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弄臣-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这里面的意义对于这个国家的商人,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739章 748、商业税担保(中)()
景文知道,自己这个商业税抵押,其实也就是提高商人地位的开始。虽然看起来商人是要多缴税,让商人的利润变少了。可是,这里面的重要政治意义不一样,因为他代表了一个国家商人的地位。
古代之所以重农轻商,除了农业是保证百姓粮食重要来源之外,其实还有一个万分重要的原因。古代农业税收占国家收入的绝对优势,甚至把商业税逼迫得几乎可以忽略了。而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官员首先就是要重视农业,因为农业关系到了国家的收入。至于商业,他们缴纳的税收太低了,所占有的比例根本也就是可以忽略的。而交税,其实如果从公民国家来说,也就是代表了对国家的贡献。对国家贡献越大,这个阶级的百姓理论上来说也就越重要,地位越高。
而商人缴纳的税收占国家收入的很少一部分,而这样也就会让国家轻视这些商人,因为在官员眼里商人也就是“可有可无”的。可是,如果有一天,商业税占了国家比重越来越大,到了那个时候,官员还会轻视商人和商业吗?到了那个时候,官员为了国家能够更富有,他们一定会扶持商业,改变过去重农轻商的思想。其实,这个也就是所谓的对国家贡献的原因。
而且,如果国家愿意扶持商业,那商人对于国家的忠诚度也就越高。而忠诚度越高,那愿意缴纳税赋也就越大。当然,这个是绝大部分商人的想法,少部分刻意避税的商人只是少部分。这个也就是一个归属感的问题,国家对你重视,而你才会认可这个国家。如果是商人一直被歧视,那商人对于国家的归属感也就不够高,然后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也不会主动帮助。而古代根本不具备让商人归心的制度,因为商业税占国家收入的比例太低,所以官员不重视。不重视就会让官员把商人边缘化,之后商人也就越是对政府不太忠诚。商人对政府不太忠诚,政府也就是会排斥商人,最后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从一个合理的商业税开始。如果商业税还是这么不合理,那商人缴纳的税赋也还是占国家财政的很低一部分。至于接下来,那国家也不会重视商人,也就没有提高商人地位的想法。这个其实也就是一个畸形的制度,造成了商人的地位不高。只要是商业税占国家收入的绝大部分的时候,到了那个时候政府绝对不敢歧视商人,而到了那个时候重视商人都来不及,重视商业也都是被官员当做第一要务。
“臣见过皇上!”景文说道。
“既然你和长乐已经订婚,那就不用那么客气了。”李世民说道。
而景文马上说:“多谢岳父大人!”
而景文主动说:“皇上,今天下面洛阳孟津县的县令送来了一份条陈,希望皇上能够审阅。”
而李世民看了一下那个孟津县的条陈,然后问:“这个是你弄出来的吧?”
“是的,孟津县的县令是我们雪耻军的老部下!”景文说道。
李世民看到了这个孟津县想要用商业税来作为担保,然后贷款二十万贯钱来修缮河堤。这个确实有些巨大,因为长江的河堤哪里是一个县级行政单位能够自己修缮的?长江可是世界上有数的大江,这种江水的河堤,那花费肯定是海量。所以,这种长江河堤必定是国家级财政的事情,可是现在一个县级行政单位都想要这么做,这个不是自己作死吗?
“勇气可嘉,可是就是有些不切实际。”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对于马周的勇气还是比较赞赏的,可是对于马周想要修缮河堤,这个简直是丧心病狂。就连李世民也都知道,别说修建河堤,就是普通的修缮也都不是一个县级行政单位能够做到的。现在长江黄河这两条大河的河堤,其实也都是过去数百年历朝历代一起共同努力修建的,不是某一个朝代单独修建。当年隋炀帝修了一个大运河,应是把好好的国家都给折腾亡国了,所以这种工程耗费巨大,哪里是一个朝代能够做到的啊!马周居然要修缮,以一个县的能力去修缮,这个不是做大死了吗?
“皇上,其实也不是彻底没有办法。皇上,你不要关注这个修筑河堤,应该首先关注一下那个商业税担保贷款的事情。你说,这个事情能够实现吗?”景文问道。
而李世民看了一下,终于也大概明白什么是拿商业税来抵押担保。也就是以后商业税都是将会用于还款,而政府也不能够收入商业税了。而李世民也大概知道一个县的商业税有多么的少,整个国家商业税所占的比例很低。如果就拿这么丁点的商业税来抵押,说不定就算是李世民也愿意做。毕竟,商业税也就是那么一丁点,如果能够抵押换来一次巨大的贷款,那这个恐怕李世民也会愿意的。
“不过,后面这个你们银行要监督商业税的收取,还有要能够参与制定商业税的方案,这个也太……”李世民有些犹豫。
因为按照景文的条陈,这里面其实是银行一方可以设定商业税的收入方法。也就是说银行可以提高官府的商业税收,直到还款完成了为止。而李世民当然不太能够接受,因为这个就是让商人干涉政府的事情,这个显然不太能够接受的。如果不是景文亲自过来说,恐怕李世民都已经把这个提出方案的家伙一脚踹出去了。毕竟,让商人干涉政府决策,这个在古代简直是大逆不道。
有几个皇帝能够容忍商人干涉政府的决策,恐怕根本没有。所以,李世民用非常质疑的语气来说,显然不太能够认可这个方案。这个方案,简直是大大的有损于国家政府的威严啊!
第740章 749、商业税担保(下)()
很快,房玄龄杜如晦两个宰相也都过来,他们也听说了这个商业税抵押贷款。而他们也觉得景文是不是脑抽了,居然选择用商业税来归还。一个县的商业税也就是那么一丁点,用来还这么一大笔贷款,要多久才能够还完。两位宰相都是多年的老手了,自然知道这个恐怕没有几十年还不完。这样那还有什么意思,那完全不就是景文自己自找的吗?
不过,这个虽然商业税很少,可是拿来作为抵押也是一个非常要慎重的事情。一个国家政府的威严不能够受到侵犯,尤其是把国家未来的税款用来担保,这个显然是过去的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这种事情,肯定会存在争议,如果没有争议那根本就有问题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也在分析这件事情的可行性,拿着一些非常稀少的商业税,来抵押换取这笔钱财呢?如果这么做行得通,那以后天下不就是可以通过抵押商业税来换取很多钱了吗?
“皇上,现在我们首先要考虑这个能不能行得通。如果用商业税来抵押担保,来换取一大笔钱财。可是,以后这个要还多久,如果还款期限太长,那也许根本也就是行不通的。到时候,恐怕如果还不上款子,那反而会有损于朝廷的信誉。朝廷建立信誉不容易,千万不能够为了钱就对百姓失去了信誉啊!”房玄龄说道。
而房玄龄这话,已经是原则上同意可以考虑用商业税来抵押了。可是最大的问题就是还款的时间,如果还款要几十年才能够还完,那这里面的风险太大了。而且,如果几十年才能够还完,那恐怕没有商人愿意借款。而且,如果今天的事情行得通,形成了决议,那别的地方政府会不会也要用商业税进行抵押担保?如果能够用这些积累的税赋来换取一大笔资金,那地方的各项发展可以更快了。这样也就引起一连串的效应,所以大家都在担心。
而前提条件就是还款周期不能够太长,不然商人不会愿意借款的。
“皇上,其实商业税可以增加很多的,而不是现在那么鸡肋的东西。”景文说道。
而李世民无所谓的说:“商业税再多,能够多到多少呢?”
而景文马上说:“皇上,如果按照我想的商业税计划,那恐怕七到十年就能够还完这笔二十万贯钱的巨款了。”
“什么?”在场的人都是一阵震惊。
景文说七到十年就能够还款完成,那岂不是说明七到十年就能够获得二十万贯钱的商业税了吗?二十万贯,几乎等于是目前大唐每年收入的五十分之一,而如果让一个县全部财政来还款,也要还款十年以上。而现在居然只是要一个县的商业税就能够在十年以内还完款项,这个太令人吃惊了。而且,商业税如果真的如此巨大,那过去的官员怎么没有发现呢?如果商业税能够如此压榨,那国家还不得富裕到什么程度啊!
现在的大唐,财政是头号大事。现在每次刚收上来税赋,马上就被突厥归化,还有江南开发,甚至是军队改革的各种需要给吃掉一大块了。而这些事情都是景文提出来,或者是亲自参与的。所以,大家对于景文可真的是又爱又恨,景文太能花钱了。而现在景文居然说商业税能够带来大量的财富,这个让他们非常震惊。
现在大唐朝廷可都是“穷疯了”的官员,如果听到景文能够带来大量的财富,那他们肯定也就会支持的。至于商业税,大家过去都没有往这方面想过,顶多也就是官府派人去西域经商而已。派去西域经商的,其实有不少都是太府寺的官员,他们官方组织商队,而获得的利润也都用来补贴政府了。所以,这才让国家财政没有崩溃,各种改革还能够持续下来。
所以,大家并没有体会到商业税的好处,所以也都非常好奇商业税怎么能够获得那么多财富呢?现在既然如此,那就听听景文的说法。
“皇上,如果按照臣的方法,商业税能够提高很多。并且,不会造成商人反弹。”景文说道。
而景文说道提高商业税,却不会引起反弹,这个马上让大家感觉稀奇。作为官员,都知道如果税收过多,那百姓也就会反弹。如果能够在不引起百姓反弹的情况下收取更多税负,那当然就是非常好的事情了。现在景文居然承诺能够在不引起反弹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税赋,那谁不想要啊!哪个当官当皇帝的,会嫌弃自己国家财政状况好呢?毕竟皇家的支出,都是从税收国库里面出的。
“什么方法?”李世民关注的问道。
如果全国都能够如此实行,那国家财政还不得富得流油吗?所以,李世民也都认真关注,希望能够让景文赶紧说一下。
而景文马上说:“皇上,如果让我亲自去洛阳孟津县看看,我想我可以制定出来一个商业税的计划。这样,以后各地可以因地制宜,然后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商业税。并且,可以考虑把孟津县的商业税的监督权,还有建议权给我的银行,那我可以帮助他们制定一个还款方案,并且能够在七到十年之内,还二十万贯的巨款。”
“你要去洛阳?”李世民问道。
景文回答:“是的,我要去洛阳看看,因地制宜啊!如果能够实行成功,那对于我大唐来说也是好事啊!如果商业税能够提升,那对我我大唐国富民强可是指日可待。”
李世民想了一下,说:“既然这样,朕就让你去洛阳。你亲自去拿孟津县做一个试点,然后把心得告诉朕。只要能够走出一条路来,那对于我大唐未来发展可是有很大好处的。如果全国的商业税都能够暴增,那对于我大唐可是万分重要的。而那个时候,我大唐盛世恐怕很快就要到来了。”
“臣领命!”景文说道。
第741章 750、到洛阳()
通往洛阳的道路上,有辆马车在道路上慢慢行走,显然好像并不算太着急。而洛阳城高大的城门,也就在远处竖立,显然随时可以进入洛阳了。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夫君,你又在念诗了?不过怎么只是两句呢?而且,这个和洛阳有关系吗?”
“太有关系了,洛阳可就是牡丹盛放的地方,难道你不知道?不信,问父母官马周。”
这几个人就是景文,还有他的侍妾柳青,还有崔颖。这次景文来到了洛阳,就是为了解决这个关于商业税改革试点的问题。而这次景文之所以带柳青过来,那就是因为柳青精通账目,精通算计。而崔颖也就是银行的实际管理者,所以她也要来参与这次放款给孟津县的贷款业务。而马周也在旁边的一辆马车上,显然也跟着景文过来了。这次,马周是债务人的代表,所以他也要一起合作。
“节帅,夫人,洛阳有不少人种植牡丹,可是却没有官方的引导。而我虽然才来洛阳两年,可是我也知道洛阳非常适合牡丹生长,并且这里的人也非常喜爱牡丹,所以很多人都种植牡丹的。”马周说道。
马周毕竟是在洛阳下属的县城为官两年,对于洛阳也算是半个“地主”了,所以他主动出来讲解关于洛阳的事情。洛阳在中国历史地位里面可不低,甚至比很多号称是历史名城的还要高。
景文不由得想起后世的洛阳牡丹节,这个可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现在洛阳并没有形成种植牡丹的习惯,种植牡丹并没有官方的引导,所以并没有形成太大的鲜花种植基地。而牡丹未来也将会成为唐朝的特色,也就是唐朝人盛爱牡丹。而牡丹代表着富贵,这个世界上的人谁不惜花富贵呢?所以,牡丹也就成为了一种时代的特征。
而洛阳也是一座文化名城,历史上可是九朝古都,这里面的风景名胜数不胜数。而现在的长安,其实也都已经不是那个汉朝的古都长安,其实是另外修建的一座城市。而现在长安的历史,也都无法和洛阳相比,文化方面的积淀也都没有洛阳好。
“嗯,有时间,我一定要来这里好好玩玩。平常时候,休闲一下也不错。这里山清水秀,比起长安那里感觉好了不少。”景文说道。
其实,长安城目前还是处于一个大工地。长安其实是一座新建的城市,从大唐定都开始修建长安城,然后逐步扩建。而长安城现在正在筑城阶段,所以到处都是在施工,郊外的环境肯定是不怎么好。如果不是景文发明了一些工具,那恐怕长安城的工期还要更长,这样景文恐怕这辈子都要在一片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度过了。而洛阳已经修建好了,而且环境也非常不错,位于中华大地的中心。而这里也是四通八达,是隋朝的京杭大运河的枢纽。
而洛阳,其实目前的更适合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这里交通方便,可以沟通祖国南北,对于中央控制地方有很大好处。而且,根据后来的历史,大唐在唐高宗之后的中后期其实已经是事实上的迁都洛阳,而皇帝皇后文武百官也都是常驻洛阳,其实已经是事实上的迁都了,只不过没有人公开的承认而已。因为,如果迁都的话带来的影响太大,所以只能够采取如此迁而不迁的做法。这个洛阳其实也就是长安所不具备的优势,对于一个强国来说是不错的。作为一个强国,交通发达可以随时调兵去支援四方。可是如果一个弱国,那恐怕交通发达反而是给自己带来祸患,因为敌人也会借助交通便利的优势来进攻你的首都。不过,唐朝以后也就越来越强大,所以洛阳的交通问题不但不是危险,反而是一个好处。不得不承认当年隋炀帝选择修建洛阳作为首都,也是有它的道理的,因为隋炀帝刚开始的时候,其实隋朝还是非常强盛的。
“可惜,程琳姐姐因为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