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脑中风用药知识与防治-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之,经颅多普勒是目前临床上无创伤性监测颅内动脉流速惟一可靠的手段,其结合CT、磁共振等检查可加深对颅内血流动力学的认识。随着经颅多普勒技术改进的经验积累,经颅多普勒在临床领域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skbshge

8。 脑脊液检查对脑中风的诊断意义() 
8

    。 脑脊液检查对脑中风的诊断意义

    脑脊液是围绕脑子,在两层脑膜之间流动的液体,它从脑室中的脉络丛滤出,沿脑室和蛛网膜下隙流动,最后被蛛网膜颗粒吸收,从静脉带走排泄掉,每日约过滤和排泄120毫升。医生做腰椎穿刺获得的脑脊液仅5~10毫升,不足每日排泄的4%~8%,所以不会对人体有任何影响。

    检查脑脊液可以进一步明确脑中风的性质,如果是出血性的,脑脊液呈粉红色或血色;如果是缺血性的,则脑脊液无色、透明,可谓“一目了然”。

    如果脑脊液检查能与CT检查配合,则可使脑中风的诊断阳性率明显提高。有资料表明,仅CT检查时脑出血的诊断阳性率为78%,脑梗死的阳性率为63%;而头颅CT再加上脑脊液检查,脑出血的阳性率可提高到94%,脑梗死的阳性率也可提高到89%,比只做头颅CT更为可靠。所以,在CT检查对诊断还不能肯定的情况下,脑脊液检查是十分重要的。

    skbshge

9。 血液流变学检查对脑中风的临床意义() 
9

    。 血液流变学检查对脑中风的临床意义

    任何流体都有一定的黏度,油比水黏,所以不如水容易流动。血液与其他流体一样,在同样外力的作用下,流度大(流动容易)的黏度小,流度小(流动困难)的黏度大,血液有一定的正常黏度范围。血液黏度是血液流变学检测中的重要指标,它可分为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

    血液黏稠度升高可有视力模糊,复视或失明,标志着脑内某部位血管发生了严重的阻塞或狭窄;眩晕,脚步不稳或步态蹒跚,甚至跌倒;一过性言语不清,甚至失语;记忆力、判断力减退,甚至严重健忘;头昏、头痛、困倦、嗜睡。

    哪些疾病会出现血液黏稠度高呢?脑梗死或脑出血,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肌缺血、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肺心病等均可出现血液黏度升高。

    临床上发现,多数脑中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异常:血细胞表面所带电荷减少,血细胞间的排斥力减弱,相互之间聚集成团,阻塞血管,使血供不足;血液中血细胞增多,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过于黏稠。70%的脑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明显异常,并随治疗和病情好转而逐渐改善或正常。因此,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以为脑中风的治疗预后提供信息。

    skbshge

10。 脑梗死、脑栓塞、脑出血的区别() 
10

    。 脑梗死、脑栓塞、脑出血的区别

    (1)脑梗死: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内腔逐渐狭窄乃至完全闭塞所引起的疾病。由于脑血管内有血栓形成,使局部脑组织供血不足,进一步软化、坏死。根据脑内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症状亦不同。脑梗死常在安静状态下发病,初期可有肢体麻木、无力、头晕、头痛、失语等表现,2~3日内可出现失语、意识障碍、昏迷等情况,严重者造成死亡。脑梗死与脑出血的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极易混淆。其治疗方案截然相反,前者需溶血,后者需凝血。目前,凡有CT检查设备的医院已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2)脑栓塞:是指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子”进入血管后,流入脑动脉血管,堵塞了管腔,从而发生脑栓塞,使脑组织局部发生缺血、软化,引起与脑梗死的相同后果。什么是“栓子”呢?有血凝块、脂肪、空气、心脏瓣膜上的赘生物等。脑栓塞发病率也很高,多无先兆,发病急骤,症状与脑梗死相似。患者如有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病史,患脑栓塞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多。

    (3)脑出血:是由于脑血管壁破裂,血液渗出血管外,压迫脑组织而发生的。

    skbshge

11。 脑出血和脑梗死的鉴别诊断() 
11

    。 脑出血和脑梗死的鉴别诊断

    脑出血和脑梗死性质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因此需及早明确诊断。在没有条件进行CT或磁共振检查的情况下,可按以下几点鉴别:

    (1)脑出血患者多有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病史,而脑梗死患者多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心脏病史。

    (2)脑出血多在情绪激动或用力的情况下发病,脑梗死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

    (3)脑出血发病急、进展快,常在数小时内达高峰,发病前多无先兆。脑梗死进展缓慢,常在1~2天后逐渐加重,发病前常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

    (4)脑出血患者发病后常有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血压亦高,意识障碍重。脑梗死发病时血压多较正常,亦无头痛、呕吐等症状,神志清醒。

    (5)脑出血患者腰穿脑脊液压力高,多为血性,而脑梗死患者脑脊液压力不高,清晰无血。

    (6)脑出血患者中枢性呼吸障碍多见,瞳孔常不对称,或双瞳孔缩小,眼球同向偏视、浮动。脑梗死患者中枢性呼吸障碍少见,瞳孔两侧对称,眼球少见偏视、浮动。

    当然,个别轻度脑出血患者临床症状轻,与脑梗死相似,两者难以鉴别。而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时,也酷似脑出血,临床上不好区分。要力争尽早做CT扫描检查。脑出血的CT表现为高密度阴影,而脑梗死表现为低密度阴影,两者截然不同。

    skbshge

12。 脑梗死不完全等于脑栓塞() 
12

    。 脑梗死不完全等于脑栓塞

    脑梗死与脑栓塞同属于缺血性脑中风,但两者的发病形式与基础病因是不同的。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血管自身的病变造成血管阻塞所致;脑栓塞则为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子堵塞于脑血管引起的。

    从临床表现上看,两者有很多不同之处。

    (1)发病年龄:脑梗死发病年龄较大,多在55岁以上;而脑栓塞则多发在20~40岁的中青年身上。

    (2)病史:脑梗死多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短暂脑缺血发作及糖尿病等病史;而脑栓塞患者多有心脏病,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等病史。脑梗死之前,常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而脑栓塞则很少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

    (3)起病形式:脑梗死多为缓慢发病,常在安静状态下,如睡眠中发病;而脑栓塞往往在活动中,特别是在用力或情绪激动的情况下突然发病。

    (4)症状表现:脑梗死多无头痛、呕吐等高颅压症状,其偏瘫、失语等症状逐渐加重;而脑栓塞可有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等,偏瘫、失语等症状往往突然发生。

    skbshge

1。 脑中风存在四高一多() 
1

    。 脑中风存在“四高一多”

    (1)发病率高:发病率是指十万人中一年新发病的频率。脑中风世界平均发病率约为200/10万/年,最高为日本,每年每10万人中就有290人发生脑中风。我国各地年均发病率为219/10万。据报道,我国每年有200多万人发生脑中风。该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其发病率从50岁开始有随年龄增高的趋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增高,老年人比例逐渐增长,脑中风发病率会越来越高。

    (2)死亡率:死亡率指某地某年每10万人的死亡数,脑中风的死亡率在100/10万上下。据世界卫生组织对57个国家统计,有40个国家脑中风被列为前三位死亡原因。我国脑中风死亡率为116/10万,占全部死因的第二位。据推算,我国每年死于脑中风者约有100万以上,脑中风病死率约为45%。而且脑中风的死亡率随年增长而增加,年龄每增加5岁,脑中风死亡率约增加1倍。另外,脑中风存活者中几乎有一半的患者在3~10年内死亡。如果第二次复发,其死亡率要比第一次更高。

    (3)致残率高:大量资料表明患脑中风经抢救存活者中, 50%~80%留下不同程度的致残性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讲话不清,智力减退,关节僵硬、挛缩等,甚至出现痴呆。其中约有3/4患者丧失劳动能力,有16%长期卧床或住院,2/3需人帮助料理生活,只有10%~20%的患者可达到基本痊愈。脑中风后遗症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对家庭、对社会也带来压力和负担。

    (4)复发率高:据统计,脑中风经抢救治疗存活者中,在5年内有20%~47%的复发,而在1年内复发的最多。如果忽视了高血压的控制,心脏病及脑动脉硬化的治疗,以及防止其他诱发因素,则脑中风复发的可能性更大,这是值得特别注意的。

    (5)并发症多:因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抵抗力低下,易于发生各种并发症,如肺炎、尿路感染、压疮等,随时都威胁患者的生命。

    skbshge

2。 脑中风患者可怕的后遗症() 
2

    。 脑中风患者可怕的后遗症

    (1)“三偏”

    ①偏瘫。一侧肢体活动障碍。

    ②偏感觉。一侧感觉障碍,就是一侧肢体没有感觉,这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比如有一个患者,天冷的时候,他爱人心疼他,就用医院的盐水瓶给他灌了热水,放在他的右脚下取暖。但是这个患者是右侧偏瘫,右侧没有感觉,很烫的水瓶放在脚下也没有感觉烫,结果第二天发现脚底烫伤了。所以,这种感觉障碍一定要引起警惕。

    ③偏盲。一侧视力障碍,只能看到一侧的物体。

    (2)言语功能障碍:医学上叫失语症,就是说不出话。右侧偏瘫的患者容易失语,左侧偏瘫不容易。为什么呢?因为普通人的语言中枢在大脑左侧,右侧偏瘫的患者是因为左侧大脑发生了病变,就会影响语言中枢,导致失语。

    (3)认知障碍:无法认清家人、地点、时间等。例如,现在是冬天还是夏天,在家里还是医院,他都不知道。

    (4)吞咽障碍:进食、喝水时容易呛咳,严重的会导致吸入性肺炎、窒息等,甚至会引起呼吸骤停。对于吞咽障碍患者,医生会先给患者插入鼻饲管,并帮助他进行吞咽训练,训练好了,管子才可以拔掉。

    (5)日常活动能力障碍:不能自己洗漱、穿衣、进食等,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等。

    skbshge

3。 影响脑中风患者预后的因素() 
3

    。 影响脑中风患者预后的因素

    (1)内在因素:如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病发瞬间及脑损伤程度,其中脑损伤程度取决于脑中风的性质、病变部位、大小及进展情况,当病灶程度过重,范围过大时,脑细胞的功能再次组合恢复受到限制,甚至丧失了对下肢神经的控制能力;患者个体因素,如年龄、体重、生活史、营养状况及病前健康状态是次要的因素,如患者有脑中风史,心、肺、肾等内科合并症等,会直接影响脑中风的预后。

    (2)外在因素:如患病后急慢性期的药物治疗,手术,合并症,护理,家庭照顾,经济能力,以及康复开始时间,均可影响预后。

    以下因素不利于脑中风的恢复:①严重的弛缓性瘫持续1个月以上。②呈去脑强直或去皮质强直,缄默症、闭锁综合征及长时间昏迷或植物人状态、长时间大小便失禁。③左侧明显的视觉及感觉缺失。④明显的感觉性失语症。⑤病前有明显的认知功能衰退或脑中风后引起的严重认知功能衰退。⑥明显的焦虑、抑郁。⑦没有家庭支持或现有家庭无能力支持。⑧病前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skbshge

4。 脑中风患者也可以长寿() 
4

    。 脑中风患者也可以长寿

    (1)丢掉“怕”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精神上把病魔压倒而不被它压倒。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信心和勇气,是活不下来的。这真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实践证明,意志薄弱、态度消极的脑中风患者很少长寿。而长寿的脑中风患者中,大多是意志坚强的乐观派。

    (2)突出“学”字:掌握有关脑中风的基本知识和养疗的初步技能。自学或在医生指导下,掌握有关脑中风的预防保健知识,并学会测量血压、看检验单等。由于自己能够正确用药和自我保健,可以显著提高脑中风患者的寿命。

    (3)突出“防”字:要在积极治疗脑中风同时,堵住发生脑中风的源头,如积极控制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高黏血症等,并戒烟限酒。因为脑中风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而且复发后症状比初发要重,甚至危及生命,为此要特别注意预防脑中风的复发。

    (4)重在“练”字:脑中风的急性期渡过后,常遗留某些后遗症,如偏瘫、失语等。因此,要在“练”字(即康复)上下工夫,使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随着这些功能的恢复,患者的信心也会增强,同时有利于脑中风患者的健康长寿。

    skbshge

1。 脑中风的三级预防知识() 
1

    。 脑中风的三级预防知识

    脑中风的三级预防尤如三道防线,其中一级预防效果最大,也最重要,因为其所防的对象是全社会总人口或其中的高危人群。一级预防的重点是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投资很少,与日益昂贵的医疗费用相比,可谓微乎其微。

    三级预防也就是通过3个不同的阶段来阻断脑血管的发生,一级预防就是在社区进行健康教育,使人人都能了解脑中风的基本知识,避免一些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二级预防就是一旦有了脑中风的这些危险因素,就应该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如对高血压进行长期规律的治疗,防止脑中风的发生,也就是控制脑中风的发生。三级预防就是对已经有脑中风前期征兆患者的病情进行积极地控制和有效的治疗。

    一级预防:为源头预防,主要在发病前控制脑中风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又称根本性预防或病因预防。即针对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黏度、脑动脉硬化、严重颈椎病、肥胖症及有脑中风家族史者(这类人群通常被认为是脑中风高危人群)来预防脑中风。

    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二级预防是发病期所进行的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的主要措施。主要是针对已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发生轻型脑中风在短期内(3周)完全恢复者,防止发生完全性脑中风。以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发生。主要措施有:①控制心脏病、糖尿病病变的发展。②对有手术指征的颅内血管畸形、动脉瘤及时行手术治疗。③对缺血性脑中风的二级预防,主要是应用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

    三级预防:主要为发病后积极治疗,防止病情恶化,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和防止再复发。

    skbshge

2。 脑中风患者一级预防措施() 
2

    。 脑中风患者一级预防措施

    (1)防治高血压:血压升高与脑中风发病密切相关已被很多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高血压,无论发生在任何年龄和性别,是收缩期或舒张期血压还是平均血压高,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中风,高血压都是一个公认的、最重要的、独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