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昭华-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驾回了南京城里,第一件事就是召见汉王。

    但不论皇帝如何或者耐心或者愤怒地询问汉王,究竟为何要私自回京,汉王总是不发一言。所有的说辞在刘牧那里都是汉王无诏擅闯,差一点酿成剧烈冲突。皇帝看着这个极为类似自己的儿子,冷冷逼问道:“你既然不说话,就失去了辩驳的机会。天策卫是朕给你的,朕当初许你自置属官,如今朕看你选拔的人,没有尽到规劝的责任,反而助你做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大事,是朕对你太宽容了吗?”

    见高煦还是一动不动,皇帝道:“天策卫不分左卫右卫,一并裁撤,交由郭敬接手!”

    坐在屏风后草诏的杨士奇微微一顿,汉王失去了天策卫是深重的打击,这就是说明,汉王这一次的举动,终于触犯了皇帝的忌讳。

    “朕看你还是无动于衷,”皇帝怒道:“是觉得天策卫不是你的根基,黑甲军才是吗?”

    听到“黑甲军”三个字,高煦的头才微微动了一下,皇帝道:“天策卫、黑甲军,你是铁了心要学唐太宗,学他什么呢,学他弑兄杀弟吗?”

    杨士奇倒吸了一口气,黑甲军之名,他从未听过,但他知道唐太宗纵横驰骋,因为手下有一只著名的军队,称为“玄甲军”。对于这只玄甲军,史书中的记载并不详细,只是说“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玄甲军是唐太宗的精锐部队,因为这支军队所有人都穿着黑甲,而且骑兵攻杀的时候,如同黑云一般压向敌阵,声势迫人,无坚不摧,所以才有了“玄甲军”之名。

    但如今汉王自己也组建了一支“黑甲军”,完全就是仿照唐太宗的军队,这样明显的意图,果然如皇帝所说,汉王常常以唐太宗自比,却要把皇帝置于何地呢?

    “你恃功骄恣,多不法之事,”皇帝道:“朕看在眼里,却不想说你,你自去宗人府领罚。”

    宗人府摸不清帝意,不过是圈禁了汉王一个月不到。然而很快就有旨意下来,汉王竟然改了封地,由云南变成了山东青州

    皇帝改封之后,朝中忽然有一股风潮,以给事中马顺为首的若干名御史,向皇上上奏,说皇明祖训中说,亲王到了一定年龄,必须就藩封地,非奉诏不得进京,太祖皇帝的儿子无一例外,皇帝的儿子也不该滞留京城,何况高煦早都不是十五岁,而是三十岁了。

    之前无人提起也就罢了,现在有人说了,皇帝就必须要给个说法了,汉王与赵王兄弟俩有了封国还一直居住在京城,也不是没有人暗示过,但汉王的理由是云南太偏远而不愿就藩,如今皇上终于换了个不偏远的封地给他,山东青州原本就是齐王封地,脂膏肥泽,齐王因为怙恶不悛已经被夺了世系——汉王再没有什么滞留的理由了。

    虽然皇帝靖难功成,但正是因为自己从藩王起家做了皇帝,他就一直在低调地削弱藩王的权力,以谋反等各种罪名,削去了五六个藩王的爵位、属官、护卫,又不许宗室为官,但皇帝即使想极力控制藩王,却不能从根上达到一了百当,因为他太祖皇帝让藩王出就封国,并没有命他们长居京师,这是无可更改的祖制,汉王和赵王即使以皇帝的私心多留了许多年,但他们不可能在京师待一辈子。

    这些天又有十余名官员上书附和,促请皇帝表态,皇帝终于在留中了数十道奏疏后,下令太孙大婚之后,汉王就去封国。

第一百八十五章 内训直解() 
    在听到汉王会于明年四月的时候,出就封国,张昭华终于确信自己打赢了这万分艰险的一仗。

    她不惜以肚子里的孩子为诱饵,逼迫汉王做出了犯忌之举,而汉王即使同意了孤身一人进入宫掖,但她根本没有见他。

    以天下为弈,而弃儿女之情——张昭华以为自己做不到,但她做到了。而汉王以为自己做得到,但他终究没有。不要以为这世上只有男儿到死心如铁,也不只有他们为了这世上的一切名利、一切权势而竞逐,张昭华一直觉得靖难时候的燕王和登极之后的皇帝,一切的状态都不同,靖难时候的燕王有着那样明确而且不顾一切要达到的目标,就像拉磨的驴,眼前只看得到那一根胡萝卜,而最幸运的是,它还挣脱了束缚。

    她也有那样明确的,一定要得到的东西,而她等待的时间很长,这是不幸而又幸运的地方,幸运的地方也许就在于,等的时间越长,那种渴望就越深入骨髓,她将来还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想起这个目标的时候,都会有无穷的动力。

    靖难之前的燕王,有许多回头的机会。靖难的第一年,燕王也能回头。但第二年、第三年到了最后的第四年,他根本不会想着回头,因为他越来越接近了,也看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东西。被他抛在身后的,是他曾经说不上最在乎,却也十分看重的东西,但这一切都比不过眼前的胡萝卜。而张昭华的胡萝卜也越来越近了,不管她会抛弃什么东西,在拿到那根胡萝卜之前,她都不会后悔。

    大雨倾盆而下,南京的雨季似乎提早来临了。

    “落下了吗?”一道闪电照亮了盛寅的面孔,是那样恐惧而狰狞。

    两个医女哆哆嗦嗦用洇褥把一团巴掌大的血块包裹了起来,这洇褥递到盛寅手上,已经没有什么血腥之气了,里面的香木灰叠了厚厚的两层。

    盛寅像是纸糊泥塑的一样,差点就让洇褥落在了地上。踢开早都准备好的木桶,盛寅就像是被烫了手一样,由着这东西滑落进去,甚至发出了撞木鱼一般的闷声。

    他拎着桶子走出去,就见到太子在屋檐下盘桓,“太子妃如何了?”

    “石瘕已经下来了,”盛寅低着头:“万幸无大碍。太子妃损了元气,还需调养数日。”

    盛寅要将这东西带出宫去,火化了之后按照太子妃交代的,去天界寺里追荐一个长生牌位。可惜他也没走几步,又遇到了玉姐儿。

    “盛大夫,”玉姐儿端着汤药道:“药熬好了,现在就进吗?”

    “现在就进。”盛寅道。

    “盛大夫端的好医术,”玉姐儿感叹道:“我以前也有个表亲的二姑妈,腹胀如鼓,经期不至,都说是怀了孩子,结果十个月后形销骨立,病得不能起身了,找了大夫才知道是患了石瘕,说这病是绝症,果然没有治好,不多久就去了。”

    盛寅嗯嗯了两声,头上却沁出了一点汗来。

    “盛大夫,你提的这东西还是交给宫人收拾吧,”玉姐儿道:“您是大夫,只管开药就行。”

    盛寅急忙道:“不麻烦,我自己提走了。”

    玉姐儿道:“大夫提哪儿去呢!那东西按老家永城的规矩,身上掉下来的,不管是什么,都要收起来,以后都放在老棺里一同葬了。老夫人还跟我交代了两遍,您这里就不要多劳了。”

    永城的规矩还真有这一条,身上的指甲、头发剪掉了,都不能随便扔了不管,都要好好包起来,张昭华生孩子落下来的脐带、紫河车,都捡了金、瓶藏了起来,这一次即算是落下来一个瘤子,王氏也不叫落到别处,非要拾捡起来。

    盛寅不叫宫人来碰,只道:“娘娘吩咐了这东西叫我拿出去不碍眼,我这儿也有个规矩,用的药渣滓,落下来的瘤子,都一并埋起来,以后就不生这病了。”

    玉姐儿捂着嘴巴笑了两声,“就依您的,那便让我拿出去埋了罢。”

    盛寅见她过来要接手,不由得往后退了几步,面上也不慎露出了惶急之色。玉姐儿不妨他露出这样奇怪的神色来,也吓了一跳,倍觉疑惑。

    “盛太医还没出去呢,”含冬快步走了过来:“快把这东西撂出去,娘娘一发说是晦气。”

    盛寅擦了擦脸上的汗:“这就走,这就走。”

    玉姐儿眼瞅着含冬脸色僵白,不知道是疾走过来喘气喘地还是怎么回事,心中一动:“含冬姑姑,娘怎么样了?”

    “盛太医用的药猛,”含冬含混道:“下了一滩血,总也要养好些日子,把元气补上来。”

    她说着急匆匆去了,把门口张头探脑的寿哥儿拦住哄了几句不叫他进去,玉姐儿远远看着,却道:“盛太医手下的两个医女,是在按摩科里面供职的吗?”

    太医院有十一科,分别是大方脉、小方脉、伤寒科、妇人科、疮科、针灸科、眼科、口齿科、正骨科、咽喉科、痘疹科,后来又加了一个按摩科。

    “应该是吧。”李嬷嬷不太清楚。

    “这些日子,我身上也不太舒服,”玉姐儿就道:“也想叫医女揉一揉呢。”

    玉姐儿身上不舒坦,完全是越来越迫近的太孙选秀。第一轮的海选已经过去两个月了,作为阅选使、采风使的宦官,在全国之地挑选年龄适宜的少女,从中选出千余名由皇家支付路费,由父母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京城进行第二轮选拔。这和张昭华那时候的选秀已经不同了,那时候大部分的秀女都是自愿报名,也是地方支付费用。

    第二轮的选拔已将将过去,宦官们把这些秀女集中起来,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龄大小排序,一番察看后,把那些过于高矮胖瘦的少女淘汰。

    “大部分都是不识字的丫头?”张昭华一边翻看账目,一边道:“比例多少?”

    “二十一”小宦官回道:“恐怕都不到。”

    他说的二十一,是二十比一,一千多人里,大概只有五十多人识字,而且是十分粗略地认字,恐怕正式的书,也没念过几本——这比张昭华记忆中的几次大选,差劲许多。但这绝不是皇帝对太孙嫔妃的选秀不上心,而应该是皇帝专门嘱咐过的,“在德不在色”。

    所谓的“德”,就是无才,就是不识字了。

    这个原因很简单,论才思,论灵巧,就是论色,张昭华不用去想都知道,这一批的秀女里,哪个还能敌得过玉姐儿呢?玉姐儿若是放在这一批的秀女里,怕是各色评比,都是优上,定为第一是毫无争议。皇帝有心要挑一个能平分秋色的出来,恐怕都难,还别说是要力压一头的——所以张昭华也摸清楚了皇帝的意思,干脆就找个德行完备、贤惠大度的人,这样的人和玉姐儿放在一起,虽然也许被玉姐儿衬地越发黯淡无光,但张昭华敢确信,所有的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这个人才适合太孙妃的位置。

    因为娶妻娶贤,纳妾纳色。

    张昭华就道:“总归最后还要女史们教她们读书认字,皇爷要看德行,那就看德行。”

    一会儿文渊阁值守太监陈桂芳过来了,行了礼在一旁躬身道:“娘娘有何事吩咐?”

    “杨士奇杨大人日值,排到哪一天了?”张昭华问。

    “排到初四早上,”陈桂芳道:“哦,初二晚上杨士奇给太子殿下还要讲易。”

    “那就初二晚上去,你去就行了,”张昭华拿出一本书,对他道:“把这书交给杨士奇,就说我请他为这本书做直解。”

    陈桂芳双手捧过来一看,居然是仁孝徐皇后编写的内训。

    “娘娘是何用意?”陈桂芳不由问道。

    “你不要多问,拿去照我的话说就行了,”张昭华道:“我相信杨先生一个月内,会写完的。”

第一百八十六章 远大() 
    三百多名选阅出来的秀女住进了宫里,春禧殿闭了,就住进寿昌宫。寿昌宫地方很大,绰绰有余,也有个大花园子,随着天气热起来,姑娘们在园子里嬉游的时候,真可谓是人比花娇。

    有若干个太监抬着个青龙白瓷水缸进来,这时候秀女们都见怪不怪了,当中有一个就羞怯地笑道:“刚来的时候,见到这缸子里盛着瓜果来,以为是给吃的,不知道原来是沁香用的好没见识。”

    青龙白瓷蓄水缸里装着各种新鲜瓜果蔬菜,放在殿里,便有清新的瓜果香味,这些东西放上一天,便闻一天的清香味,然后再被分而食之,这就叫沁香。宫中的贵人太多,所爱的、所憎的香味不一,不知道用什么香会得罪贵人,就用这个办法,万无一失。

    “没见识”说的就是这些民间出身的秀女进宫以来的写照,刚开始的时候,所有人篦头发,点药水,从上到下的洗涮,后来随着人越来越少,宫廷的富贵生活似乎越来越展现出来,各样的衣服绸缎,各式的宫膳点心,一两个月几乎没有重样的,这些秀女里本也有出身不贫寒的,甚至还有两个是举人家里出来的,刚开始也还洋洋得意,因为大家见到了稀罕东西,都去问她们,后来就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等宫里的尚宫们挑选出了她们,三百人的待遇似乎又上了一个档次,而且不再有严厉的嬷嬷们对她们呵斥了,大抵都是轻言细语,但学的东西也太多,从早到晚,不但学化妆,描眉、上粉、点唇,还学下棋、打双陆、投壶,她们学得眼花缭乱,却还听到几个嬷嬷私下说,她们这一届的秀女比不上前面的,矮子里面拔将军如何如何的。

    不断地上课,因为最重要的就是识字念书,刚开始她们都很害怕,因为听说还要考试,若是考得不好,就要被鞭笞,甚至还要卷铺盖走人。她们战战兢兢地学着,却又发现彼此其实都差不多,说认得字的秀女,其实也认不了几个字,读过书的就更少了,让前来教导她们的女史先生们总是一脸煎熬的样子。

    学得不好,该有的责罚也没有降临到她们身上,因为受到责罚的人太多,又并不考试,人心渐渐就浮动起来,上课的时候也就不那么肃静,说小话似乎也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了。

    似乎以往不是这样的,胡善祥隐隐约约地想道,她听见过两个嬷嬷说悄悄话,说今年这一次选秀,都凭皇爷一句话,在德不在色。

    这话她听过不止一遍,她的父亲胡老爷就常常这么说,只盯着她的女红,她就有了一手好针线。

    “济宁胡善祥——”有人唤她:“你姐姐来了!”

    胡善祥忙应了一声,探头去望,果然看到是大姐姐胡善围,不由得欢喜起来,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迎了上去。

    胡善祥的家在山东,她家里先生了三个丫头,才有了她弟弟,胡善围是长姐,胡善祥就是老二,而姐妹之间差了十四岁,对于这个姐姐的记忆,只有她还有些印象,其他的弟弟妹妹都没有见过这个姐姐了,因为胡善围早在洪武年间就选秀进宫,如今是王贵妃永宁宫里很得用的尚宫了。

    当年家里面送大姐去选秀,后面没有见人被退回来,只说是选做了宫人,家里长吁短叹了一阵,胡老爷只感叹自己家里不能蹦出个金凤凰来,待到她娘又生下一个丫头来,就遭了冷待,大地主胡老爷的庶子庶女像春笋一样齐茬地冒出了七八个来,要不是后面大姐递了信回来,做了内六品的尚宫了,每年也有许多赏赐寄回来,胡善祥还不会有那一个嫡亲的弟弟呢。

    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给太孙选秀,胡老爷又动了心思了,要再谋取一场同样的富贵,便把她胡善祥送进了宫里。而她的大姐姐的态度更加奇怪,一开始听说要把她送进宫来,坚决不同意,采风使太监也被拖着带了口信,结果不知道怎么回事,胡善围忽然又转了态度,迫不及待地想让她参选。

    胡善祥到底还是进了宫来,有人照拂和没人照拂是不一样的,因为有胡善围这个姐姐的存在,而这个姐姐又恰好是王贵妃身边的心腹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