千亩,全是上等良田,阿娘说回头也会给我们几个好铺子。”
老夫人听这话顺耳,心下更是欢喜,“各家是各家的,阿东嫁到陈家,就是陈家儿妇,她的嫁妆必须得给。”
陈葳又道:“祖母这话虽在理,袁家不能因阿东一个,就让后头的弟弟、妹妹们过不好。祖母与岳父要打理这偌大的袁家也委实不易。陪奁嫁妆,我与阿东收,只这田庄、店铺乃是粮食、生财的根本,我们万万不能收。”
六皇子就巴不得袁家全陪进去,可这陈葳真真厚道,说的话也让人温暖。
老夫人更确定这孙女婿不错,佯装恼意地道:“不收亦得收,各家是各家的规矩,阿东也是我袁家的女郎,不能让外头说嘴,知你们家是好的,可这规矩不能坏。”
袁东珠过门就得了一个大田庄,这事,她今儿还真没说,反是惹得几个庶妹、侍妾们眼馋,就连王氏也掩饰不住羡慕。
袁东珠望着陈葳。
陈葳不说话,她可不能收。
“祖母、阿耶,婆母给了一个田庄,就在城南外不到二里的大庄子上,是陈留太主留下的大庄子,里头还有一座三进宅子,这个我我就不收了吧?”
袁东珠刚嫁过去,婆家就给了一份家业,若是袁东珠再诞下一儿男半女,这不是得的还多,将来就算荣国府两个嫡子分家,所分的家业也必不会薄。
老夫人心下欢喜。恼道:“嫁妆是女人的脸面,你不收,就是自打脸面,你阿耶亲手给你,你再推托就不成样子。”
袁东珠这才咬咬嘴,依旧看陈葳。
陈葳为难地低声道:“既是长辈一片心,你就收下,待妻弟、妻妹们嫁人,我们再添补一份。”
“呃!”袁东珠方才爽快地收了。
袁东珠将东西收好,福了福身,“祖母、阿耶、母亲,我们得回去了,你们保重。”
陈葳恭敬地揖手告辞。
小夫妻走远了,老夫人还在外头张望。
袁大司马对家人道:“瞧见没,这才是真正的世族贵公子气派,那些瞧不起我们袁家的,都是小家子气。”
女儿出阁了,远在北疆的长子、次子也能放心了。
他们每次来家书,时不时问到袁东珠的亲事,这回嫁得好,他亦有面子,能与早亡的结发交代,还能与两个儿子交代。
袁秀珠搀住老夫人,袁东珠嫁了,下一个就轮到她谈婚论嫁。
老夫人道:“这折腾几日,还真是累了,今儿好好歇歇。”
她睨了眼王氏,心下不快,人家荣国府都瞧不上那嫁妆,就她小家子气舍不得。
袁秀珠道:“祖母,三姐才出门几日,现在处处听三姐夫的。”
“你大娘在世的时候,也是处处听你阿耶的,听男人话的女人,才能兴家、旺家。”
老夫人喜欢孝顺有情的男子,更喜欢听男人话的女子,她这话是故意说给王氏的,心下怪王氏不听袁大司马的,她儿子的话哪能错,这可是她教出来的好儿子,怀疑她儿子,就是怀疑她。
还说什么出自世家大族,也不过如此,还不如她这乡下妇人会处事呢。
*
转眼,到了八月十五。
陈蘅因未参加八月初一的书画会活动,这一日起了大早。
陈薇过来的时候,很是好奇地道:“姐姐,二嫂与二兄在后花园习武,两个人比试了一回”
两个不就是习武,还能打得情意绵绵的。
袁东珠不再大嗓门,怎的这几日好像变了一个人,说话的嗓门小了,还像二兄的影子一样跟着。二兄去哪儿,她也去哪儿。
莫氏还担心他们过不到一处,可一瞧,两人好得跟一个人似的。
谢氏一见他们就打趣,每次必要逗得袁东珠面红耳赤才肯罢休。
陈葳被谢氏逗了几回,脸皮厚了,也不会害羞了,这让谢氏觉得无趣。
二兄已经拿到去烈焰军任副帅的官文,金吾卫的官职卸任,再拾掇一番,只待过了中秋佳节,就要带着袁东珠去南疆赴任。
袁东珠近来很兴奋,似乎一到那边,她就能做女将军,一说到这儿,嗓门立马变高。
第469章 打趣(三更)()
袁东珠近来很兴奋,似乎一到那边,她就能做女将军,一说到这儿,嗓门立马变高。
陈蘅觉得这缘分真是奇怪的东西,就袁东珠、陈葳这二人,明明都是直脾气,可就是能处得不错。她还在想,他们结为夫妻,会不会闹得整个荣国府鸡飞狗跳,可没想到,出奇的安静,除了家里多了一个二少夫人,也没什么不同。
姐妹二人到二门时,陈葳与袁东珠已立在一边。
陈薇道:“二嫂,你们在这儿等人?”
袁东珠还拽着陈葳的手,像极了出门怕走丢的小孩子。
这样小鸟依人,楚楚可爱的袁东珠,是陈蘅记忆里从来没有过的。
陈葳道:“东珠说今儿要去书画会,往后不去了,总得与女郎打声招呼。”
袁东珠嫁人突然,八月初五的时候,与她交好的几个武将贵女来拜访的,各自补了一份添妆,又有几个文臣家的女郎,借着探陈薇、拜陈蘅亦陆续来过,实则是好奇,怎么突然间袁东珠就嫁给荣国府的二公子陈葳。
有人说陈葳没眼光的,也有说袁东珠撞了狗屎运,这种好事也能落到她头上。
待瞧过之后,看袁东珠气色好,春风满面的娇羞样,看好戏的心歇了。
袁大司马的嫡长女嫁陈葳,这是近来都城人最劲爆的话题。因着这儿,反倒是王烟与人私奔的事小了。
袁东珠微微一笑,“三妹、七妹,今儿我们与你们一道出门。”
陈薇惊道:“我们”
指的是谁?
“二兄也要去?”
陈葳道:“我送东珠去,她与各家女郎打招呼,我接她回来,她是要做女将军的人,又是陈氏的儿妇,不能不学祖母的明月鸳鸯剑,这可是祖母的成名武功,且让东珠学了,一上战场,西魏人看到她,就知是祖母的传人。”
陈蘅心里暗道:哪里是天天夫妻俩过招,这分明是二兄在传授武功给袁东珠。
这样的他们,倒是极好的。
好得有些让谢氏眼馋。
陈蕴的性子太过内敛,他们夫妻刚成亲地,也只在屋里拉拉手,可袁东珠与陈葳都是性子外放的人,结成了夫妻,就算在府里也时不时拉手,两人同进同出,落到上下众人眼里,竟有说不出的恩爱。
陈葳道:“你随两个妹妹坐马车。”
“夫主,我一直骑马的,我骑马”
这声音,竟有些撒娇的玩味。
陈蘅与陈薇对视一眼,忍住笑意,“你们自便,我们姐妹坐马车。”
*
王园。
陈蘅姐妹与袁东珠的出现,立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袁秀珠甜甜地唤声:“永乐郡主、三姐、三姐夫。”
袁东珠微微点头,带着几分娇羞地道:“德淑公主、李倩、羊肉串,我我今儿来辞社,往后不参加书画会”
德淑公主歪着脑袋,这样羞答答的袁东珠,真是破天荒地第一回见。
成亲了,变化有这么大。
兰思则是一脸好奇,陈氏这样的大世族,儿子娶了个像袁东珠这样的女子。实在无法理解。
文人看不起武将,武将又不喜文臣。
可陈氏显然是接纳了袁东珠。
听说莫氏还给了袁东珠一处陈留太主留下的大田庄,是极好的田庄,不知道羡煞了多少都城贵女。
瞧袁东珠的样子,应该在婆家过得不错。
有些贵女心里暗想:早知道荣国夫人如此好相处,为什么自己不嫁过去。
一过门就得个大田庄作为私产,全都城的婆母也没有莫氏这般阔绰大方了。
唉,早前怎么就没看上舞刀弄枪的陈葳呢?
李倩吃吃笑道:“阿东,你这不声不响地就嫁人了,当时可把我吓了一跳。”
早知道王烟逃婚了,自己为什么不撞上这门好亲事,倒平白便宜了袁东珠。
袁东珠道:“的确决定得突然,今儿特来告辞,姐妹们保重。”
她福了福身,带着两个侍女,逃野似地跑了。
杨钏突地恶作剧地笑道:“阿东,你倒与我们多说几句,阿东,你家夫主呢?”
然,袁东珠已一股烟似地跑到外头。
陈葳看着她脸又红了,“你以前的胆子不是挺大的,最近怎了?动不动就红脸?”
他来试试看,那些女郎分明想打趣她,幸亏她跑得快。
她到底是女子,又不是真变成男人了,怎么可能与陈葳一样的厚脸皮。
难怪祖母说,男人生来脸皮厚,她现在算是信了。
陈葳道:“走吧,过几日要出门,要收拾的东西可不少。”
夫妻二人并驾而行,袁东珠心里全都是泡泡,这就是她想嫁的夫主,现在如愿以偿了。青豆也听到外头的流言,说她其实一早就与陈葳有情,而王烟的逃婚,亦同时成全了她。
是,她承认自己挺感激王烟逃婚的。
否则,她怎会嫁给陈葳。
她亦想过,许是翁婆不同意这门亲事,可没想到的是,荣国府上下没人阻挡。莫氏的通情达理让她感动,翁父似乎不喜她,却也没明言。陈蘅还说荣国公一直是这样的人,在家的话不多。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郎君会与女郎会斗技,这已经是数年的惯例,今儿也不例外,先挑出二十位优胜者。
李倩、德淑、陈薇、陈笙又有十六位新入社的成员获胜,将与王园河东的郎君一决高低。
输掉的郎君要送一盆金桂给女郎们赏花,而输掉的女郎,只需要送一份中秋月饼给郎君们品尝,这中秋月饼必须是自家做的,不能从外头买,这也是往常的惯例。
在王园玩闹了一大半日,陈蘅带着陈薇回到荣国府。
八月二十据说是出门的吉日,陈葳要带着袁东珠一行几十人前往南疆。
陈蘅睡醒时,就见陈蘅风一般地道:“姐姐,出大事了。”
“什么?”
“是二嫂,她昨晚与母亲说,要给二兄抬两房妾侍,姐姐记得早前的那两个侍寝婢女不?就是她们。”
对这二位,陈蘅依稀有些印象,她们自做了侍寝婢女后,深居简出,鲜少在外头看到,几乎是龟缩在琼琚苑。
“她到底在想什么?”
陈薇连连点头,“母亲也这么问她,说她的嫡长子还未出生,怎么就想抬妾室。”
袁东珠不是很喜欢陈葳,难道是她身边人给出的主决。
以她对袁东珠的了晓,并不是一个无主见的人。
陈蘅到琼琚苑地,陈葳不在,袁东珠正坐在花厅。
“二嫂,这是怎了?”
第470章 再谋害()
“二嫂,这是怎了?”
袁东珠道:“我是听长嫂说的,说长兄的妾室就是早前的侍寝婢女,她手里头拽着她们的奴婢文书。”
“所以呢?”
“我们夫妻要出远门,这偌大的琼琚苑,总得有人守着,与其寻仆妇,倒不如是她们俩。”袁东珠倒吸了一口寒气,“我只说要抬妾,母亲先是恼我,就连夫主也恼了,说我胡闹。”
陈蘅轻叹一声,“我们陈氏是有规矩的,你的嫡长子未出生,母亲不会同意给二兄抬妾,再有,祖父与柳氏当年的事,对我们荣国府来说,一直深以为耻。
柳氏所生的二郎主,这些年给我们惹了不少事,因着这儿,母亲更不愿意妾室生出与嫡子年纪相仿的子嗣。
长兄屋里不也是有了两个嫡出子女,长嫂才抬了妾侍,可母亲还是不许她们生庶子庶女,说一定要等到阔儿满了五岁才行。”
嫡长子与庶出的间隔五岁,就不怕长兄压不住后头庶出的弟弟妹妹。
袁东珠道:“我瞧那两个侍寝婢女还算厚道。”
“现下是厚道,时日一长,难免心思就多了,既然二兄未应,你何必因这事给母亲与二兄添不快。
抬了她们,她们也见不着二兄,还不如就照现下的样子,留她们在琼琚苑守着。他日你嫡长子满了五岁,再抬她们不迟。”
袁东珠以为陈蘅是了晓自己的一片心,不想又被陈蘅给说了几句,心下有些苦闷,回娘家讲给老夫人听。
老夫人将她得训了一顿,说这样的婆家,打着灯笼都找不着,她是日子过得太好,没事给自己找事。
这都叫什么命?
待袁东珠一走,老夫人又是感叹了一番,先是心疼袁南珠,恨不得将夫主后宅的女人都赶个干净,偏时不时添上一个,而袁东珠倒好,夫主的后宅原本干干净净的,她却想着给添人。
袁东珠被老夫人训了一顿,倒是欢喜地回荣国府。
王氏羡慕得不成,直说袁东珠身在福中不知福,也活该被老夫人训骂一顿。
*
西府。
柳氏召了儿妇、儿子与孙女议事。
近来荣国府的日子过得太自在了,原想添堵的,可人家竟接纳了袁东珠。
他们越是自在,她就越不痛快。
柳氏道:“陈葳若接掌烈焰军,又有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