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警中剑-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拨过一遍,等了很久,庞玉也没有回话。
情况极度不正常,马敢骑警觉起来,下意识地把电话里的通话记录删除。
他本想打电话叮嘱一番庞玉,管用不管用的,打预防针总不打强。
然而,一切都失算了。
马敢骑直接坐车回了自己的家中,一路上心事重重,一语不发。
下车后,就让司机回去了。
他这么早回家,是少有的事,怕老婆起疑心,就躲在小区的一处避静树林后,装作锻练身体。
他慢慢地踱着方步,细细思量着事情前前后后。
青城的盖子,明明已经被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再无其它节外生枝的事情。
如果事情发酵,他很快就想到是省委联合调查组的动作。
对于省委联合调查组的调查结果,他专门向省委负责此事的常委纪委书记求证过,对方称没有大事。
他与省纪委书记还是有交较为深厚的交情的,共同在中央党校学习,还共同师从一位导师读的在职研究生。
平时,玩笑起来,还会互称师兄弟。
他说没有大事,应该就算是安全的。
至于姜山,他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省公安厅下来的青年后生,侦察破案算是高手,但是玩弄政治权术,还是嫩了点。
因为,马敢骑通过拿下他的得力干将仇同,又严肃处理过一位支队长私设小金库的事情。
在与姜山诫勉谈时,他看到姜山眼神里的诚实厚道,尽管没有直白地说出来,但是收敛了很多。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姜山安稳了很多,少有动作,只是把公安局的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积极响应着市委的号召。
马敢骑还亲自去公安局视察了一次,说了些肯定与勉力的话,并登在市报上。
马敢骑懂得媒体的力量,在此期间,他增加了活动的频繁度,以此来正视听,消除坊间的胡乱猜测和议论。
他在小树林徘徊,回想着自己五十余年的人生经历,每次大起大落都是经历过重大抉择。
他人生的每次抉择,都是明智的选择。
大学毕业,他聪明地以孤儿身份,选择了留校任教。
在重视学历的年代,在为人师尊与服务领导之间,他果断地放下副教授架子,忠心恭恭地服务赏识自己的领导。
正是选择了服务领导,让他有机会挤身窄小的官途,并依靠着有关知遇之恩的大领导,才一步步走到今天。
不知京城金老怎么样了,他给金老家中去了个电话。
金府的管家接听的电话,电话里说“金老生病住院了,金主席也在接受组织调查。”
打完电话,马敢骑失神落魄,独自在小树林走着。
前思后想,也没有理出个头绪来,不知不觉露水打湿了衣衫,身上感到冷冰冰的。
他抬腕看看表,时针指上凌晨三时五分了。
他望望家中的窗户,老婆早就熄灯睡下了。
内心突然涌动一股热流,家是心灵的港湾,很想尽极回到家里睡个温暖的觉。
马敢骑算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主,每次做事,都做好了成与败的两手准备。
他教育手下“不要只看到小偷吃肉,也要看到小偷挨打。”
要吃肉,就要挨打。这是他每次拿到巨款时的心里准备,不怕挨打,才能吃上肉,吃上更多的肉。
他打定主意,不管发生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先回家睡觉去,马敢骑真有些敢作敢为的良好心理,步伐坚定地回家去了。
小树林里,留下一地的脚印。
第152章 高森之死()
第十七章高森之死
第二天一大早,姜山刚洗刷完毕,就接到警令部的汇报,说青城常委副市长高森死在家中的小树林里。
青城的常委副市长死亡,事关政治大局,不得不慎重。
这种死亡现场,姜山必须亲临一线,并请省公安厅刑警总队的技术及法医专家出现场,确保现场勘查环节上不出一丝失误。
事关市级领导的政治声誉,更关系到一方政治局面的稳定。
副市长高森分管城建工作,又位列市委常委,在青城位高权重,而且非常为马敢骑依重。
马派的得力干将,姜山仅知这些事情。
至于什么原因死亡,还需要根据现场勘查结果,加上调查情况,才能分析判断出来。
姜山打电话让秘书与司机接上他,同时安排分管刑警的副局长联系了省公安厅刑警总队。
在去现场的路上,姜山大脑里回忆着对副市长高森的点点滴滴印象。
高森是位非常潇洒的副市长,戴付金丝眼镜,一表人才。
他自身有才,又善于利用裙带关系。
在正处级老岳父的指导和帮助下,攀附上了一位曾与他岳你共事的副省长,仕途一路顺风顺水。
高森分管城建工作,政绩非常显着。
用马敢骑的话说,高森是把利剑,勇于开拓,专门治理疑难复杂问题,所向无敌。
本身市政府有位常务副市长了,但是马敢骑力排众议,把刚干了两年副市长的高森破例提拔成常委。
高森正处在风生水起的人生巅峰,怎么会死呢?
自杀?还是他杀?都令人费解。
姜山凭着直感判断,自杀的可能性最大。
因为高森居住的小区保安十分严密,身死在小区的小树林里,除了自杀,不会有其它原因。
一切都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依法依规办理,不能留下任何的疑点与失误,必须准确无误,万无一失。
姜山指示早赶到现场的分管副局长和刑警支队长。
现场及周围,早被出警的民警用警戒带围起,小区里只有极少几个早起的老年人,探头探脑地在远处张望。
高森的尸体,是小区巡逻的保安发现的。
因为事关市领导,从保安到出警民警,都非常重视,没有人敢马虎从事。
现场保护得非常完好,小区物业怕影响到小区居民,还专门调来围档,把现场周边全部遮挡起来。
姜山沿着勘查现场的刑警用石灰撒出的线路,进入现场,看见曾经风流倜傥的副市长高森正静静地依附在一棵小树上。
他身休倾斜着,把小树拉弯成一张弓,远看的话,如锻练身体的样子。
当时小区保安看到,以为高市长在锻练身体,还想上前问候一番,没有想到数声问话,没有回应,才发现他脖子上有条领带。
领带不是系着,而是围着打了个结,又拴在小树的枝桠上。
高森的瘦长身体,保持着生前的西装革履,只有领带挪作它用,舌头也只是顶在嘴巴的牙齿上,没有出现探出口腔外面的恶相。
金丝眼镜戴在眼睛上,只是脸色青紫,估计裤裆里也会臭不可闻。
刑警们有条不紊地在固定,提取着现场留下的鞋印及烟头、毛发之类的物证。
姜山知道他们还在等省公安厅的专家们到现场,才能正式尸检,做出结论。
“高市长平时不抽烟,只是当秘书时有过吸烟历史,这一头的烟头,估计是他抽的,整整抽了一盒软中华!”
快言快语、烟瘾极大的刑警支队长,向姜山汇报着有关情况。
他的嘴巴里牙齿焦黄,说话时喷出的气息带着烟草的味道,在清晨的小树林里,显得特别刺鼻。
“初步从现场的情形分析,高市长自杀的可能性占了七八十。从目前初勘情况来看,现场没有发现任何打斗和其他人员的痕迹。”
刑警支队长说话直截了当,有些先入为主,好在是自己人,这样说说也没有什么。
“丁局长亲自带人到高市长家里去了,他们再调查出结果来,就能够互相证明了。”
刑警支队长说的丁局长,就青城市分管刑警工作的副局长丁立仁。
姜山正听着刑警支队长的汇报,电话响了。
马敢骑书记要来的电话,姜山马上接通,马敢骑电话里直接问到“高市长是什么原因死亡的?”
姜山内心一阵酸麻,这样露骨小儿科地问话,估计马敢骑是乱了阵脚,感到四面楚歌了。
“我们正在勘查现场,初步分析,自杀的可能大些。至于死亡原因,还需省公安厅的专家来到,共同尸检过,再进行详实的调查,才能最终做出结论。”
姜山气正腔圆地回答了马敢骑的问话,内心涌出对马敢骑的一丝同情。
电话另一端,马敢骑语气透着疲惫不堪,“啊,这样子,那到时再说。不过,要注意保密,传播成谣言,会影响大局。”
他还是没有忘记叮嘱一番,保持大局稳定,是市委书记的首要任务。
姜山答应着,电话中断的那一刻,似乎看到了马敢骑那付沮丧无奈的神情,肥阔的脸色肯定苍白如纸。
姜山接着打电话,把情况向常委政法委书记汇报过,又亲自汇报给省公安厅厅长。
因为之前,起床晚的会惊扰了清晨最甜的美梦,此时快要到上班时间了,汇报正好。
工作按照程序进行着,到高市长家中调查的丁立仁副局长也回到现场。
他见到姜山,就汇报到高市长家中调查的情况。
“他老婆情绪很稳,听到噩耗,没多大变化,好象早有预料一般。看来夫妻关系较差,再就出身大家庭里,经历风雨的原因,处变不惊。”
丁立仁看着姜山的脸色,进行汇报时需要选择词语,他似乎感到刚才自己用词过于武断,于是改成中性词语,接着汇报。
“高森家中只夫妻二人同居,女儿留学美国,复式楼房,二百余平。平常夫妻分房居住,昨晚高森彻夜未归,他妻子还以为睡在书房里了,因为晚上十一点时,他妻子临睡觉前,看见他仍在书房里写着什么。”
写什么?难道是遗书?
丁立仁汇报到此,停了停,看到姜山神情一振,知道引起了兴趣,故意卖关子一样。
“昨晚十一点前,高森在家中没有任何异常。晚饭也是在家中吃的,没有在外参加任何活动。”
“他的手机留在书房里,昨晚也没有通话记录。电脑里储存着文件,也发过邮件,但是需要破解密码后,才能知道发的什么邮件。”
“相关证据,全部固定保全。需要一样样地调查了解。家中的其他能够证明高森死亡原因的物品,也一并取证。他妻子非常配合,理智而冷静。”
高森的妻子,出身正处级干部家庭,兄弟姊妹众多,能够嫁给一位最有出息的丈夫,肯定头脑清醒,心思缜密。
姜山没有见到本人,却感受到她有一双清沏似潭地眼睛,能够穿透人心。
出生在官宦之家,是人生幸事,也是人生无奈之事,任性不得,做事全部需要权衡利弊,选择最大利益化的事情去做,选择最大利益化的路子去走。
牺牲自我,没有自我,是国官宦之家儿女经常遇到的人生窘境。
人生色彩单调乏味,过度的理智,人渐渐变得势利无良,冷酷而无情。
姜山估计高森之妻就是这样子的。
一双冷得让人心寒的眼睛,不知高森黄泉路上是否知晓。
第153章 纸条邮件()
第十八章纸条…邮件
高森的死亡,如果是他杀,与他有关的一切人员都需要列入侦察范围,进行认真调查甄别。
尽管法律上,开始适用疑罪从无,但是实际侦察工作中,却仍需疑罪从有,利用证据证实。
如果是他杀,高森妻子的嫌疑也难以轻松摆脱。
姜山这样想时,丁立仁将一份从高森书房里取到的证据纸条,密封在透明塑料袋内,递给姜山看。
姜山接过密封袋,看到纸条只有二指宽,长约九公分。上面写着一行莫名其妙的字迹,全部用规整的楷书书写。
“相寂名亦遣,心融境亦亡,去来终莫见,语默永无方。”纸条上的字迹,书写时力透纸背,倾注了极大的心力。
规整的楷书功夫极深,简直可以作为字贴来用。
姜山猜测到,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高森所为。
他曾经凭借自己过人的才华成为大领导的秘书,在文字方面下的功夫不是一般的深。
他妻子说昨晚十一时,看到他仍在书房里写东西,这样也就互相吻合了。
姜山挖空心思,没有想出这是什么出处的文字。
丁立仁在边上,直说莫名其妙,不会是佛教的什么偈子之类的东西吧?
于是,姜山拨打徐小贵的电话,这家伙对佛教有研究,正沉迷其中,三迷五道的,他准能知道其中意思。
果然,把语句念给徐小贵听了,他也不问何事,只就事论事,很快找到语句的出处。
此语出自《金刚经》颂圆成的偈语,意思是圆满之后,一切皆空。
姜山反复打量着纸条,看着上面虬劲有力的字迹,品味着其中的念义,想象着高森写下绝笔时的心情。
他肯定会给唯一的女儿留下什么,发邮件的可能性最大,或者是留下更多的文字。
他是一个追求完美极致的人,传闻他尽管公务繁忙,每当夜深人静之时,还会坚持写日记。
而且是用毛笔写工作日记,写在专门订制的宣纸本上。
如果真是那样,书法功底深厚的他,动心用情写下的日记,也是极好的一笔文化财富。
这么优秀的人物,竟然说死就死了,令人扼腕,也令人生疑。
这得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姜山从一地的烟头,一地纷乱的鞋印,蹲下隐约可见的毛发,可以推断出高森经历怎样痛苦又无奈的抉择。
徘徊在死亡的边缘,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与折磨。
姜山暂时了解了高森死亡事件的大体情况,放下心来,先回局处理公务,然后等省公安厅刑警总队共同勘察现场,形成定论。
姜山刚进办公室,网络警察支队的支队长就后脚跟进来,把网络上热炒的高森死亡事件要情专报递上。
姜山大体看了看,就签字“呈报市委、市政府。”然后签名,只是把高森同志称谓后的“同志”重重划掉。
事情没有结论时,保持中立态度,是明智的选择,也是最为正确的选择。
签完网络要情专报,姜山就打开网络,查到相关帖子,仔细看了起来。
有人把高森前前后后的任职及政绩摆在一起,更有人把传闻中的高森种种行径总结成文字,一大段,一大段的,如同传记文学。
事实详实,情节生动,高森在外包养的情妇照片也曝光了。
只是照片美女形象出现五位,真真假假,令人眼花缭乱。
高森女儿在美国留学的照片也上了网,甚至有人把高森与情妇的聊天记录也翻腾出来,贴在网上。
真真假假,为夺人眼球,语句间全是些暴料刺激的字眼。
网络上网名为“青城侠”的帖子,全是有关高森政绩、先进事迹及光辉形象的报道。
“青城侠”估计是政府行为,一边乱贴,一边加入这类正面贴子,把原帖“副市长高森被查,害怕事发自杀。”顶成热帖。
这“青城侠”真是个“青城傻”,做着推波助澜、欲盖弥彰的盲撞事情。
网络上的高森笑容可掬,平易近人。
现场上的高森沉寂成古,尸僵吓人。
姜山翻看过网络帖子,就主动给马敢骑打了个电话,汇报了网络上的事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