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流-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秀花却叹一口气,埋着头蹲了下来:“缓缓的病,这可如何是好?”
正文 第020章 要药方找二流
更新时间:2009…10…15 14:53:07 本章字数:3092
二流走过去,拍着刘越清的肩膀,然后用手指着院坝边的那两株牡丹花,说:“越清哥,我看缓缓的病并不是什么女鬼缠身,而是花粉过敏症,多半是前几天去玩了那牡丹,身上沾了花粉,导致的过敏。我给你请了王医生,让他诊断一下就好了。”
二流抱了一阵刘缓缓,刘缓缓身上沾染的花粉虽然细小,肉眼不可见,但岂能逃过二流特殊的感知。从感知中得知,刘缓缓身上起红疙瘩的地方,正有一些丝微的花粉沾在里面。因此,二流坚信刘缓缓的病确实是花粉过敏。刚才,他也想找机会拆穿有明堂的把戏,后来看到刘越深装鬼来了,就随他折腾了,倒省却了他一些麻烦。
刘越清正没有主意,突然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站起身,疑惑地看了看二流,又看了看王与春,说:“真的?”
于秀花沉思了一阵,说:“二流说的有道理,你想缓缓什么时候生的病,还不是牡丹花开了以后才得的,难道真是牡丹花作怪?”
“对了。”刘越清双手一拍,摸了把络腮胡子,说:“那天,缓缓一个人悄悄跑到院坝下边牡丹花前玩着,还是我把她抱上来的。”
想到此处,刘越清眼睛一亮,走过去拉着王与春,哀求道:“王医生,缓缓的病就拜托你了。我就这么一个女儿,她生病,我心痛啊。来,来,屋里坐。”
一会儿,几人便到堂屋里坐下。
王与春翻开刘缓缓的衣服,看了一阵刘缓缓身上的红疙瘩,又把手搭在刘缓缓的手上把脉,良久,王与春脸上充满了笑意,说:“的确是外邪入侵,肯定是花粉过敏,二流,就看你的了。”
刘越清、于秀花一听王医生这么说,顿时放下心来。
刘越深也非常关心缓缓的病情,在一旁等得不耐烦了,说:“王医生,你那什么侵不侵的,我们也听不懂,你就直接开个方子吧?”
刘越清、于秀花连连点头。
王与春抽回诊病地手。指着二流。说:“开什么方子。你们可要问二流?”
刘越清、于秀花、刘越深都转头疑惑地看着二流。一幅不相信地眼神。
“你们不知道?”王与春夸张地张大了嘴。说:“二流现在可是镇医院王老院长地亲传弟子。我地师弟哟。”
王老院长地中医术在十里八乡可是非常有名地。刘越清、于秀花听了。顿时一脸地恍然。刘越深带着一幅八卦地眼神。看着二流:“二流。你行啊。居然都上门了。还说。”
二流知道刘越深要说什么。连忙打断刘越深地(web用户请登陆www。①⑹k。сΝ下载TXT格式小说,手机用户登陆wàp。1⑥K。Сn)话。说:“我这也是才学地。明天我到镇上去一趟。把药给缓缓抓回来。吃了就好了。”二流现在还没有看医书。根本不知道怎么治刘缓缓地病。不过。刘缓缓地病理特征都被他装在了心里。再说。王与春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也不好再推辞。想到:“今天晚上熬夜看一晚上。争取把药方给找出来。”于是。才如此说。
刘越清、于秀花两口子听说缓缓地病有治了。也放心了。于秀花脸上终于有了笑容。指着二流开玩笑:“我就说大学生就是不一样。成大医生了。缓缓。这可是牛医生哟。”
刘缓缓疑惑地看看二流,说:“他不是二牛叔吗,怎么又叫牛医生了?”
一屋人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夜深了,乡村里夏季的夜晚很宁静,即使是青蛙的叫声、蟋蟀的叫声,甚至偶尔响起的狗叫声、鸟叫声,都显得那样宁静。
把王医生安顿好,二流又爬上阁楼,打开电灯,认真地翻看起医书来。电灯的光线将二流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一直拉到院坝边的狗棚那儿。二流偶尔转过头,松驰松驰眼部的神经,看一眼狗棚的地方,兰花小剑便会意地点点头。
夜并不孤独,因为有一株植物,或者说满世界的植物都在陪着他,陪着二流。
医书有一百多页,还都是五号字打印的,看起来又费力又劳神。二流粗略地翻了一下,觉得要在一晚上看完这一本医书,根本不可能。不知道是王志坚故意考他,还是怎么的。这医书全是药方子,每个药方都只有个名字,也没有说明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还好,王志坚收他为徒的时候,便让他把《本草纲目》上面记载的药物都看了一遍,这下看到药方上的药物,都知道药性。
二流看了看天,没有云,星星在天空中调皮地眨着眼睛。二流叹了口气,心想,就让满天的星星伴我读书吧。然后,二流埋下头,认真地翻开医书的第一页。
看到第一个药方,看着药方上的药物,二流有一种奇异的感觉,仿佛一瞬间,药方上所记载的药物一下子全部钻入了二流的脑中,演变成一个个细小的植物分子和活性物质,相互交融,发生着奇异的反应,最终形成一种新的活性物质,稳固下来。
这应该就是通过加热反应后形成的能够治病的新物质了。二流用心地感受一下脑海中形成的新的活性物质,点了点头。他已经知道了这种新物质是治什么病的了。
这就是有异能的好处,倘若是其他学医的,拿到这些医方,要么通过亲手试验,要么通过老师讲解,才能明白医方的治病原理。并且,还有相当大的误差。有时候正因为这一点点误差,导致治不了病,甚至越医越严重。
而二流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直接把医物的医性在脑海中推演,从而得出结论,一下便明白了药物能够起到什么作用,能够起到什么程度的作用。
接着,二流又翻开第二个医方,还是一样的感觉。
一页一页地翻过去,很快二流便将这本医书翻完了,看看时间,才夜间十二点不到,总共只花了三个小时。虽然这里面也找到了几个治过敏的方子,旁边也不知是谁用红色的笔作了标记。可是这几个方子,虽然能够治刘缓缓的病,但都有些副作用。
由于找不到恰当的方子,二流躲在床上一直难以入眠。这可怎么办?
“喔,喔,喔。”在天泛鱼肚白的时候,二流家对光线特别敏感的公鸡感受到了,于是,扯起喉咙高声叫了起来。一声鸡叫,山村里家家户户的鸡也跟着咐和。无数声鸡叫响起,交织成一道独特的乡土交响乐。
“鸡为什么在天亮的时候叫?为什么不在天黑的时候叫?”一个没来由的奇怪念头突然钻进了二流的大脑:“天亮?天黑?我为什么不反着想?”
对了!二流脑中灵光一闪。看了整本医书,五百多个单子,各种各样药物的化学反应,都印到了二流的脑中。但是,二流一直纠缠于书中的方子,比较过去比较过来,还是不得其要领。这鸡一叫,却让二流想到了逆向思维的办法。为什么不根据刘缓缓的病理特征,模拟出治疗病症的活性物质,再根据这活性物质,倒推出所需要的药物和分量呢?
真笨?躺在床上的二流一下坐了起来,打了自己一个耳光。
随后,二流闭上眼,回忆起刘缓缓的病理特征来,很快,一份药方在二流的脑中成形。二流快速地找来笔纸,将所需药物和份量记录下来。
写完药方,困惑得到解决,二流只觉得心里一片舒畅,随之而来的一阵困意侵入二流的大脑。二流张开大嘴,打了个哈欠,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天亮了,王与春还有点担心,这么短的时间,二流能不能想到答案。因此,之前,他就把几个治疗过敏症的药方用红笔勾了出来,希望二流注意到。
单纯地研究几个药方比研究一本书可要容易得多。
王与春起了床,径直往二流的阁楼走来。爬上阁楼,屋里的灯没关,二流正睡在床上,一脸的安详。再仔细一看,二流的眼圈已经变黑了,显然是熬了一个通夜。王与春摇了摇头,自言自语:“这小子,用功也不是这样用的。”
突然,书桌上一张纸吸引了王与春的注意力。
王与春走到窗前,拿起那张纸,仔细地看了起来。看完,张大了嘴巴,不可思议地看了一眼二流,倒吸了一口乡间早晨独有的凉气。
正文 第021章 辩证
更新时间:2009…10…15 14:53:13 本章字数:3236
这张纸上记着各种药物和份量,王与春这个行家一看,便知道这是治过敏症的。这并不出奇,王与春也能开出相应的药物。令人称奇的是,这药方的份量,居然精确到了01克,一般中医开药,最多精确到5克,高明一点的中医能够精确到1克,而二流开出的医方,精确度居然如此之高。这还不算,在药方的旁边,记录着整个药物的反应过程。以王与春的水平,只能根据医书上所讲述的原理,进行粗略的推测,而二流的这种推测,如此详细,如此精确,简直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其实,王与春并不知道,二流开出的药,每01克都有它相应的作用。如果按照二流的药方,熬出的药,所有的活性物质都会进入药中,没有一点浪费。只需一剂,就可以将刘缓缓的病治好,真正是药到病除。
王与春拿着纸的手,隐隐有些发抖,眼睛隐隐有些湿润,如果二流的推测是正确的,那将会产生什么一个结果?一个医方?一代名医?还是中医的振兴?
这些年,中医所受的非议实在太多了。
“二流是怎么做到的?”王与春心中充满了疑问,他急于想知道答案,不停地摇着熟睡的二流。
二流终于被摇醒了,睁开睡意朦胧的双眼,看见是王与春,问道:“什么事?”
王与春将药方递到二流面前,激动地说:“你看你开的药,居然精确到了01克,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二流听了,心中一惊:“糟了,昨晚上没顾着开药,没想着这药单子可能引起的震动,这如何是好?”二流“突”的一下坐了起来,一晚上积累的疲惫和睡意仿佛在这一刻被吓跑了。他一把抓过那药单子,笑着说:“胡乱写的,没什么大不了。”
王与春还要追问,二流已经走出了房间,一边走一边说:“我还要去侍弄庄稼呢?”
王与春还不甘心,随着二流追了出去。
来到院坝边的两块地里,二流细心地侍弄着作物。西红柿和辣椒都长得很快,特别是西红柿,才摘了几天时间,藤架上又结满了青涩的小果子,有的甚至有拳头那么大,再过几天,就可以成熟了。
王与春追到地里。不停地追问着二流。非要弄明白不可。
二流心中暗暗叫苦。一边侍弄着庄稼。一边暗中观察着王与春地表情。时不时地说上两句。都说自己是根据医书上地药方写地。没什么科学道理。至于药物地精确。完全是一时兴起。以前没开过药方。想着应该是这样。就胡乱写上去了。
王与春哪里肯信。一个劲地追问着二流。但也没问出什么名堂。
侍弄完两块地。二流又向狗棚走去。前天下了阵雨。经过这两天地阳光照射。兰花地泥土已经出现干燥地迹象。兰花小剑此时正耷拉着脑袋。一幅不满意地样子。二流打了盆水。走到兰花面前。说道:“小剑。你二流哥来看你了。给你浇点水。长得快些。”二流能够看到。新长出地嫩芽已经破土而出了。
得到水地滋润。兰花小剑逐渐打起精神。把最美丽地一面展示给二流。
“你还和兰花说话?还给它取了名字?”王与春站在一边。好奇地问道。在王与春眼中。二流地这种做法无疑是痴傻地可爱。可是。他无论如何无不知道。二流能够与植物进行思维和情绪地交流。
随即,王与春好像明白了,得意地点了点头:“为什么二流能够开出如此精确的方子,原来他与植物之间完全是朋友相待,只有这样真心的喜欢,才真正明白植物的个性。”想到此处,王与春走到兰花面前,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兰花的叶面,学着二流的样子,说:“小剑,乖,快快长。”
二流一看王与春的神情,先是一愣,随后哈哈大笑。原来,他感受到了兰花小剑的情绪:“这是谁啊?手这么臭,居然还来沾污我的身子。救命啊。”
王与春见二流笑自己,他感受不到兰花小剑的情绪,自然以为二流是笑自己刚才傻傻的行为。仔细想想,自己的行为也怪可笑的,便跟着二流笑了起来。
“吃早饭了。”二流他母在厨房里高声喊道。
二流拉着王与春朝堂屋里走。堂屋里,已经摆好了碗筷和饭菜,吃的是稀饭,夏天早上吃稀饭是最舒服的。菜很简单,一盘盐水藤菜,一盘炒四季豆,一盘自家泡的盐鸭蛋,还有昨晚上没吃完的炒鸡杂。
这农家菜没污染,味道又正中。王与春一坐上桌子,就狼吞虎咽起来。
二流他母见王与春喜欢吃,高兴地连连点头。她快速地吃完饭,又去跟二流他爷熬药。很快,一阵药香味就从厨房传到了堂屋中。
二流用鼻子嗅了嗅药味道,条件反射便推演起来,不大一会儿,便弄清了王与春开了哪些药,以及各种药的份量。推演完毕,二流皱紧了眉头,说:“与春哥,你这药下得有点不大对头。”
“怎么不对了?”王与春不相信地看着二流。
二流放下筷子,说道:“中医治病,讲究辩证施治,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单就一幅药方来说,不仅要考虑药物的药性,还要考虑受治者的体质、情绪等多方面的因素。这幅治跌打损的药,对年青人来说,你这药方是对的。可对老年人来说,就不大对了。这副药下得有点猛了,副作用不小,那就是伤肺。怪不得我爷这一段时间老是咳嗽,不见好。原来是吃这药的原因。”
“不可能。”王与春“啪”的一声放下筷子,微微带点怒意,说:“我这可是从医书上看到的方子,以前治过好几个病人,怎么会不对呢?”
“不对就是不对,病人的情况是变化的,这个病人与那个病人之间肯定有细微的差别,仅仅靠书上说的方子开药,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也会不小。”涉及到二流他爷的状况,听王与春反驳自己,二流便针锋相对起来。
王与春若有所思,说:“理是这个理,可是,你也不能胡猜乱想啊。”
二流见王与春不信,便说:“你这药方子我还没看到过吧。”接着,把药方子上的药以及各种药的份量都背了一遍。
王与春越听越心惊,二流这一背,便背出了药方子上的药,一味不差。虽然背出的份量与实际情况有细微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却控制在5克之内。或许是称药的人称出了问题,又或许是药物本身因为出产地、栽培方法等的不同而导致的药性不同所致。
王与春一听二流背出了药方,刚才争辩的气势便弱了三分,问道:“二流,既然你说药方有问题。那你说说,该如何补救?”
二流在脑海中根据他爷的病情推演了一阵,开口说:“药中如果再加10克百合,10克莲子,效果就来了。”
“10克百合,10克莲子。”王与春拿着筷子,在空中划着圆圈,沉思了一阵,却百思不得其解,说:“我看还是不要轻举妄动,这药先在这儿放着,暂时不熬了。反正今天你也要上街去为刘缓缓抓药,不如我把方子写下来,让王老院长看看,看你说得有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