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台湾娱乐1971-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茫茫的大海之中,一艘小轮船顶着风雨和海浪前进,书迷们还喜欢看:。
轮船的底舱里,许多人由于憋闷和摇晃开始呕吐,让几天来吃喝拉撒的地方更加恶臭难闻。
蛇头摸了摸光亮的头皮,走到底舱一转,指着躺在一脚的人对手下说:“那人已经死了,快丢到海里去,别有什么传染病。”
“是,老大。”两***汉若无其事地走了过去,好像他们就是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一样,抬尸体已经司空见惯。
“站住!”就在他们要去搬那人的时候,尸体旁边一人突然开口。
蛇头脸色不爽道:“小子,那天要不是你给的钱多,老子都不会让这个半死的人上船。现在人已经死了,你还想让他烂在这里?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是啊,人都死了,再放就臭了。”
“快扔了吧。”
“别有传染病,害死一船人。”
“……”
其他偷渡者纷纷谴责道。
“我答应要带他叶落归根的。”尸体旁守着的那人手一扬,钞票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地落下。无论是蛇头的手下还是旁边的偷渡者都上去哄抢一番。
那人见蛇头不说话,又洒出一把钱说:“够了吗?”
蛇头想了想,这天寒地冻的,一具尸体放个十多天都不会腐烂,他要带着就带着吧。舌头怕死人身上有病,让手下收好钱之后便不再亲自下来。
几天之后,这艘小轮船在香港一处海岸停下,借着微弱的月光,船上的偷渡者飞快地跳到沙滩上。
175【淡妆浓抹总相宜】
175【淡妆浓抹总相宜】
王梓钧离开韩国后,并没有直接回台湾,而是和赵雅芝去了一趟香港,书迷们还喜欢看:。
赵雅芝自然是回家报平安顺便休假,但王梓钧却是去陆续抛售手里的新鸿基股票。直到12月末,王梓钧拍摄上海滩时购买的300万港元的新鸿基股票,已经变成了近900万元,直接翻了三倍。
这他妈才是抢钱,比拍电影方便快捷多了。
在陆续抛售新鸿基的同时,11月份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也开始上市,王梓钧闲得蛋疼又去买了一些。
在交易所逛了半天,手里拿着财经报纸,英资置地与牛奶公司的收购战吸引了王梓钧的注意。不是他目光敏锐,而是炒家故意放出来的消息,目的就是为了把股票炒热,其他书友正常看:。
王梓钧以前大部分收集的都是台湾的资料,关于香港的只在网上粗略的看了一下。他只记得香港73年大股灾,却不记得哪个月崩盘的。
不过报纸上的消息却让他回忆起香港股灾的直接原因,那就是外资利用香港市民对股市的一知半解,一边热炒一边圈钱,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便是英资置地,生生把12元的股票炒成了67元。结果几个月后置地开始除权,股价调至六份之一,加上市面上出现假股,顿时间引起市民恐慌,然后连锁反应开始。
王梓钧看了一下,英资置地和牛奶公司的收购战刚刚开始,股价不过才16元,当下他就把自己手里仅剩(这时他手里新鸿基的股票还没卖完,又购入了一些长江实业)的400万港币拿了,分批购入该股。
王梓钧知道,几个月后这400万至少会变成1500万,赚的钱全是香港市民的血汗钱,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因此跳楼。不过即便他不出手,这些钱照样被英国佬卷走,不赚白不赚。而相对于香港股市的火爆,台湾股民同样在欢呼,只是还没有疯狂而已。
这段时间,香港报纸上全是股市火爆的消息,甚至连韩国的枪击案都成了财经新闻的附庸,亚太电影节的消息更是几句话就说完。
钱全扔进股市,变成身无分文穷光蛋的王梓钧,一下子变得悠闲起来。
“阿芝,有空吗?”王梓钧打电话到赵雅芝家里。
“什么事?”赵雅芝问。
“去粉岭打球。”王梓钧补充道,“和别人谈些事情,只有约你做女伴,装装门面咯。”
“呵呵,王大老板可不要我充门面。”赵雅芝笑道,“我看你就是个吸血鬼,员工休假还要负责陪你打球。”
“那你是同意了?”王梓钧断她后路,书迷们还喜欢看:。
赵雅芝想了想说:“什么时候?”
“明天上午我开车来接你。”王梓钧道。
“好吧。”
第二天早上,王梓钧开着从海山公司借来的车到了赵雅芝家楼下,他可不想因为坐出租车去,再次被人当成想进去认识富人的穷小子。
赵雅芝提着包包下楼,一件款式新潮的貂皮大衣裹在身上,让她有一种雍容的气质。***露出半截咖啡色的休闲裤,和一双嵌着不知道是水晶还是什么宝石的高跟鞋。头发挽了起来,脸上也精心地画了一些妆。
林清霞、林凤娇和赵雅芝三女中,前两个都比较随性和朴素,不是重要场合基本上都是素颜,只有赵雅芝最是爱美。
只是王梓钧却颇不喜欢现在流行的化妆风格,等她上了车后,才随意地说了一句:“其实,我觉得女孩子的唇红不一样要抹得那么浓。”
赵雅芝拿出小镜子看了看,反问道:“浓吗?都是这样抹的啊。”
“你等等。”王梓钧拿出自己身上带的丝绸手巾(这时候不流行纸巾),让赵雅芝别动,在她嘴唇上擦了擦,又看了几眼,再擦了几下。
王梓钧的动作很轻柔,赵雅芝忍不住想往后退,因为两人隔得是在太近了,似乎她都能感受到王梓钧呼出热气。最可气的是,王梓钧用手绢抹了她的唇后,居然亲薄地又去擦她的脸。
“好了,你再看看。”没等赵雅芝生气发火,王梓钧便停下了动作。
赵雅芝再次拿起镜子,但镜子太小看不清全貌。
王梓钧拉下车里的玻璃镜,她这才看出不一样来。
怎么说呢?现在嘴唇不再向先前那么红艳,但却恰到好处的留了一些,变得更加内敛和含蓄。而他用手绢在自己脸上擦的那几下,不知怎的脸颊上的色彩就变得匀称起来,白里微微透出红色,艳丽中显出几分俏皮和天真。
“你怎么做到的?”这半年来精研化妆的赵雅芝惊讶地询问。
“天赋,”王梓钧打了个响指发动汽车,自夸道,“别忘了我是王氏电影公司所有化妆师的师傅。”
赵雅芝不屑地吐了吐舌头,便开始对着镜子研究她脸上的妆容去了。
到了粉岭高尔夫球场,王梓钧摇下玻璃窗朝门卫招招手。
那门卫上次还试图袭击过王梓钧,对他印象深刻,一见之后马上点头哈腰请他进去,同时瞥了一眼副驾驶室里的赵雅芝,顿时看得目瞪口呆,其他人也是一脸羡慕。
“喂,人都走了,你还愣着做什么?”旁边的同事拍那人的肩膀。
那人咽着口水,嫉妒道:“赵雅芝也在车上,比电视里里还漂亮,美得跟仙女一样。王梓钧那小子真是好艳福啊!要是让我睡一次,折寿几年都行。”
旁边的人说:“你要是许文强,你也可以钓到冯程程,我们没那个命。”
丽的电视台已经播完《上海滩》,不过由于它的收费观众只有十多万户,因此造成社会影响并不太大。不过接下来邵逸夫的无线台又买了播放权,顿时就引发了地震,在现在的香港,看《上海滩》和炒股已经成为人们的两大要事。而作为香港人的赵雅芝,此时的名气已不输于邵氏的当家花旦。
这天天气正好,寒冬里出着太阳,王梓钧和赵雅芝到的时候,岑维休几个正坐在一起喝茶晒太阳,其他书友正常看:。
“哟,王老弟来了。”岑维休老不休,指着赵雅芝笑道,“还带了位仙女来,真是羡煞我们几个老家伙。”
王梓钧给赵雅芝做着介绍:“这是《华侨日报》的岑维休岑老板,这位是《工商日报》的……”
“岑老板好,何老板好……”赵雅芝很矜持地和几人握手。
王梓钧又说:“这位是赵……”
“唉,不用王老弟介绍,”何世礼笑道,“赵小姐现在在香港谁不知道?”
“哈哈哈……”众***笑。
这些老板的大名赵雅芝早就听过,见他们居然都认识自己,赵雅芝心里都有些飘飘然起来,不由自主地窥了窥与他们谈得正高兴的王梓钧。
喝了杯热茶,说了些闲话后,岑维休才站起来说:“走,我来领教一下王老弟的球技。”
王梓钧和其他人都跟着过去,问道:“关于电视台股份的事情,几位谈得怎么样?”
岑维休挥出一杆才说:“难啦,这些鬼佬胃口大,两家就想要超过我们四家的股份,那以后电视台成立,岂不是他们说了算?”
王梓钧笑道:“那就慢慢磨呗,反正正式发牌照还早。”
“就怕磨到鸡飞蛋打,英国人把电视牌照收回去,也不是没这个可能。”何世礼话里虽然担忧,但脸上却因一杆球打得好,全是笑容。
几人打了一阵,都停下来站在旁边休息聊天,赵雅芝没打过高尔夫球,跃跃欲试好几杆直接没碰到球,最后终于把球打出去,兴奋地直叫,其他书友正常看:。
“喂,你姿势不对。”王梓钧说。
“要你管。”赵雅芝白了他一眼,继续着自己的高尔夫球生涯,不过最终还是得由王梓钧手把手地教她。
王梓钧和赵雅芝在香港玩了两天,开始为电视台事情和那些合作人一起扯皮了。
一边扯皮,一边写即将拍摄的电影剧本,待到王梓钧将手里的新鸿基机票卖完,1973年已经快要过去。
而这个时候,关于电视台股份的谈判再次陷入僵局。
怡和洋行与商业电台加起来想要60%以上的股份,岑维休等三个香港报业巨头自然不肯,两边一直在打着嘴仗。
至于王梓钧这个小兄弟,则是连插嘴的份都没有,按照双方的意思估计最后至多能给他5%到10%的股份。
王梓钧本想替岑维休等人说话,但想想实在犯不着。
突然间,王梓钧有了一个想法:反正未来的佳视从电视台筹办到开播用了近两年的时间,然后又用比这长不了多少的时间破产。自己干脆老老实实的交钱入股,对电视台的业务不管不顾,等到这帮人撤资闪人的时候再去收购,重整山河。
不是王梓钧太独,不懂得强强联合与双赢。只是除了他之外,其他的五家股东全是鳄鱼,得利时自己根本分不了多少。
王梓钧越想越兴奋,觉得这个想法可行。于是接下来便不再为自己争夺任何利益,在旁边有一句没一句地拉着偏架。
王梓钧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在六家股东签署合约时加上一条——六家股东中任何一家想要撤股的时候,其他五家具有优先认购的权利。
176【围炉夜话】
176【围炉夜话】
“老板,这一届的金马奖提名出来了,其他书友正常看:。”电话中,白沐阳兴奋地说道。
“哦,我们的电影都有哪些提名啊?”王梓钧靠在床头,慢腾腾地翻着香港今天的财经新闻,毫无疑问地,所有股票依旧全线看涨。
白沐阳道:“《喋血孤城》获得了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彩色影片摄影、最佳剪辑、最佳彩色影片美术设计、最佳录音六个提名,还有和李小龙的《精武门》一起获选最佳技艺特别奖的提名。另外《早安台北》获选最佳女主角和优等剧情片提名。”
“白经理,你说咱们最终能获得几个?”王梓钧问。
白沐阳想了想说说:“应该能有一两个吧,毕竟和咱们竞争的都是老牌大导演。”突然白沐阳又说,“对了,《影响》杂志像要邀请采访你。”
“《影响》杂志?什么时候?”《影响》杂志是一本泛电影评论的杂志,中间几度停刊,后来甚至被评为华语电影杂志的圣经级读物。(大部分资料上认为《影响》创刊于1989年,其实最早的创刊日期为1971年12月10日,只是中间有过停刊。)
《影响》杂志上的电影评论可比王梓钧的《壹周刊》牛逼专业多了,只是这本杂志专业性太强了,立场太坚定了,连制片人带观众,甚至是政府都在它的抨击范围之内。从去年底创刊以来,头几期还获得了轰动,可还没等到王梓钧的《喋血孤城》出来,这本杂志就开始受到各方的刁难,一直磕磕碰碰,头两个月才恢复正常。
其杂志立场可以在它的创刊号的发刊词中看出:电影艺术的高度发展,已使它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语言。但在我国,它却遭到来自制片者、政府、观众,甚至知识份子的多重误解和夹击,因而呈现著一付扭曲的面貌。该刊因此将从专业、学术的角度,深入探讨中、西方电影的各个面向,以导正国人对电影艺术的观点,让它的根能在国内发育、成长。
多牛逼啊,直接把自己当成国语电影的指导者,一创刊就把关乎电影的所有群体全部骂个干净,书迷们还喜欢看:。
对于《影响》杂志的邀访,王梓钧还是高兴的,至少他在电影专业上获得了认可,这比在香港靠炒股赚个1000万都更让他开心。
“就是这个星期,金马奖的颁奖典礼老板你应该要回来吧?就在那天花一个小时给他们就行了。”从白沐阳的语气中看来,他对《影响》杂志似乎也有些不爽。
“那好,我明天就回台湾。”王梓钧说完挂了电话。
刚和白沐阳通话结束,倪匡又打电话过来邀请他晚上去家里吃饭,说是古龙也到香港了。
王梓钧通完电话便继续写剧本,又足足写了一天,《酒干倘卖无》的分镜头剧本终于创作完毕。
是的,王梓钧的新电影就叫做《酒干倘卖无》。
也许有一些朋友听到这个名字还很陌生,但70、80后的朋友,对《酒干倘卖无》、《一样的月光》这些歌,可能还会有一些印象吧?
这部电影原名《搭错车》(其实本名就叫《酒干倘卖无》,因某些原因,上映前临时改为《搭错车》),是八十年代新艺城为打开台湾市场而制作的经典电影,黄百鸣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就把剧本写完——在台湾用一个晚上和原定导演敲定前半部,回香港后用一个晚上写完后半部。
王梓钧自觉才能比不过黄百鸣,他脑袋里虽然有整部影片,但写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却足足写了一个多月。原作中的大致情节并没有改动,但一些剧情却必须迎合当局,比如强行拆迁的剧情,在拍摄的时候就必须加入一些政府是为城市发展和老百姓未来幸福(拆的眷村)的镜头。否则他王梓钧再和蒋经国熟,电影都绝对通不过审核。
电影大致剧情是一个退役的台***老兵因战场上拼杀时受伤成了哑巴,人称哑叔,以收购空酒瓶和捡破烂为生,书迷们还喜欢看:。1955年(原作为1957年)冬天的一个清晨,哑叔在高级住宅区的巷道里捡回一个被遗弃的女婴阿美。为此,妻子与他发生冲突,并离家而去。
父女俩相依为命,阿美也渐渐长大成人……
王梓钧收起剧本,到洗手间去洗把脸,才开着车去倪匡家。
倪匡两手空空从大陆偷渡到香港,如今经过十多年打拼,住的已经是富人区别墅,家中还有素质不错的菲佣。
王梓钧来了之后,才知道今天居然是倪匡37岁生日,除了他的妹妹亦舒外,金庸、古龙也都在,如今几人正坐在客厅里谈古论今。
倪匡的妻子则坐在沙发上看着无线台的《上海滩》,她身边还有个***岁大的小屁孩,想来就是未来玉女周慧敏的老公倪震。
倪震似乎是不喜欢看《上海滩》,也没兴趣听父亲和好友的谈话,左右看看,便悄悄地溜走,回到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