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唐-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言庆两次攻取偃师,莫不使洛阳惶恐不安。
    如今,他回来了”挟大胜簧建德之余威返回巩县。那么接下来。洛阳还能否再坚持下去?
    所有人都无心再商讨下去,王世充更是乱了方寸。
    他把文武大臣赶走之后,一个人留在含嘉殿。几个时辰前,他还在信誓旦旦,豪气干云的向所有人保证。洛阳坚城,足以抵挡李唐半载之久。只要能
    可是现在,那意气风发的话语似乎仍在大殿上空回荡,不过却仿佛是在嘲讽一般。
    李世民?
    王世充并不畏惧。一个半大的小子,靠着父辈余荫而已。
    但李言知…
    心中顿时生出无尽的不甘,他忍不住握紧拳头,狠狠的砸在龙床
    “联不甘心,不甘心再!”
    是啊,人生总是这样奇妙。
    没有当过皇帝,永远无法知晓那种高高在上的滋味。品尝过那权力的滋味以后,再让他俯首称臣。又岂能甘心?
    再者说了,他才当了两年皇帝,这滋味还没有尝够。
    可王世充更清楚。李言庆若是亲自前来督战,那洛阳必然凶多吉少。李言庆在洛阳的声望很高,而且人脉也很广。上至世胄借伸,下至贩夫走卒,似乎都对他颇有好感。李世民在河洛毫无根基。但李言庆却是根基深厚。如果他真的前来洛阳,那洛阳又能够坚持多久呢?
    “皇上!”
    大殿外,传来一个极为阴柔的声音。
    王世充抬头看去,却见一个白面无须,身着黑衣的男子,站在大殿门口,关切的看着自己。
    “仁则,进来吧。”
    那白面无须男子,正是王仁则。
    他迈过门槛,走进大殿后,环视了一眼空荡荡的殿堂,轻声道:“皇上,还在为李逆担忧?”
    王世充示意他在丹陛上坐下,叹了口气。
    “联欲一战,可洛阳城中,竟无一个血性男儿。
    只听说李言庆回到巩县。就一个个惊慌失措。联有心和那李唐决一死战,奈何手中无可用之人。”
    不管这心里面多惊慌。可嘴巴上却不肯有半点认输。
    王仁则又怎能看不出王世充的心思。他更知道,王世充现在。其实根本就没有和李唐决战的信心。
    既然无意决战,索性投降吧,,
    王仁则说:“皇上”
    “仁则啊,这里没有外人,莫要再这般称呼,联还是喜欢听你唤联做叔父。”
    王仁则告了个罪,然后说:“叔父。李言庆回来,亦代表着河北战局,已经结束。即便是还有零星抵抗。想来也难以抵挡李唐大军。李言庆回来事如果李唐倾力一战。洛阳可存乎?”
    “这个”,只怕很难。”
    王世充能走到今天这个地位,倒也不是全无本事。
    至少这审时度势的本领,算得上一等一。只是。他虽明知大势已去。可心里面却总觉有些不甘。
    现在的状况是。无需李唐倾尽全力。
    只要李神通派往河北的兵马返回。洛阳基本上就是大势已去。
    萧隋(即萧太后)、后梁兵分三路挺进中原,李唐的确是处于劣势。这主要的原甩,就是因为河北战局,拖住了李神通的兵马。原以为实建德宇文化及能争气一点,支持个半载一年,可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就被李言庆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李神通若腾出手来,只怕江南三路援军,就会立刻收兵返回。没有了三路援兵,那洛阳坚持三个月。半年,又有何用?
    王仁则说:“侄儿常听人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叔父如今是虎落平阳,还需忍耐才是。咱们不同于窦建德那老粗胚。更不似宇文化及那样弑君而反。事实上,叔父您是受隋皇禅让,也是迫不得已。再加上咱背后还有王家,李唐也奈何不得叔父。
    叔父,只要尚存一息,就有东山再起之日。实在不行,李渊老儿也怠慢不得叔父。
    我听说南房的王莲,如今在李唐太子府左春坊庶子,颇得李唐太子信任;而龙门王白牛则是在天策府效力,如今就在洛阳城外。叔父可以与他们联络,至少可以保得叔父一世平安。
    可如果李言庆来了,真的攻破洛阳”那叔父就难办了。”
    “这个,”
    王世充陷入了沉思。
    的确,李言庆和李世民不一样。
    李世民或许能接受自己投降。可李言庆,则不太可能。
    王世充可是知道,李言庆曾在杨侗的坟前发誓,要为杨侗报仇。那是个说到做到的人。一俟,
    “仁则啊,让联再想想,再想想。”
    王仁则没有再劝说,只是静静的坐在丹陛上。
    他这心里。同样充满了绝望,但还算能分辨出轻重。若是王玄应在这里,恐怕就不会同意王仁则投降。毕竟从太子的身份,一下变成阶下囚,这地位的落差,会让一些人坚决反对。
    可是叔父啊,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大殿外,非常安静。
    那皇城里的刁斗邦邦邦响起,不知不觉,已到了二更天。
    忽然,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传来;太子王玄应带着一群人,慌慌张张跑进大殿。
    “父皇。父皇,,大事不好了!”
    王世充勃然大怒,厉声喝道:“慌张个甚,又出了什么事情?”
    “父皇。金镶城,金猜城被破。杨公卿杨大将军,被叛军所杀,单通也被李唐俘虏了
    王世充脑袋嗡的一声响,惊恐瞪大双眸。
    这几个。时辰之前,杨公卿和单通。可都还在大殿里议事,怎么一下子就”,
    “金销城如再破了?这是何事发生的事情?”
    “就是两个时辰之前。
    据说,是金锗城的副将牛进达暗中归顺里李唐,杨大将军和单通将军一回去,就被牛进达等人诛杀。举城献降。父皇。金销城绝不可失。我们必须要尽快夺回来,否则必然大祸临头。”
    真是个蠢货,这大祸早在李言庆归唐的时候,就已经临头。
    王世充不由得握紧了拳头,恨不的一巴掌将王玄应拍死。都到了这个时候,老子那什么复夺金销城?
    “联知道了,”你先退下。”
    “可是
    “联让你退下,还不给我滚!”
    王世充大怒,长身而起。
    王玄应虽心有不甘,可是见父亲发火,也不敢再说什么,只得悻悻退走。
    “叔父,金镶城破,我等时间已经不多;若是谷城再破,到时候叔父就算愿意投降,李世民怕也未必会答应。
    何去何从,叔父还需早作决断。”
    王世充好似油空了与的皮球,屁股瘫坐在龙床卜六“许久,他轻声道:“仁则,你去请你三叔过来”你说的没错,只要联还活着,总有东山再起之时。”
    言庆一身素装,坐在李府后院的竹楼里。
    手里拿着一支硬笔,聚精会神的在纸上勾勒。一副画像,随着一道道线条的出现,渐渐清晰起来。
    那是李孝基的画像!
    言庆凭着自己的记忆,为李孝基画了一副画。
    画中的李孝基,一袭青衫,衣袂飘飘。俨然如神仙中人。不过若仔细看,也许会发现,画中的李孝基。显得很年轻,仿佛三旬左右。对言庆而言,李孝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当年在窦家学舍里的印象。当他回到府中,想要为父亲画一副画像的时候,幼年时的记们,顿时清晰的呈现在脑海之中。
    看着画中的李孝基,言庆眼中,不禁流下两行热泪。
    “爹,你在天之灵保佑孩儿,有朝一日,定马踏塞北,将那刘武周和宋金网生擒活捉,千刀万剐。”
    他呢喃自语,然后把李孝基的画像拿起来。
    “柳青,去把这画像拿去装狭一下。明日一早,我要启程前往长安。”
    柳青答应一声,走进了竹楼,小心翼翼把画像捧起来,匆匆起来。
    李言庆走出大厅,赤足站在门廊上,负手而立。风有些冷,却似乎又带着几分春意的温暖。
    他抬起头,看着苍穹白云悠悠,心中思绪,格外混乱。
    李渊做的有些过分了!
    他竟然将父亲的死讯,隐瞒了整整一年“
    爹在九泉之下一定很不高兴,说不定在责骂我这个不孝儿,竟没有为他守孝。可是,李言庆也知道。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李渊也是迫不得已。他恐怕担心。李孝基的死讯;会让自己乱了分寸,甚至有可能丢弃豪阳的基业。但不管怎么样。他这样做,终究有悖人伦大义。
    手抚额头,李言庆实在不知道。到了长安以后,又该用怎样的一种心情,去面对李渊?
    “王爷!”
    梁老实来到竹楼前。恭敬的行礼。
    如今李府上下。全都在为李孝基披麻戴孝。
    朵朵在府中设立了灵堂,天一亮,这巩县借仲得到消息,就纷纷前来吊唁。估计等过些时日,还会有更多人前来吊唁。不过这真正的丧礼。还需等李言庆从长安迎回李孝基的棺椅,才会正式开始。
    所以,这前期的吊唁,倒也不甚忙碌。李言庆说:“老实,有什么事?”
    “柴公前来吊唁,说有要事。与王爷知。”
    “让他过来吧。”
    “略!”
    梁老实掉头就走,不一会儿的功夫。他带着一身素衣打扮的柴孝和来到竹楼外。李言庆招呼柴孝和落座,轻声道:“柴公,家父亡故,我需往长安一行,尽快迎回家父棺接。这段时间,可能要烦劳你多费心。无忌一个人恐怕招呼不过来。还请你帮衬一二,顺便代为照拂巩县周详。”
    “此卑职的本份,主公无需为巩县担心。”
    柴孝和没有称呼李言庆王爷,一如从前,直呼言庆主公。
    李言庆也没有让他改口,点点头,不再说话。
    柴孝和犹豫了一下,起身道:“孝和今日前来,一是提前为岂王吊唁。等琶王棺挂抵达后,孝和怕不便抛头露面另外一件事,孝和不知道该如何说起,所以一直有些犹豫不决。”
    “柴公,有话直言不妨。”
    柴孝和想了想,最后下定了决心。
    “主公,孝和最近一直都在接收河北白衣弥勒的势力。
    文玉东已归顺麒麟台下,并随着河北战局渐趋平静,麒麟台借助白衣弥勒,已覆盖大半个山东。昨晚。卑职无意中和河北法坛的使者崔履行谈及琶王,不想那崔履行却说,邑王并非死于刘武周之手。”
    李言庆一直有气无力的坐在太师椅上,听闻这句话,呼的抬起头来。
    “你说什么?”
    “崔履行说,琶王并非刘武周所杀。”
    崔履行,原本是隋朝旧臣,翼州刺史翅棱的女婿,同时又是白衣弥勒的护坛使者。朵朵先是通过徐兴波联系到了白衣弥勒襄州法坛的护法龙起,又通过龙起与河北法坛的文玉东取得联系。
    一开始,文玉东似乎并不太积极归附,不过随着李言庆在耶城大败寰建德之后。文声东就觉察到时局不稳,于是迅速派崔履行前来联络。只是,李言庆隐藏在暗处,文玉东只知道朵朵的存在,也知道朵朵背后。有李唐官府的背景。但具体是哪一个?他并不清楚,包括龙起,也不知道。
    麒麟台在过去几个月里,就一直忙于收整白衣弥勒的势力。
    柴孝和说:“芭王被杀,虽说和刘武周有关,却非刘武周宋金网所为。
    崔履行当时奉窦建德之命,去突厥与阿史那俟利弗勾连。也是在无意之中,才得知了真凶。”
    “真凶是谁?”
    言庆俊秀的脸,透着一股狰狞之色。
    他有些不耐烦的问道:“柴公,只就告诉我,真凶是哪一个?”
    “崔履行说,当时琶王初为陕州总管,网抵达陕州,就得知介休告破的消息,连忙提兵救援。
    不成想在前往介休的途中,遭遇宋金网伏兵袭击”杀死邑王者,乃宋金才麾下骁将,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尉迟恭?
    李言庆愕然,许久后咬牙问道:“此话当真?”
    “白衣弥勒和尉迟敬德远日无怨。近日无仇。那崔履行更是不认识尉迟敬德,不可能诬陷他。
    不过,”
    柴孝和话音未落,李言庆已呼的长身而起,大步向门外走去。
    “梁老实,立刻让雄阔海四人点起万胜军,在城外集合。”
    “主公,你要去哪儿?”
    “去找那尉迟敬德!”
    “你知道尉迟敬德如今在哪儿吗?”
    李言庆停下脚步,俊面上笼罩一层浓浓的杀机。他看了看柴孝和,咬牙道:“当然,我当然知道那狗贼如今在什么地方。”
    柴孝和,不由得愕然”(未完待续)
第八四章洛阳城下
    亮。室威和颜师古率领千牛卫,巳做好了出发的吧御二
    随着李言庆的身世日益明朗,随着中原战事渐渐平息,李渊显然不太可能再隐瞒李孝基的死讯。
    如果说此前李渊隐瞒,是因为害怕言庆意气用事的话,还情有可原。现在,时局渐渐明朗,再隐瞒下去的话,可就说不过去了。到时候李言庆说不定会因此而生出怨念,绝非李渊所希望看到的结果。所以。当河北战事渐趋平静的时候,李渊立刻派出寞威和颜师古,招李言庆前往长安。
    李渊恨不恨尉迟恭?
    说实话,是真恨!
    李孝基死讯传来,李渊整整罢朝三日。
    如果李渊不是皇帝,或者说他现在还只是关陇李阀的阀主,那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干掉尉迟恭。
    可他是皇帝,自他太原起兵。化家为国的那一天起,他所处的位置。考虑事情的角度,已不再是一家之主那么简单。他需要考虑的是全局,是整个天下”尉迟恭不过是小螃蟹。不足为虑。但同时他又是隋室旧臣,而他的父亲尉迟罗迦,同样也是出身于关陇军事集团序列。
    同时,他还是降将,有献城之功。
    如果杀了尉迟恭,弄不好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动荡,甚至包括一些降臣的异心。
    如今关中初定,中原初定,李渊不敢冒这个风险。所以李渊派出寰威两人,是因为这两人与李言庆颇有关联。寞威更是对李孝基有收容之恩,对李言庆有赏识之恩,可以挟制言庆。
    在李渊看来,洛阳战局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候。
    如果可以兵不刃血的收取洛阳,那么对下一步平定江南,有着莫大好处。所以洛阳不能出现乱子。且让李言庆先返回长安,削了他兵权。然后好生安抚,慢慢化解掉李言庆心中怨气。反正不管怎样,不能让言庆在洛阳闹出乱子来。尉迟恭嘛倒也的确是一员骁勇大将。
    李渊的这些心思。寰威和颜师古都知道。
    而李渊也没有隐瞒他的想法,在寅威两人出发之前,他再三叮嘱。无论如何都要先把言庆带到长安。
    可是,李渊没有想到,他虽想要隐瞒。李言庆却别有手段。
    麒麟台的存在,极少人知道。特别是柴孝和接手麒麟台以来,将麒麟台原有的格局推倒。进行重新组合,更着手接收了昔年白衣弥勒的势力。通过这种渠道,还是了解到了真相。
    同时,李渊更错估了李言庆对李孝基的感情。
    天地君亲师,乃人之纲常。
    李孝基不仅仅是李言庆的生身父亲,更是李言庆的启蒙恩师。在五常之中,李孝基就占居了两个。虽然他和李言庆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但有些时候,父子亲情并不需要整日生活一起。
    窦威和颜师古一直在驿站中等候,到晌午头时,李府派人前来。
    “寰公,我家郡王昨夜已率部离开巩县了!”
    窦威毕竟年纪大了,一下子未能反应过来。但颜师古心里不禁一咯噔,连忙问道:“王爷去了何处?”
    柳青说:“王爷昨晚匆忙召集了万胜军。带着雄、阁、郑、柳四位统领。连夜出发,往洛阳去了他临走时还吩咐我等,不要来的太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