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方秋冬蔬菜露地栽培技术-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skbshge

(四)秋胡萝卜病虫害防治() 
胡萝卜遭遇的病虫害比较少,一般不需采用药剂防治。

    skbshge

(一)秋马铃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 温度

    马铃薯喜冷凉,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5℃~25℃,以20℃发芽最好,30℃以上发芽缓慢,35℃发芽基本上停止。在整个生育期内适宜温度为18℃~20℃。气温高于30℃生长不良,薯块形成后期以17℃~18℃最为适宜,茎叶与块茎遇0℃以下低温时即被冻死。

    2。 光照

    在发芽期间,光照能抑制马铃薯芽的伸长。因此,在播种后不能让马铃薯种子裸露,应及时用泥土和稻草覆盖种薯。马铃薯出苗后,充足的光照是其高产稳产的必要条件,而短日照有利于促进块茎的形成。

    3。 水分

    秋马铃薯在发芽期依靠块茎自身的水分便能正常发芽,此期如果田间湿度太大会造成种薯腐烂。在芽条发生和根系形成后,需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才能正常出苗。秋马铃薯幼苗期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50%~60%,低于40%则茎叶生长不良。在薯块膨大期对水分最敏感,尤其是薯块膨大前期遭遇干旱,则减产幅度明显。

    4。 土壤及营养条件

    马铃薯喜疏松、透气、微酸性(pH值5。6~6)的沙壤土。马铃薯喜有机肥,吸收矿质养分最多的是氮、磷、钾,其次是少量的钙、镁、硫和微量的铁、锌、钼、锰等。秋季栽培时可将有机肥与化肥混配,并一次性施足,以后一般不再施追肥。

    skbshge

(二)秋马铃薯的适宜品种() 
秋播品种应选择块茎膨大早、休眠期短或休眠性浅的早、中熟品种,不宜选用晚熟品种,否则出苗和结薯推迟,鲜薯产量低。

    1。 川芋56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早熟品种。全生育期105天左右。休眠期短,丰产性好。植株矮、呈开展形,株高约50厘米,茎秆粗壮,宜于间套作。薯型大、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较浅。

    2。 川芋早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早熟品种。生育期70天左右。该品种植株半直立,株高58厘米左右,叶椭圆形,分枝3~4条,薯块椭圆形,薯皮黄色、薯肉黄色,芽眼浅。休眠期短,可作为鲜食和食品加工用品种。

    3。 渝马铃薯1号

    重庆三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早熟品种,生育期70~80天。该品种出苗整齐,幼苗生长势强,株形直立,株高60厘米左右;结薯早而集中,薯块膨大迅速。薯块扁圆形,浅黄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浅而少,耐贮藏,块茎休眠期较长(90~95天)。

    4。 鄂马铃薯1号

    湖北省恩施市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育成。该品种从出苗至成熟95天,株形扩散,株高50厘米左右,生长势较强。茎、叶均为绿色,花白色。块茎扁圆形,黄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浅。块茎较大,结薯集中。较耐贮藏。

    5。 鄂马铃薯3号

    湖北省恩施市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选育。该品种株丛半扩散,株高60厘米左右。结薯集中,薯形扁圆,黄皮白肉,芽眼浅,表皮光滑,大中薯率79。5%,食味中上等,全生育期88天左右,是一个鲜食、加工兼用型品种。

    6。 中薯2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该品种株高65厘米左右,分枝较少,生长势强。块茎近圆形,皮肉浅黄色,表皮光滑,芽眼浅,结薯集中,块茎大,单株结薯4~6块,休眠期2个月。适宜鲜食及加工用。

    7。 川芋5号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属中早熟食用及食品加工类型品种。生育期79天左右,株高54厘米左右,生长势较强,叶绿色,薯块扁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较浅有时显紫色。熟食口感好,休眠期2个月。

    skbshge

(三)秋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时播种

    秋马铃薯播期要求比较严格,播种过早或过晚对产量影响都很大。播种过早气温高,田间烂薯多,病害重;播种过迟则出苗晚,田间生育期缩短,影响产量。秋马铃薯播期的主要考虑因素是温度条件,种薯发芽的最适温度为15℃~20℃,长江流域秋马铃薯的适宜播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华南地区秋马铃薯的播期最迟不宜超过9月10日。

    2。 种薯处理

    马铃薯收获后一般有2~4个月的休眠期,在休眠期内即使满足了发芽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也不会发芽。因此,凡是处在休眠阶段的种薯必须进行处理,以打破休眠,促其发芽。秋播马铃薯以采用25~30克的小薯播种为最佳,如用大薯作种薯,应在播前选无病无伤的种薯,用快刀沿顶芽向下切成2~4块,每块保留1~2个芽眼,然后用赤霉素溶液浸种催芽。赤霉素要事先用酒精稀释,再按比例对水。一般整薯浸种可用10~20毫克/升的赤霉素溶液浸种30分钟,切块浸种可用1毫克/升的赤霉素溶液浸种5~10分钟,捞出后必须晾干种薯表面的水分,这是非常必要的环节,否则种薯腐烂损失严重。种植者对此应予以重视。晾干后切块的种薯要及时用草木灰拌裹,以免病菌侵染种薯。处理完毕后将种薯堆放在室内或地窖内,并覆盖湿稻草或湿沙以增大环境的湿度。种薯不要堆放太高,3~4层即可。一般在处理7~10天后即开始萌芽,当芽长到0。5~1厘米后将堆放的种薯摊开,在阴凉处炼芽1~3天即可播种。

    3。 土地整理

    秋马铃薯种植的地块一是旱地,二是稻田。旱地栽培秋马铃薯,坡地一般不存在积水问题,不需开沟起垄;而平地则容易积水,需进行开沟做畦或起垄栽培,以防止土壤湿度太大而烂种死苗。稻田栽培必须进行开沟排水。现在南方各地都在推广稻田免耕栽培秋马铃薯,这种栽培方式不需要翻耕稻田,只需在一季中稻收获后的稻田直接放种,然后覆盖稻草即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省工省时,还可增加稻田的有机质,但关键是要做好田间排湿。在水稻收获后,要及时开挖主沟、围边沟和厢沟。厢宽3~4米,沟宽0。25米,沟深0。3~0。4米。在距田埂四周1米处还要开设围边沟,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稻田排水系统形成后可长期保持,翌年栽植水稻时排水沟仍然保留,水稻收获后又实行免耕栽培。

    4。 施足基肥

    秋马铃薯生育期短,要一次性施足基肥,以后一般不再施用追肥。要求每667米2

    施有机肥1000~1500千克,尿素10~15千克、过磷酸钙25~3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有条件的地方,提倡施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或复混肥。有机肥、化肥泼撒于马铃薯播种带。

    5。 合理密植

    净作马铃薯,行距33厘米,窝距22厘米,每667米2

    播8000~8500窝。在稻田实行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不需打窝,只需将种薯按规定的窝、行距摆放在厢面表土上,并轻压种薯,使种薯与土壤紧密接触。旱地播种马铃薯,则仍需挖窝放种,泥土盖种。如果秋马铃薯与油菜套作,秋马铃薯应事先为油菜种植留出预留行,其种植密度应酌情减小,合理安排。

    6。 稻田覆盖

    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栽培秋马铃薯,无论是套作还是单作,秋马铃薯需用1。5~2倍稻田面积的稻草进行覆盖,在秋马铃薯播种施肥后,将稻草横放覆盖,盖草厚度10~15厘米。油菜套作田块,由于栽油菜时稻草已近腐烂,采取直接在马铃薯宽行间撬窝移栽油菜。净作马铃薯田,马铃薯收后可种植1季蔬菜或掀开稻草,表土直接点播小麦,表层撒施基肥后,再将尚未完全腐烂的稻草均匀覆盖厢面。油菜或小麦收后将秸秆埋入厢沟还田。

    7。 适时收获

    秋马铃薯生育期短,一般只有60~100天。稻田覆盖栽培的秋马铃薯,根据市场行情和薯块大小可在11月中下旬刨开稻草,分期分批摘收上市。摘收大薯后,恢复稻草覆盖让小薯继续生长,既可提高经济效益,又可提高产量。

    skbshge

(四)秋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1。 早疫病

    (1)危害特点 又称夏疫病、轮纹病。属真菌类病害。主要发生在叶面。病斑近圆形、深褐色,内有黑色同心圈,不呈水渍色,可相互连接成不规则大斑。

    (2)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忌偏施氮肥,提高作物抗病能力。②发病初期用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3%戊唑醇悬浮剂5000倍液,或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喷施防治。

    2。 晚疫病

    (1)危害特点 又称瘟病。是马铃薯的主要真菌类病害。叶片、茎、薯块均可受害,通常在开花前后出现病症。受害病斑初期为不规则黄褐色斑点,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边缘为水渍状,有一圈白色霉状物,在叶的背面长有茂密的白霉并形成霉轮。干燥时病斑变为黑褐色,无霉层。晚疫病的流行与气候条件、生育阶段密切相关。结薯后如遇连绵阴雨,在气温适宜的条件下,病害可迅速传遍全田,造成严重损失。

    (2)防治方法 在开花前后,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拔除,地面撒施石灰。然后对病株周围植株用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00~800倍液,或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或7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喷雾进行保护性防治,10天后再喷1次;同时全田用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保护。

    3。 马铃薯青枯病

    (1)危害特点 马铃薯青枯病为细菌性病害,在马铃薯幼苗和成株期均能发生。植株染病典型症状是病株稍矮缩,下部叶片先萎蔫然后全株下垂,开始尚可恢复,持续4~5天后全株茎叶全部萎蔫死亡,但仍保持青绿色。也有时1个主茎或1个分枝萎蔫,其他茎叶生长正常。植株基部横剖可见维管束变褐。薯块染病后,芽眼呈灰褐色水渍状,并有脓液,切开薯块,切面可自动溢出乳白色菌脓。

    (2)防治方法 青枯病是土传性病害,应大力提倡与非寄主植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尽量施用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采用高畦栽培。在播种时尽量选用小整薯,避免用刀切块时感染病菌。如果需要用大薯进行切块播种,必须对刀具进行高温消毒,种薯切块之前用50℃的温水进行浸种消毒,晾干后要再切块,切后用草木灰裹种,草木灰可阻隔病菌的侵入。发病初期,进行药剂灌根。药剂可选用53。8%氢氧化铜悬浮剂1000倍液,或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600倍液,每株灌100~200毫升。每隔7~10天灌1次,连续灌2~3天。同时对相邻植株用以上药剂也进行灌根杀菌。

    4。 病毒病

    (1)危害特点 病毒病在田间主要靠蚜虫或叶片接触而传播,表现为叶片呈花斑、扭曲或皱缩等异常现象,影响秋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2)防治方法 由于目前无有效药品治愈本病,因此防治上主要防治蚜虫,以减少病毒病的传播;同时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能力。

    5。 蝼蛄

    (1)为害特点 蝼蛄咬食马铃薯根部,对马铃薯幼苗伤害极大,是重要地下害虫。通常栖息于地下,夜间和清晨在地表下活动。潜行土中,形成隧道,使马铃薯幼根与土壤分离,因失水而枯死。

    (2)防治方法 ①采用水旱轮作、深耕细耙,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②药饵诱杀或药剂防治。毒饵可用90%*可溶性粉剂0。1千克拌碎白菜叶或炒熟的豆饼粉,拌成毒饵,每667米2

    撒施1。5千克,诱杀蝼蛄。也可用5%辛硫磷颗粒剂1~1。5千克撒于播种沟内,或用80%敌敌畏乳油30倍液灌洞杀虫。③拌种防治。可用60%吡虫啉种衣悬浮剂10毫升加水1升拌种子40千克,晾干后播种,可有效防治蝼蛄。

    6。 地老虎

    (1)为害特点 地老虎俗称土蚕、地蚕。属鳞翅目夜蛾科。地老虎以幼虫为害马铃薯的幼茎及叶片。

    (2)防治方法 ①加强田间管理。②捕杀、诱杀和药剂灭虫。利用地老虎成虫的趋光性和对糖醋液的特殊嗜好,在田间设醋液盆和黑光灯进行诱杀成虫。或用90%*可溶性粉剂每50克拌匀30~40千克切碎的鲜草,傍晚撒在田里诱杀幼虫。对三龄前的地老虎幼虫,可用2。5%*乳油1000 倍液喷洒,或用2。5%*粉剂1。5~2千克+10千克细土拌匀撒在植株周围。对虫龄大的幼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

    7。 块茎蛾

    (1)为害特点 马铃薯块茎蛾幼虫潜入叶内,沿叶脉蛀食叶肉,余留上下表皮,呈半透明状,严重时嫩茎、叶芽也被害枯死,幼苗可全株死亡。田间或贮藏期可钻蛀马铃薯块茎,呈蜂窝状甚至全部蛀空,外表皱缩,并引起腐烂。

    (2)防治方法 避免与茄科作物长期连作,进行中耕培土,避免薯块外露,以免成虫在薯块上产卵。在成虫盛发期可用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5%*乳油1000~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skbshge

(一)秋冬大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 温度

    大蒜喜好冷凉的环境条件,其生长适宜温度为12℃~25℃。大蒜发芽最适温度为20℃左右,幼苗生长的适温为14℃~20℃,幼苗具有4~5叶时,能耐—16℃以上的低温,蒜薹伸长期的适宜温度为15℃~20℃,鳞茎膨大期适温为20℃~25℃。如果温度过高,鳞茎停止生长,转入休眠状态。

    2。 光照

    大蒜在短日照而冷凉的环境下,只适于茎叶的生长,鳞芽形成将受到抑制。开春之后的长日照是大蒜抽薹和鳞茎膨大的必要条件。完成春化的大蒜在长日照及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才开始花芽和鳞芽分化。

    3。 水分

    大蒜为浅根系作物,喜湿怕涝,同时抗旱耐旱能力较弱,要求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播种后湿润的土壤环境可以使大蒜迅速萌芽发根,苗期湿润的土壤环境有利于根系生长。花茎伸长期和鳞茎膨大期是大蒜需水最多的阶段,在此阶段满足其对水分的需求,是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环节。在鳞茎发育后期,应控制浇水,降低土壤湿度,以促进鳞茎成熟和提高耐贮性。

    4。 土壤及营养条件

    大蒜对土壤种类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的壤土为最好,这种土壤疏松透气、保水排水性能强。土壤最适pH值为5~6。大蒜喜肥耐肥,增施有机肥和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大蒜苗期需肥较少,所需的营养多由母瓣供应。在叶片旺盛生长期和鳞茎迅速膨大期,需要的营养较多,但由于大蒜的根系吸收力差,因此施肥时应注意勤施薄施,以利于根系吸收。

    skbshge

(二)秋冬大蒜的适宜品种() 
大蒜根据蒜瓣大小分为大瓣蒜和小瓣蒜,在南方地区大瓣蒜和小瓣蒜均有分布。一般用于生产蒜头和蒜薹的用大瓣蒜,用于生产蒜苗的用小瓣蒜。根据鳞茎外皮的色泽可分为白皮蒜和紫皮蒜,南方地区栽培的多为白皮蒜,适于秋季播种。

    1。 二水早

    成都市地方中、早熟品种。株高74厘米,全株叶片数12~13片,最大叶长42厘米,最大叶宽2。5厘米,有蜡粉;蒜头圆形,外皮浅紫色,横径3~4厘米,单头重13~16克;每个蒜头有8~9个蒜瓣,平均单瓣重1。8克,皮紫红色、较厚。蒜薹长42厘米、粗0。6厘米,平均单薹重12克,味浓,品质好。

    2。 成蒜早

    成都市第一农业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