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财迷抗日记-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有人向会长才弥先生说,共济会在一些农村干的事,有点像劳动党干的。减租减息、组织民兵,就差没有打土豪分田地了!财迷没怎么理会,他才不在乎像不像劳动党!他只问那些来告状的人,这些措施是不是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利?只要对地方的经济发展有利,对改善百姓生活有利,就行了!
财迷的这个方针,二个多月后引来了杀身之祸。5
第七十六章 黄鱼车
4 一九三一年六月份,科辉的人力三轮车已经生产了三百多辆,但销售情况堪忧,产品积压。倒是原本没怎么准备生产的二轮板车,市场销路还行。
现在是黄花鱼汛期,科辉渔业公司首战告捷,大量的大黄鱼,堆上了小港村与他们基地之间新修的渔业公司码头。不是技术高,是运气好!小港村的渔民(不少是共济会的会员)也有了同样的收获,今年是大黄鱼大丰收!东海一带,渔民们的船上堆满了黄鱼。
这本来是好事,但在这没有冰库的今天,销售成了大问题。
这时的上海,有出卖冰的地方,叫冰厂。不过在财迷看来,觉得应该叫冰窖。
这冰厂设在水稻田中间,看上去像个金字塔。塔基一米左右高是用泥土堆成近一米的厚墙,里面是放冰的。上面是用竹子和稻草搭的、高高的尖顶。
这冰,是冬天时,边上的稻田里自然结的。
上海的冬天,要在最冷天气的早上,田里故意放上的清水上,才会结上一、二公分左右厚的冰。于是,只要是寒冬的早上,附近的人们就会早早起床,到冰厂干活。冰厂的人只是站在这金字塔前,人们只要挑进冰库一担冰,他们就发几个铜板。
之前,大凤他们也干过挑冰这个活。大冷天,大龙他们赤脚跳到结有冰的水田中,把冰装到竹筐里。其他女孩等冰装满,就抬了送到冰库。大家衣服都少,干这活,脚冻得很快就没了知觉。
但是,小孩们和边上的农民一样,还是希望天气能冷一点,能让他们有机会赚上点钱。读过杜甫《卖碳翁》的,都知道这是什么心情。
冬天,冰库装满后,上面堆上稻草保温,封上门。等到夏天时,一点一点取出来,装在有棉花保温的木箱里,卖冰镇酸梅汤之类的用。
夏天时冰就贵了,一碗就要一、二个铜板了。用来冰鱼?不合算了。
有北方的人会问:干吗不是挖地窖来当冰窖?这是因为江南水乡,往地下挖一米,就有水出来,所以挖不得。财迷如果不是来到这个时空,也想不到这儿的“冰厂”是这个样子的。
财迷动用力量,促销黄花鱼。于是,整个汛期,财迷让空闲工厂的工人、难民,甚至保安队的军人,都来处理黄鱼。把黄鱼装上人力三轮车,到上海的大街小巷叫卖,低价促销。另外,以前陶瓷厂生产的缸都用来腌咸鱼,又薰烤、晒黄鱼干。差的杂鱼,就做鱼粉,当饲料添加剂。
很多上海人第一次见到这种人力三轮车,就是在这次“卖黄鱼行动”中看到的。所以,后来上海人就把这种三轮人力车叫成了“黄鱼车”。
结果,小港村的黄鱼都卖掉了,还帮舟山的渔民卖了一些。
保安队现在的四千八百多人,他们自称是“手枪旅”。因为在西北军中也有手枪旅,是军一级直辖的精锐部队!只有在关键战斗才拿出来用。所以能进入“手枪旅”,就是一种荣耀。
而西北军的手枪旅,装备的手枪也大多是国内仿造的驳壳枪,还有些更差的国产手枪,有的人还只有大刀。现在保安队主要武器是自产的侧把子手枪,性能好,训练的子弹又充足,队员的枪法都有提高。加上班里都有狙击手、狙击步枪(三八枪加个光学瞄准镜),所以保安队员自己认为他们是一支天下无敌的精锐部队了。
财迷一方面对保安队员讲“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道理,另一方面讲了日喷军队坦克、大炮、毒气、飞机、军舰的优势。也讲了自己部队的优势和弱点。
根据训练结果,财迷抽人组建了一个特别大队,里面设了特种兵中队和城市侦察兵中队,以及反坦克兵(火箭筒)中队。
小港军营外的一个简易码头已经建好,码头前的泥涂挖了一条沟,涨潮时水深有三米。
已经五月了,但鱼雷都还没最后定型。财迷决定分三个方向来干:第一,搞最简单的人工操作鱼雷。第二,搞陶瓷制作的人力潜艇。第三,准备建设钢铁制作的柴油机—电力动力潜艇的基地。
财迷只知道二战中意大利曾应用过人工操作鱼雷,但这在二十一文学是早就被淘汰的东西,小K他们都没去注意它,财迷当然更是不知道究竟了。现在,他只是想制作出一种鱼雷,用人把它推到敌人舰艇附近,扳动鱼雷上的开关,发动鱼雷,让鱼雷撞向敌舰。
这样,就先研制出鱼雷再说,然后搞潜水装备,训练潜水员吧。
鱼雷上的动力,以财迷的条件,当然是用蓄电池来带动电动机。但铅蓄电池有个自身漏电问题:不用时,放着十来天后,有的蓄电池的电就只剩下一半了。那不是要在鱼雷做好后,还经常要把蓄电池拆出来,充电后,再装回去?财迷为此伤了脑筋。
用陶瓷做的潜艇,进展比较快。做了内径二米三的几截陶瓷圆筒,圆筒两端都有法兰,不过是筒内法兰,从筒里面锁螺栓的。二个半圆球的封头,也是同样的法兰。组装起来,就是一个长十二米半、直径二米五的雪茄形潜艇了。
螺旋桨是用人力踩动的!还带有人力踩动的发电机,一个蓄电池组,作为艇内照明和收发报机的电源。
鱼雷发射管放在这雪茄形筒的外面。因为财迷觉得这发射管的密封不好解决,万一水从发射管中进入潜艇,是要出大事的。
但这发射管放在潜艇的前面了,也有缺点,就是每个发射管只能发射一次鱼雷,以后要等回到港口或辅助船上才能再装入鱼雷了。所以,财迷在这陶瓷潜艇前面放了六个发射管,看上去有点像左轮手枪的弹仓。六个发射管的中间,是平衡这一部分重量的浮筒。
财迷在陶瓷潜艇上面的人员出入孔外面,加了一个小船一样的围栏,当然,这小船是没有底的。这不仅使潜艇浮在水面上时,人员可以安全活动,避免海浪的冲击。更使这潜艇在水面上时,远处看来像一个小舢板。
这“小船”是有“桅杆”的,这十二米高的“桅杆”,就是潜望镜,也是潜伏时的进出气口。这么高的桅杆,相对“小船”来说有点不成比例。没办法,在长江口一带,只有潜入到十米以下,才能确保上面看下去看不到潜艇。这样,在潜望镜深度,潜艇一般也不会被人发现。
把水放入潜艇底部月牙状的水箱,潜艇就下潜;把水抽出这水箱,潜艇就上升。这抽水泵,当然也是人力的。这潜艇下面放了一些铸铁块配重。潜艇的升降幅度不大,上升后,潜艇筒体也只露出约三、四十公分在水面上。所以,财迷只在潜艇的顶部装了几个圆的玻璃舷窗,这样在潜水不深时,可以不点灯。5
第七十七章 潜伏潜艇
4 陶瓷人力潜艇定员六个人。最少二个人就可操作这个潜艇,一个人在潜望镜和声纳仪前,观察并控制潜艇的升降舵和方向舵,另一个人就踩蹬螺旋桨。而最多时,可以五个人同时踩螺旋桨,不过这时的速度也不过每小时七、八公里。平时三人一班,轮流值班;战斗情况时,当然是大家一起上。
";桅杆";不仅是潜望镜,还是换气管。如果在潜望镜深度,可以通过潜望镜杆来换气呼吸。在潜望镜深度以下,不用氧气瓶的话,只能潜水几十分钟。所以这潜艇的下潜时间是很短的。
光靠陶瓷潜艇自己的人力动力,它的活动半径是很小的。不过在长江里伏击,是没有问题的。
为了能够扩大潜艇的活动范围,财迷定做了二条船作为陶瓷潜艇的辅助工作船。这二条船看上去像是现在常见的帆船渔船,最多是尺寸大了一点,但实际上里面装了二台科辉造船厂生产的蒸汽机。可以让这船拖着陶瓷潜艇,到达要埋伏的地点附近,几天以后再去接它。
因为自身活动范围小,财迷觉得这陶瓷潜艇只能叫做伏击潜艇。它的优点是制造容易,价格低。
陶瓷潜艇和辅助船都在科辉船厂制造,潜艇在六月下旬下水,配套的机帆船八月初下水。二龙从潜艇的设计到制造,全程参加了,而且很感兴趣。六月中旬,从部队中选了三十个人,从小港村找了四个年青的渔民,加上二龙和另外二个年青技术员,组成了“海军”,由二龙负责,开始训练。对外叫“特别大队第四中队”,之前的特别大队中已经有了特种兵中队、反坦克兵中队和城市侦察中队三个中队了。
人力潜艇开始训练了,但鱼雷还在试制中,还没能定型生产,这是个大问题。
只有制作了机器动力的潜艇,才能真正保卫近海,但钢铁制作潜艇就不这么容易了。财迷决定去一下上海最大的机械工厂,也是最大的造船厂,江南制造局去看一下。
通过共济会会员的介绍,财迷以要加工化工机械筒体为由,去到江南制造局参观。
在到船坞参观造船现场时,财迷见到了作为二十一文学的人不可能想象的劳动场面。
这时的造船基本上靠铆钉铆接,而且是热铆工艺。也就是说把铆钉加热到发红后再铆接,这样锤击铆钉头容易不说,还能利用铆钉冷却时的收缩,让钢板铆得更紧。
在造船现场,船坞旁边放了炉子,铆钉就在这炉子上加热。等铆钉加热到通红时,一个师傅夹起一个加热好的铆钉,向十多米高的船台上扔去。这船台上有一个工人拿了一个装有木头手把的铁皮斗,在空中一抄,就把这流星赶月似的热铆钉接在铁皮斗中!然后另外的师傅夹了这铆钉,放入铆孔中,锤打起来,火星四溅。
二十多米的距离,十多米的高度!如果这扔铆钉的人扔得不准,或是接的人接得不好,这铆钉扔到了什么人的身上,马上就是工伤事故!就算是掉下来掉到下面的木头上,也会引起火灾。可是,下面连续的扔,上面连续的接,无一失手的。这工人师傅们的技术出神入化,可以表演杂技了。
财迷若不是来到这个时空,是怎么也想象不到有这样的造船工艺的!财迷想起有个形容劳动场面的词,叫热火朝天,就是从这儿来的吧?
江南制造局的设备能力,在当时算是相当可观的。可以卷钢筒,直径最大可达三米五。但现在厂里没这么大的钢板,要科辉自己去订了货,他们可以代为加工。但就算能卷钢筒,离能生产潜艇还远得很!内燃机、大的电动机、船坞……
财迷在江边的一排房子前,看到有一个水兵在站岗,就问陪同的江南制造局职工,这是为什么?
原来有一艘海军的鱼雷艇,正在江南制造局里维修,艇上的一些武器,卸下暂放在这仓库里。所以要大兵站岗看守。
鱼雷艇上的武器?不就是鱼雷吗?现在已经六月份了,财迷的鱼雷还没有定型生产,要不,先向海军借二个?反正都是为了保卫祖国。
财迷从科辉造船厂调了一条新造好的火轮和一条拖船,从保安队调来十个训练成绩最好的士兵。半夜三更,他带着傅家兄弟和叶展雄,以及这十个士兵,坐船来到江南制造局的船坞旁边。天很黑,造船工人晚上是不上班的,船坞空无一人。
财迷让傅保田带了十个士兵上去偷鱼雷,自己与叶展雄等人留在船上等。傅保田等人装备了带消音器的驳壳枪,但财迷让他们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开枪伤人。过了约有半个小时,傅保田他们就推着小车回来了。他们没有伤人,因为这站岗的士兵坐在木箱上,睡得正香。他们只是把他捆绑了。
仓库里有八枚鱼雷,另外有一些炮弹。财迷让他们只要鱼雷,炮弹什么的都没拿。
鱼雷偷到后,财迷拆开了一枚,这才发现自己的技术设计走入了一个歧途。他想了很久没法解决的蓄电池跑电的问题,人家简简单单地就解决了!原来,这鱼雷里的蓄电池,在没发动前,电解液硫酸是另外装在一个玻璃瓶中,没放入到蓄电池铅板中间去!这样,蓄电池当然不会跑电了。当压缩空气把鱼雷推出发射管时,一个挡块把鱼雷上的机关扳下。这个机关并不是财迷设想的电路开关,而是把里面的一个玻璃封管压碎,让硫酸都流入蓄电池中。这样,电机就转动,带动螺旋桨。这个办法,又简单又可靠。
二十一文学的工程师又怎样?有些时候就是不如现有的技术简单有效。5
第七十八章 刺杀蒋中才
4 根据偷到的鱼雷,财迷组织人员修改了图纸,按图开始制造正规的鱼雷。
因为科辉有“声电陶瓷”技术和晶体管,所以,被动声纳很快就制造成功了。所谓被动声纳,也就是一个定向性能好的水下麦克风,把海中各方面上的螺旋桨等声音收集来听。潜艇头尾各装了一个定向麦克风,所以,根据二个麦克风的夹角,不仅可以确定声音源的方向,还可判断声音源的距离。
而对于海岸、停泊的船等不发声音的物体,就必须要用主动声纳了。自己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反射回来,自己接收后,根据声波来回的时间来确定物体离潜艇的距离,这就是主动声纳。原理说来不复杂,不过电路制作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动声纳制造出来后,好几个月过去了,主动声纳还在实验中。好在陶瓷潜艇一般都在水面或潜望镜深度运行,暂时没有主动声纳,也能训练、运行。
…………………………
六月二十五日,王亚樵突然来找财迷。财迷因为忙,过完年后没去见过九哥,而王亚樵也好久没有来找他了。这次王亚樵来,说是想向财迷借十五万元钱。原来他们收了广东方面反蒋中才派的孙科、唐生智等人的二十万元钱的活动经费,去刺杀蒋中才。而事情没成功,但这二十万已经花得七七八八了。
自一九三一年以来,蒋中才没有落实在中原大战后期说的,要把政权让给文官的诺言。虽然请了胡汉民等人到南京任职,但实际上仍大权独揽,一度还把与他意见相左的胡汉民扣了起来。所以这些反蒋的粤派人物要刺杀蒋,选中了王亚樵他们当杀手。
王亚樵本来就与蒋中才是对头,有老朋友出钱让他刺杀蒋,自然是正中下怀。只不过担心难以成功而已。
王亚樵的担心成了事实。刺杀蒋中才可不像杀赵铁桥这么容易,他前呼后拥,保卫严密。好不容易知道蒋要在六月去庐山,就将刺杀地点定在了庐山。王亚樵的夫人王亚英设计,把驳壳枪装在挖空的火腿里;并亲自行动,装扮成阔太太,带了几条“火腿”上山。她骗过岗哨,把枪带上了山。
但蒋中才经常活动的区域保卫太严,刺杀行动组只能在蒋中才警卫巡防得松的区域设置两个伏击点,希望蒋能走到伏击点附近。六月十七日,蒋中才真的去向刺杀行动组设的一个伏击点。但一个埋伏在竹林的队员还是被为蒋开道的侍卫先发现了,他立即向还在最佳射程外的蒋中才开了一枪,但离得太远,没有打中。警卫们一面与刺客对打,一面把蒋中才拖走。警卫人多,经一阵枪战,这个伏击者被打死。而蒋中才只是虚惊一场。随后,警卫部队对庐山进行了大规模搜查。好在上山参加刺杀的其它队员都躲过了搜捕,安全撤到上海。
王亚樵来找财迷,一个目的是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