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女有毒:冠宠皇后-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你便不懂了吧?”萧凤梧笑道,“这世上的死人,致死原因有很多,其中便有相当一部分是死于毒药的,若是当仵作的只认识砒霜这一类常见的毒药,那么当遇上因其他毒药中毒而死的死人便会束手无策。
“所以了解各种毒药的毒性,也可以说是高明的仵作的一门必修课程。此外,仵作验尸不可避免要碰触到尸体的肌肤,若是遇到那些毒性传播非常诡异的毒药,岂不是也会中毒了?所以他们这些人研究好了毒药之后,也会研究相应的解药,比如房龄身上时常佩戴的香囊你注意到没?”
贵倾城点点头。
萧凤梧便继续说道:“起先我也不明白,但后来看到她验尸之前都会从香囊里取一颗药丸吃下,才知道,原来她身上带着很多种解毒丹,验尸之前必须要吃的这一种便是防止被尸毒侵袭的一种。”
顾倾城这才恍然大悟。
“所以呢,”萧凤梧慢慢说出自己的结论,“真正与李淑妃有勾结的,不是漠北人,而是陈国人。”
顾倾城立刻想到了彭芷:“惜香草是宫廷秘药,那么,李淑妃背后那人和彭芷手中都有,是不是便可说明他们其实都是受陈国皇室直接指派而来的呢?”
“这也不一定,”萧凤梧摇了摇头,“惜香草虽然难得,但是经过特殊手法炮制提炼、辅以其他药草,便可配置出不同药效的药物来,彭芷手中的便是这样的。纯度极高的惜香草单一药粉并不多见。”
顾倾城眨了眨眼,清澈的眼波中明明白白写着不解。
萧凤梧再次笑了笑,说道:“如果说彭芷是陈国皇室手中的一把刀的话,那么如今的李淑妃也是一把匕首,而她背后那人有可能便是握着匕首的手。”
顾倾城“啊”了一声,笑道:“我明白了!”
随即又问道:“常氏吃了这么一个大亏,未必肯善罢甘休吧?关起门来再怎么不和,到底还是婆媳,对外的时候,一定会同仇敌忾的吧?”
“猜对了!”萧凤梧伸手刮了刮她的鼻子,道,“常氏偷偷潜入景阳宫,在景阳宫里动了一点手脚,引发了李淑妃的头痛症。”
“咦?”顾倾城又不明白了,“怎么回事?”
自从怀孕之后顾倾城便时常犯迷糊,头脑也不怎么好用,但是这一副呆呆的模样,反而让萧凤梧觉得更加赏心悦目,推着她坐好,给她倒了一杯温水,才继续说道:“常氏不是给你看过她家传的寒玉了么?其实那寒玉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药材,并不是真正的玉石。如果辅以几味特殊药材的话,便可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药材可以正用也可以反用,既可以成为救命的良药,可以成为害人的毒药,端看用药之人如何调制了。寒玉是常氏家传宝物,她自然是最了解的,这寒玉应用得法可以舒缓李淑妃的头痛症,但换一种用法便可以引发甚至恶化李淑妃的头痛症。”
第890章 结案()
顾倾城点了点头,脸上也有些解气的神色:“这就是害人者人恒害之,李淑妃自己存心不良,也怪不得会被人报复。”
萧凤梧心情愉悦,他就知道他的永安不是个会胡乱心软的滥好人,她主意正着呢!
“如此一来,与陈国的战事岂不是一触即发?”顾倾城的注意力早就转移了,“如今人家对我们了若指掌,我们却对他们一无所知,将来便是在战场上相遇,只怕胜算也不大吧?当然,我对你倒是放心的,若是你带兵去打仗,我相信,必会无往不利,但是,我怕的是陈国人会在京城动手脚,到时候后防不稳,你和将士们在前线只怕也难以心安。”
萧凤梧赞同的点点头:“说得很有道理。所以我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把这西乌七八糟的事情全部处理完。”
顾倾城笑容清透,两只眼睛闪闪发亮,满是信任的光芒。
萧凤梧被看得有些不自在了,道:“你就这样信我?”
顾倾城反问道:“不信你信谁?”
萧凤梧哈哈大笑,“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啊!”
两人说笑了一阵,渐渐谈论起孔捷审案的事情,萧凤梧道:“案子基本已经可以了结了。姑丈审理这样的案子,对他而言未必是件好事。”
“是啊,”顾倾城也深有同感,叹道,“虽然说树倒猢狲散,但是萧凤良苦心孤诣这么多年,树大根深,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瓦解冰消的。那些余党不会认为皇上有什么不对,只会认为是姑丈推着他们主子走上了绝路。所以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只怕姑丈都会生活在危险当中……”
“这个你大可放心,”萧凤梧拍了拍她的手,道,“我已经派了可靠的人去保护姑丈,一日不能铲灭梁王余孽,一日便不会将人手撤回来,我也叮嘱过姑丈,要自己小心提防,尽可能别去那些可能潜在危险的地方。”
顾倾城突然眉眼弯弯的笑了起来:“皇上还没有下达处置梁王的圣旨,咱们就在这里对他的追随者‘余党’‘余孽’的称呼起来,若是让外人听说了,必定认为梁王是坏在咱们手里的!”
萧凤梧呵呵一笑:“这么认为也无不可!”
“什么啊!”顾倾城可不赞同了,“这是他自寻死路,即便你没有煽风点火、落井下石,他也迟早有一日会露出马脚。说到底还是他自己自蹈死地!”
**
昭帝案头孔捷呈上来的结案陈词已经摆了许久了。甚至上面都已经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包括双安在内,都没有人敢靠近那里。
昭帝的脸色阴沉沉的,随时都会暴怒,而他的身子已经经不起这样的怒火了。
双安只是劝着他多进一些补品,好早日把龙体养好。
昭帝长长叹了口气,低声说道:“双安,朕,作为一个父亲,是不是很失败?”
双安对这个问题十分意外,却没有片刻迟疑,立刻说道:“陛下怎会有此一问?在奴才看来,您是天下最好的帝王,也是天下最好的父亲!”
昭帝自嘲的笑了笑:“双安,从小你都是这样,便是说谎的时候眼睛也不眨一下,再言不由衷的话从你嘴里说出来也是理直气壮的。”
“陛下恕罪!”双安急忙跪下了,“奴才不敢扯谎,奴才说的都是实话!您也知道奴才这人心眼儿直,有什么便说什么……”
昭帝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容,但这笑容不过一现随即便敛去了。他低声说道:“双安,朕是真的老了,常常会想起从前的事情。看到太子,朕不免会想到当年的自己……”
也许没有自己的坏榜样,萧凤昱也不至于走上那样一条不归路。
“陛下,”双安忙道,“您想得太多了!您不是一直都跟奴才说,这天下是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么?当年您之所以能够登上帝位是因为您是诸位皇子之中最优秀的那个……”
最优秀么?
昭帝眼中闪过一道自嘲的神色,当年的事,除了自己还有谁更清楚呢?为了这张宝座,自己舍弃了所有的感情。而今看着自己的儿子也走上自己的老路,怎么心里就这么别扭呢?
“陛下,”双安正色道,“奴才说句僭越的话,若是早在二十年前,出了太子那样的事,您定然会毫不犹豫将太子满门诛杀,不留半点祸患。可是奴才陪着您一路走来,亲眼目睹,您是越来越仁慈了……”
昭帝目光一闪,笔直看向双安,面无表情地道:“你想说什么?”
双安重重的磕了几个头,道:“陛下,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啊!”
昭帝目光冷冽,紧紧盯着他。
他匍匐在地,一动不敢动。
半晌,昭帝才淡淡说了一句:“起来吧。朕心中有数。方才……朕这阵子是有些病的糊涂了。”
“陛下不糊涂!”双安忙道,“陛下是奴才见过的最圣明的君主!陛下只不过是越来越仁慈了而已。”
“仁慈并不是坏事,”昭帝慢吞吞说道,“但过分心软便要不得了。双安——”
双安身子一抖,但并未有片刻迟疑,应道:“奴才在。”
“把孔捷的奏本拿过来。”昭帝在罗汉床上盘膝而坐,提起了朱笔。
双安弓着身子把御案上的奏折捧过来,方在昭帝面前。
昭帝从头到尾浏览一遍,面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神却越来越沉越来越冷,看完之后,淡淡说道:“孔捷倒是一个人才。”之后毫不犹豫在奏折末尾批了两行朱红大字:市曹宣布罪状,十一月初四,斩立决,梁王府抄没充公,鸡犬不留。
双安偷偷看在眼中,不由得激灵灵打了个寒战,亏自己还认为昭帝迟迟不下旨,是因为心软呢,原来这位皇帝的心从来都是铁石所做。
昭帝写完之后又名双安找了一块红布,裁成条,蒙在朱批上,淡淡一笑道:“明日朕早朝,要问一问群臣,对梁王的处置意见。双安,你以为如何?”
双安陪笑道:“奴才如何知道朝廷大事,奴才只知道,陛下永远都是对的。”
第891章 行刑()
一进了十一月这天就没有放晴过,初二那日更是落了一日雪,眼看的初三晚上还是彤云密布,大家都以为初四日必定也是飘雪天了。
于是乎坊间渐渐有了一种传闻,说是梁王巫蛊案乃是遭人陷害,老天都看不过眼,所以才会迟迟不放晴。
有关梁王巫蛊案的事情十月二十八便已经满城张贴布告,历数梁王——不对,萧凤良已经被贬为庶人,那布告历数庶人萧凤良的罪状,并且标明十一月初四午时三刻将在菜市口对萧凤良以及原梁王府一干要犯、从犯一同斩首示众,并曝尸三日。
这样的惩罚实在是太过酷烈,毕竟受罚的那人虽然被贬为了庶民,到底身体里还流淌着当今帝王的血。
京城百姓为之震动,包括那些随着加急文书传递到地方上去的布告,也在全国各地引起了轩然大波。
几乎是在第二日清晨,京城各处所张贴的布告上便出现了许多为萧凤良洗…白的揭帖。
不独是布告上,大街小巷,凡是人迹可至之处到处都能见到那些揭帖的影子。
再加上天气一直没有放晴,似乎也在替萧凤良诉说冤情一般。
因此,大禹上下因此一事出现的流言蜚语便如决堤的洪水般不受控制蔓延汹涌开来。
一时之间,大街小巷满是披甲执戈搜捕张贴揭帖的不轨之徒的官兵,短短两三日便搜捕了三百名疑犯,经过严厉的审讯之后,将其中确认无误的罪犯看关入死牢,等待行刑日一同处死。
只是谁也没有料到,十一月初三夜里刮了一夜西北风,到了后半夜天空如同一匹刚刚洗净的墨蓝色丝绒缎子,漫天寒星闪烁不定,如同一双双写满了讥讽嘲弄的眼睛。
十一月初四,从辰时开始,包括萧凤良本人在内,一干人犯便被陆续押往菜市口。
虽然是冬天,但是明媚的阳光衬得天空越发湛蓝,映着地上的积雪晃得人睁不开眼睛。
在天牢中被看押了多日的萧凤良手铐脚镣俱全,头发蓬乱,目光涣散,原本因为养尊处优而略显丰腴的面颊早就凹陷下去,面色青黄交加,唇上和下巴满是青青的胡茬,看起来比实际年龄何止苍老了二十岁!
他身上穿着破旧而单薄的囚衣,骆露在外的肌肤早已被冷风吹得通红,手脚上的冻疮有的已经发紫有的已经裂开,流出红黄交错的脓血。
迟着的双足迟缓的走在冰冷的地面上,每走一步,都好像踩在刀子上一般。
“啪”
随着一声脆响,一道黑影闪过,萧凤良背上却已经挨了重重的一鞭子,押送他的官兵阴阴笑道:“我说梁王殿下!您磨蹭什么呢!只不过区区千余步,难道您都走不动?”
这满口的讥嘲传到萧凤良耳中,却已经激不起他半点情绪波动,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好说的?
“啪!”
见他没有反应,那官兵又是重重的一鞭子甩下,萧凤良背上的单衣立刻破了,露出脏污的后背以及上面层层叠叠的鞭痕。
“殿下……”围观的人群中一个年迈苍苍的老者举起衣袖遮住了脸面,唇齿间漫出一个几乎辨不清的词语。
“老爷,”目光黯淡的老仆用力搀扶着老主人,他知道只要自己一松手,这老人必将滑落下去摔倒在地。
这便是左相主仆。
昭帝能够上朝之后,左相便找了个借口辞了官,如同昭帝预想的一样,君臣两个一个坚决要走,一个便执意挽留,如是三番,昭帝才“勉强”应允了左相的辞官请求。
此刻左家门庭冷落,毕竟萧凤良出了这样的事,虽然昭帝下令并不会罪及母族,但朝廷从来都不缺少见风使舵的人,因此朝廷百官都自觉地和昔日风光不让皇后娘家邢家的左家拉开了距离。
家产已经“变卖”完毕,如今左家全副家当也不过是三千两白银,两辆马车。只等着送了萧凤良最后一程,左公明便要带着孙子们远遁他乡。
看着眼前这个曾经寄托了自己厚望的外孙,左公明百感交集,他不是不知道萧凤良心胸狭隘,也不是不知道萧凤良天性凉薄,最爱记仇,可是他没得选择啊!
好在早些年,萧凤良十分听话,对待自己送过去的那些谋士也十分客气,不说言听计从吧,也是善于纳言的。所以才会在过去的那段岁月中树立起“贤王”的大好名声。
他甚至还一度有了萧凤良转了性子的错觉。
可是,不知从何时起,萧凤良渐渐疏远了自己送去的那些谋士,行事渐渐偏激,自己曾经多次明里暗里劝谏,他明面上听了,实际还是我行我素。
细想起来还是自己不对啊!应该在这孩子还小的时候便把他想法子接到身边来教养,不能让他一直长于妇人之手,尽管那妇人是自己的女儿,但是自己也不能昧着良心说女儿是个好母亲。
玉嫏啊!
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结果不仅害了自己,也连累了母家,更加断送了儿子的前程!若是你还好端端在贵妃之位上活着,我们何至于走投无路?
左公明几乎要背过气去。
萧凤良若有所感,慢慢转过头来,一眼便看到了人群之中那个苍老而佝偻的身影。
外祖父。
永别了。若有来世,我希望自己不再成为皇子。
“磨蹭什么!”那官兵见鞭笞没有什么用,便伸手推了萧凤良一把。
萧凤良踉踉跄跄往前抢了几步,差点扑跌在地上。
“等一等!”左公明终于推开老仆,自己冲了过来,伸手扶住了萧凤良的手臂,那条已经僵硬的臂膀比冰块还要冷硬,“殿下,老臣搀你走!”
身后负责押送的官兵愤然扬起手中的鞭子,嘴里不干不净的骂道:“老东西,找死啊!”
“你做什么!”老仆也随之冲上来,架住了那官兵的手腕,瞪着眼睛道,“瞎了你的狗眼,这位老人家便是前左丞相!”
那官兵先是一怔,随即哈哈笑道:“你也说了,是你‘前’左丞相,如今还不是一介平民?”
“你这恶贼!”左公明忽然转过身来,沉着脸道,“便是陛下,也对老朽礼敬三分,你竟敢这般恶形恶状,别以为老朽不在朝为官了,便不能奈何你这不入流的官差!”
第892章 人之将死()
那官差缩了缩脖子,不敢再说什么,想挤出个笑脸来亦是不能,只得生硬的道:“你老可快着点,身后还跟着几百号人呢!”
左公明冷冷的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