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监国-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隔了不到一刻,鼻血喷薄而出,吓坏了一干人等,至此李家上下再没有出现过丹炉。

    往事真是不堪回首,她默了默,斩钉截铁地打消崔渊的好奇,“吃过,我曾经生了一场病,用丹药来治,应当比你喝过的药味道还要怪异些,你想试试吗?”

    “不想不想,”崔渊彻底偃旗息鼓,“阿姐我再也不问了!”

    南铮无奈地摇了摇头,行不多远就看着那位尽忠职守的严先生,探头探脑地向他们这处张望,生怕他们多说了一句话就能将王府掀起三尺风浪。见了崔渊的面这才谄媚地踱过来,递出了手,看着崔渊面无表情这才讪讪地笑了。

    长孙姒有些唏嘘,当初怎么就以为他是个再正经不过的人。不过严先生对待他们这样倒是有自己一贯的风格,沉着脸看人进了别院,又嘱咐巡府的苍头对他二人多加照拂,这才意犹未尽的走了。

    不同于别的门客每日热火朝天的赶工,回到半幽禁似的院子,南铮安静地看书,长孙姒忙碌作画,透过门窗偶尔能看见彼此。

    虽然府规森严,但是仍有疏漏之处,比如别院每月会按时更换一波伺候的仆役,于是长孙姒在三月初五见到了两个熟悉的面孔,烟官和赵克承。

    赵克承守在门外,烟官慢条斯理进屋洒扫,对着一个落地花瓶,鸡毛掸舞得烈烈生风。长孙姒倚在凭几上笑,转眼人已经到了跟前,红着眼睛斟了杯茶递给她,她终于不乐了,低声道:“我这不是没事么?”

    烟官跪在矮几前擦拭,听得这话颇为伤感,“那日都怪婢子,听着响动扯了赵克承去瞧,被人截杀在半途,滚到庄稼地里逃过一劫。缓过神来都是几天之后了,那日凶险,婢子总以为殿下安好就好。”

    她抹了把泪,接着道:“是南统领的影卫寻到的我们,托了位姓姚的郎中才进了王府。”

    听她嗯了一声,烟官又接着道:“殿下一直要在王府住着?”

    长孙姒点头,“阿铮身上有伤,不适宜沿途奔波。何况,王府里最近有趣的事情很多,住着也不闷。”

    烟官心里明白也不深问,只道:“南统领的伤婢子会时常照看着,殿下安心。在绛州的銮驾已经启程去江州了,修渠的事情进展的很顺利,魏京兆还在审渭川的人骨案,王侍郎留在渭川,说是起了刑部一桩十五年前牡丹变人头的旧案。”

    早上左道成从御史台送来的密信中也提起这些事,绘声绘色地说王魏二人因为手上的两件案子,府上的门槛几乎要被踏平了。街头巷尾近日也流传起视若禁忌的南郭旧案,圣人在早朝上还问了几句,御史台义不容辞添枝加叶描绘了一番,以狄如靖为首的一干老臣也没有横加阻止,这番试探颇见成效。

    原先赏赐给苏长庚府上的男宠也递出话,苏慎彤寻找苏长庚的动静颇为浩大,连日发了信到各州府询问尚书府原先的门生。可能被这件事情牵绊,苏慎彤对于久未见面的慕璟竟半句没有提起。

    长孙姒觉得这件事情颇为玩味,就如同昔日声称和苏长庚有过命交情的徐延圭,如今对旧友失踪之事寻找的兴致缺缺,是笃定苏长庚没事或是早没有寻找的必要了?

    她看着烟官将托盘里书信的灰烬融进铜盆里,这才道:“我晓得,你同赵克承当心,没有要紧的事就莫要来同我们说话。”

    在她临走前,又追了一句,“慕璟也在王府,时常往别院来。”烟官脚步顿了顿,表示晓得,出门和赵克承走远了。

    屋子里又安静下来,阳光透过窗子,留了小香炉的影子在矮几上,歪斜的葫芦样,她又想起李家那个近乎昙花一现的丹炉。

    最近她总会想起李家的很多事情,包括李奉,还有看起来总是在气急败坏的老头儿,安国公李勋。

    她感觉这不是什么好兆头,然而更不好的是严先生那张充满疑问的脸又出现在门前,要带她去见七夫人,同行的还有南铮。她以为崔渊新找了什么稀奇古怪的地方,结果七夫人请他们进账房当差。

    账房历来是一府重要又微妙的地方,府内外往来账目一板一眼都记得分明,若是想隐瞒一些事情需得费些周折。当然了作个假账也不可避免,那么主人对待账房先生们的亲疏也就显而易见,毕竟谁也不会把自己的短处交到旁人手上。

    所以,这回不仅是他们,连严先生都立时阻止,“夫人,二位孙先生来府中不到几日,账房这事若是叫旁的先生晓得,只怕心里多少有些不平。”

    “二位先生年轻有为,依照大王的习惯早该委以重任。”七夫人往池子里撒了一撮鱼食,看围来三五条红锦鲤笑弯了眉眼,“若是不平,也是他们才学不济,何须在他人身上找补不痛快。”

    严先生显得很为难,“夫人说的甚是,可二位先生初到府中,寸功未立,只怕难以服众。”

    “也对,”七夫人捏了巾子来擦手,转回身对二人笑道:“这样,城外五十里处是盘山县离渝州城最近的临原村,总出些岔子交不上赋税,渝州刺史来央了大王几回。今儿刺史府的人又来了,你们跟着去瞧瞧,解决了也是大功一件。”

    这又是哪一出?

    长孙姒坐在马上往城外赶时还是摸不清门道,耳边是刺史府姓程的功曹参军事絮絮的埋怨:“隔几个月准出一回事,村里多是年迈之人,使君又不敢逼迫的太紧,可那些个年轻的就没有懂分寸的。一交不上赋税去看,准是一连片倒家里。问缘由吧,私下械斗,想要教训,那些老的就又哭又跪,一条命都能赖你身上”

    她听着械斗便扭过头来问,“为什么会经常械斗?”

    程功曹叹口气,“咱这地界儿好,每年都有来采草药的客商。甭管是不是真认得草药吧,绵延百里的山,进去总要找认路的。临原村就在山根儿下,那些游手好闲的就指着这得银子混日子。每年都有大客商来,一来找上十来个人,给个百十两银子,到了分钱的时候,谁不想多拿点,经常闹事!”

    她和南铮互看了一眼,因为银子分摊不均而致私下械斗所致伤亡,这种事情听起来很耳熟,十几年前江州百余村民死伤案,起因似乎也是这样。

第159章 千丝万缕(三)() 
程功曹瞧二人没有反应,觉得他们轻视了事情的严重,接着道:“每回这样的商队来,总要引起纷争。缴田税。赋税收不齐整,县官捉了闹事的,那些老者越过使君求到王府,大王心慈又将那些人放回,最后连累的是使君。”

    长孙姒看他愁眉苦脸的模样问道:“既然有矛盾,你们使君不过问?”

    程户曹摇头,“如何不过问,可是问的过来么?商队只是来采药,又不能时刻派人随着。进山引路都是百姓自愿,何时去何时回也问不明白。”

    她眯了眯眼睛,“那依着使君,央大王又如何?先缴了赋税,他们闹便由着闹?”

    程户曹辨不得她的意思,讪讪地笑了笑,“某也不是这个想法,使君颇为忧心,时常派人劝阻,实在不成贴补了,就盼着少些矛盾。可先生也晓得,这样的事情少不了,使君他,也是有心无力呐!”

    她又问道:“这些客商呢,留了银子便离开了吗?”

    他点头,“都是从别的州府来的,有过所,缴了税,不过来找些虫草,贝母,回了便能卖得好价钱。愿意赏给引路人银子,算是有心思。有些呐,就随手撇下碎锻破锦,身边都带着侍卫,能奈他们何?”

    她笑,“带着侍卫,还有仗势欺人的?”

    “您别说,还真有!”

    程户曹凑近了低声道:“前些年听说是打京兆府来的的商队,带了许多人,赶了十来趟车,沉甸甸的。山路不好走啊,就得村民帮忙,有几个不守规矩的想着偷看被阻止,后来同行的十来个人险些丧了命。都说是那商队的人捣的鬼,细查之下,是他们自己误食了野菜,可您想都是久居此地的人,哪会这么巧?”

    京兆府?她觉得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什么时候的事?伤了这些,客商也没有补偿?”

    他哼一声,“补偿?这些商人只顾得上省本钱和不招是非,遇上这种事情跑的比谁都快。头天歇在渝州城里,可转过天来连人带车没瞧着一个。这事还是某听使君说的,十一二年前了吧,不过后来没有这么大的客商来过。”

    她觉得挺遗憾,“十来趟车都沉甸甸的,是采了多少草药,怎么就不来了呢?”

    程功曹颇为怪异地看着她,“当初惹了麻烦走了,最后还是使君派人安抚了那些村民。若是不合村民的心意,到王府跟前说上一嘴,咱们使君是有苦难言,宁愿不来啊!”约莫是觉得他们这种在王府里养尊处优的人体会不了民间疾苦,他再不开口。

    临原村口很安静,还能瞧见三五个十来岁的小郎君赤脚踩在草丛里嬉闹,各自身后跟着憨憨的牛羊,循着马蹄声回身好奇地张望,然后又聚在一起说了几句,眨眼跑没影了。

    程功曹一拍腿,“坏了,准是又闹起来了,快走快走!”他着了火似地甩鞭,飞扬的泥渍里一转眼到了村子一处小院跟前,还没下马就扬声喊里正。

    门前的篱笆一撤,出来个五十来岁的老丈,见着人就要下拜,程功曹跃下马来一把搀住了,同样问题反复地说,两个人苦着一张脸望着对方,尴尬无比。

    程功曹指了指南铮和长孙姒,“上回某同你说的可计较了?二位是渝王府的先生,专程为了这事来的,今儿若能咱就定下,老实地把田税缴了,省的闹心。”

    那老丈探着脖子打量人,也没敢细看,比了比手把人让到院子里。程功曹趁着机会回过身来低声道:“前儿咱使君想了个法子,每回因着进山分银子不均闹事,索性把这些能进山的人聚在一起,成立一个进山的团练。不过不是练兵,只不过把他们聚在一处,选个都服气的头儿,往后就专管这事。这样一来,免得每次打伤了闹事了,交不齐税!”

    长孙姒点头,“为什么之前不定下?”

    程功曹拱了拱手,“这事年前就提了,倒不是某说大王的不是,大王时常不在府中,某等又见不着七夫人,回回被府里管事的打发了。这些村民呢,就信大王,若是王府不来人,总以为刺史府要把这些年轻力壮的抓去充军,哪让啊?打不成,骂也无关痛痒,您说怎么办!”

    她笑笑,“如此说来,大王在渝州百姓心中的威望颇高啊?”

    “那可不,”程功曹让了个宽敞的地儿给他们,“甭说渝州了,附近的汉州,泸州,再往北点的益州啊,都认咱们这个大王!”

    说完,他又和那里正说道团练的事儿去了。长孙姒笑了笑借故出门,低声同南铮道:“你说,会不会剑南道这片儿都只知道渝王,不晓得圣人?”

    南铮配合地点头,“看来确实如此。”

    “成立个团练?”她回头望着和里正讨论的热火朝天的程功曹,“配上刀和箭,练个几日,扯出去就能上阵杀敌。渝州这位刺史可真有意思,渝州的团练使做的不过瘾,还要在这山脚下练兵么?”

    他嘲讽地笑了笑,“在这个只认亲王的州府,成立团练,未必是刺史一个人的意思。”

    “也是,”她点头,“这么有心思,说不准这样的事不止一回。”

    她抬头时正巧看着前面的院落,有个少年郎君露了青紫的脸面,见着人小心翼翼地阖上门,躲进屋子里去了。

    那家院门没有关紧,南铮抬手推开,她东瞧西瞧,问了声有人没有。过了半晌,主屋的门吱呀闷响一阵,里头出来个七十来岁的阿婆,拄着根树枝站在门根儿,一手撑在腰背上,眯着眼睛问找谁。

    长孙姒缓声道:“我们是渝王府的人,方才见您家里有位受伤的小郎君”

    她话没说完,就被那阿婆打断了,“哦,是受了点伤,不打紧。没事的话,还是请回吧!”

    她有些意外,看来渝王的名号在这阿婆的面前并没有那么好使,“哦,我们随身带了伤药,可以给您那位小郎君医治,不要银子。”

    那阿婆住了脚步,慢吞吞回过身来上下打量他们,犹豫再三还是放他们进屋了。巴掌点大的屋子,墙壁上还有雨水浸透的霉点,墙角散落着弯曲的霜痕;窗下靠着一张破旧的木床,床上正是长孙姒方才看到的那个小郎君,十二三岁的年纪,鼻青脸肿,警惕地望着他们。

    长孙姒从兜里掏了药给南铮,他卷了衣袖去给那孩子抹药。那小郎君抗拒得很,一个劲儿往阿婆身后躲。那阿婆看了看南铮手里的药瓶,接过来三把两把揉在了那孩子的胳膊腿上;伤口斑驳,渗着血珠,他咬着牙一声都没吭。

    “谢谢!”阿婆把小郎君塞进被子里,请他们到院子里送上一碗冷水来,再没有方才的排斥。

    长孙姒接了端在手里,看着坐在石碾上的阿婆问,“他年岁不大,怎么受了这么重的伤?”

    “哦,没打过人家。”阿婆面无表情地扫了他们一眼,“前儿和十来个小崽子领了一波人进山,得了二两银锭子。人多分不过来,他年纪小,没抢到!”

    “哦,他爷娘呢?”

    “死了,”阿婆用树枝杵了杵地,接着道:“他阿爷十来年前应了个大客商进山,吃错了野菜,回来隔不了半个月没了;家里没银子,他阿娘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走了。”

    她皱眉头,“听说那次吃错了野菜的好些”

    “差不离都没了,”阿婆挥手,比划了个大圈,削尖的树枝险些攮到长孙姒脸上来,“能熬得熬到现在,成了个傻子,走不利索路,说不清楚话,还不如死了!”

    “怎么就吃错了野菜?”

    那阿婆冷笑一声,“瞧着银子不要命,听说那商队很大一个,前后十几趟车,伙计都几十,可都撒手不管,推车的都是村里的人。车又沉,雨天山路,说好了每人五两银子,据说有人听着车里有叮当的动静觉得奇怪,想看被发现,扣了一半的银子;最后又说他们吃了野菜身子不行,险些耽误,连银子都不给了,就留了几匹布。”

    “刺史也没过问那商队?”

    “都说了自讨苦吃,谁来问!”阿婆显得不耐烦,摆摆手,“何况商队下了山,在城里住了一宿,天亮再找人,影子都没有,怎么问?”

    长孙姒望着她屋后绵延的山,又问:“这山里除了草药,还有什么值得采的么?”

    “那就多了,开了春到处都是野味,还有野菜,”阿婆回头望了望,终于有了笑意,“传说山里还有大片大片的地霜,你们知道吧,也是药,还有道士去找来炼丹呢。”

    她心思一动,指了指里屋的墙角,“阿婆家里也有地霜?”

    “对对,秋天的时候倒是有不少,扫下来泡完了晒干卖给那些郎中。”她显得很高兴,“城里有个姓胡的郎中收地霜价钱很高,每次都卖给他。怎么,你们也有地霜要卖?”

    长孙姒说不是,“方才那瓶伤药给你家小郎君用上,我得再去郎中那买一瓶。”

    “哦,”阿婆点点头,指了个方向,“你们进北城,过两条街就能看着他家的药铺。不过医术不好,那些吃了野菜的人就是找他瞧的;商队的人也找他看过病,一夜之间也都跑了,我觉得他不是好郎中。”

    她还要问,就见那程功曹匆忙地找来,团练的事说得差不离,叫二人去压着阵脚。

第160章 千丝万缕(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