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昭华-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昭华大言炎炎地教训了一番,这让心高气傲地郡主如何能受得了?

    “你,你是什么身份,”郡主气得尖叫起来:“也敢来教训我?”

    好啊,终于失态了,张昭华上下牙齿碰了碰,考虑了一下要不要就在喜宴上闹开得了,反正她自信绝对能说过郡主。然而还没等她张口呢,外面就有人高声禀告道:“有旨意来了!”

    好吧,大家暂时出去领旨。

    是一个宦官来宣旨,照例是赐下赏赐,然后说了一顿训诫的话,比如说恪勤恪敬,善事翁姑之类的,郡主领了旨意,又谢了中使。

    不过这还没完,因为这中使又掏出一卷黄绫,让燕王世子妃上前听宣。

    张昭华稀里糊涂上前跪下,就听皇帝旨意里面将她莫名其妙地褒美了一番,赐下了许多东西来,前面张昭华听得半懂不懂,直到后面听到了“孝妇”这两个字,才算心有所悟,估计是皇帝听到了太庙那边发生的事情,觉得她所作所为还算符合心意吧,但是张昭华又觉得自己擅入太庙,皇帝不可能就这么轻轻放过了,果然旨意的最后又说,“着令妃抄《经》二部,为孝慈后荐大斋于灵谷、天禧二寺。”

    抄写经书两部,用在灵谷、天禧二寺给马皇后做的大斋上。

    这个惩罚可以接受啊,张昭华心里松了口气,由衷感谢皇帝的仁慈。宣读完旨意之后,大家就慢吞吞地回房去,这一回每人敢正眼看张昭华了,尤其是江都郡主,眼里明显见着还有怨愤和不甘,但是她长在深宫,到底是个有眼力的人,再生气也没有再为难张昭华了,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皇帝赐给张昭华的东西甚至比新嫁妇江都郡主还要多。

    之后大家就安安分分地把添妆礼完成了。坐轿子回诸王馆的时间里,因为太瞌睡,张昭华还真睡着了一段时间。

    到了馆里大家散开了,张昭华也回了自己的房间,看见高炽正在吩咐把炭火烧旺一点。

    高炽看到她刚要说话,又看到她身后七八个人拿着赏赐的人,惊道:“这赏赐,是从何而来?”

    “一言难尽呐。”张昭华先挥手让王安陈富帮着收入房里,去了里间把压了自己一整天的礼服脱了,换上轻便的袄子才出来,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莽撞,莽撞——”高炽皱起了眉头,不赞同道:“你怎么这么大的胆子!太庙那地方,是你能随便进的吗!你可知道,十六年有人冲撞太庙,被守卫用金瓜打死了,你怎么敢不与我说一声就去,你可知道那些守卫可不认什么皇亲国戚!”

    张昭华如何不知道自己今日太庙之行着实莽撞,但她也有委屈啊,她便道:“你道我为什么要去那地方,还不是见了一同的王妃们,都有地方可去,我和周王世子妃孤零零地,便想着要是皇后还在,我们便能去皇后宫里了,可是皇后早已薨逝,连慈颜都未曾瞻仰!听闻太庙里面供奉皇后神主和画像,我才和周王世子妃商议去太庙的!”

    这话说得高炽也愣了,良久才长叹一声,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

    “就是因为你记念着先皇后,皇爷爷才把你轻轻放过了,”高炽道:“要不然,依你今日擅闯太庙的罪过,废了你是轻的。”

    张昭华被他说的吓了一大跳,不可置信道:“不会吧,就因为我去太庙,皇爷就要把我废了?”

    “一个女人进太庙,居心叵测;非时而入,不知礼仪,”高炽道:“咆哮庙门,大不敬——你瞧瞧你犯了多大的罪,你之所以今日全身而退,无非是自诩忠臣之妻,孝子之妇,祭先皇后神主,皇爷爷被你孝心感动罢了。”

    张昭华咽了口唾沫道:“皇爷还是明理的。”

    “你这个例子绝对是唯一的特例,”高炽道:“皇爷爷许你以孝妇身份进去,不会有第二次。而且让你抄经,就是令你改过,不可再犯。”

    “是,我知道错了。”张昭华心里砰砰直跳:“可是我为了观瞻先皇后慈颜才进的太庙,但是在神主前,却没见着画像。”

    “这些日子,京师又是雪又是雨,怕画像毁坏,应是暂时收起来了。”高炽道。

    “原来是这样,”张昭华道:“我都没敢问那个老太监。”

    “什么老太监?”这回轮到高炽惊讶了。

    “庙里面,有个太监守着啊,”张昭华道:“又老又丑,身躯佝偻,行动不便,而且一直不说话。”

    高炽直直地盯着他,忽然问道:“是不是,是不是手臂是折的?”

    “是,右手手臂折地厉害,”张昭华道:“他是谁啊?”

    “你不要再问这个问题,更不许在皇爷爷面前提到这个人,为了你自己着想,”高炽闭着眼睛揉了揉太阳穴:“你最好把见到这个人的所有印象,都忘掉。”

第132章 冬至() 
这一天便是冬至节了,早上起来,外头居然还纷纷扬扬下了一场成型的雪,居然没有立时化了。

    张昭华一睁眼就摸到了高炽的耳朵上,胡乱揉了一气,大叫道:“再不起床吃饺子,耳朵就没了!”

    高炽本来微微蹙起了眉头,但是一听她喊着吃饺子吃饺子,嘴角又露出了笑容来,但是张昭华怎么看怎么怪异,这种感觉直到两人一起坐在了桌上,看到端来的早餐的时候才算明白了。

    “江米珠江水淘,桂花香馅裹胡桃。”高炽哈哈笑道:“知是明朝冬至天,家家捣米做汤圆。京师过冬节,可是吃汤圆,不吃饺子的。”

    张昭华看着眼前分盘装的汤圆,作目瞪口呆状,道:“汤圆就罢了,为什么还要分开摆?”

    “因为是不同馅的,”高炽显然吃得有心得,给她指道:“这个黑芝麻馅的,这是薯蓣馅的,这是红枣红豆的,这是豆沙的,这是山楂的,你右手边还有咸汤圆。”

    “咸汤圆?”张昭华夹起一个来看:“里面是肉?这根包子有什么区别?”

    “是肉糜,包子是面粉做的皮,汤圆是米粉做的皮,还是不不一样的。”高炽鼓励她尝一尝:“味儿不错的,你总能找到一种你喜欢吃的馅子。”

    张昭华因为这句话,将每一种汤圆都吃了一个,当然每一碗里也只有三个汤圆罢了,愣是把张昭华吃得舌尖发腻起来,也没找到一款自己爱吃的,等看到王安提着小蒸笼过来了,简直都快要感激涕零了,结果一看蒸笼里面,还是汤圆!是蒸出来的汤圆!

    “是草饼,绿油油的是加了艾草进去的,”高炽显然被她生无所恋的模样逗笑了:“昨晚上做好了,今儿我让他们稍微重蒸了一下,怕你肠胃吃冷的,不克化。你看这有绿豆、红豆、绿茶、黑芝麻、栗子五种馅子,五福俱全嘛!”

    “您真是体贴。”张昭华夹了一个,鼓励自己吃了下去,发现味道稍微比汤圆好一点:“我就好奇,是不是等会进宫去,也要吃这些个汤圆?”

    “当然要吃,”高炽吓唬她道:“你去见几个娘娘,她们就叫你吃这个,毕竟是冬至的时令,合该吃这个。宁妃娘娘最爱吃这个,你进她殿里,先不由分说给你一老碗,里头也就二三十个圆子,笑眯眯地看着你吃光了,还要问你再要不要。”

    张昭华露出天塌了的神色,怒道:“真的是吃不来好不好——南方吃汤圆,总不能逼迫北方人一道跟着吃这甜腻腻的东西吧!我一直都是吃饺子的!所谓昼短摒弃烦忧事,夜常相伴欢乐声。小饺暖尽心头寒,更胜金银百十千。饺子,有煮饺,也有蒸饺!汤圆有的花样,饺子也有啊!”

    “而且,”张昭华盯着高炽的耳朵道:“饺子的外形像耳朵,吃了驱寒暖耳朵;你吃汤圆顶什么呀,难道还能把头冻掉不成?”

    这下高炽把吃到嘴里的汤圆都吐了出来,笑得前俯后仰。

    “好好好,说不过你,你有理你有理。”高炽道:“今日的宴上,你吃不惯汤圆,就不吃也罢,等从宴上回来,叫灶上给你做饺子吃。”

    张昭华这才心满意足了,道:“要各种馅子的,就像这汤圆一样每样五个,我是什么馅儿的饺子都爱吃。”

    之后他们就去了收拾了装束,乘轿去了宫里。高炽去参加奉天殿的庆成宴,张昭华则要去柔仪殿参加内外命妇的宴会。

    不过等张昭华到了柔仪殿门口,就看到几名女官和宫人捧着几本厚厚的书匆匆出去了,好似是往奉天殿的方向去的。

    张昭华进殿之后,就向郭宁妃行礼庆贺,毕竟吴人看来,冬至如同过年一样,都是比照着办的,自然也有专门贺冬至的吉利词吉祥话,就跟大家说“新年快乐”是差不多的。

    郭宁妃还是很宁静慈祥的模样,就如殿选那一****看到的,面容除了皮肤微微下垂和眼角的皱纹遮不住这两样外,皮肤还是很白皙的,可见还是下了大工夫保养,还是风采依然模样。

    “你来得早,吃了朝食了没有?”宁妃笑眯眯地,她一笑起来就有慧黠的神色,将整个面目变得神采顿生:“我这里有汤圆,你爱吃什么馅儿的?我叫她们给你端一碗。”

    “我是用过朝食来的,”张昭华没想到郭宁妃还真是被高炽说中了,果然要赠与汤圆吃的:“妃母自用吧。”

    郭宁妃显见是真的爱吃汤圆,果然叫了一碗黑芝麻的来,不一会儿就吃完了。

    碗里不过是四五个汤圆罢了,还个头不大,看郭宁妃的模样,自然是没吃尽兴,脸上好像还露出了一点恋恋不舍的神色,但是她也没再要第二碗。

    “我爱吃这个,”郭宁妃解释道:“但是如今她们不许我多吃,说是不好克化。”

    张昭华便笑道:“这东西糯米做皮,吃多了是容易胀肠胃。”

    “我以前能一口气吃四十多个呢,”郭宁妃道:“但是如今可不敢吃那么多,而且她们为了对付我,把糯米皮擀地薄如纸张,我可是爱吃厚厚的皮,现在都像吃不到皮似的了!”

    看来郭宁妃也是风趣人。

    这时候一个女官过来,道:“娘娘,还缺一本《四余通轨》。”

    “那再去找找吧,”宁妃挥手道:“紧着点,皇爷那里急着要呢。”

    “娘娘是在找什么书吗?”张昭华觉得好奇。

    “是皇爷那里要的,”郭宁妃道:“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钦天监的人和那几个西域来的回回,又在吵架。为的是大统历和回回历法,哪个精准。其实我看都差劲的很,连冬至时差,都算漏了。”

    洪武十七年,设观象台于鸡鸣山﹐令博士元统修历﹐仍以《大统》为名﹐而积分全袭元代《授时历》﹐惟去其岁实消长而已。其后因推算日食不准确﹐治历者纷进新历﹐要求改制,所以吵到了御前。

    张昭华也就随便问了几句,不过得知好像是授时历实行之初,以冬至为盈缩之极点,也就是说所谓的近日点在冬至点附近,这种偏差,说起来也不是很大,二百多年后估计会有五到六日的偏差。

    这也不能说《大统历》就有问题,要立马更换了。

    这个问题也不重要,因为张昭华很快就见到了让她要费心留神的人,马氏和江都郡主。

第133章 贤德() 
新婚的江都郡主面色却不是容光娇艳的,甚至觉得更是怨天尤人的模样,看来仪宾并不能令她满意,当然以她的性格,不论找了谁应该都是过不好的。

    马氏和郭宁妃之间,应该是契合的,郭宁妃在太孙妃选秀上面出了力气,马氏自然清楚,两人说话就很亲热了,马氏还对宁妃身边的女官问了宁妃的起居,很是细致关怀。

    她很快转过头来,又跟张昭华搭话:“那一日的事情,我听说了……郡主毕竟是生长豢养之中,不知民间百姓拮据疾苦……勿待以严厉,容我谆谆教诫……已经令她向周王世子妃赔情了。”

    “贵重无过风气,”马氏向郭宁妃道:“若不是郡主大婚那一日有世子妃提醒,便都是不自觉骄奢过了,物情所欲至如雕镂器物,珠玉服玩,若恣其骄奢,则悖陛下所言尚俭之道。”

    张昭华听到这里,直觉不好。果然马氏道:“孙妇就是想着,日后宫中出降公主、郡主,嫁妆资费宜简,金银固所不废,而不必插头遍体,也不必物尽巧思,以复敦朴之风。”

    张昭华终于明白了,马氏这一手端的是漂亮。

    她提议让宫中日后出嫁公主和郡主,嫁妆简薄——公主们如何甘心,如何高兴?偏偏怨不上马氏,追溯源头,应该怪到张昭华头上,因为是她先说出来的。而马氏这样做张做致,白捡了贤惠的名声,宫里宫外,肯定对她是赞不绝口。

    张昭华便道:“太孙妃娘娘贤德,臣妇不过随口一说,本非教诫,但娘娘能记于心里,实在令臣妇俯仰惭愧。”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说的就是这个了。

    她又道:“我尝听闻,孝慈皇后厉行节俭,有平日穿洗了多遍的衣服,破败不堪都没有更换过。将宫中好的绸缎,以赐高年茕独,剩余的布帛颣丝,才缉成衣裳,赐诸王和公主,使知道蚕桑的艰难。如此慈爱之心,恭俭之德,扬芳誉于史册,播令名于彤炜。今日见太孙妃娘娘能敬致先后,克勤克俭,就由不得臣妇赞叹一声,当真可以与先皇后和长孙皇后比肩了。”

    张昭华说这个话,也是有一些意思在里面的。孝慈皇后节俭,是以身作则地节俭,是从自己开始,推己及人,用自己的节俭带动诸王和公主的节俭。但是反观马氏的节俭,是剥削其他人的节俭,把公主们的嫁妆弄得简薄,自己却没有节俭,两相对比,谁是真心要节俭,自见分晓。

    况且张昭华还有一个最深的用意。

    当她从太庙出来的时候,她想过了太多的东西。

    马皇后在历史上是备受褒扬的贤后,因为书里把她写得尽善尽美。张昭华穿来这个时代,发现马皇后在所有人的嘴里,都是完美的,在宫里,在宫外,每个人提起她都是感念、怀德。

    这没有什么不对的,因为皇后本身的品德,确确实实非常高尚。

    如果说曾经伺候过马皇后的人,她身边的人,说马皇后这样好、那样好,这没有问题,因为她们都亲眼见过马皇后的好。但是这些新入宫的宫女,年纪小小的孩子,也知道马皇后的好,谁都能说上几件事情映证,这就不对了,因为她们没有亲眼见过。

    没有亲眼见过的事情,便是从别人那里知道的。

    张昭华觉得,传述皇后事迹的,有自发感念她的人,但肯定也有要着意要让别人知道的。

    是谁一步步将马皇后推上了神坛——她已经成了神了,宫里将她的话奉若圭臬,将她的事迹编成《孝慈录》颁示天下,这样人人口中赞美的人,就是神。

    但是世上真的有如此完美的人吗?

    皇帝亲自撰写的《孝慈录》里,将马皇后比之为和东汉明德皇后、唐太宗文德皇后这样的贤后。但是前两个皇后,是尽善尽美的吗?

    东汉的明德皇后,她抱养了宫人贾氏的孩子抚养,书中再也没有提过这个贾氏什么结局,这不就是夺他人子吗?

    再说长孙皇后,贞观元年她的异母兄长孙安业参与谋反,罪在不赦,因为长孙皇后求情,安业得以免死,只是流放而已。说好的公正贤明,不为外家求情,到哪儿去了呢——因为是长孙皇后的兄弟,就得以免死。那同样做对比的就是唐太宗的亲外甥,长广公主的儿子赵节,他也参与了谋反,长广公主为了儿子的事亲自给弟弟泪流满面地磕头谢罪,就为了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