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流-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况,如悬崖处公路的修建,由于无法计算石头的多少开采难度,也就无从计算在悬崖上把公路修通,到底要花多少钱?
但是,二流估计,三处悬崖如果顺利投入,至少不低于1万。
两项加起来,就是250万啊?
步的预算出来了,二流又算了算从目前的情况看,能够拿出多少钱?
二流的协会能拿出来的钱,加上几个理事答应捐的,才只有150万,刚好够最低的开工费用。县上答应一年给万,相对于修路地费用来说,根本不够看,只能用来作为流动的资金。况且,县上的钱还一点都没有兑现呢?
即使县上立刻现,也都还差84万?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到如何筹,二流在村部的办公室里陷入了沉思。
二流想到了魏老,如果找了魏老把资金落实了,但是,县委常委会又是否决了的,这不等于是抽县上地耳光吗?书记、县长肯定不高兴,一不高资金落实得就慢,或者根本落实不了。
二流想到了接找李流,从这件事情看,李流确实是尽了力,没有立项成功,都从另外一个渠道把钱给补偿了一部分。这完全对得起高原村了,再去找他,却是让他为难啊。
二流又想到了自己开下的红薯种子,如果一切进展顺利,一个月后,母藤培育成功,卖母藤还可以赚一笔钱。等母藤种下去了,再隔三个月,就可以长成红薯,到时候又可以赚一百多万,就不再愁修路地钱了。但是,这些钱都要四个月后才能到位,可目前,亟需要钱啊。
二流实在是想不:好的办法,揉了揉太阳穴。现在他才知道,当一村之长压力有多大。发展有压力,维护社会稳定有压力,村官并不是官,而是专业服务人员,又是工作地突出队员和排险队员。
一个,“难”啊!
邓羽君走进二流的办公室,看到二流愁眉苦脸,不由得一阵心痛,说:“在为钱地事情发愁啊?要听不听我的建议?”
“你说个笑话给我听,我就讲给你听。”邓羽君双眼里充满期待,这句话可是她鼓足勇气才说出来的。
自从当了村主任以后,可能由于压力太大,二流确实不大爱说笑话了。他一听邓羽君这个不过份的要求,眉头一皱,说:“现在我愁眉苦脸,你还让我说笑话,我看这就是最大的笑话。”
邓羽君一愣,叹了口气,说:“以前我在省报的时候,也会到一些搞得比较好的农村去采访,其中有些村没有什么钱,但同样干成了大事,这是为什么?”
邓羽君说此处,故意顿了顿。二流两眼放光,说:“你倒是快说啊。”
邓羽君心里一笑,继续说:“他们采用的办法是一事一,这是现目前把村民组织起来的最有效的方法。”
“所谓一事一议,是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道路修建、植树造林、农业综合开发有关的土地治理项目和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集体生产生活等其他公益事业项目所需资金,采取的筹集资金的办法。开展“一事一议”,须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时,18周岁以上村民的半数参加或者有本村2/33以上农户代表参加,经到会人员的半数通过才能有效。”
“村民们通过了一事一议,有钱的可以直接出钱,没钱的可以用劳力代捐,实在没钱的,可以在具体操作时灵活处理。这样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修路也有了保障。”
“哎。”二流叹了一口气,说:“董镇也给我讲过这个一事一议的办法。
但是,乡亲们今年虽然赚了一点钱,让他们拿出来修路,我真是有点过意不去啊。”
邓羽君语言顿时卡壳,半天才说了一句:“二流,何必呢?你的心就是太善,如果人人都像你这样想,那中国什么事都干不成。当村主任,需要强势一点。你要搞清楚,你是为乡亲们修路,还是为你自己修路?你想清楚了这个问题,你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感到苦恼了。”
二流眼睛一亮,自言自语:“到底我是为乡亲们修路?还是为自己修路呢?”
“啪”二流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对着窗外,豪气顿生,说道:“全力以赴,但求问心无愧!”
邓羽君站在他身后,一脸笑意。(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idianm,章节更多,支持,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126章 一事一议
更新时间:2009…10…25 7:27:21 本章字数:3710
日,刘越深正在得意地作宣传,他的周围聚集了一小
村民甲问:“刘委员,听说村部要组织大家修路了?按说这修路都是好事,我们都支持。 首发但是,有一点,资金从何而来,我们得弄清楚?这修路毕竟是大家的事。”
刘越深对他讲道:“从我们这儿修到红岩村,我们做了简要的预算,要修三公里的路,预计总共需资金万左右,县上的专项资金有16万,我们协会拿了80万,协会的几个理事逗了70万,还差一部分。因此,我们要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让大家投一部分工,缓解一下资金的困难。投工以后,还差的我们协会在明年的果蔬营销中赚的钱拿出一部分来,投入到修路中去。
争取在半年内把路修好。”
村民甲点点头,道:“160多万的启动资金,那倒不愁了,只要不让我们出钱,出点义务工,都是应该的。我多少钱,但我们有的是力气。”
“不们出钱。”刘越深赶紧摆摆手,说:“二流,这个村主任说了,让乡亲们出钱是他没本事,也是我们村部没本事。”
一众村民七嘴八舌地道:“就说嘛,在二流,这个村主任带领下的村部就是有本事。你看,他们协会赚这么多的钱都放到村上修路来了。”
把“二流”叫成“主任”,大家都有点不习惯。
刘越深听到称赞的话,然感觉到自己作为村部的一员,好伟大。
原来,就是当官的感觉。
村民乙问:“委员。你这不是说去年协会赚了一百多万?真有这么多?”
“那是当然。”刘越深答道:“我红都分了二十万呢?”
“我地乖乖。”众村民倒吸一口凉气。二十万。把他们地家底全部拿出来晒晒。都没有这么多。协会地理事居然一次就分了二十万地红。
一个村民听了有点不高兴。说:“怎么协会里。你们理事就分了二十万。而村民们才分到5块。这也太少了吧。”
众村民一听。都不说话了。贪婪地眼神看着刘越深。
刘越深感觉气氛怪怪地。转看。原来是刘越金这小子在捣鬼。上次听二流说这小子到他家菜地里搞破坏。被二流追着打了一顿。就再也没看到他回来。没想到。现在他这小子竟然又溜达回来了。看来没安什么好心。一回来就想挑起乡亲们闹事。
幸亏出来宣传的时候二流已经给他们讲了,遇到各种情况要怎么样处理。于是,刘越深站了起来,胸有成绣地道:“各位乡亲,这协会是谁创立的?需不需要成立?大家可以扪心自问。按说,二流不需要成立这个协会,所有的钱都是他一个人赚了,我们谁能多说两句?那是人家有本事,是不?”
“是,是。”众乡亲也明白了其中的关窍,成立协会以后,收的果蔬虽然多了,协会的钱也赚地多了。但是,如果二流不成立协会,一个人以这么高的价钱收果蔬,还可以赚更多地钱。而现在成立了协会,二流赚的钱比原来要少一些。这笔帐大家都会算,乡亲们的脸红了,一部分乡亲惭愧地低下了头。
刘越深见几句话就把大家怔住了,很满意这种效果,接着说:“分红500元的事,是我们几个理事定下来的。多赚地万,以及我们每位理事凑的70万,按说这一百多万,不管是揣了我们理事地腰包,还是入了协会的帐目,谁也不能说什么,是不?”
“是,是。”众乡亲点头答应,这个道理明摆着,别人能赚钱,那是别人的本事。
“但是。”刘越深声音转高,乡亲们只觉耳朵一震,立刻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刘越深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们把这150万全部拿出来修公路,一分也没有私吞,这样对得起乡亲们吧。”
“对得起,对得起。”乡亲们从刘越深的话语之中,再一次感受到了协会的伟大。
刘越金见自己地话调动的情绪被越深化解了,气得不行,说:“参加协会有什么好?这么多钱都被协会赚去了。如果是自己单干,那这些钱不都是自己地?”
刘越深斜眼一看刘越金,说:“刘越金,不怕你比我大两岁,我看你偷鸡摸狗的时候才是单干。你爹都参加了协会,你这儿子还在这儿刮噪些什么?”
“哈哈。”众乡亲一听刘越深说有趣,纷纷笑了起来。
刘越金羞红了脸,吼道:“刘越深,你小子别给脸不要脸,老子
的时候,你小子还在娘胎里,小心老子揍得你脸青一边说,一边摆出架势。
要论打架,刘越深除了怕他家庆嫂子外,还真没怕过谁。一见刘越金要耍横,也跟着站了起来,块头比刘越金大了一圈,说:“刘越金,你深哥哥打架何时怕过你?”
两人对峙起来。
这时,刘越金地背后一阵风起,“扑”的一声,一扁担就敲到他背上。
“哎哟,他的谁?”刘越金听痛,弯下身子转过脸~地看过去。
“你败家子,还脸回来,老子不劈死了你。”刘越金转过头一看,这不是他爷吗?赶紧躲避起来,一边躲一边朝家中跑去。
众人一边看一边摇头,直刘越金两父子跑远了。
刘越深的火刘越金勾起来了,对着刘越金消失的方向吼道:“要退协会的赶紧退,以后分钱的时候一分也得不到。单挑都不敢,还单干?”
村民丙递了枝烟到刘:=深面前,说:“刘委员,你消消气,怎么跟他一般见识?你刚才说的,协会以后还会分钱,这是真的?”
“当然真的。”刘越深一推,他还没学会抽烟,说:“等这次一事一议把大事办成了,协会就会迎来更大的发展。到时候协会赚的大部分钱都会分给协会的会员,这次只是象征性地表示一下。”
在刚成立的时候,村民丙处于观望状态,没有加入协会,这次看到大家都分了钱,他不是会员自然没有分到,看着挺心焦的。又继续问道:“那现在还允许参加协会不?”
“允许。”刘越深说道:“二流说,以后分钱的时候老会员要多一些,新会员要少一些。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加入进来。”
旁边有个老会员听了,得意地对村民丙说:“当时我叫你入协会,你看,你不入,吃了亏了吧。快点加入吧,再迟一年加入,吃的亏可能会更大。”
村民丙也点了点头,说:“那我回去给家里那个商量一下,赶明儿就来加入。还有那个一事一议,既然是为村民们办实事,又不需要自己出钱,我就同意了。”
“是,是。我们都同意。”
经过深入的宣传,事一议修路的决策已经深入人心。通过摸排,二流心里对这件事已经有了底。大多数村民都是同意的,只有小部分还存在一些疑问。
开会那天,会场相当热闹。主席台两边还牵出了两条标语,一条是:“修一条希望大道。”另一条是:“建一个富裕新村”,这是邓羽君想出来的,完全脱开了“要致富、先修路”的老套标语模式。
村副主任主持,二流讲了话,给乡亲们解说需要通过的事项:“除了五保户、困难户以外,各户按每个人头出三天工的标准投劳,如果不想投劳的,每个工值50块钱,给钱也行。愿意参加修路的,把自家投的工做完以后,还可以继续修路,这就要给工资了,包吃中午晚上两顿,50块钱一天。修路尽量安排在农闲时候,不让大家因修路而耽误了农活。”
解说完了,村副主任又让乡亲场提问。
有村民问:“光修路,不硬化行吗?”
二流解释道:“不硬化那这路等于白修,除了越野车、大货车,其他车根本无法上来。加之,遇到落雨天,跑上积了水,这路根本没法走啊。”
有村民提出:“修成柏油路行不?”
二流解释道:“修柏油路的成本从短期来看要低些,但是一下雨面容易起鼓(突起来),一鼓就要坏一大块,一般情况下柏油路每隔3年左右就要大范围整修一次。相比较而言,水泥路修筑费用虽然高一点,但至少115年才修理一次。从长远来看,要节约不少钱啊。”
……
解释了大家的疑问,接下来就是投票。毫无悬念,高原村在家的九成的村民都来了,大部分都同意,不同意的只有廖廖几票。
一事一议取得圆满成功。会议结束后,二流算了一笔帐,每个人头投工三个,高原村500来口人,一个月就是一千五百个工,算成钱就是一月七八万,半年修下来,可节约四十多万,很大一笔啊。
接下来,就要开工建设了。二流准备搞一个开工典礼,把镇上的领导和临村村委会的请到高原村来,联络联络感情,以后遇到啥事也好协调。(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127章 红绳子
更新时间:2009…10…25 7:27:23 本章字数:3656
大清早,有~;堂对着供桌恭恭敬敬地磕了个头,然后前,把供在供桌上的红绳子取了下来,虔诚地放到上衣荷包里,然后走出屋,朝村部走去。
~|院坝边,已经聚满了人,今天可是高原村第一天修路,乡亲们都围了过来,把村部围得水泄不通。有的村民该着他们上工的,还自带着锄头、铁铲、筐等工具。上工的人都在期待着,等领导挖过了第一铲子,就该自己挖出第二铲子了。这样一铲子一铲子的挖下去,一条公路就会逐渐修好,钞票就会从这条新修的公路上源源不断运到高原村,钻进村民们的荷包里。
时间差不多了。二流站在村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拿着麦克风对着下面众乡亲吼道:“乡亲们,今天我们高原村终于要修路了。”
“好!”第一句话说完,下面叫好声、鼓掌声就响成了一片。
修路,是高原村乡亲们多年的梦想。
二流挥挥手,示大家安静,说:“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董镇长等镇上的。大家还记不记得?老主任刘越清患病的时候,李县长和董镇长也来到了高原村,董镇长带头捐了一千块钱给老主任。”
“记得!”又是一片欢呼声。
二流提高了声音:“董镇长终记得高原村的老百姓,所以我们老百姓才记得董镇长。越清主任患病了,把担子交给了我。越清主任最大的愿意,就是给高原村修一条路,让高原村的老百姓尽快富起来。如今,路马上就要开始修建了。值此新路开工之际,董镇长来到我们中间,给我们带来了政策,带来了希望。下面,我们欢迎董镇长给我们讲话。”
董镇长被二的话捧得晕乎晕乎地,想道:“二流这小子,看来这段时间进步不小。这一口话,拍得人不留痕迹。看来,我不表示表示也不好意思了。”
董镇一边想,一边走上台,接过麦克风,说:“我听说二流组织开展了一事一议,大家都应该清楚了,县上给高原村修机耕道一年补助了8万块钱,我们镇上也不想落后,给你们添个整数,再每年补助2万块。”
“好。”乡亲拍手称快。
有明堂拍手拍得最欢。一边一边对旁边地刘越深:“不管多大地官。能够给我们带来实惠地。我们就叫他官。不能给我们带来实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