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药科学使用指南-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上两法所得到的绝对数相同,但计量单位不同,前者为600毫升,后者为600克。所以量取农药乳油时,严格地讲,应根据农药制剂的浓度表示法分别采用容量法和称重法。如对这两种乳油都采用容量法或称重法,则所取出的乳油中所含有效成分量是不同的。尤其是当制剂的比重较大时差异比较大,例如杀虫双水剂。
许多农药商品有多种不同规格,如乐果有40%与50%两种规格;甲基硫菌灵有25%、50%、70%三种可湿性粉剂;辛硫磷颗粒剂有1。5%、3%及5%多种规格。因此,使用前必须查明规格才能量取准确。
配制农药所用的配料(稀释剂)最常用的是水。当农药用量确定后,水的取用量同喷雾量有关,前已述及。这里最容易出的差错是预期喷雾量和实际喷雾量不一致,从而导致田间实际用药量发生变化。例如,预期每公顷用药量为750克,喷雾量为75升水。配制成药液后,结果不够喷或药液有多余而喷到别的地块上去了,就会导致用药量额外增加或一部分田块受药少而另一部分则受药多。所以,水的用量要根据田间作物生长状况来认真确定。这种情况同使用人员的实践经验也有关。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应先进行喷雾量试喷(用清水喷雾),根据确定的喷雾量调节喷雾时的行进速度,把行进速度控制在刚好能把所需药水量基本喷在农田中。
skbshge
第四节 农药混合使用时的用药量计算()
为了同时防治几种病虫,有时需要把几种农药混合使用(有关混合使用的原则,请参见第七章)。混合使用时,各组分农药的取用量须分别计算,而水的用量则合在一起计算。例如,要用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与三氯杀螨醇乳油混合兼治黄瓜霜霉病和茶黄螨,两种农药的取用量分别计算,各需要100克和10克有效成分,按前述公式计算可知,应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33。3克和20%三氯杀螨醇乳油50克。
水的用量则按喷雾机具来决定,例如,用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若每667平方米喷雾量为75升,则把上述两种农药同时配加在75升水中即可(但配制顺序应先加入乳油制剂,乳化稳定后再加入可湿性粉剂)。此时,两种药剂的浓度分别如下。
百菌清的浓度:
三氯杀螨醇的浓度:
如果先把两种药分别配成0。133%和0。013%浓度的药液,然后再混合到一起,最后两种药的浓度就会各降低一半。
百菌清的实际浓度为:
三氯杀螨醇的实际浓度为:
这样的药液,使用的效果就很差了,甚至无效。
skbshge
第五节 农药配制时的计量方法()
前面已谈到农药用量以及准确计算的重要性。在进行实际配制时,用什么方法去量取农药和水,同样必须引起重视。在各地农民用户中普遍缺乏严格的计量手段,很多是根据经验和估计或利用一些并非计量器具的容器,例如瓶盖等来量取农药原液。对固体制剂的量取也同样缺乏必要的计量手段。
固体制剂虽然可采取小包装的办法(每小包重量固定),但由于一家一户的农田面积变化很大,往往小包装也不能恰好符合实际农田的需要。直接用秤称量最好。制作一种小称量的秤(例如弹簧秤)供农药称量用很有必要。
液体制剂的量取,最方便的是采用容量器,主要有量筒、量杯、吸液管(或称移液管)等(图3…3)。塑料的容量器具最安全方便,不易破损。我国曾经专为剧毒农药有机磷的量取生产过一种带有吸球的吸液管,在量取用药量很少的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时虽然很方便,但此种量器在使用中往往很容易发生人体和环境污染,较难清洗。吸取农药后,吸液管外面已沾有很多药液,如不注意就会污染到人体或其他工具上。吸取药液后如把吸液管平放,则药液会倒流入吸球内,所以使用时不方便。应该配备1支塑料粗管(有底),长短与吸液管相似。吸移药液后即把吸液管插入塑料管中,这样可避免污染。
量筒、量杯比较好用,但也应避免使药液流到筒或杯的外侧。量杯比量筒更好用,因为其上口很大,药液不易倒在外面。一只刻度准确的50毫升的量杯,在农药量取上也很方便。
用量筒或量杯量取,要注意筒或杯要处于垂直状态。因为倾斜时从刻度上看到的药液体积会发生偏差(图3…4)。
图3…3 各种量器
图3…4 量器倾斜后读数偏差
配制用水的量取,很多用户习惯于用水桶来计量。把常用水桶1次装15升水作为计量依据。还有用粪勺直接取水的(如南方稻区),也有以喷雾器药箱作为计量标准的,所有这些办法都不能作为计量方法。如果在水桶内壁用油漆画出1条水位线,并用标准计量器具进行校准,就比较可靠。至于喷雾器药箱,有些在桶壁上打有水位线并标明容积者,则可勉强作为计量依据。用这种喷雾器时,如果在桶内直接配药,应先加入半桶水,然后投药,最后再补加水至水位线。因这样可使原药先同少量的水接触,较易混合均匀,而且后来继续加入的水还会对药液进一步发生搅动稀释作用。切勿先把水加满到水位线以后再投药。否则,由于制剂中的助剂很快稀释,不利于乳剂和可湿性粉剂的分散。
配制乳剂或水悬液的两步配制法效果较好。两步配制法是:先用少量水把可湿性粉剂调成浓稠母液,然后再稀释到所需浓度。这种方法可保证药剂在水中分散均匀。因为可湿性粉剂如质量不很好,粉粒往往团聚在一起成为粗团粒。如果直接投入药水箱中一次配成,则粗团粒尚未充分分散,旋即沉入水底,此时再进行搅拌就很困难。因此,先用少量水配成较浓稠的母液,进行充分搅拌,由于此时湿润剂的浓度也较大就很有利于粉粒的分散,然后再倒入药水桶中进行最后稀释。采取此法时计量程序要注意,即两步配制时所用的水量应等于所需用水的总水量。不可先把总需水量取好以后,另外再取水配制母液。例如,配制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喷雾悬浮液,要求配成0。5%浓度的喷雾液,则稀释倍数应为:
即1千克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需加水100升。如果分两步配制时,额外取5升水配制母液后再加入100升水中,则最后药液浓度为:
当然,这种浓度的差异在防治效果上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在各种病虫杂草上表现不同。但无论如何,在农药的配制过程中首先必须严格要求计算准确,绝不可认为问题不大而掉以轻心。
skbshge
一、液态制剂的混合调制方法()
一般来说,只要掌握好药剂的性质,参照有关资料即可进行混合配制。但是,由于我国还有不少农药的剂型尚未标准化或产品质量不合格,在实际进行混配之前仍应仔细了解药剂的性质,甚至还须进行必要的试验。例如,我国生产的一种菊·马合剂乳油不能与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混配,否则就会出现絮结现象。这是两种剂型之间的变化,而两种有效成分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制剂絮结后会影响喷雾和防治效果。此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在混合配制时应注意操作程序。
一种是碱性药物与易在碱性条件下分解的药剂的混合,有一些是允许临时混合、随配随用的。例如,石硫合剂是最常用的一种碱性药剂,它与*可以随配随用。但在配制时要注意如下几点:①两种药必须分别先配制等量药液,这时应把浓度各提高1倍,这样当两液相混时,在混合液中的浓度刚好达到最初的要求。②混合时应把碱性药液(石硫合剂)向*水溶液中倒入,同时进行迅速搅拌。这样,混合液的氢离子浓度降低(即pH值增加)比较缓慢。③*的结晶容易结块,比较难溶,往往需要用热水或加温来促使其溶解。这样得到的溶液是热溶液,必须使它充分冷却之后再与石硫合剂溶液混合,因为*的碱性分解在受热的情况下速度显著加快。碱性药剂较常用的还有波尔多液以及松脂合剂等。松脂合剂的碱性更强。
一种是浓悬浮剂的使用。几乎没有一种浓悬浮剂不存在沉淀现象,即在存放过程中上层逐渐变稀而下层变浓稠。国产的一些浓悬浮剂有些还发生下层结块的现象,一般的振摇或用棍棒搅拌都很难使之散开。因此,使用此种制剂配制药液时,必须采取两步配制法:第一步必须保证浓悬浮剂形成均匀扩散液。在搅散浓悬浮剂沉淀物时,如果整瓶药要一次用完,可以用水帮助冲洗。但如一次用不完整瓶药,则必须用棒或其他机械办法把沉淀物彻底搅开,并彻底搅匀后再取用。否则,先取出的药含量低而剩余的药含量增高,使用时就会发生差错。这一点在使用浓悬浮剂时必须十分注意。用水冲洗浓悬浮剂沉淀物时,必须把冲洗用水计算在总用水量中,其理由已在前文说明。
还有一种是可溶性粉剂的使用。顾名思义,可溶性粉剂都能溶于水,但是溶解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不能把可溶性粉剂一次性投入到大量水中,也不能直接投入已配制好的另一种农药的药液中,必须采取两步配制法:即先配制小水量的可溶性粉溶液,再稀释到所需浓度;或先配成可溶性粉剂的溶液,再与另一种农药的喷雾液相混合。在配制过程中,也必须注意记录水的取用量。其理由同上。
前面已多次提到两步配制法。这种配制方法不仅对于一些特别的剂型比较有利,在田间喷药作业量大,需要反复多次配药时,此法还有利于准确取药和减少接触原药而发生中毒的危险。例如,使用氧化乐果的40%乳油制剂,每667平方米用药量为50克乳油,用水50升。如果分桶配制喷雾液,每桶12。5升水,共需4桶,每桶每次取用氧化乐果乳油12。5克。因此,量取乳油、向喷雾器中加入乳油,共有4次污染的机会,而且每次取12。5克乳油,量小误差大。如果采取两步配制法,则可如下操作:
先制备氧化乐果母液。一次取用50克乳油,加水350毫升,充分搅拌均匀,可得约400毫升的母液。第二步在喷雾器内配制喷雾液,可在每桶中加入12。4升水,再加入100毫升上述母液。100毫升母液比较容易计量准确,而且浓度比乳油小得多,流动性也好,在器皿外侧沾污的危险性也较小。如田间作业量越大,这种方法的好处越明显。
skbshge
二、粉剂的混合配制方法()
粉剂的混合,如果没有专门的器具,比液态制剂更难于混合均匀。如需进行较大量的粉剂混合,最好利用专用的混合机械,这种器械必须能加以密闭,使粉尘不易飞扬,比较安全,混合的效果也好。在露地上用锨拌和,很难做到混合均匀,而且粉尘飞扬,危险性很大。
进行小量粉剂的混合时,可以采取下述方法。
(一)塑料袋内混合
预先准备密封性能良好的比较厚实的塑料袋,把所需混合的粉剂分别称量好以后放到塑料袋内,把袋口扎紧封死。注意一定要在袋内留出约1/3的空间。把塑料袋放在平整的地面或桌面上,从不同方向加以揉动,使袋内粉体反复流动,最后把塑料袋捧在手中上下、左右抖动,使粉尘在袋内翻腾起来。如此处理,可以使粉剂得到充分混合。
(二)分层交叉混合
对于体积较大、不便在塑料袋内一次混合的粉剂,可采取本法。选择平整的地面,铺上足够大的塑料布(须在避风处进行操作)。把准备混合的两种粉剂称量好。用木锨或边缘钝滑的金属锨或塑料铲把粉剂铺到塑料布上,按如下操作步骤进行(图3…5):两种粉剂分层铺到塑料布上,如图3…5之a。一层甲种粉剂一层乙种粉剂,直到铺加完毕,层次越薄越好。用锨把药粉翻拌均匀,然后按照图3…5之b,把粉堆划分为4块。再按图3…5之c、3…5之d把对角交叉的两块粉堆分别互相混合;混成一体后,再分为交叉的4块,如上法重复处理一遍。如此处理,次数越多则混合越均匀。最后形成的混合粉体,可分成若干份用塑料袋混合法加以振动混合,则可使粉粒充分分散、混合均匀。
图3…5 粉剂的分层交叉混合
采用第二种方法时,因为粉体是暴露在空气中的,不可能没有粉尘飞扬,所以必须佩戴风镜、口罩等防护用品。
农药的品种和剂型很多,使用时的配制方法不可能完全雷同,在此不一一详述。但本章所介绍的几项基本原则是共同的。只要用户能认真地学习掌握好这些基本原则,再参考本章所介绍的几项实例,就能把农药的配制工作做好。
(本章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屠豫钦研究员编写)
skbshge
一、喷雾法的基本原理()
喷雾法就是把液态的农药以细雾珠状态喷洒到农作物上或其他处理对象上。药液分散成为雾滴,雾滴的粗细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变化。这种变化取决于多种因素,而最主要的是喷雾方法和器械的结构和性能。
(一)雾化的原理
雾化原理有多种,在农业上应用最广的是如下的3种雾化原理。
1.液力式雾化 是对药液施加压力使它通过一种经过特别设计的喷头(雾化部件)而分散成为雾滴喷出。这种喷头也称为液力式喷头,是当前国内外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这种类型的喷头都能把受压的药液展开成为液膜,然后液膜自行破裂而形成雾滴。所以,这种雾化方法也称为液膜破裂雾化法。这种雾化方法的特点是喷雾量很大,但是雾化不均匀,雾滴的粗细程度差异很大。例如,常用的工农…16型手动背负式喷雾器,雾滴最细达到数十微米或更细,最粗的可达到400微米以上。
我国目前各地所使用的压缩式喷雾器、单管喷雾器、背负式喷雾器、喷枪、工农…36型喷雾机以及拖拉机牵引的喷雾设备,都采用了这种雾化原理。这种雾化方法由于雾滴粗、喷雾量大,因此通称为大容量喷雾法(HV)。
液力式雾化法喷出的雾滴粗,但通过提高喷雾压力可以使雾滴变细。机动喷雾机的压力很大而且可调,因此可通过调节压力来控制雾化性能。但手动喷雾器因受人的体力所限,提高压力的幅度很小。踏板手压式喷雾器的压力比背负式喷雾器的压力则大得多,雾化性能也明显提高。尽管如此,这种大容量喷雾法的雾化性能都不能避免药雾的大量损失。
2.气力式雾化 这种雾化方法是经过专门设计,利用压缩空气所提供的高速气流对药液进行的雾化。这种雾化原理能产生很细而匀的雾滴,而且在气流压力波动较大的情况下雾滴的细度变化不大,这是气力式雾化法的一个重要优点。在农村劳动力强弱差别很大的情况下,这种雾化法能保证喷雾质量的相对稳定,而液力式雾化法喷雾质量则受劳动力强度的影响很大,强劳力喷得较好而弱劳力喷得就很差。即使是强劳力,如果不按照操作要求持续打压而打打停停地喷药,对喷雾质量的影响也很大。许多人甚至把常规液力喷雾器可以打打停停作为一种优点,这是一种误解。
3.离心式雾化 这种雾化方法是利用圆盘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使药液以一定细度的液滴飞离圆盘边缘的细小齿尖而成为雾滴。我国各地生产过的额娃式手持电动超低容量喷雾机,就是一种典型的离心式雾化器。在东方红…18型背负式弥雾喷粉机的喷口部位换装一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