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女有毒:冠宠皇后-第8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烨一凛,知道翠微翁主虽然性子粗豪爽朗,可是从来不打诳语,而且,昭容长公主在大禹地位十分特殊,若是昭容长公主向皇上开口讨要什么,哪怕是宰相之位,只怕皇上都不会吝惜。
想到这里,顾烨不由得有些激动起来,声音都有些不稳了:“敢问翁主,到底是何事?”
翠微翁主觉得顾烨虽然容貌英俊,但是面目可憎,多看一眼都觉得十分腻烦,若他不是顾倾城的父亲,她还真懒得理会!
“侯爷,你以为当今,皇上最心烦的是什么事?”
顾烨忙道:“自然是这旱情和蝗灾了。”
“正是如此,”翠微翁主微微一笑,“若是侯爷拿出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你说皇帝舅舅会如何?”
顾烨一怔,随即冷了声音:“敢情翁主是来调侃本侯的?满朝文武聪明睿智者不知凡几,皇上更是不世出的贤德君主,自从旱情凸显和蝗灾爆发之后,不知道想出了对少应对之策,可是也只能徒呼奈何!”
言下之意,翠微翁主也绝对不会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翠微翁主更加鄙夷顾烨为人,只简简单单几句话便看出来这是个惯于媚上欺下的的货色,目光冷冷在顾烨脸上一扫:“侯爷以为,我若没有把握,敢说大话?”
顾烨皱了皱眉,露出深思之色。
翠微翁主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往桌子上一放,轻轻往前推了一下:“侯爷只要照着这上面说的去做,不出数日便会有奇效。”
顾烨伸手要去拿。
翠微翁主又把纸收了回去,自言自语似的道:“还是算了,反正侯爷也根本不信我,给了你你也必定不会全力去做,我还不如把这场富贵送给别人呢!”
说着把折得整整齐齐的纸又收回了袖中。
顾烨咽了口唾沫,觉得嘴里干得厉害,忙赔笑道:“翁主说的哪里话来?翁主的人品有口皆碑,便是看在长公主面上,本侯也断然不会怀疑翁主的。还请翁主”
看着他满脸的渴望,翠微翁主不禁在心底叹了口气,倾城是多么不幸,竟然摊了这么一个利欲熏心的父亲!
“也罢,”她脸上露出几分犹豫之色,沉吟片刻,终于道,“看在倾城面上,我再退一步。”从袖子里掏出那张纸,拍在了桌子上。
顾烨一面道谢,一面命丫鬟把纸张取过来。
但当他展开看完之后,便觉得有一瓢凉水从头顶浇了下来,嘬着牙花道:“翁主,这这未免太冒险了吧?”
“冒险?”翠微翁主冷笑道,“侯爷比我年长十几岁,不会不知道富贵险中求吧?自古以来,胆小没有将军做。何况,你不过是付出少许,将来得到的名利会是付出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不过,人各有志,我言尽于此,你若不打算谋求这份富贵,便把它还给我!”说着伸出手去。
顾烨面上露出挣扎之色,犹豫片刻,才把牙关一咬:“好,我拼了!”
翠微翁主“嗤”的一笑:“侯爷,事情还没有那么严重吧?”
怎么没有?顾烨心道,那可是实打实从身上割肉啊!
送走了翠微翁主,顾烨仍旧在客厅里捏着那薄薄的纸张,容色挣扎,手指都在微微颤抖。
邢氏走出来,问道:“侯爷,到底是怎么回事?”
顾烨忙把那张纸妥善叠好,仔细收在怀中,还轻轻拍了拍,长长出了口气:“你不必多问。”
邢氏碰了个软钉子,十分不乐,决心在晚上的时候施展美人计,一定要把实话套出来。
顾烨却已经行色匆匆往外走去,一边走一边说:“今晚我不回来睡了,你不必等我。”
邢氏气得直跺脚。
襄宁侯府也养着几个顾烨信得过的幕僚,他便是去找那些幕僚商议此事的。
与此同时,翠微翁主也在问萧凤梧:“你说,倾城这计策能好使吗?”
萧凤梧哈哈大笑。
翠微翁主一改在顾烨面前的高傲冷漠,急切问道:“你要急死我不成?还不快说!”
萧凤梧示意她稍安勿躁:“顾小姐不是那种莽撞行事的人,她既然跟你说了她有把握,那便是真的有把握。只不过,我没想到,她会让襄宁侯府割肉!”
翠微翁主苦笑:“你对她的信任简直到了盲目的程度。”
萧凤梧收敛了笑容,肃然道:“表姐,你错了,我从来不盲目相信任何人。事实上,我很久之前就已经调查过,有很多老人都说类似于今年的状况五十年前也出现过一次。
“旱情也并不是今年突然爆发出来的,你没发现从三四年前开始,大禹便没有好好下过一场雨?尤其是到了去年这种情况越发明显,冬天甚至只下过两场雪,而且总量加起来都不足一指。
“所以大旱是迟早的事。
“今年少雨的情况更为突出,所以顾小姐一提出大肆收购粮食,我便立刻着手去做了,”他隐秘的笑了一下,“其实早在去年我已经收购了一批粮食,不过规模比较小而已。”
翠微翁主瞪大了眼睛,上上下下打量着萧凤梧:“你你是说从三四年前你就开始注意天气变化了?你那时候才多大?”
萧凤梧摊了摊手,坦然道:“最先注意到这个情况的是我的一个长辈,不过请原谅,我不能说出她的名字。”
翠微翁主摇了摇手:“我也不想知道。你还是跟我说说倾城的计策到底会不会成功好了。”
萧凤梧悠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玲珑的茶杯在精致的指间轻轻转动,半晌才徐徐说道:“经过这次接触还不能初步看出襄宁侯是怎样一个人?顾小姐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为了能谋得更大的富贵,这点小小的牺牲,襄宁侯一定会舍得的。”
第一百一十二章 献策()
顾倾城交给翠微翁主的纸上写着灭蝗三策,抗旱三策。
灭蝗三策第一策平平无奇,而且也是如今大禹民间一直在用的,便是发动一切能发动的力量去扑杀蝗虫;第二策是在田地里放一些蝗虫的天敌,比如蛙类与鸟类;第三便是药物灭蝗。
抗旱三策,第一策是修建一条广汇渠,把南方广陵江的水引到北方;第二策各地积极寻找水源,并多多打井;第三开仓放粮。
最重要的一点是,襄宁侯府愿意倾尽家财购买灭蝗药物和赈灾粮食。
昭帝看到顾烨的奏折之后,也不过微微冷笑,目光有些轻蔑:“顾爱卿,你所说的这些计策并无特异之处,除了修建广汇渠,别的计策早在旱情刚一发生的时候便已经推行过了,效果却微乎其微。”
顾烨的身子微微颤抖,但想着明日的荣华富贵,便把牙关一咬,出班跪倒叩首:“启禀万岁,这三策乍一看的确十分平庸,但是臣还有下情回禀。”
“哦?”昭帝把他的奏折随意一丢,无可不可地问了一句,“什么下情?”
顾烨又磕了一个头,才说道:“比如灭蝗第一策,皇上需要派人亲自监督,收购民间捕杀的蝗虫,而收购来的蝗虫可以送到饭铺做成美味佳肴。”
话音一落朝堂上响起嗡嗡的议论之声,大抵是说蝗虫那么肮脏的东西怎么能入口,浪费国库银子是小,万一闹出人命来,岂不引起大乱?
昭帝的脸色也不甚好看。
顾烨战战兢兢地道:“臣已经在家中数次试验过,这蝗虫本身无毒,不管煎炒烹炸,都十分美味。而且,微臣还翻阅了大量的医学典籍,发现蝗虫甚至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万岁若是不信,可以召集太医院的太医征询一二。”
昭帝微微一哂,果然派了太监去把太医院的院正赵锦添传了来。
赵锦添侃侃而谈:“蝗虫治痉挛、息内风,但均属治表”
昭帝一摆手:“朕知道了。你且退下,顾爱卿,你继续说。”
顾烨舔了舔下唇,一直如擂鼓般的心跳终于轻缓了一些,叩首道:“请陛下恩准,臣已经在家中烹调了一些蝗虫,请陛下品尝一二。”
旁边的执事太监刚要说话,昭帝摆了摆手:“呈上来。”
顾烨便请小太监去午门外接了自己小厮拿着的食盒。
满朝文武都伸长了脖子看着,顾烨跪在地上把食盒里的蝗虫一盘盘端出来,一边端一边解释:“这一盘是油炸的,有个比较文雅的名字叫‘飞蝗腾达’,这一盘是葱炒飞蝗,这一盘是煎蝗虫,事先用面粉和鸡蛋滚了蝗虫,然后在油锅里煎熟,外焦里嫩十分可口,这一盘是香辣飞蝗,配了独特的酱汁,口感特别。
“这些蝗虫都是提前两日去掉了翅膀和四肢,在光滑的面盆里放置,排尽了体内的污秽,在烹饪之前也经过了仔细的清洗,所以可以放心食用。”
为了表示无毒,顾烨取了个小碟子,每样都尝了一点。
群臣在他取出盘子的时候便已经闻到了一阵阵香气,大家为了上早朝一般早上都只简简单单吃一点东西垫垫肚子,如今闻到这诱人的香味,都觉得腹中十分饥饿。
昭帝也来了兴趣,叫小太监把盘子一一呈上来,自己拿了象牙镶银的筷子,每样吃了两口,才一入口,眼睛变亮了起来,频频点头:“不错,不错。”把筷子放下,叫小太监端下去,“诸位爱卿也试一试。”
群臣或者好奇,或者不屑,或者鄙夷,但皇上开了口,也不敢违旨,每人都夹了一只蝗虫来吃。
吃之前百般疑虑和不情愿,可是一入口便觉得十分美味,忍不住要吃第二口。
于是乎等到小太监把盘子端到站在班尾的臣子面前时,盘中只剩了一点点残渣。
“好,”昭帝开了金口,“此法可行。民以食为天,如今天下大旱,百姓缺少口粮,既然蝗虫可食,那么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饥荒。”
顾烨脸上露出喜色,继续说道:“菜花蛇和麻雀等都十分爱吃蝗虫,如果放养一些在田地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灾情。而且这些东西也不会造成灾害,等到蝗灾过去,还可以捉来当做肉食,饱餐一顿。”
他顿了一顿,见昭帝并未说什么,才继续讲下去:“至于灾情特别严重的地方,这两种法子却难以在短时间内见效,便要借助药物。臣已经试验出了一种药方,对人畜来说毒性极低,即便是中毒死了的蝗虫,人畜吃了之后也不会有什么不良反应。药方在此,”他从衣袖里取出一张药方,双手举过头顶,“微臣愿意捐资两万两,购买各种药材。”
昭帝让赵医正仔细检验了药方,得到了对方肯定的态度,便微微颔首:“顾爱卿有心了。”
顾烨喜上眉梢,立刻又开始陈述自己的抗旱三策:“修广汇渠不仅仅是为了解此时天下旱情的燃眉之急,而且对日后还大有裨益。如今修广汇渠,势必要征集民夫,这样一来也给了无法耕种赋闲在家的百姓一条出路。
“一旦广汇渠修通之后,南北沟连更加通畅,漕运畅通,南北方的物资便能得到有效的交换,此其一。其二,两岸的农田也可得到及时灌溉。”
他并没有往深层意义上说,可是昭帝的眼眸却变得深邃起来。一直以来南北交通不便,南方局势便不好掌控,若是修通了运河,不仅方便南北物资融通,而且也方便了北军南下。南北文人也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好,”昭帝微笑道,“顾爱卿果真是朕的贤臣!”
顾烨受了这样的赞誉,一颗心又开始砰砰乱跳,接下来解说抗旱二策三策,因为过分激动,嘴唇都开始微微颤抖。
昭帝龙心大悦:“顾爱卿起来说话。”
这可是殊荣。
顾烨连忙谢恩,但因为跪了太长时间,双膝都已经麻痹,一个趔趄差一点摔个狗啃屎。
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建()
“微臣以为,一个村子至少要有东西南北四口井,种田光靠老天赏脸浇灌是不成的。但是民间打井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所以需要官府派出专门人才协助打井并维护。”
顾烨侃侃而谈,方才因为他失态而哄笑过的群臣都不免有些讪讪然。
“不过要解燃眉之急,还需要开源。也就是寻找水源。臣听闻东野县有位隐士善于寻找水源,所以东野县一地在旱情爆发以来,几乎未受到困扰。臣已经派人去请这位隐士了,估计明后两日便能抵达京城。”
群臣交头接耳,东野县距离京城还有数百里,顾烨是怎么知道这位隐士的?
顾烨见状忙道:“是臣家中有一位远亲住在东野县,今日通消息告知微臣,说是乡间一位隐士带着乡民去寻找了一处水源,不光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甚至还能够灌溉田地。臣派了可靠之人前去调查,传回来消息也证明所言非虚,所以微臣才又派人带了重礼去聘请这位隐士。
“这位隐士所需的银两乃至探寻水源所需的消耗,臣愿意一力承担。”
昭帝赞许地点了点头,扫视一眼丹墀下排班站立的群臣:“诸位爱卿若是都如顾爱卿一般用心,只怕旱情早已得到了缓解。”
诸位大臣都低下了头。
顾烨洋洋自得,却不知此刻已经犯了众怒。
当下昭帝便传旨让顾烨负责修建广汇渠,让工部全力配合。
顾烨心情澎湃,历来捞银子最容易的便是督建工程了。
下朝回家的时候他都觉得自己身子轻飘飘的。
邢氏见了他的样子便知道有好事,忙殷勤地帮着顾烨更衣洗漱,问道:“侯爷,有什么喜事不成?”
顾烨心情虽然很好,却不愿与邢氏多说,随意说道:“都是朝堂上的事,你不必多问。”
邢氏心中虽然不满,却并未表露出来。
顾烨换好了衣服,便道:“我去凝晖堂一趟。”
邢氏忙道:“正巧,妾身给老夫人熬了补汤,正要送去呢,妾身陪着侯爷走一趟可好?”
顾烨点了点头,迈步就走。
宁老夫人刚刚换了衣服,正半倚在床头看着丫鬟们在地上做绢花。
天气干旱,花园里的花都枯死了,眼前没个可看的花花草草,人的心情也容易烦闷,于是顾倾城给张妈妈出了个主意,让丫鬟们拿彩色丝绸堆出假花来应景。
张妈妈一边服侍着宁老夫人一边笑道:“还是大小姐心细,生怕老夫人烦闷,便想出这个法子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虽然还没有复原,但是宁老夫人的五官歪斜得已经不是很厉害了,也不再流口涎,不过说话还是口齿不清,闻言忍不住点了点头。
心中感慨万端,昔日自己当眼珠子疼着的孙女孙子,一见自己不中用了,跑得比兔子都快,可是自己一向不放在眼里的顾倾城给自己的关心却春风化雨一般
看来,以往都是自己误了!
倾城就是倾城,根本就不是李氏啊!
张妈妈也看出了宁老夫人眼中的懊悔之色,趁机说道:“大小姐一年比一年大了,奴婢觉着是不是该把水之湄重新修建起来?”
“嗯”宁老夫人答应了一声,口齿含糊地道,“过一年半载”
张妈妈大喜,琢磨着要尽快把这个好消息告知顾倾城才好。
这时顾烨来了。
张妈妈忙给顾烨和邢氏各搬了一把椅子,请他们坐下,叫丫鬟们先退下,只留了绮罗和锦绣二人服侍。
邢氏却不敢托大,把补汤亲自服侍着宁老夫人喝了几口,直到宁老夫人示意喝不下了,才亲自给她拭了拭唇角,退回去站在顾烨身后。
顾烨满脸喜色,兴冲冲道:“母亲,咱们府里要兴旺起来了!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