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昭华-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它的烧成范围很窄,温度和气氛要求很严,想要烧成一个很完美、很标准的釉里红瓷器甚为困难。所谓“十窑九不成”和“百里挑一”都不能来说明它的难度。因而在如此困难中精选出来的珍品,往往是价值连城,也是可想而知的。张昭华前世看到的一个馆藏釉里红瓷器,是有很明显的瑕疵裂痕的,但是据馆中工作人员说,估价也在千万以上。因为釉里红传世品近九成都有不同程度的残损或瑕疵,瓶口有伤残的更是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五,可谓千金易得,瓶口难求。这个工作人员就举了个例子,说有一只口沿保存完整的全品洪釉里红玉壶春瓶,曾以八千万的价格成拍卖掉,天价刷新了那一年最高的古董艺术品成交记录。

    但是如今比她前世看到的器形还要精美,工艺还要精致的正品釉里红瓷器就在她的手中了,一想到这东西的价值,张昭华就感觉自己小腹忽然窜出来一阵热气,就和来葵水了一样,吓得她下意识夹紧了腿。

    “等等,这为什么是个碗呢,”张昭华自言自语嘀嘀咕咕道:“怎么不是大瓶子大罐呢?那这价值会不会降价啊……”

    没留神这东西居然被高炽从她手上拿走了,放在烛灯下细细看着,良久就听他也啧啧道:“釉里红目前也就烧造大件器物,像瓶、盘、壶、炉之类的,基本不见杯盏这样的小件,之前试着烧了杯盏出来,我见过有三拃长的直口大碗和撇口大碗,却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小巧的碗——这是咱们大兴县的窑厂里烧出来的么?比景德镇烧得还要好啊!”

    因为明代建国之初就制定了详尽的制度,对日用物和服饰等都作严格规定,君臣有别,上下分等,不可逾越。从器物材料看,宫廷仍沿承元代旧制,日用器皿多见金银器,但大件器物仍用瓷器。因此洪武官窑瓷以大碗、大盘、大瓶、大罐为主,绝少小件器物。

    张昭华一听激动坏了,道:“让我看看釉色!”

    “你别动,仔细打烂了,”高炽也死死攥着这碗,简直不让她分毫,最后干脆道:“你坐过来,我教你怎么看这东西。”

    张昭华看他一人坐在一个椅子上,哪里还有半丝缝隙,却见他拍了拍大腿,张昭华就眼前一亮,像猴子似的蹿了上去,坐在他腿上。

    “首先要跟你说,”高炽道:“这样红色的瓷器,也只有咱家能用,也仅限于官窑生产。”

    洪武二年规定了祭祀用青、黄、红、白四种色釉,这四种釉色禁止民间使用。而红色尤得皇室重视,因为皇上以火德而兴,五色尚火,所以将士战袄、战裙、壮帽皆用红色,包括对瓷器装饰中红色的垄断。

    “其次,这东西很罕见,烧造困难,”高炽道:“以梅瓶来说,有白釉、哥釉青花、蓝釉堆粉、珐华、孔雀绿釉等品种,而釉里红最为少见。少见到什么程度呢,就是烧出一批,会有专人禀报,然后沿途派兵保护,送入京师,这东西皇爷爷留着自用,或者祭祀太庙,三十年来只赐给开平王常遇春和中山王徐达一对釉里红梅瓶,作为明器陪葬了,其他功臣,都只赐下青花瓷,没有这个殊荣。”

    “我说的釉里红,是烧造地一点瑕疵都没有的那一种,”高炽道:“你要说烧出来,那自然能烧出来,但是颜色能让人满意的,真真是百不存一。”

    釉里红是颜色画厚了会流动,画薄了不呈色,不厚不薄又是死色,只有略厚又保持一点流动,釉色方能活起来,才能与坯体、釉色互为渗透,浑然一体。但由于高温铜红的烧成条件比较严格,此时毕竟还是用柴火烧火,所以一炉出来,几乎都会产生飞红的现象。

    “这东西确确实实是好东西啊,”张昭华的目光不可谓是不贪婪了,她也算有一点瓷器知识,“我个人是喜欢釉下彩的,渗透连绵,永不褪色啊。”

    就张昭华自己喜爱标准来说,她是喜欢釉下彩的,当然很难说釉下彩就一定比釉上彩好,不过确确实实久经磨蚀,色泽鲜艳依然。

    在张昭华不多的瓷器知识中,釉里红在清朝乾隆末年差不多就算渐渐衰败了,一来是烧造难度和成本大,二来是因为清朝各种红釉的出现,比如朗窑红、豇豆红,雍正时期的仿祭红,乾隆时期的珊瑚红、矾红等等,这些红釉色泽艳丽鲜明,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比这种釉里红颜色热烈,导致对釉里红逐渐衰败——

    但是张昭华永远记得那个工作人员说的,洪武时期的釉里红,就有一种古朴浑大而拙雅的气势,而釉里红这个东西很有意思,因为它的烧造,都是伴随着盛世出现的。它的衰退,也一定是因为盛世不再。

    “可惜了,”高炽忽然叹息了一声:“可惜了!真是白玉微瑕!”

    张昭华急忙凑过去看,见他指着一片莲叶纹道:“这里有一点点晕了!”

    张昭华看了好久才勉强看出来,果然他指的地方,是有一点点,比针尖还要小许多晕散,她觉得没什么,但是高炽绝觉得可惜:“我在宫里见过一些釉里红,像这样艳红色的,线条外缘大多有晕散,这碗本来纯正浓艳,可谓是上上佳品,但是还是略有不足啊。”

    按高炽的说法,赭红色一般局部有绿苔点、酱红色会有晕散、赭褐色的釉里红有绿苔点和晕散,呈色极不稳定,像他们手中的这个碗,几乎可以说完美了,只有针尖那么一点晕散。

    “你别这么挑剔了,”张昭华捧着碗不放:“按你这么说,一点点瑕疵都不能留,那窑子要砸碎多少瓷器啊!”

    “没想到黄俨还能督造烧出这样的东西来,”高炽就任她捧着了,道:“这应该是花费了很多心力烧造出来的。”

    “难为你对他终于肯说一句公道话了。”张昭华笑了一会又叹息起来,恋恋不舍地看着手中的瓷器,道:“这样的好东西,我还不配享用吧,也不敢私留,总要交给父亲。”

    “留下就留下吧,”高炽倒是不觉得怎么样:“父亲更喜欢青花大瓷,母亲更喜欢陶器,你手里这个釉里红送去了,也怕只会被封存起来,看你倒像是个半懂不懂的,但是确实是真心喜爱,就像你说的,任何的东西,总要碰上一个真心喜爱的,才算有了价值。”

第三十六章 沉香() 
张昭华简直高兴地手舞足蹈起来,她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了,单是手中这个釉里红碗,就已经抵过了其他青花瓷在她心中的地位,她就想着把其中几样几样给谁送去,当然永安永平是一定要送的,就当是贵重的添妆——其实今天她对自己在府中的地位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黄俨这样的人比之于这些郡主更愿意来讨好她,这已经说明了一切。

    她越想越高兴,干脆扭着身子保住高炽,在他肥白的脸上大大地亲了一口,喜笑颜开道:“咱们大兴县的窑厂能烧出这样好的东西,也不知道能不能去瞧瞧呢!”

    高炽好像一时间颇有些晕头转脑地,好半天才吭哧了一声,道:“不行。”

    张昭华就知道不行,顿时叹气道:“虽然没有实地见过怎么烧窑的,但是我有好多的想法呢,说出来肯定不比那些有经验的匠工差。”

    高炽就道你说,张昭华就兴致勃勃道:“我想烧祭红,你知道祭红吗,你肯定不知道,那都是宣……时候的,跟钧红相似又完全不同,釉色似初凝的鸡血,又好似红霞或者火烧云一样的颜色,深沉安定,莹润均匀,没有一丝一毫的龟裂纹理……还有斗彩,斗彩就是以釉下青花为轮廓,釉上填以彩色,烧成后就会有釉下彩与釉上彩斗妍斗美之态势……还有五彩瓷——”

    “你倒是知道的多,还釉上彩和釉下彩,”高炽哈哈笑道:“不过可以试一下,想来烧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耗费不知多少。”

    “再耗费也要烧,”张昭华简直可谓是向往了:“那可是传世的瓷器。”

    “是人重要还是物件重要,”高炽道:“总要重人而轻物才是。”

    “是是是,”张昭华道:“听说给烧造御用瓷器,如果须要三四件贡品,景德镇御窑厂要烧制一百件一模一样的,从中挑四件最好的进皇宫,其余的一律集中打碎、就地掩埋,那才是真的重物轻人,才是真的浪费。咱们就不能改改吗?”

    “你手能伸地到景德镇去吗,”高炽也好笑道:“没有办法,总要别同异、明尊卑,其他人总不能和皇上用的是一样的东西吧。”

    “就是觉得可惜啊,”张昭华一想到比如说是鸡缸杯比如说是祭红,都是烧出来之后又不知毁了多少,心里就觉得抽抽:“咱们自己的窑厂,就不要这样了吧。”

    “毕竟是官窑,”高炽道:“东西流出去反而祸害了老百姓,大兴还有其他民窑,其实民窑烧出来的白瓷更扑拙一些,也更可爱,老百姓也爱用,你让他们拿上青花的碗罐,还不是用来吃饭舀汤了,反而糟蹋了东西。”

    “你焉知如今东头李家、西头赵家的猫食盆狗食盆不是唐宋时期官窑烧出来的精品,”张昭华道:“好东西终归是要流落在民间的,朝代更替,你瞧瞧如今哪还有唐皇宫,宋时的皇宫已成了周王府,当初这城墙不可谓不牢固,但是现如今依然杳无痕迹。偏偏瓷器这么容易碎裂的东西,居然能传到现在。就说明这东西同书画一样,千年一脉,终将比人比一切能永恒的东西,更永恒,这就是宝物聚之于民,也终将散之于民的道理。”

    “以小见大,知兴亡更替之理,”高炽不由得点头道:“而且有理有据,说的人很是心服。”

    张昭华本来还十分得意,但是忽然又明白了他是什么意思,无非是在暗指刚才张昭华说的那一段有关用人驭人之论,道理并不充分——气得张昭华跳起来准备要和他好好争论一番。

    然而高炽并没有接她的招儿,看到张昭华捏住了小拳头也支起了上身,他就轻描淡写地伸出手指来,在张昭华的腰眼上戳了一下。

    张昭华顿时就缩成一团,腰眼那里是高炽新开发出来的敏感点,一碰就软,屡试不爽。

    等她再抬起头来的时候,脸色就又羞又气了,当然整张脸也是溢满了红晕:“你、你耍赖——说不过了就偷袭!”

    “这怎么能叫偷袭呢,”高炽熟练地拉开怀中人的衣带,把手伸了进去:“这应该说是偷香窃玉吧……”

    张昭华不由得左支右绌了好几下,叫道:“不行,还有人呢!”

    “你看看哪有人啊,”高炽早已是水润玉硬:“谁让你坐我腿上一点都不老实的——”

    张昭华被摁在椅子上的时候简直是羞愤欲死,她透过高炽的肩膀,依稀还能看到窗外略略晃动的人影,这下更让她惊叫了:“快灭灯,灭灯!”

    高炽并没有听她的话,反而告诉他外面没有人,张昭华明明看到人影仿佛,总不能自欺欺人到那是猫的影子,尽管她在高炽的手中化作了一汪水,然而依然叫她寻到了近在眼前的灯座。

    眼看着就能够到了,然而下一秒她的腿儿就被抬了起来,高炽的身子压下来,瞬间让她肩头一阵瑟缩,手也再不能前进一分,只能无力地攀上他的脊背。

    这一下她的裤子还衔在腿上,左右晃动间拂到了高炽的脸上弄得他一阵痒痒,就腾出手来一把将这一条碍事的绵绸裤扒拉掉了,胡乱擦了擦脸上的汗,然后才远远丢开了。张昭华原本还蹙眉微痛出声,但是让她看了这一幕,顿时将嘴边的轻微喘息和忍耐化作了大笑声,好像破开了窗外被寂静衬托得格外沉重的浓厚夜色,在被衣衫风晃动的一明一暗的烛光下,她看到自己的影儿和高炽的纠缠在一起,映在窗户上好像成了在水里欢动的鱼儿。

    这笑声却似乎更加将高炽蛊惑了,大张挞伐起来,让张昭华好似被那起起伏伏的激流送入了归纳百川的大海之中,然而大海居然也有海眼,也有涡旋,在大海中徜徉不多时,就被骤然兴起的急流刹那间扫进了海底,眼前只能看到五彩斑斓的亮光晃动,却丝毫声音也不能发出来了。

    这样由着性子欢好的感觉她不能再尝试了,尽管她多次咬住指节不让自己泻出一点声息,但是丢了魂魄的时候,依然不能抑制自己长长的呐喊,就怕院子里没走散的人听到了。而当一切在夜色中渐渐平复安静下来的时候,当高炽将她揽在怀中,依然急喘的气息拂过她的脸颊的时候,她在朦胧间似乎又看到了晃动的影子,然而这回外面窸窸窣窣夜风吹过叶子的声音终于被她听清楚了,不再认为是窃窃私语或者偷笑了。

    这回她又疑又惑,不过很快就在淡淡的沉香中睡熟了。

第三十七章 风疾() 
四月的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在太阳还没有完全露出来时候,天空已经有了柔和的光辉,还有淡淡的雾气,可以肉眼见到的澄清颜色,只过了一会儿就渺然了,不过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余泽,徐王妃就这样盯着看许久而不自知了。

    同时还有一只很玲珑的云雀在叶子还不繁密的枣树枝头一阵高一阵低似的歌唱,这样不多时就引来了其他三只过来,像打秋千一样摇摇晃晃悬挂在枝蔓上应和,不知疲倦地唱到像是困了,才把头埋到羽毛里歪在枝头偃旗息鼓了。

    “三王子撒了多少谷子,都能被雀儿吃干净。”阿蕤端着降气汤进来,笑道:“后来的云雀就是及不上麻雀儿灵巧,也争不过,只能吱吱乱叫。”

    “谁叫麻雀儿都是几十只一群来的,”阿葳道:“云雀只有三两个呢!”

    “快去看看,”徐王妃微微蹙了眉头:“是不是高燧又拿江米去喂食了?”

    “倒没有,”阿葳知道:“拿的是糠皮。”

    张昭华走到中殿前的时候,就见安阳郡王高燧略略笑着从院门出来,好像在跟身边的小宦官说着什么,看到她倒是收敛了笑容,很是端正恭敬地行了个礼,叫了声嫂子。

    张昭华还是蛮喜欢他的,高燧不仅面貌和徐王妃长得很像,性子也文文静静秀秀气气地,还很有礼貌,完全和高煦不同,高煦就是眼里潜藏着轻谑和不羁。

    “安阳郡王是刚给王妃问安出来吗?”张昭华问道。

    “是,”高燧抿起嘴角笑了一下:“陪母亲说了说话,若论晨昏定省,我们都做得不及嫂子,方才母亲还说呢,说我孝心倒是有,孝行却不怎么见。”

    “母亲过誉我了,”张昭华道:“我只是每日都有闲暇罢了,安阳郡王还有世子,每日都要进讲进学,功课最不能落下,且也是重中之重,哪里能与我这大闲人作比较?”

    “是了,今日还有课业要听,”高燧道:“那我便先行一步,向嫂子告辞了。”

    张昭华目送他离去,进了院中看到一群麻雀儿惊得飞起,地上还散落零星几颗糠皮,张昭华看了就笑道:“高阳郡王是把雀儿当鸡喂了,其实雀儿更爱吃麸皮。”

    等进了中殿,就看到徐王妃还端着一碗药小口小口抿着,为什么张昭华确定是药而不是甜汤或者其他饮品,只需看王妃不自觉流露出的为难神色就知道了。她吃了一惊,以为王妃的咳疾一直拖延到现在,不由得忧疑起来。

    徐王妃就笑道:“是刘医正开的降气汤,能对我这个咳嗽喘满、上盛下虚的症候,也不算是药,只做是饭后一碗理气罢了。”

    张昭华放下心来道:“既然是顺气的汤药,那就是说今春的痼咳算是过去了,只是母亲还是要多加保暖,如今天气虽然暖和,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