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次机遇-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虏灰峋偻克椒⒖床煌复巳耍苍椒⒍云淠岩苑判摹�
朱尔典是典型的帝国派代表,他对英日同盟地期望是希望在大不列颠力有不逮的时候日本人能够帮忙,而不是日本人一举跳上前台排挤英国地势力。他始终认为,德国有独占中国的实力但没有这个野心;日本有独占中国的野心但没有这个实力。如何在恐怖中取得平衡,是大英帝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欧洲已隐然成为两大集团对抗的前提下,不能让日本借着这个同盟的关系一跃成为独霸远东的国家——更不用提借助英国力量实现日本独占野心的可能性。
伊集院原本准备了下文——两种方式:第一、大力扶持在日本的中国革命党,通过秘密资助帮助他们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并进而建立亲日政府;第二、通过暗杀手段消灭目前当权的皇帝,扶持一个更符合整体利益的走狗——当然,这都只是极端的设想,或者是他个人的想法,没有经过内阁的讨论和外务部的批准。
两种方式中他更倾向于前者,因为日本是中国革命党活动的主要据点,中国出洋留学的精英首选地也是日本,无论是文化还是习俗,无论是风情还是传统,他深信日本有比其他国
引中国人的地方,也更容易培养亲日政府。第二种接,但却存在着风险,日本实力上的先天不足导致了在华发言权力量的削弱,即便要扶持,很有可能仍旧轮不到日本来扶持,或者说,即便有人被扶持起来,其主要立场和作为恐怕仍然不得不受制于英国——日本反对的是欧洲大国扩张在华势力,至于是英国还是德国有什么区别呢?
只是朱尔典的这番表态,让这篇下文已没有了诉说的必要。伊集院面容苦涩,语调也迅速降了下来。
—
一副暴发户的嘴脸!朱尔典在心底根本看不起日本的外交官,认为他们是冲动而非冷静的,是失礼而非文雅的,虽然学习了西方几十年,但除了90度的鞠躬,所有的外交传统和外交礼仪日本人只学。到问题,要么叫嚣武力解决,要么主张阴谋和暗杀,这不是不可以——问题是,如果都这样思考问题,要外交部干什么?要外交官有什么用?直接派两个军人担任外交官不就行了?
如果非要对比,他反倒钦佩中国外交官的胆色,在国家实力远远不足的情况下,能充分发挥纵横捭阖的长处而穿梭期间,美国答应退还庚款,德国答应退还庚款,不管有其他什么条件,起码在表面上是一个外交胜利。
但这种同情与利益想比永远不会占据上风,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始终牢牢记得自己代表着大英帝国的利益——这才是根深蒂固的立场!
“其实,我们不难看出,锦》:。署,但更像是中国对美国退还庚款和将外交关系提升至大使级后的回报,反对这条铁路的修建,固然不会让中国政府很愉快,但首先感到冒犯的绝对是美国人。”朱尔典狡黠地眨着眼,“贵国刚刚通过罗脱-高平协定改善了与美国的关系,难道转眼之间又要将其破坏吗?”
犹如当头棒喝,伊集院迅速冷静下来,站起身来深深地一鞠躬:“谢谢阁下的教诲!”
“我们主张权益,是主张本国在华的权益,不是主张剥夺他国在华的权益。美国人可以修铁路,日本同样可以修。否则……”朱尔典似笑非笑地盯着对方,“中美之间的协议便像是针对第三国了,也从根本上违背了美国自己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您以为呢?”
“我明白了!”
“关于其他方面,我想提醒贵使的是,日本政府固然不方便直接支持或者援助中国持不同政见者,但对他们表示优容,在道义乃至精神上支持、鼓励他们却是可取的,本身也符合文明国家的惯例。”朱尔典接着支招,“一旦中国政府承受不了这个压力或者要求贵国政府加以协助,那么……提出任何各种要求乃至条件都是顺理成章之事——贵国政府在某些领域受到了伤害,当然要求在其他方面得到补偿。”
养贼以自重?!伊集院的脑海里迅速掠过这样一个名词,不多不少,真是一步妙棋!
“太好了!”这却是真话。
朱尔典笑吟吟地看着他:“当然,大英帝国也需要在某些方面得到贵国政府的支持,比如实业与币制改革,比如教育与宪政改革,这都是大不列颠所擅长而又富有宝贵经验的遗产——有了贵国政府的推荐和现身说法,我相信中国方面一定会更加感兴趣。”
“自然,自然。贵国是世界君主立宪政体的先行者与模范,日本是第一期毕业的优等生,中国要想成熟起来,免不了要向老师和优等生学习!”伊集院嘴上将一顶顶大帽子派发给朱尔典,肚子里却全是敷衍的心思。
知道你言不由衷!
朱尔典微微笑了起来,他盘算着:日本要修筑铁路,必然要与中国和美国起冲突,到时候说的上话的只有英国——你们先折腾去吧,大不列颠愿意在调停的时候才获取自己应得的报仇;同理,革命党一事也可以想见中国皇帝的愤怒,只要稍稍表示同情与理解,中国必定会希望大不列颠在这件事上发挥传统影响力。
这便是英国在欧洲扮演了两个世纪离岸平衡手的秘诀,否则,日不落帝国的米字旗有那么容易就飘扬在世界五大洲、七大洋的上空么?这是你们日本人永远学不会的……
第二卷 席卷大江南北 第四十七章 针锋相对
更新时间:2008…8…23 17:40:02 本章字数:3430
尔典还没来得及找中国人的麻烦,中英两国的商人已起来了。
滦州因为附近有开平和开两个大矿,自发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交易场所。虽然占地不广,却是热闹非凡,东西两头各是开平和开的销售处,中间夹杂着其他商家。有撮合交易的买办,有提供银钱方便的票号,有让南北客商歇脚的旅社,有招募矿工的工头,还有干脆就是酒家、妓院、赌场、烟馆。三教九流,无所不有。平日里大家都靠两大矿的买卖生活着,谁都是相安无事的局面。但不知不觉当中,事情正在起变化!
每天清晨开门时,两开销售部照例要将煤炭、焦炭的供货价格清清楚楚写在黑板上挂出去,以便广而告之,但这只是指导价,真实的成交价总要略低一些,这差额部分就构成了折让、优惠或者回佣——不然那些煤炭商行靠什么生存?
众多煤炭商行的存在是煤炭销售得以正常运作必不可少的润滑剂。除非是特别大的户主,否则两矿并不负责运输事宜,有了商行的协助,无论是车皮还是货舱安排都相对容易。其次,两矿提货限得很紧,一旦开完票,一个月内必须清场,否则就要加收滞留金——煤场的地盘总是有限,而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煤采出来,都堆着不清,非塞了不可,有了商行的吐纳,这个周转便显得秩序井然。最后,小批量煤炭销售两矿是懒得搭理的,这不是嫌贫爱富——人家本来批发为主。你非要到批发行那去折腾零售。只能自讨没趣,但商行以零售为主,极大地方便了中小主顾。
商行或是直接盘下一部分货物零售。或是撮合量大的生意。不要小看这每吨几钱、几分地差额,聚拢起来架不住量大,几千吨煤地买卖就能扣出一户小康人家一年的生活费来。
昌达隆的李老板便是这一行地好把式,自开平形成气候后,他就经手了这行买卖,生意从小到大。销量从少到多,慢慢发达起来,即便最难熬的庚子年也让他顶过来了。随着矿创办,生意亦愈发惊人,除了新年那一个月,其余每月销量都可以突破万吨,最旺之时接近2吨,差不多等于两矿总销量的十五分之一。稳居各家商行之首。
除了商行,李老板在这一带还有旅社、酒馆、澡堂、赌场等各项买卖,或是独资,或是参股。反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可不是产业多元化的先驱,而是为了全力照顾煤炭经营的主业——外面不知深浅地主顾一来当地。如果住旅店的伙计也推崇昌达隆,酒店的酒保也推崇昌达隆,乃至赌场、烟馆等地都推崇昌达隆,这主顾能不上心么?这样的宣传效果远比在商行门口贴一块“销量最大”的金字招牌要管用。
更何况在那样漫不经心的环境下更容易摸透大主顾的心态。老资格的客都清楚,开平煤质量稍微差一点,但运输有保证,装卸货速度也快一些;开煤质量略微强一点,但有时候运输跟不上,装卸货也慢于开平,不过佣金通常要比开平高一星半点。
一旦有陌生地大主顾到达交易场所,源源不断的信息便会反馈到昌达隆。李老板便能根据对象不同而分别推销——如果是本土企业采购,计较回扣而不计较速度和准确性的,他通常都推销开煤——这样成功性很大;如果来的是洋人大写或买办,多半对时间要求一丝不芶,这可不能贪回佣了,保证合同要紧,他通常就推销开平煤——这样风险小。
因此,往往这些大主顾一说明来意后,他就能够将早已揣摩好地话语和盘托出,三下五除二就能成交一笔买卖。如果感觉日后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他说不定还会让手下人给对方挑选个标致姑娘——做生意么,自然是来日方长。
生意做得越大,他反倒愈发谨慎,每天一开门地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前往两矿销售部打探今日牌价。虽然两矿一般会在发生重大变动前提前将牌价告诉他,但谨慎的李老板宁愿眼见为实,每天除了让跑街核对昨日账目后,必定还要对牌价和供货量做详细记录。
这一天清晨,跑街刚刚出门,昌达隆里闪进一个干瘦的人形,李老板正好在看账簿,没抬头,只习惯性地问一句:“请问要点什么?”
“给
来了。”
这话真令人诧异,刚一抬头,却发现是开平局销售总管来了,此人论起级别还比销售部经理要高上两级,他赶紧满脸堆笑地迎上前去:“什么风把刘老板给吹来了,请坐,请坐!”
“有件事情找李老板帮忙。”
“您这不是骂我么?有什么事您随便招呼一声,我随叫随到!”他不但毕恭毕敬地把茶奉上,连说话的语气都矮了半截。
“不和你开玩笑,真有事。”对方压低声音,“给你先透个底,再过三天,局里煤价就要大跌了。”
“啊!”李老板吃惊不已,“出什么大事了?”
“没别的事情。周学熙回来了你知不不?”
—
“知道,知道!”
“英国人看他不顺眼,想找个法子把他弄下去。”
“什么?”又是大吃一惊!弄下去?难道让我收买杀手?虽然黑道白道都有关系,但谋杀官府之人,胆子委实太大了吧?电光火石之间,他已经闪过无数念头。
最后勉强挤出笑容答道:“这不太好办吧?”
“当然不好办。但是……也不难办。”对方笑着说,“三天后,开平给你的煤价一律打七五折,不过有约法三章。”
原来不是让我杀人!他松了口气,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注意力开始转到“七五折”上来——这么好的事情?令人口水都要流下来了,赶紧追问:“什么条件?”
“第一,必须现款结算;第二,你卖出去的价格不能高于原先的八成五;第三,你只能全部从开平拿货,不准再卖矿煤。”
这么一说后他心里顿时明白了不少,看来随着周学熙的回归,开平和滦矿要拉开架势斗了。他只是奇怪,两家虽然一直摩擦不断,但还没有上升到如此白热化的地步,这次怎么撕破脸了?
“其他事你不必多用问,只管照我的话去做便是。”对方仿佛看出了他的疑惑,不耐烦地说道,“有钱就赚,有煤就卖,操那么多闲心干嘛?”
“当然,当然,谁还能和钱过不去!”
……
几天后,交易市场晴天霹雳,很多人赫然发现开平销售部和昌达隆报出的牌价比前一天足足低了一成五。出大事了!整个市场开始癫狂了,要知道就是光景最好之时卖煤也没有一成五的利润,开平到底是疯了还是傻了?
消息放出后的当天上午,商行被人挤得水泄不通,所有人都挥舞着银票高喊“买煤”,仿佛已经不要钱似。往常斤斤计较一点回扣的采购现在问都不问,直接就扑到开票处开票,生怕去晚了就捞不着便宜煤。至于回扣——一成五的空间摆在那里,随便你怎么弄。
这一天,开销售陷入了停顿,除以前已经签订的合同外,一吨煤都没卖出去,销售部人员急得差点发疯,连连打电话向矿上报告。
“难道有人走漏了风声?”接到消息后的矿高层乱成一团,矿区经理赵元祀说出他的猜测后惴惴不安地看着周学熙,连头也不敢抬——周学熙回任后与他说起过削价竞争之事,他以为自己办事不密,让开平先下手为强了。
“不像。”周学熙在办公室里来回踱了好几圈,“这消息我只和你谈起过,如果连你都不能相信,我还能相信谁?”
“我……”赵元祀擦去额头的汗珠,这种被信任的感觉真好。
“肯定是张翼这厮参不倒我而想出来的损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跟上!从明天开始,矿煤价一律打八折,即便已签订供货合同的也按新价格执行!”
好大的手笔,好大的魄力。“大人,这会不会?”
“不要担心……直隶官银号的垫款我已经全部结清了。”
“什么?”
周学熙从一直紧锁着的保险柜里掏出一张清单,笑道:“皇上给开滦拨400两银子,除了退还官银号垫款外便充作流动资金,原本我想等局势明朗一些,产量再提升一些之时发动,现在看来,着实有提前迎战的必要,不用怕!”
原来如此!赵元祀便放心了。既然有皇上支持,那好,干就干,谁怕谁!
第二卷 席卷大江南北 第四十八章 沉着应战
更新时间:2008…8…23 17:40:03 本章字数:3264
策雷厉风行,当日傍晚矿便向各商行放出消息,明于价格多少,敬请关注牌价。结果第二天一大清早,开销售部门口的黑板前已有不少人驻足等待,期望矿能用更具杀伤力的报价来作为回应。开平售价虽然压低,但七五折扣只给了昌达隆一家,其余各家拿不到这么低的价格,迫切希望能在矿身上捞回来。
很多人一边翘首等待,一边小声地交谈。
“我估计矿今日牌价肯定和开平一模一样,不让很难混下去。”
“难说,周老板办事从来都是神出鬼没的。”
“要我说,今儿矿价格说不定还要低上一截。”
“于老四,你想钱想疯了?再低一截,矿都喝西北风去了。”
“要的就是气势,可以亏钱不能亏面子……”
“快看快看,出来了,出来了!”
果然让于老四给说着了,开比往常提前一个小时公布各类牌价,平均价格齐刷刷地降到了以往的八成。在众人一片啸叫声中,昨日昌达隆的盛况重演,光第一个小时的销售量就抵得上昨日整整一天,只不过今天是发生在销售部而非商行罢了。
真没想到价格战居然有如此彪悍、如此强劲亦如此惊心动魄的表现。所有的客都目瞪口呆地看着两矿煤价的自由落体。不到15天,两家的售价已跌落至原先的三分之二,瞧两家掐得如此起劲地阵式,压根就没有在短期内熄火地愿望。
除开煤价这个正面战场。还有股价这个敌后战场。开滦虽然号称要招募商股。但实际上并无一分钱商股到位,在林广宇拨出内帑赎还直隶官银号的垫支后,从严格意义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