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绝代吕后:惊世传奇-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跃,百姓都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这期间,命王陵为太傅,为稳固朝政做出了关键的抉择,同时使刘氏子孙的权利大大的削减,为盈儿的帝王稳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期间,封刘肥做了齐王,将大片封地都赐给了他,以遏制其他王爷的势力发展。可是我这个儿子却不明白我的一片苦心,还是沉浸在酒色之中,根本不理国家的朝政大事,这让我十分失望。
我尝试着与他沟通,但盈儿却总是躲着我,整天流连在张美人那里,过着醉生梦死的奢侈生活,这个女人都快被他宠上天了,整天侍宠无恐,渐渐连我这个太后都不放在眼里了,盈儿提议要封张美人为后,我假意应承着,为了能和儿子冰释前嫌,我尽力去忍受一切,包括这个目中无人的女人。
只要盈儿喜欢的,我都尽力去满足他,从不干涉他和那个女人,渐渐地,盈儿不再像先前一样抵触我,我们母子的关系也缓和了一些,盈儿也开始去上早朝了,这让我松了一口气,可我没想到,曹参却怂恿刘盈要夺我的政权,要将我这个皇后拉下太后的宝座。
曹参设计了一场兵变,但被内卫及时探听到了消息,曹参兵变计划失败后,便辞官在家,不久便抑郁而终,审食其接替了宰相一职,我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没有对盈儿有任何的苛责,依然顺着他的性子。
我的生辰快到了,我决定把刘氏子孙都召回长安,好好地庆祝一下,也好打开盈儿的心结,为我们母子不再敌对而精心准备着,希望也借此机会安抚一下人心,希望这些盈儿的兄弟都能齐心地辅佐皇帝,让天下真正的太平起来。
第186章 王侯贺寿()
九月的天空秋高气爽,这日终于迎来了我的寿辰,这是我作为太后的第一个生辰,所有的王侯将相都纷纷踏至长安,前来祝贺。楚元王刘交,齐悼惠王刘肥都专程赶来了长安,公主一家也都提前到达了皇宫。
这次乐儿回到皇宫,明显比先前好了许多,不再像从前那样骨瘦如柴了,脸上也红润了许多,这次回来,乐儿将一家子都带了过来,连三岁的小张偃也抱了来,快两年没见女儿了,这次我一定留乐儿一家在宫中多住些时日,好好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三岁的外孙在宫里看什么都稀奇,整天都在后花园里玩,想看到他,只能在他晚上睡觉的时候了,那活泼的劲头,和乐儿小的时候一样,把侍候他的宫人都累的不成样子了,而他却乐在其中。
张良从千里之外也赶回了长安,还要带着他的儿子张辟强来给我贺寿,听到这个消息,我着实挺欣慰的,这个张良还能记得我的生辰,对于现在一心想求仙的他来说,真的是太难得了。长安城中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派繁荣景象,我下令各路诸侯来长安不得封路,不准有扰民之举,这一点各路诸侯们都做的还不错,没有一人抗旨不尊,城中秩序一切如常。
站在城楼上俯瞰全城,我脸上洋溢出了久违的笑容,纯明如镜的眸子泛着光彩,吕氏一门都早早地入住皇宫,帮忙打理着一切,父母都年事已高,在孙儿的搀扶下都来到了皇宫,吕家现在都是四世同堂了,父母都享受着天伦之乐。
私下里,我还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依然在父母怀里撒着娇:“爹娘,姁儿要还是个十岁的孩子多好啊!姁儿好怀念童年的时光。”
娘宠溺地捏着我的鼻子:“真是个长不大的孩子,都是当外婆的人了,还这么的娇气,也不怕孩子们看到了笑话你!”
“姁儿无论长到多大,永远都是娘亲的孩子,我才不怕那些小孩子笑话我呢!再说,即使孙儿们看到了,他们也不敢笑我!”
话还没说完,就听到了一声:“外婆羞羞,外婆撒娇了!”我三岁的外孙张偃在一旁调皮的喊道。
“小家伙,你竟敢嘲笑外婆,看我不打你的屁股。”我一把将小张偃抱进了怀里,举手吓唬道。
“外婆我不敢了,千万不要打偃儿,偃儿非常乖的。”说着,小家伙讨好地亲了一口我的脸颊。
我这个外孙精的很,作为惩罚,我在他的小脸上狠狠啄了好几口,小家伙太招人喜欢了。
父母的身体还算硬朗,母亲的眼睛在淳神医的医治下,已经好了许多,然而父亲却总是愁眉不展,在他心里始终有一个心结打不开,这个心结就是我未能以真容示人,一辈子都要活在人皮面具之下,这成了父亲一生愧疚的精神负担,为此父亲一直郁郁寡欢。
我和父亲说过我一生只为始皇帝嬴政倾心,不会将面容轻易展示给别的男人,但是父亲却始终过不了自己的这一关,总是觉得亏欠于我,每次看到我时,父亲总是说一些自责的话,他也不曾想,我当上这个大汉的皇后要付出这么多的心酸,也不曾想刘邦会如此的负心,父亲总是有太多的想不到,但是我从来都没有埋怨过父亲,因为我知道这就是我的命运,从我穿越到吕雉身上的那一天,就已经命中注定了这样的结局。
庆祝寿辰的大典在清华殿举行的,各王各诸侯都按等级纷纷上殿致贺词,按辈分,在刘氏一族王侯中以刘肥为首,刘肥首先走上了前,跪地向我行礼:“儿臣刘肥恭祝母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儿臣特敬上翡翠青松,愿母后如青松一样青春永驻!”
他还如往昔一样憨厚老实,仍然胖墩墩的一身肥肉,不过比离开长安时成熟了不少,都在封地娶了两房妻妾了,这次会长安,刘肥特意将他的王妃带来给我祝寿,当我看到刘肥时,往昔的一幕幕不禁又浮现在了眼前。
“齐王快请起,你对母后的心意,母后都收下了,赏!”我愉悦地说道。
“儿臣谢过母后。”刘肥接过了我的赏赐,退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我特意命人打造了纯金的金叶子,包成红包分赏给各路诸侯王孙,这其中也有着深刻的寓意,寓意着他们都是树叶,都要依附在皇帝这颗大树上,他们才能享受荣华富贵,同时也要密切地团结在一起,这棵大树才会长的繁茂,这点,在皇帝盈儿给我贺寿时,我让盈儿当着所有人的面前,打开了我给他的赏赐,给皇帝的赏赐是一个纯金打造的树干,这时,所有的人都明白了其中的寓意。
轮到张良贺寿时,只见张良手捧着一对白玉如意,跪地行礼道:“臣张良敬献太后白玉如意一对,恭祝太后事事称心,笑口常开!”
“张爱卿快平身,你这云游四海,难得还记得哀家的生辰,哀家真的很感动,重赏!”
赏给大臣们的都是翡翠制成的果实,这寓意也同王侯们的一样,张良谢恩后,我们不约而同地对望了一眼,这层寓意在张良眼中是再透明不过了。我心里也明白张良送我的寿礼所要表达的心意,他真心的希望我过的快乐,他愿我的心还如白玉一般清澈,愿我做回从前的自己,他的这片苦心着实让我感动不已。
这次庆典,我接到了一份神秘的贺礼,这是番邦使节受人之托带给我的寿礼,当我打开礼盒时,一枚我还给韩信的玉佩呈现在了我的眼前,这是韩信托番邦使者带给我的,里面还有一桶纯金打造的生姜,固定在了锦盒里,寓意一统江山,江山永固。
原来韩信离开了中原,去西域过隐居的生活了,借此寿礼向我传达了他的信息,他还把我当做他的兄弟,这份寿礼让我的心头暖暖的。当年和他结拜兄弟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韩信的豪爽性子深深折服了我,他再次将玉佩送到了我的手中,说明韩信还是很在意我这个兄弟的,或许现在,他也和我一样想着过往的一切,我将玉佩紧紧地贴在了我的胸口。
盈儿送了我一个天蚕丝玉枕,因为我不习惯枕在硬的枕头上,所以盈儿命人为我设计了这个软玉枕,这一阵我的睡眠不好,盈儿看在眼里疼在了心上,虽然他表面上和我敌对,但他打从心底还是关心我这个亲娘的,这份寿礼在我眼中比任何东西都珍贵,我亲手将玉枕放在了我的卧床上,以后每天我都会枕着它,比枕什么枕头都舒心顺意。
乐儿的寿礼我更加喜欢,乐儿亲手为我绣了一件寿袍,每个花色都是女儿一针一线缝制上去的,为了这件寿袍,乐儿没日没夜地绣了三个多月才完工,当我穿上这件寿袍,感受到的是女儿那孝顺的心意,寿袍很合身,我决定以后每年我生辰都穿这一件。
看着女儿那一双充满期待的眼神,我对女儿的手艺称赞了一番,看到女儿此时很精神地站在我面前,做为一个母亲,我感到了无比的欣慰,如果说这世间什么最重要,那就是血浓于水的那份亲情。抱起我的外孙鲁王张偃,这个最小的王爷,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从前乐儿的身影,一样的乖巧懂事,一样的机敏过人,每次看到他我的心情就会一下子愉悦起来。
这次寿宴,是我离开阿房宫后,过的最开心的一次生日,我得到了所有晚辈们的祝福,尤其是张良九岁的小儿子,更是巧舌如簧,小家伙不但口才好,还善于察言观色,那股子精气神像极了张良,深得我的喜爱。
“子房,你这儿子可比你精明多了,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向哀家讨封了,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的大志向,可比你这整天沉迷修道的爹强多了,长生有什么好的,还嫌活的不够累吗?今生活的精彩就足够了,何必要强求自己呢!”
“太后,子房想求的不是永生,我一心求仙,其实是想再见一个人一面,我知道她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我只有成仙才有可能再见上她一面。”张良很是认真地说道。
“子房说的可是你那幅画中的女子?原来子房也和高祖一样被虚无的画像所迷,真是让哀家无法理解。”我无耐地摇了摇头。
“太后怎知我心中所想,难道您真的能掐会算?”张良疑惑地问向了我。
“哀家只是在你的大帐中,无意间看到了那副画像,那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哀家都记不清是哪次无意中看到的了,不过那画中的女子长的,的确很漂亮,张良你见过?”我打趣地问道。
“都是子房一厢情愿的,都是陈年往事了,不提也罢,这次臣回来,是有事和太后商量的,这长安城年久失修,太后应该好好修修这座城池了,如果国库空虚,太后可以考虑吕家出钱修城,这点银子在吕家眼里应该不算什么,况且太后的娘家都是经商的,拿出多少都会翻倍赚回来的。”
这张良,这如意的算盘都打到我的娘家了,这些年,国库的银两都用在了扶持农业发展上,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建设新的工事,张良这一说,倒是提醒了我,我早就觉得这长安城该重建了,到处都很破,都赶不上番邦的都城,为此还遭到了不少番邦使节的嘲笑,让我很多次都很没面子。
“子房,你个老狐狸,你也当我吕家的钱财都是大风刮来的?真会算计呀,不过我欣赏,这主意不错,等哀家回去好好商量一下,哀家要亲手设计建造新的长安城,一定让长安成为最繁华的都城。”
张良呵呵地笑了,我赐给了他的儿子很多礼物,都是一些模型玩具,都是我亲手设计的,很讨小孩子们的喜欢。大臣们都离开了宫殿,王侯们都留在了宫中,我打算明晚再设场家宴,让刘氏的子孙都来参加,自从如意被我间接的毒死,王爷们都对我更加惧怕,盈儿也总提防我,总害怕我再会对哪个王爷下手,我想借这个宴会,缓和一下我和他们的关系。
皇帝盈儿听说我要办场家宴,他十分的高兴,他也好久没有见到这些兄弟了,盈儿最重亲情,特意向我请旨亲自去布置宴会,为了让儿子开心,我答应了下来。
第187章 刘肥献城()
傍晚时分,所有被封为王爷的刘氏子孙,纷纷赶往了未央宫前来参加家宴,都按照自己的辈分依次坐在了各自的位置上,年纪最小的只有五六岁,不过都挺安静的,没有哪个小王爷出来捣乱。
这次家宴,我想让盈儿在众兄弟里,树立起自己的威望,不要让他的这些兄弟总以为皇帝好欺负,而在我百年之后做出谋反的举动,可是事与愿违,宴席开始不久,盈儿竟然端着酒杯下台将酒敬向了刘肥。
刘肥倒是也不客气,竟然与皇帝一同将酒饮了下去,此时的盈儿很想念他这个皇兄,毕竟他们是一起长大的,盈儿已然将刘肥当成了自己最亲的兄弟。盈儿此时丝毫没有君臣的顾忌,没有了一个皇帝应有的尊严,这让我很是气愤,更可气的是刘肥,居然也没顾忌盈儿皇帝的身份,理所应当地享受着这一待遇,还不时地向其他兄弟炫耀自己的荣光。
“皇兄,盈儿这杯酒再敬你,你我从小一起长大,你就是盈儿最亲的兄长。”盈儿再次举杯敬向了刘肥。
“皇帝客气了,你我可是从苦日子中长大的孩子,你我的感情可不是这帮小王爷所能理解的,今天我们兄弟喝个痛快!”
二人行的都是兄弟平等的礼仪,肥儿仗着是我一手养大的,竟然对此也毫不谦让,本来是让皇帝盈儿树立威望的家宴,倒成了提拔齐王地位的家宴,我决定给刘肥一点忠告。
我刻意命人给齐王刘肥斟了两杯酒,等他给我敬酒的时候给他一些忠告,刘肥一看倒了两杯酒,立马要端起酒杯来向我敬酒,这孩子还瞒聪明的,可看不出任何事情的盈儿,见刘肥要端酒敬我,他竟然也来凑热闹地端起了另一杯酒,要和刘肥一起向我这个母后敬酒,更助长了刘肥的威风。
当二人一起来到我身边敬酒时,我的脸色变的很冰冷,我假意没站稳,故意碰洒了盈儿手中的酒杯,趁盈儿擦拭衣襟时,我冷冷瞪了刘肥一眼,刘肥刹那间呆立在原地,他望了一眼杯中的酒水,回转身子做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盈儿回后殿去换衣服,刘肥趁机站了起来:“母后,儿臣有些喝多了,身体有些不舒服,先行告退了!”
“不舒服就先回去休息吧,来人,送齐王回去。”我吩咐了下去。
刘肥看来还挺识大体的,他佯装醉酒离开了宴席,这让我着实松了一口气,晚宴继续进行着,盈儿换好了衣服回到了大殿,他望了一圈也没看到刘肥的身影,急忙问道:“母后,皇兄去哪了,我还有好多话没和他说完呢。”
“齐王喝多了,身体不舒服,哀家派人将他送回去了。”我不慌不忙地答道。
刘肥这一离开宴席,盈儿的心情很是失落,那些王爷都看出了我对齐王刘肥的不满,纷纷上前,以君臣的礼仪向皇帝敬酒,真是一个比一个都精明。盈儿显得很不开心,坚持了一会也借机退出了家宴。
皇帝的离开,家宴也继续不下去了,我站起身,语重心长地对这些王爷说道:“现在你们都封王了,都有了自己的封地,要记住你们现在都是皇帝的臣子,你们要团结一致,一致对外,好好地稳固大汉的江山,都要好好地学习礼制,你们现在都是皇族的一份子,在民间也不能失了自己的身份,在皇宫也不能失了君臣的礼仪。”
“多谢太后的教诲,儿臣们都记下了!”王爷们都跪地向我施了一礼。
送走了这些王爷,我将服侍给齐王倒酒的宫人留了下来,两个宫人显得很紧张,吓的腿都抖了起来,我无耐地笑了笑:“别怕,哀家就是要吩咐你们点事情,如果齐王差人来打探你们给他斟的是什么酒,你们就说是哀家赐的鸩酒,都听明白了没有。”
“诺,奴才谨遵太后懿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