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昭华-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度哈哈大笑道:“盛庸会提前抵达东昌这个地方,堵住燕军的北归之路。燕王会觉得盛庸是不得已而战,认为此次盛庸由济南南下,是由于粮道被切断而又不得不援救东阿所致,而所驻的东昌又素无积蓄,他觉得盛庸想要速战。其实呢——”

    张昭华接口道:“其实盛庸想以逸待劳,控制形势,持重而不欲战。摆开阵型,则燕王正入彀中矣!”

    王度就拍手大笑道:“燕王此战,决计得不了好!要是我筹划此战的话,还要在阵中摆上大量火枪和毒弩,迎接你的燕王殿下呢!”

    张昭华狠狠地打了个寒噤,怒目而视:“你怎么这么狠毒呢!”

    她却不知道,历史上的东昌之役,燕军精锐丧失几尽。朱棣起兵三年来,兵败未有如此之惨者。而东昌之捷实为她面前的这位王度所谋划,其后,李景隆还朝,建文帝赦其罪而不诛,反而予以重用。李景隆竟为忌功而谗间盛庸,王度亦因而见疏,终至事不可为。

    而现在因为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王度被她软禁在北平,没有按照历史的走向来到盛庸身边,为其出谋划策,所以这一战,燕王的确损兵折将,却依然保有相当强悍的实力,因为没有预先设伏的火器,而盛庸也没有快马传檄吴杰、平安从真定赶到深州,所以燕王的归路也并未被拦截,七万精骑只损失了一万五千余人左右,终于平安回到了北平。

    只是历史的大势依然强劲,燕王手下的第一大将张玉不知燕王已经突围,拨马冲入敌阵解救燕王,连连击杀数十人,终于被创而殁。

    燕军兵败回到北平,承运殿之中,一片肃杀与悲伤的气氛。诸将以东昌无功,纷纷免冠顿首请罪。

    面对俯伏在地的大小将校,燕王深为他们的忠诚所感。他请大家都戴上帽子起立还坐道:“失误在我,并不是你们的过错。”

    他分析了指挥东昌之役中上的得失,自责了一番,最后说:“胜负乃兵家常事,我起兵两年多了,胜负亦相当,这一次东昌,算不上大败。所恨者,失张玉耳。如今万方艰难之际,却失去了我的左膀右臂,我至今都寝不贴席,食不下咽啊!我此来,不仅无法面对北平父老,更无法面对张玉的夫人啊!”

    燕王说到此不禁动了真情,流泪不止,诸将也无不流涕,低头不敢仰视。

第五十九章 祭奠() 
建文二年的这个年节,北平却静悄悄地,连烟花爆竹都放得少。二月初七,燕王命僧人修佛会祭奠阵亡将士,就在王府门前,军民百姓拥堵而至。燕王含泪宣读了自己写的祭文,祭毕他说:“奸恶集兵,横加戕害,图危宗祀。我不得已起兵救祸,与尔等秉忠持义,誓同死生,以报我皇考之恩。如今尔等奋力战斗,为我而死,我也恨不能与你们而死!留待此身,存亡一息,铲除奸恶,得报大仇!”

    说着,燕王将身穿的袍子脱下,当众焚烧了,马云、马和两个,顿时上前劝阻,诸将也跟着劝阻,燕王却说:“将士对我,情深意厚,我岂能忘!焚此以示同生死,死者有知,鉴我此意!”

    随着火光渐渐吞噬了祭文以及燕王的衣袍,燕王仰天悲号,诸将士百姓也都痛哭不止。

    张昭华也看到了熊熊的火光,不由得也嚎啕起来,她见到燕王如此,就想起了自己的亲兵,她们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眼前,耳边还能浮现她们清脆而又坚定的声音——报娘子之恩,死而不弃!

    所以她以前并不能理解甚至嗤笑的东西,她现在忽然能了悟——曹操因坐骑踏麦田而割须,刘备在长坂坡摔阿斗,是在做戏、是在故作姿态吗?即使是,其中也不乏痛切的自责,即使是,其中也不无对将士的深情。

    燕王焚衣,观者无不感动,阵亡将士家属无不流泪,均道:“人生百年,终必有死,而得人主哭祭如此,夫复何憾!”

    古人也并非都是奴性十足,他们要报效主人,但更愿为知己者、为尊重自己的人去死。死难将士的家属见朱棣如此,都纷纷请求从征自效。然而就在此时,人群之中忽然扑过来一个身影,直直往火中跳去!

    燕王已经看清楚来人,顿时叫道:“快拦住她!”

    张昭华奋不顾身地跃过去,大王夫人已经跳进了火中,却生生被她拖出来,而两人的衣裙上都沾染了零星的火星,被众人拍打灭了。

    大王夫人应该是早存死志,她被张昭华拉出来之后,却还要跳进去,众人死死拦下,燕王道:“夫人,世美为我而死,我实在无颜面对夫人!想世美与我,相与周旋十年,阻险艰难,皆共担当。奈何一朝离我而去,悲痛伤心!追念之感深,不能去心。哀哉!惜哉!痛哉!”

    燕王自己都悲痛地说不出话来,张昭华也道:“夫人以夫妻情深,想要相随于地下,殊不知夫人还有子女,难道就不顾念吗?难道不应该使之继承将军遗愿,为将军报仇吗?”

    王夫人十二岁的女儿哭得几乎站不起来,拉着王氏的衣服道:“儿已经了失了父亲,还要失去母亲吗?”

    王夫人终于长长地哽咽了一声,不再执着于殉死——

    与北平这里愁云惨淡相反,打了胜仗的应天,却是家家欢喜。建文三年正月初一日,建文帝率领群臣告天地宗庙,御奉天殿受百官朝贺。奉天门内外,旌旗蔽天,仪仗林立,鞭炮、鼓乐齐鸣,百官俯伏跪拜,万岁山呼之声上干云霄。

    祭享宗庙,就是告东昌之捷的庆贺典礼。既然强敌败北,朱棣旋师,原为缓其师而罢免的齐泰、黄子澄,当然要公开恢复官职了。一时朝廷上下一派喜气洋洋。

    而建文帝最是高兴,他回到后宫,皇后马氏十分善伺人意,特别令太子文圭向他行礼,祝贺朝廷取得的大捷。

    建文帝一把抱起文圭,逗弄了半天才放他离开了,心情大好:“今日诸臣献捷,朕可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

    马氏也笑道:“陛下,燕逆不过是强弩之末,如何敌得过朝廷?这难道不是早晚的事吗?”

    建文帝也笑道:“早晚的事!早晚也要平定北平!”

    他对马氏说:“方先生对朕说,兵家贵离间之计,燕王出兵在外打仗,而燕世子高炽在北平留守,如果略施离间之计,让燕王怀疑高炽,则必然回师,父子必然生隙。”

    马氏轻笑一声,道:“妾虽然在深宫,但是也听闻燕世子高炽体躯肥大,且有足疾,不讨燕王喜欢,而燕王的二子高煦,却极类燕王,跟随在燕王身边打仗,得其欢心——难道就没有一丝的想法,想要取代世子高炽吗?”

    建文帝哈哈大笑道:“这离间之计,始于朕,却一定有人推波助澜,助朕成功!”

    夫妻两个温存了一会儿,建文见到马氏尚穿着礼服衣冠,不由得问道:“刚才谁来见你了?”

    “宁国公主过来,坐了一会儿,”马氏道:“也就刚走,去见宝庆公主了。”

    宝庆公主,是太祖高皇帝么女,母亲是美人张氏,高皇帝驾崩,嫔妃一律赐死殉葬,但因宝庆公主年仅三岁,特留其母张氏不死,命其抚育公主。

    建文帝想起宝庆公主,好像从宫中给高皇帝做“小祥”之后,就未曾见了。他心里有些愧疚和难堪,而马氏善解人意,看到建文帝的难堪,就道:“陛下,公主年幼,有美人张氏照顾,臣妾平时也时时存问,陛下事多繁杂,偶然没有顾念到,并不是陛下不通亲亲之谊。”

    建文帝急忙点头道:“朕日讲周官,还要时时关注燕地的战报,确实没有时间,等公主长大了,朕一定给她挑一个好驸马!”

    而此时在永安宫里,宁国公主抱着六岁的宝庆公主,看着她认真地在纸上画画,就道:“咱们宝庆,画的是什么呀?”

    宝庆公主是个圆嘟嘟的小女孩,这一点随了她生母,她笨拙地捉着画笔,努力地画着什么。

    “咱们宝庆还是不爱说话啊,”一旁庆城郡主将手上的顶针撸了下来:“张氏身体也不太好,这宫里头,没有几个人陪她说话。”

    高祖的公主中,宝庆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其余的公主都在洪武二十八年以前嫁出去了,既然嫁出去了,就住在公主府中,而没有分封的皇子也住在诸王馆,所以孤零零地惟余一个宝庆,在宫中没有同龄人,母亲张氏最近也生了几次病,更显得她孤独。

    宁国就道:“阿姐,你还缝衣服呐。周王弟那里有衣服穿了,自从四哥起兵……没人苛待他。”

    庆城郡主闻言一酸,“老四……听说他在东昌败了,朝廷这里,皇帝还告捷……都是亲骨肉,自相残杀……哪个胜了,高皇帝、高皇后泉下都不得安宁……”

    宁国忽然死死地握住她的手,逼问道:“阿姐,你心里,盼着谁赢?你盼着四哥赢是不是!你跟母后一样,最爱他,你看着他长大的!而天子,天子有负于你,你心里偏着四哥,也是应该!”

    庆城心里一滞,她和福成两个,在洪武元年被册为公主,当时有人对高皇帝说,她们二人并不是皇女,皇侄女宜改封为郡主,而高皇帝却说朕惟侄女二人,不忍遽加降夺,其称公主如故。唯独到了新帝时,降封庆成郡主。

    建文帝至今还没有加封长公主,所以现在所有的公主仍是公主,而庆城却降成了郡主——

    让庆城从心底说,她的确盼望着老四能取得胜利,因为自从燕王起兵,她就常常能想起她出嫁的时候,老四追着她的车驾跑,边跑边道:“姐,姐——我一定接你回来!”

    她的眼泪流了下来,因为她同样也无法忘记,当年允炆生下来的时候,小小的眼睛,红地像个猴儿似的,然而太子却抱着他道:“大姐姐,你看,他长得像我!”

    宁国的衣袖忽然被扯了一下,她低头去看,却见宝庆似模似样地画了一幅画出来。

    她再仔细一看,却不由得感恸万分——宝庆是照着春和宫的画像画出来的,一个矮胖矮胖的妇人,提抱着五个矮胖矮胖的孩子,这是高皇后带着五个儿子。只是宝庆的画里,高皇后却多拿了一个蘋婆,然而大家都笑嘻嘻地推让着,没有一个人伸手去拿。

    “宝庆,”宁国指着其中一个,道:“你知道他是谁吗?”

    宝庆本来懵懂地看着她,忽然福至心灵道:“四哥!四哥!”

    庆城和宁国一样,俱都心中一颤,溢出大大的泪花来。

第六十章 鹿血酒() 
永安和永平两个,乘着肩舆刚行了不到数十步,就见一行人扛着一头鹿过来,不由得停住问道:“这鹿是哪儿来的?”

    典膳所的人就回道:“原是三王子猎回来送给世子的,只是今早上世子殿下流了鼻血,说是喝了鹿血酒,世子妃就命我们将这东西带回大灶去,做鹿胎膏吃。”

    永平大大地嗤笑了一声,扭头对永安道:“流鼻血,说是喝了鹿血酒——我看怎么不像呢!”

    永安微微动了动眼睛,也慢慢道:“高炽以前也喝过,没见流鼻血,何况父王高煦几个,更是常喝,都没有见过……”

    “如今都什么时候了,”永平虽然低声却又说得清楚明白:“我这嫂嫂,还是不足呢!前儿刘医正都给大兄把了脉了,说阴虚阳亢,要寡欲,要调养!自家遮遮掩掩,却还赖在麋鹿的身上!”

    两位郡主的肩舆很快起行了,却留下典膳所的众人,面面相觑,仿佛听得了一个不得了的秘密。

    世子所里,高炽躺在床上蹙着眉头,额头上还冷敷着一块巾布,他的鼻血刚刚才停下,梅生端着一盆血水退下了。

    “好好的喝什么鹿血酒,还一喝一大碗,”张昭华就不由自主地说他:“这东西喝了之后要纾解的,你不知道啊,喝了酒睡了!还有高燧,怎么回事,明明听了刘医正说了你虚不受补,还送过来鹿血酒!”

    高炽最近几个月身体虚弱,大病生完了生小病,现在说话的声音都是虚的:“往常我也喝呢,没这次这么难受,还是生了病的缘故,高燧也是盼我赶紧好,你别把人家一片好心当歹意。”

    张昭华就道:“你现在身体正虚着呢,送过来这东西,你也要问一问能不能进补,你看你现在又躺下了,那么多军务民情,你怎么办呢!”

    高炽就道:“交给高燧罢,往常交代他的,都做得没什么偏差。”

    张昭华道:“说得轻巧,交出去是容易!他用什么,用你的世子大印啊!说给就给,将来是认印还是认人?”

    张昭华对高炽的世子大印是有怨念的,高炽能感觉地出来,不由得轻轻拍了一下她的背:“不用我的金印,难道还要用母亲那里的燕王金印?”

    “你要是将庶务交给他,”张昭华就道:“就给他铸一方专用印,不要将你的世子金印,随便交付给他使用。亦或是——”

    她说着心里一动,道:“如果是粮草军需上面的事情,你这边需要核对的,我倒也能帮一帮你,何必非得劳烦高燧!”

    高炽想到她打算盘的伶俐劲儿,倒是一顿:“这算账,都是纪善所那边统筹好了细目,才送过来叫我核算一下的,你揽过来倒是能行,只是师傅们知道我的字迹,要是发觉不对过来一看,就知道我病了,是必要让我将息的。”

    “这样的事情不必叫他们亲自来,”张昭华就道:“你不要叫他们知道就行啦。”

    高炽自然要问一声怎么不叫人知道,张昭华就站起来,拿了羊毫笔龙飞凤舞写了几行字,交给他看:“怎么样,能不能瞒天过海鱼目混珠一下?”

    高炽接过来一看,不由得惊道:“这是你方才写的?你什么时候,学了我的字?”

    张昭华得意道:“你的字好学的很!你就看像不像罢,能不能骗过纪善师傅的眼睛?”

    高炽咂摸了一会儿,道:“连我本人,都辨不得了!”他说着也就略微踟蹰了一会儿,道:“既然如此,你就替我裁决一下庶务,几天的功夫,应当不出问题……”

    高炽就将北平一省之地的庶务细细跟她讲了,张昭华听了半晌,才觉得高炽每天天没亮就走,深夜才回来是怎么回事了,庶务多是没错,但是分类不太明确,因为现在燕王与朝廷分庭抗礼,所以北平府及周边官吏的任免都是燕王府说了算,所以各州县原来给朝廷的奏章,如今都交到了高炽这里。各地奏章,都呈报的事情不同。高炽每次从百十来个奏章之中,挑出民本的,细细批阅,而管着民务的郭资、墨麟几个,都不敢在奏章上写什么意见,都写得是“按律如何如何”。

    而燕王在前线打仗,所要供给的军需粮饷的细目,高炽却莫名其妙地交给了纪善所的师傅们盘算——若说郭资、墨麟几个,到底是外人,不放心,这也罢了,可是纪善所的师傅们,有几个是精于算账的?怪道那边交了账目,高炽这边还要喊她一起重算一遍。

    张昭华先没有动其他的,先将军需粮饷的事情揽了过来。她从嫂子郑氏的银楼里,要了四个会拨算盘的女人来,发觉不够,又从北平城里,招了十来个通算法的女夫子,叫府里的账房执事好生教了,然后领着她们开始盘算军粮,女人比男人的好处就在细心,一锱一铢都算得清楚,高炽卧在床上,第二天跟她玩笑说,一晚上都听得是戮子声、算盘声和板子声。

    之前送过来的账目之中,查出一十二个漏洞——这倒不是纪善师傅们有心贪腐,而是确实因为不擅长算账造成的失误。张昭华将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