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翔-第5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不过听张鹄说完,完颜长之到也没有生气,而是问道:“伯逸,为何要等到三年之后?”
张鹄道:“三年之后,新税制必然可以修补完善,而且官员、豪强、百姓也皆己习惯了新税制,人心己定,到了那时,则朝廷尽可以行兵征伐之举了。”
完颜长之道:“如果在这三年之中,南宋先来进攻我大金,又当如何呢?”
张鹄道:“我大金攻宋固然不易,但南宋想攻我大金,亦也不易。如果南宋真的发兵来攻,我大金正好可以以逸待劳,给南宋一个迎头痛击。 因此伐宋之举,还请陛下三思。”
这时完颜福寿和纳阑眀安也道:“皇上,伯逸之言有理,伐宋之举,还请陛下三思。”
完颜长之沉呤了片刻,才道:“伯逸方才说的那些话也不无道理,其实朕也仔细想过,但朕依然以为,伐宋之举,仍是势在必行,你们可知道是为什么吗?”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齐声道:“愿闻皇上明鉴。”
完颜长之道:“如果我们只有南宋这一个对手,伯逸之见自然是最稳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但我大金现在面对的不是只有一个南宋,还有北方的蒙古鞑靼,也随时都想举兵南下。我大金其实是腹背受敌,形势危险之及。等到三年之后,蒙古的內乱定可平定下来,届时如果宋蒙双方同时由南北夹击我大金,又该如何应付呢?”
三人听了,也都清楚,完颜长之说的是实情。其实这一次如果不是宋蒙内部同时发生叛乱,南北夹击之势就以经形成了。
过了好一会儿,张鹄才道:“但是三年之后,我大金的国力也非是现在可比,就算宋蒙双方同时由南北夹击,我大金未必也不能抵挡。何况在这三年之中,宋蒙內部说不定又会发生什么其他的变故,这也未必可知呀!”
完颜长之摇摇头,道:“就算那时我大金能够抵挡,但也必然是陷入双线作战,疲于奔命,再强的国势,也会被消耗殆尽。至于三年之中,宋蒙內部虽然或许会发生变故,但我大金怎能将国运寄望于这等虚无缥缈的事情上呢?而现在正好蒙古内乱,无暇南顾,我大金也没有后顾之忧,正好一意南征。不过这一次南征并非要彻底灭掉南宋,只要是能够尽占江北之地,将南宋的势力范围彻底压制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内,这样一来,长江天险,我大金与南宋将共有之。 我大金只需沿江设防,也就不怕南宋再行北伐之举,也不用怕宋蒙南北夹击。你们看朕之议又如何呢?”
张鹄心里想着,完颜长之的这个办法从理论上来说,确实比自己的议见要积极得多,也主动得多,如果能够达到这个战略目标,确实可以使大金彻底摆脱被动的局面。但问题是能够如完颜长之所愿的实现战略目标吗?万一金军南征失败了又怎么办呢?但看完颜长之现在信心十足的样子,张鹄也知道,这话不能对皇上说出口啊。只好转头看着完颜福寿,希望他能够劝说一下完颜长之。
完颜福寿心里也很矛盾,其实严格来说,完颜长之和张鹄的意见都不算为错,只是选择不同的方沄,金国确实是处在南宋和蒙古的夹击之中,只是现在宋蒙双方因为各自内部的原因,暂时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行动。如果两方真的统一了行动,同时从南北夹击,确实够金国受的。
张鹄的议建虽然是被动,但可以为金国争取到三年左右的喘息时间,致于到了三年后,局势会变成什么样子,谁也说不准,说不定就有了转机。当然也可能在三年之后,什么也洠в蟹⑸蚊伤皆谧龊昧俗急钢螅幽媳蓖奔谢鞴矗鸸咦髡剑谋煌峡纭
而完颜长之主张南征就要积极得多了,趁着现在蒙古内乱,集中力量先重创南宋的力量,为金国日后的发展拓大生存空间,这个计划虽然冒险了一点,但至少是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是一但南征失败,那么可就难说了,也许金国就会立刻一蹶不振,甚至于有亡国之险。
因此这两种选择其实都有风险,也都有机会,谈不上谁好谁坏。完颜福寿为此也左右为难。如果让完颜福寿自己来选,他当然是会选择张鹄的建议,但完颜长之显然是一个喜欢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而杨炎也正是看穿了这一点,才敢断言,完颜长之一定会进行南征。
正如杨炎所说,完颜长之对自己的用兵能力有绝对的自信。七年以前的那场南征,尽管是由完颜长之一手策划,并且也亲自上阵,但最终的总指挥者却是金世宗完颜雍。虽然金世宗对完颜长之也十分信任,但有时也会和他产生比较重大的战略分歧。
在攻取了南宋的两都之后,完颜长之就曾经主张暂缓平定江南之地,而是先集中力量,彻底扫平江北,然后再徐图江南。可惜这个建议被急于彻底灭掉南宋的完颜雍拒绝,反而继续集中大军,进攻两湖地区。如果当时釆用完颜长之的这个战略意见。那一次南征大金也许就绝不会无功而返,甚至说不定早就以经灭亡了南宋。
因此到了后来,完颜长之一度非常羡慕杨炎,觉得他比自己幸运得多。因为在南宋复国之后,杨炎基本得到了赵忱的绝对信任,所有的军事行动,赵忱对杨炎都是尽情放手,绝无制肘的地方,也让杨炎能够有机会充份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才在短短的数年内建立了非常耀眼的功绩,当然也使南宋的国势猛涨了起来。
不过现在完颜长之是大金的皇帝,在也没有人能够对他造成制肘,一切都尽在他的掌把之中,因此完颜长之也一直都渴望能够在战场上和杨炎再度较量一番,而且完颜长之也自信;最后的胜利者一定会是自已。正是抱以这样的想法,完颜长之才决议再度发动南征。
完颜福寿对完颜长之最为了解,知道他做了这样的决定之后,是不会再更改了,多劝也无益。而纳阑明安见完颜福寿同意,更是不会反对,因此尽管张鹄对此仍然保留自己的意见,但其他两人以经同意了,一个是完颜长之的老丈人,一个是自己的老丈人,自己还能再说什么。
张鹄当然也和完颜福寿一样,知道完颜长之和自己的意见其实是各有优劣,很难说是谁好谁坏,而且以完颜长之的用兵能力,也未必就没有胜机,因此也只能同意完颜长之的决定。同时也祷吿上天,保佑金国能够度过这一关。
虽然现在金国一共有七位执政大臣,但实际的权力其实都掌握在完颜福寿、纳阑明安、张鹄三人手中,这三人都同意了皇上南征的决意,其他四人那能还不知趣呢?自然也就一致通过了。
这时在中都一带,以经聚集了近十万军队,还有大量的粮草物资,原来都是准备进攻蒙古所用,现在都转而用来供应南征,到是可以节省许多时间。不过南宋的实力之强,远在蒙古之上,因此想要进行南征,目前聚集的人马粮草物资还远远不够,于是完颜长之又下旨,从北境的边防守军中抽调六万人马,然后又从中都的禁卫军中抽调出五万人马来,又投入到南征之中去。然后又下令各地,继续调集物资,并且征集民夫,准备供应南征。
随着宋金之间又一场大战将要拉开帷幕,交战的双方都在积集的准备着。而双方的谍报人员也都各自展开了工作,积极的活动起来。
四十二求签
“当、当、当、当”清晨时分;慈云寺的钟声例行的敲响,飘出了老远;也压过了慈云寺周边商版行人叫买的声音。
只听“嗒、嗒、嗒、嗒、嗒”一阵清脆的马蹄击蹄青石地板的声音传来,只一辆甴两匹栗色大马拉着一辆华丽马车在大道中间驰来,在马车前后,还跟随着二十几个骑马的青衣家人,一个个打马扬鞭,挺胸叠肚。一看就是达官贵族出行的样子。
路上的行人见了,纷纷向大道两旁避让,唯恐不留神被马匹撞到;或是冲撞上了马车,不但自已的生死根本无人过问,还犯了犯上之罪,有冤也没地叙去。
马车一行人沿着慈云寺的朱红院墙行驶,在高大庙门前停住。在山门左右是彩绘的四大金刚的法像,庄严阴森,令人不寒而立,慈云寺的大门高达两达,是全用红漆涂刷,在大门上横齐竖直,钉满了海碗大小的镀金铜钉,不过这时山门以经全部大开,而且在门前还站立八名僧人,看来是在迎候这马车的一行人。
骑士们也纷纷下马,站立在马车两边,有两人来到马车前,拉开车帘,扶着一人走下车前。那人约五十五六多年纪,中等身材,须发都有一些花白,穿一身暗红色大氅,带一顶六楞云口帽,衣料华贵,做工考究,加上这老者的气度,一看就是非富即贵。
门口值班的领头僧人一见,立刻迎了上来,滿面陪笑,双掌合什,躬身一揖,念了一声佛号,道:“丞相大人,今日有空来到慈云寺,怎么也不先派人来通告一声,好让小寺方丈一应人等迎接丞相大驾。请丞相在禅房稍候,小僧立刻去通知方丈。”
原来这老者就是大金的尚书右丞相完颜宗政,听了那值班僧人的话,完颜宗政摇了摇手,呵呵笑道:“不必了,不必了,佛门仍是方外之地,不必拘泥于世俗常理,也不用惊动方丈大师的大架,老夫自己进去就可以了。”
说着完颜宗政举步就向寺内步去。值班僧人见了,也不敢阻拦,忙又双掌合什,念了一声佛号,道:“即是如此,那么丞相请进。”他当然知道,虽然完颜宗政说不用拘于常理,但来的可是当朝宰相,又岂能慢待,立刻又向身边的一个小沙弥使了一个眼色,那个小沙弥十分机灵,立刻撒脚如飞,跑着去给方丈送信去了。
早在契丹统治的时候,那时中都还叫燕京,慈云寺就以经是这里最大的寺庙。因为契丹人非常信奉佛教,因此把慈云寺修筑得十分华丽庄重,而且香火也非常兴旺,布施的契丹贵族施主也十分豪爽,出手阔绰,捐起香油钱来,往往都是一掷千金。{ }
在慈云寺最鼎盛的时候,寺中的僧人连同挂单的算在一起;竟多达千余人,仅寺里的田产,就达到近十万余亩。每年可收的粮食就有十几万石,那时寺墙用朱漆涂刷,正殿的屋顶用的是一色的琉璃黄瓦,不仅寺中供奉的佛像都是一色度金,而正殿的释迦牟尼佛像竟是用纯金铸成,奢毕之极,也可见一斑。
后来女真兴起,建金灭辽,因为战乱原因,慈云寺也渐渐衰败下来,田产被新入主的女真贵族强占,纯金的佛像也被金兵砸碎抢走,香火也日渐稀少,僧人渐渐离散,空出的僧舍积满了灰尘,佛像的度金脫落也无修补,院墙也坍塌了多处,朱漆也残破不堪,寺内杂草丛生,野猫野狗四处出入。最惨淡的时候,寺里只剩下三十几个老僧,只能挤在几间小破屋里,每天只靠化缘乞讨一点斋饭度日。
不过随着金国的统治在燕京一带逐渐稳定下来之后,对昔日契丹的一些生活习惯也渐渐接受。女真人自身并没有很成熟的宗教信仰,因此佛教也非常轻松的为女真人所接受,慈云寺也绝处逢生,逐渐也恢复了几分元气。
后来金国迁都燕京,改号中都,并且进一步推进了汉化,而佛教以其数百年的积累,神秘而玄奥的教议和传统,以及广泛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也渐渐在金国的上层普及开来。吃斋念佛,祈祷颂经也逐渐成为金国的达官贵族,豪门大户的习惯。
在这种情况下,慈云寺做为昔日燕京的第一大寺院,地位也是水涨船高,慢慢的又兴旺起来。僧人也渐渐曾多,香火也日益旺盛,虽然还没有达到昔日的全盛状态,但也是以经俱备了大寺庙的气度。
而且随着慈云寺地位的升高,影响力的扩大,并借助中都有利的地理优势,也吸引了不少各地有学识的僧人在寺中挂单,因此也引来了不少朝中高官,和僧人交往,一起说禅论机,颂法讲经,成为一种时尚风气。而完颜宗政也深受这种风气的影响,是慈云寺的常客,并且和好几位寺中的名僧保持着良好的交情,因为他常来,寺中大多数的僧人都认识他了。
完颜宗政随着那值班僧人向大雄宝殿走去。这座大殿在三年前重新翻修过,殿顶又一色覆盖着琉璃瓦,大柱尽用朱漆,殿内的地面全用青砖水磨,光亮可鉴,供桌香案都是用黄花梨木作制,香炉法器全用黄铜铸就,蒲团用丝稠覆面,灯火用红油大腊,轻纱黄幔挽起,供奉着一丈二尺高的释迦牟尼佛像金身。 只可惜这尊佛像还是镀金,不然一切都可以恢复到慈云寺当年最鼎盛的样子了。
这里是慈云寺的正殿,不过在平日普通游客是无法进到这种大殿来,最多只能在殿外磕个头,上一拄香,然后离开,只是在每月的朔望之日,才会对一般的游客开放。完颜宗政当然不是普通游客,对他这样的人,大雄宝殿自然是随时敞开。
值班僧人把完颜宗政送到大雄宝殿,然后告了一个便,转身回门口值班,这里早就接到了那个小沙弥的通告,自有知客僧人来接侍完颜宗政。
完颜宗政走进大殿,知客僧人双手合什,向他问迅。两人见礼之后,知客僧人立刻将早己准备好的三注点燃的檀香递了上来。完颜宗政接过檀香,面对释迦牟尼佛像跪在蒲团上,恭恭敬敬的拜了三拜,然后将檀香插在香炉里。
这时慈云寺的方丈澄光大师早己得到了禀告,赶忙披上一件金线编织的锦澜袈裟,从方丈室出来面见完颜宗政。他们两人早就认识,因此也少了许多俗礼。寒喧一番之后,各自在蒲团上盘腿坐下。
澄光这才问道:“听说近曰朝廷公务甚是繁忙,丞相大人怎么有空突然来到敝寺降香。不知这一次丞相是来游玩,还是许愿布施呢?”
完颜宗政笑道:“方丈大师,老夫今日只是偶然心血来潮,才来贵寺降香,另外还想求签;问个吉凶祸福。”
“哦!”听完颜宗政说要求签;澄光到是有些意外,但立刻命令知客僧人,把签筒拿来,又向完颜宗政问道:“不知丞相大人是为何事求签。”
完颜宗政没有回答,从知客僧人手里接过了签筒,双眼微合,口里默默念道着什么。澄光和知客僧见了,知道他是在祷告,因此也不打扰他,在一边静心等候。
过了好一会儿,完颜宗政才睁开眼睛,然后深吸了一口气,双手抱着签筒,用力的摇了起来。
不一会儿,只见一支檀木签从签筒中飞了出去,但完颜宗政摇的力量大了些,“啪嗒”一声,落到了门口。知客僧慌忙起身,正要去拾那支签,早己见一支手从门外伸进来,将那支签拾起,然后只听有人呵呵笑道:“丞相大人还没有说,是为何事求签。”
拾签的是一名五十岁左右的老僧,身穿一件很普通的灰色的缁布僧衣,足蹬多耳麻鞋,手里握着那支签,却没看上一眼。
完颜宗政和澄光先是一怔,但看清了是这老僧之后,又都笑了起来。完颜宗政立刻从蒲团上起身,拱手施礼,道:“原来是大师来了。”
而澄光也站起身来,道:“师兄来得正好,丞相大人来到敝寺求签。师兄精通佛法,腹藏精珠,是老纳的十倍,由师兄来为丞相解签那是再好不过,师兄快请坐。”
一边的知客僧也非常机灵,立刻递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