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警中剑-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君子止于义,小人止于情。刘刚把唐娜看作最佳搭档,非常客气地保持着友谊和情感表达。
唐娜直接跟刘刚说过,他是她见过的最中国君子。
这是句实话,唐娜经历过不止一个搭档。她见识过很多的同事,在美色金钱面前,心旌摇摆。没有如刘刚这样的,心如止水,进退有度。
刘刚想起中国一位哲人说过的那句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只不过在顾及人情,低下身段,与人真诚交往罢了。
刘刚终于把如何立身国际刑警组织,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悟出了门道。
这样的事情,一经开悟。刘刚就会提升一个大台阶。
他陪伴着鲍恩转道台湾,去了上海。那儿有刘刚负责的办事处,也有国际刑警组织的专员在等候。
事情做得十分圆满,唐娜带着她的新下属罗维斯,与国际刑警组织的专员接上头,全部的工作交接进展顺利。
此次行动的所有作为,到目前为止,全是刘刚与唐娜合作出的成绩。鲍恩实话实说。
他实际上在此次行动中,被江上航迷惑了。他的反应迟钝,让他陷入被动。
配合方面,也有教训。那就是得罪了地头蛇范文江,香港警方的不积极配合,让鲍恩失却了一次极好的机会。
此次交接,专员梅永清告诉了刘刚底细。
向国际刑警组织汇报行动情况的就是唐娜,她如实忠于职责、并且负责地汇报了实情。
这才让国际刑警组织下了决心,调整行动小组。
梅永清双重身份也让刘刚感到自己的所作所为,都在上级的掌控之下,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梅永清还告诉刘刚,此次行动,香港、台湾、大陆三地警方,只负责配合拿下江上航与袁金光联系的下家。
先不要动江上航与袁金光,因为毒品来源和武器来源都是未知数。如果动了两位中间人,上线就会消失。
最终需要获得全面胜利的时候,必须将上线一同打入法网。
任务更重了,不能做成夹生饭。这是任务的最高要求。
国际刑警组织做的工作,最重要最需要把握的就是全案全结。不能各行其事,打草惊蛇,挂一漏万。
在上海的行动,刘刚与唐娜坐阵指挥,先在自己熟悉的地方突破,取得经验,然后再在其它几处行动,就会轻车熟路。
江上航还在杭州游玩。刘刚决定带唐娜直接去杭州,一方面让唐娜观光一番,另一方,面也便于及时掌控江上航的行踪。
据线报,那儿有个接头地点。他们交接货物时,不能让江上航在那里,一旦他心血来潮,参与进去,不动也不行了。
暂时留着江上航,还有用处。上线的联系,只有他怀袁金光知道。
断线就麻烦了,袁金光受惊,也会龟缩起来。他们不动作,任务就要搁浅。
有时不能打草惊蛇,有时就需要打草惊蛇,有时还需引蛇出洞。
唐娜听着刘刚讲解中国的三十六计正反侧解时,那双蓝眼睛里反应非常热烈。
她简直有些崇拜刘刚,更崇拜中国的老祖宗。她学着双手合十,然后还划着十字。她的信仰有点乱。
刘刚理顺思路,让唐娜向江上航发了个信息,说上海办事处的刘刚总代理有要事请示,问江总何时回港。
江上航的信息上说,三日内回港。
事不易迟,刘刚通过杭州警方,把江上航的住处查到。然后,如此这般地让人找了茬,把江上航逼走。
杭州方面的接头地点选在西湖边的楼外楼,真是越是人多的地方越安全。
这个江上航简直是疯狂了,上海南京路步行街,西湖的楼外楼,交接货物,那可是众目睽睽之下啊。
除了警方,游人谁又知是如此疯狂的毒贩在行动。
大网张开,就等猎物出现。
唐娜的系统单机不很具体,但是能够判断出重点对象的行踪。
她在行动前两个小时才启动单机。
她突然发现江上航受到刘刚安排的袭扰后,离开杭州去了苏州,现在竟然又折回来,出现在西湖附近。
这一突发情况,让刘刚迅速做出调整,行动只控制不动手,远离现场后,控制住直接的接头人,放过江上航。
这真是猎物自投罗网,却不能动。因为江上航这只猎物,还需当作钩饵,有大用处呢。
第128章 西湖苏堤()
在西湖边上,刘刚心情复杂起来。
他对这儿太熟悉了,他的妻女从他进港后,就被组织安排在这个旅游城市里工作、学习、生活着。此时,他却不能回家。
这儿的一草一木,都让刘刚心里暖暖的。他呼吸到了妻女的气息一般地,站在西湖边上。
那从湖面刮过来的风中,就有她们两位至亲的气息。她们因为自己,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就失去了自由选择的权力。
怪不得女儿姜珊从小立志出国,她向往加拿大,她说如果大人不管她,对她不好,政府就会照看她。
工作、学习、生活全部由自己按照意愿选择,没人会干涉。这点,姜山与妻子做到了。
但是却没有留住姜珊的心。她的心早就属于自由世界里的一员了。就因为受到禁锢太多,受到束缚过多必然会有反抗。这是不可逆转的。
刘刚知道姜山在教育女儿的问题上是失败了,他无法弥补时间流逝造成的损失。谁能让时光倒流呢?
如果青春从头再来,你会如何?活得更明白些?更理智些?
还是走另外一条路?这些问题的假设,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可是谁又能回答圆满呢?
千人千思想,万人万模样。人生本就是一条不归路,有位作家突发奇思妙想,写了作品《减去十岁》。
那是改革开放初期,许多把大好青春浪费掉的人,渴望减去十年,把梦从头做起。
梦说说也就罢了,不能当真的。刘刚迎着风,领着唐娜,信步走上苏堤。
他边走边讲述起苏东坡的故事,那是个性情中人。一代文豪,一代政治家,一代修行之人。
他在历史长河里却是个悲剧人物,看似悲剧,却造就了这么个特殊的历史人物。
如果苏东坡仕途太顺,就不会有大文豪苏轼,书法家苏轼,清官苏轼,也不会留下苏堤这样美好的史迹。
那么大量的脍炙人口的词作传世,让后来有政治野心之辈,恨不能再给苏轼些磨难,也许他会留下更大量的词作。
刘刚越说越来劲,竟然吟诵起来苏轼写西湖的词作“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唐娜跟在后面,动作有些夸张地迈着方步,一字一句地跟着吟哦。
她背诵过这首诗,一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子吟诵起来,自是别有一番风味。
幸亏是个游人稀少的时段,没有围观者。否则游人如织之时,唐娜的行为艺术,肯定会在网络上火爆一阵子。
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触景生情。
刘刚的父亲祖籍山东,祖父闯关东,生下他的父辈。然后他父亲又参加南下大军,留在江苏工作。
刘刚的父亲经历过风雨,最终老老实实地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教了一辈子书,在书中寻找到真趣味的父亲,让人尊敬不已。
刘刚此时的处境是越走越远,他如风筝一样扶摇乘风起,却老被乡思乡愁的亲情丝线牵着,搞得魂牵梦萦的。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这头那头的,这个余光中,真是个精灵,把人最弱的心灵深处打探清楚,专捅那一哆嗦的敏感穴位。
刘刚刻意地摆脱了这些牵绊,他与唐娜研究起如何在楼外楼布设行动方案。
需要把江上航放过去,行动难度就大了。
那些下线的毒贩需要人赃俱获,但是离开现场太远,容易让其脱逃,太近容易惊动江上航。
钩饵更显珍贵。宁愿放弃些小鱼小虾,也要保全钩大鱼的饵料。
沿着西游的堤岸,步行着靠近楼外楼。这儿是片开阔地,车流分流很急,几乎不能停留,一旦有停留,就会让警觉的江上航有所察觉。
但是内地警方却是想一网打尽,为此,刘刚没少费口舌。
到嘴的肉不吃,多少有些亏。内地警方的考核奖励机制,让每位警察象狼一样的,有着良好的嗅觉不说,还有着见肉不吃是傻蛋的失落感。
《亮剑》李云龙的口头禅,就常挂在内地刑警的嘴上:狼生来就吃肉的。
管它是什么,只要能吃,这肉就不能让别人抢了去。
刘刚对楼外楼不陌生,他初到省城时,石可请他去小吃了次。
那个花费当然也宰她做生意同学的温柔一刀。
行动在明天晚上,这个晚上的同一时间,此时的现场实勘侦察正合适。
唐娜接近了楼外楼,向刘刚委婉地提出,作为东道主能不能请她进去,小吃一次呢?
刘刚被问愣了。他有心请她进去吧,怕其中有人认出来,暴露身份事小,影响行动就不便了。但是到了此地,不请唐娜进去吃一次,显得不尽人情。
他就应下,行动结束后,一定请唐娜进去吃一次。还应允让妻女陪伴唐娜。
这样,唐娜就无话可说。
侦察完毕,把方案又与内地警方行动组成员进行了进一步的对接,沟通。
把江上航的照片发给参加行动人员认准了。行动定下,车辆前后夹定,离开现场转弯处动手。
车上与街面的交警配合,不管哪个路口,只要转弯就下手,不能放过一个线下的毒贩。
内地警方最高长官向参战人员下达死命令,“行动一定要稳准狠,万无一失。不留一丝隙缝。”
刘刚听着,感到非常亲切。
第129章 探家小聚()
行动按照计划进行,一切非常顺利。
刘刚谙熟内地警方做法,更相信这种万无一失的组织纪律保证。特别这种事关国际影响的联合行动,更是必须绝对保证。
他在行动结束后,让当地的警方陪同唐娜好好在杭州城内游玩一番,自已借机回家探望探望。
晚饭相约在楼外楼。当地警方自然是尽地主之谊,提前联系好。
刘刚就非常急迫地回家去了。
家里是个什么样子呢?女儿的学业如何?
他从接受任务开始,就十分地投入精力,对这些家庭事务方面的事情,不太向心里拾。全部把这种责任推给了妻子。
现在面临回家之时,才想起自己回内地临时起意,没有给她们母女俩个带礼物。
尽管没有礼物,其实他身上的经费以公家的经费为主,他自己没有钱在手头。他的工资卡全部放在家里。
这让他有些为难的感觉。
行动结束时,正是中午时分。他就打车到了女儿所在学校门口等候。那儿是他第一次去等女儿放学。
在这个不算太陌生的城市里,他还是多了些小心。他不想遇上什么熟人或者节外生枝,于是他从街头的游动的摊贩手里买了一顶太阳帽。
这样,刘刚的形象就难以有人与姜山联系起来了。
女儿在放学后,在校门口张望了一会儿,就上了学校门口旁边的一辆大客车上。
这是省厅机关的班车,为照顾常年在外出差的中青年民警,专门派车接送他们的子女。
女儿上车后,还在车窗处透过玻璃向外张望。
姜山跟着上车,坐在了女儿姜小珊的身边。姜小珊刚想说“对不起,这儿有人”,却猛地面露喜色。
姜山把手指竖在嘴唇上。这是他们爷俩的最经典动作。
从姜小珊小时候开始,姜山与她就在妻子面前约定保守秘密的经典动作。
有些事情就是他与小珊之间的秘密,妻子白洁对待他们爷俩,就象对待一对小孩子一样。
这会,姜小珊又非常地配合起来。
她小声说了句“我妈来了。”就坐到她的座位上,没事人一样。
原来刚才姜小珊张望白洁的到来。此时,她却装作没看见白洁的到来一样,手里拿着本书,用眼角捎带着姜山的表现。
白洁也没有看出姜山来,她看到小珊身边座位上有人了,就坐在姜小珊身后的一个座位上。
她压根就向姜山会突然回来方面想,她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瓶纯净水,还有一个苹果,递给姜小珊。
这是娘俩的保持已久的一种默契。白洁自己也拿着一个苹果吃了起来。因为,坐车回家,再到吃饭时间,还有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先填填肚子、充充饥吧。
姜小珊边吃苹果,边瞅着白洁,然后看看姜山。姜山用太阳帽的檐遮了脸,身子蜷缩成团,坐在那个座位上。
白洁一身疲惫,她很快就吃完手中的苹果,拿出纸擦过手,又递给姜小珊一块。
姜小珊接过纸巾,放在手里把玩着,脸上露出古怪的笑。
白洁看到姜小珊不怀好意的笑她,就在身上找不适当的地方,却没有发现不对的地方。
她茫然之下,看到姜小珊用手指指向坐在她身边座位的人,太阳帽遮脸,是谁啊?
白洁一时没认出来。她又仔细端详着。
耳朵上有个拴马赘,那么熟悉啊!姜山!
白洁差点喊出来,但是在姜小珊作出的吃惊状前,她用手掩住嘴巴,才没有喊出来。
她用手朝姜山的肩膀击打了一拳头。姜山回过头来,伸出舌头作个鬼脸。
一家三口坐着省厅的班车,晃悠了一个小时才回到家中。
白洁麻利地收拾着吃的饭菜,姜小珊用这段时间,在自己的房间里休息了一会。
饭菜做好了,比较简单,两菜一汤,早上早就做好的米饭。
姜小珊按时起来,把米饭就着菜和汤,风卷残云,立马填饱肚子。然后,拿上她的书包就走。
这么紧张的时间安排,都是她们娘俩在日常生活摸索出来两全其美的法子。
先填填肚子,再休息,然后吃饭去赶班车。路上也权作休息的时机。
姜山见状,就把晚上一起去楼外楼吃饭的事说了。他下午在家里,饭桌他就收拾了。竟然还问了句,还有什么家务要做的,尽管吩咐。
白洁犹豫一下,然后送姜小珊去坐班车。
姜山吃过饭正收拾着饭桌,洗刷着碗筷。
他听见房门响动,“谁啊?”随口问了一句,就过去开门。
他看见门口竟然站着白洁。
她把姜小珊送上车后,打电话跟单位请了假。
姜山外出这么长时间了,夫妻两个真的是离多聚少了。这个年龄,正是精和旺盛之时。
夫妻两个在家里关门上床,有说不尽的话,也有表达不尽的情,整整温存了一个下午。
白洁看看时间快到了,女儿要到家了。她起来梳洗收拾利索,就提醒姜山,还要找刘枫的事。
姜山就立即给姜浩的家里打内线过去,正巧刘枫在家。
她竟然还不知道姜浩已经回内地。电话里也不便多说,姜山就让刘枫直接到家里来。
因为他也不便在院里露面太多,毕竟是在任务上,怕有些喜欢操闲心的人打听什么,当成新闻或者谈资传播出来。
刘枫非常理解,她紧接着就过来了。
姜山把姜浩的情况捡主要的好方面,向刘枫大体说了。一个目的就是让刘枫放心。
他还向白洁和刘枫交代了晚上吃饭的注意事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